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这些信息既有对我们有益的,也有对我们有害的。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來,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在信息筛选领域,人工智能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工具。1.下列关于“信息爆炸”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指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增大;B.指信息传播速度加快;C.指信息形式和数量都呈指数级增长;D.指信息传播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2.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的作用?()A.人工智能是唯一的信息筛选工具;B.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信息;C.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人们进行信息筛选;D.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人类进行信息筛选。3.以下哪项不是文章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所具有的优点?()A.速度快;B.准确率高;C.成本低;D.智能化程度低。4.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信息筛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A.信息过载;B.信息筛选失误;C.信息保存困难;D.信息传播受限。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发展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秋日里的温暖》秋风轻拂,落叶纷飞,在这个季节里,万物似乎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然而,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无比温暖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阿姨的老奶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独自一人住在小镇的一隅。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总是乐于助人,特别是对待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今年秋天,小镇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许多家庭因此而损失惨重。李阿姨家的屋顶也在这场灾难中受损,但她并没有为此感到太过沮丧,反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帮助其他受灾居民的工作中去。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挨家挨户地送给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家庭。有一天,当李阿姨正在帮助一位孤寡老人整理家中受损的物品时,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她的视线。这个年轻人名叫张伟,是镇上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他看到李阿姨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感动,决定要为这位善良的老奶奶做些什么。张伟组织了公司的员工,一起修复了李阿姨的房屋,并且还为小镇上的其他受灾家庭提供了援助。这件事很快就在小镇上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来。李阿姨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秋天,小镇上不仅收获了丰收的果实,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间真情。题目:1.文章中提到的“温暖”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A.物质上的帮助B.精神上的慰藉C.社会的和谐D.个人的成长2.李阿姨在面对自己的困难时,选择了什么样的态度?(5分)A.自我封闭B.悲观失望C.积极助人D.寻求帮助3.张伟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5分)A.勇敢无畏B.舍己为人C.无私奉献D.诚实守信4.文章最后提到小镇上“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间真情”,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5分)A.关注个人利益的重要性B.强调社会互助的价值C.描述自然环境的变化D.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材料《劝学》(节选)作者:荀子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文言文翻译学习不可以停止。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经加热烤曲成车轮后,它的弯度合乎圆规。即使经过风吹日晒而干枯,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而改变了。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加工就能取直,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误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却能更早被人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大,却能更响亮被人听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走路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擅长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B.而闻者彰(彰:清楚)C.輮以为轮(輮:烤,使弯曲)D.而绝江河(绝:横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入则无法家拂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良庖岁更刀/人非生而知之者D.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3.下列句子中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不拘于时,学于余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用来比喻后来的人超过前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说明了借助外部工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D.这篇文言文主要说明了学习对个人品德和才能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荀子的主张之一。5.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句子翻译正确的是:A.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不足,就知道要聪明不犯错误。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眺望,还不如登高看到的广阔。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依靠车马的人,不是他们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资质秉性没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悠悠万事尽归尘,只有青春可少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兴尽Compatible_Tex蚝斜日暮,把酒闲登小折关。无限风光尽被占。更无一点人文添。(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写春光易逝,表达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B.词的下片写词人登山赏景,感叹仅剩的风光已被占据。C.词中“兴尽欧阳斜日暮,把酒闲登小折关”描写了词人登山赏景时的自由与闲适。D.词作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7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根据原文默写下列各句中空缺部分。1.氓之蚩蚩,________。(《诗经·氓》)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完整阅读文章】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自古以来就充满神秘与魅力。自古以来,人类就致力于探索地球的奥秘。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到现代各种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然而,当前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开始,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B.然而,当前地球资源匮乏、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C.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D.保护地球的环境,必须找到一条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二、辨析并修改病句题2.下列各句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过来。(1)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地球充满神秘与魅力。(2)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到现代各种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不断向前推进。