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2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1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在某博物馆,游客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得语音讲解,了解相关知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手机扫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B.二维码通过镜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将手机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会变大 D.手机扫码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将凸透镜的一半用纸片遮住,则()A.光屏上没有像了 B.光屏上只剩下上半部分像C.光屏上只剩下下半部分像 D.光屏上可看到完整的像,但稍暗些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做凸透成像实验,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若保持水透镜的位置和注水量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烛焰像C.若保持蜡烛和水透镜位置不变,用针筒在水透镜内抽出少量水后,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水透镜上飞来一只小飞蛾附着在其表面,在光屏上不会看到蜡烛完整的像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应符合的条件是(
)A.14<f<20cmB.7cm<f<14cmC.f<7cmD.7cm<f<10cm6.2023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宣布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成像越小芯片制程越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 B.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C.此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D.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7.近些年来,潜水颇受年轻人的青睐,潜入水中的潜水者看到岸上的树木位置变高了。下图中的四幅光路图中,那一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 B. C. D.8.儿时,夏夜躺在妈妈的怀里,数着天上的星星,看到神秘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如今,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星星眨眼睛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 D.大气分布不稳定,星光经大气层发生折射9.如图是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情景,在微重力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从前方能看到水球中的像,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C.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中,传播速度不发生改变D.电视机的遥控器主要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11.显微镜、望远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分别为物镜和目镜,它们的作用分别相当于()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二、填空题12.在2023年湄洲岛半程马拉松赛的起点,发令枪响起后,远处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传播的。空中直升飞机对赛况进行航拍,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如图甲所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带领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太空中神奇的物理现象。(1)航天员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其原因是;(2)王亚平在太空中向水膜内注水做出了一个水球,当我们看到如图乙所示情景时,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3)若王亚平向远离水球的方向移动,此时王亚平通过水球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池塘边的柳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1)知了的叫声是由于知了翅膀的发声。(2)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柳叶,是因为光在柳叶的表面发生了反射,晴天时,树荫下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3)雨后,柳树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选填“正立”或“倒立”)像。15.图甲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屏幕是为了(反射/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屏幕上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倒立)的实像。16.1590年,荷兰的眼镜制造商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器,1610年前后,科学家伽利略和开普勒在研究显微镜,得出了显微镜的光路图,图甲是光学显微镜,图乙是物体AB过显微镜放大后,观察到的像A2B2,请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乙图成像原理:。17.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明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三者的高度使焰心、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先将凸透镜固定在50.0cm刻度线处,再将蜡烛移到45.0cm刻度线处,接下来的操作是,此时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时,小明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且靠近凸透镜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8.如图,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走向,可判断甲是镜,乙是镜。三、实验题19.小静和小刚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A和B,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们选取焦距为f1=10cm的凸透