三、语言表达题3.请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主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你的看法。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水共长天一色。你或许曾幻想过这样的情景:在辽阔的江面上,秋风吹散天边的云彩,波光如织的水面与澄清的天际仿佛连成一体,天边的帆影轻摇,摇曳出一首唯美的诗。这正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不只是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一幅从视觉上触动人心的画面,使人感到一种深邃而又宁静的美感。【小题1】根据语境,将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换成比喻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不超过30字。【小题2】文段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滕王阁序》中更蕴含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50字)八、写作题(60分)题目:以“记忆中的那抹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结合个人经历或感悟,描绘并分析一种特定色彩在你的记忆中的深刻印象。2.文中要融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4.文体不限,但需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部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这些信息既有对我们有益的,也有对我们有害的。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來,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在信息筛选领域,人工智能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工具。1.下列关于“信息爆炸”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指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增大;B.指信息传播速度加快;C.指信息形式和数量都呈指数级增长;D.指信息传播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2.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的作用?()A.人工智能是唯一的信息筛选工具;B.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信息;C.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人们进行信息筛选;D.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人类进行信息筛选。3.以下哪项不是文章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所具有的优点?()A.速度快;B.准确率高;C.成本低;D.智能化程度低。4.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信息筛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A.信息过载;B.信息筛选失误;C.信息保存困难;D.信息传播受限。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发展的看法。【答案】1.C2.C3.D4.D5.看法一: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筛选服务。但同时也应看到,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人类进行监督和纠正。看法二:人工智能在信息筛选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信息筛选过程过于依赖技术,降低人们在信息筛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秋日里的温暖》秋风轻拂,落叶纷飞,在这个季节里,万物似乎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然而,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无比温暖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阿姨的老奶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独自一人住在小镇的一隅。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总是乐于助人,特别是对待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今年秋天,小镇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许多家庭因此而损失惨重。李阿姨家的屋顶也在这场灾难中受损,但她并没有为此感到太过沮丧,反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帮助其他受灾居民的工作中去。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挨家挨户地送给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家庭。有一天,当李阿姨正在帮助一位孤寡老人整理家中受损的物品时,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她的视线。这个年轻人名叫张伟,是镇上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他看到李阿姨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感动,决定要为这位善良的老奶奶做些什么。张伟组织了公司的员工,一起修复了李阿姨的房屋,并且还为小镇上的其他受灾家庭提供了援助。这件事很快就在小镇上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来。李阿姨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秋天,小镇上不仅收获了丰收的果实,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间真情。题目:1.文章中提到的“温暖”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A.物质上的帮助B.精神上的慰藉C.社会的和谐D.个人的成长2.李阿姨在面对自己的困难时,选择了什么样的态度?(5分)A.自我封闭B.悲观失望C.积极助人D.寻求帮助3.张伟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5分)A.勇敢无畏B.舍己为人C.无私奉献D.诚实守信4.文章最后提到小镇上“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间真情”,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5分)A.关注个人利益的重要性B.强调社会互助的价值C.描述自然环境的变化D.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答案:1.B-文章中描述的“温暖”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支持和鼓励,虽然也有物质上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行动带给人们内心的安慰和希望。2.C-面对自己的困境,李阿姨没有选择退缩或抱怨,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去,展现了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3.C-张伟的行为展示了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不仅亲自参与救援工作,还动员更多人加入到这一善举中。4.B-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在一个充满爱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和支持,这样的社会关系是非常宝贵的。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材料《劝学》(节选)作者:荀子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文言文翻译学习不可以停止。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经加热烤曲成车轮后,它的弯度合乎圆规。即使经过风吹日晒而干枯,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而改变了。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加工就能取直,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误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却能更早被人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大,却能更响亮被人听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走路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擅长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B.而闻者彰(彰:清楚)C.輮以为轮(輮:烤,使弯曲)D.而绝江河(绝:横渡)答案:D(“绝”在句中应为“隔绝,断绝”之意,与“横渡”无关。)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入则无法家拂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良庖岁更刀/人非生而知之者D.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答案:A(A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于”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于”都是“比”的意思;B项第一句“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则”是“是”的意思,第二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中的“则”是“就”的意思;C项“良庖岁更刀”中的“岁”是名词作状语“每年”,而“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D项“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递进,而“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是连词,表示修饰。)3.下列句子中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不拘于时,学于余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答案:D(都是“不如……也”的句式,表示一种比较的结构,其他三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4.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用来比喻后来的人超过前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说明了借助外部工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D.这篇文言文主要说明了学习对个人品德和才能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荀子的主张之一。答案:C(C项错在“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意在说明借助外界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外部工具可以完全代替自身的努力。)5.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句子翻译正确的是:A.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不足,就知道要聪明不犯错误。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眺望,还不如登高看到的广阔。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依靠车马的人,不是他们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资质秉性没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物。答案:D(A项“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应理解为“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误了”;B项“之”应理解为“能够”;C项最后应翻译为“却能横渡江河”。)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悠悠万事尽归尘,只有青春可少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兴尽Compatible_Tex蚝斜日暮,把酒闲登小折关。无限风光尽被占。更无一点人文添。(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写春光易逝,表达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B.词的下片写词人登山赏景,感叹仅剩的风光已被占据。C.词中“兴尽欧阳斜日暮,把酒闲登小折关”描写了词人登山赏景时的自由与闲适。D.词作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7分)答案:(1)C(2)①拟人手法。词中“悠悠万事尽归尘”将万事比作归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万事无常,皆会走向消亡的规律,也表现了词人对万事易逝的感慨。②衬托手法。词中“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古城遗迹、无尽风光尽被占据,以有限写无限,突出了追求者们之间激烈的竞争,衬托出词人在青春逝去之时的感慨。③对比手法。“只有青春可少年”与“终日昏昏醉梦间”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词人对青春的流逝表示惋惜,另一方面,词人也表达了要尽情享受青春年华,把握青春的美好生活。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根据原文默写下列各句中空缺部分。1.氓之蚩蚩,________。(《诗经·氓》)答案: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氓》)解析:这道题出自《诗经·氓》。《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大部分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其中的经典语句至今仍被广泛流传。这里的“氓之蚩蚩”意思是说“氓”(indenotingahusbandinancienttimes)Datasetisagentle,philanthropicorkindman”,后面紧接的“抱布贸丝”意为“拿着棉布来换丝”。这两句主要描绘了一个男子前来求偶的场景。此句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古文背诵能力,同时也是古典文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完整阅读文章】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自古以来就充满神秘与魅力。自古以来,人类就致力于探索地球的奥秘。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到现代各种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然而,当前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开始,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B.然而,当前地球资源匮乏、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C.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D.保护地球的环境,必须找到一条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二、辨析并修改病句题2.下列各句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过来。(1)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地球充满神秘与魅力。(2)从古登·雷斯地的第一个成功飞行到现代各种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不断向前推进。三、语言表达题3.请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主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你的看法。答案:一、选择题1.D二、辨析并修改病句题2.(1)把“充满神秘与魅力”改为“充满神秘,具有魅力”。(2)将“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改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不断发展”。三、语言表达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资源和发展空间。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加剧,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水共长天一色。你或许曾幻想过这样的情景:在辽阔的江面上,秋风吹散天边的云彩,波光如织的水面与澄清的天际仿佛连成一体,天边的帆影轻摇,摇曳出一首唯美的诗。这正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不只是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一幅从视觉上触动人心的画面,使人感到一种深邃而又宁静的美感。【小题1】根据语境,将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换成比喻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不超过30字。【小题2】文段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滕王阁序》中更蕴含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50字)答案【小题1】示例:江面如镜,天边如画。【小题2】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写了秋日景色之美,给人一种空灵、宁静、悠远之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八、写作题(60分)题目:以“记忆中的那抹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结合个人经历或感悟,描绘并分析一种特定色彩在你的记忆中的深刻印象。2.文中要融入适量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学院《研学旅行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云计算平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魏碑临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京理工学院《教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酒类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男生羽毛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核复习题库58题含答案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地方公共政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C程序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复审换证考试重点题库(180题)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 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共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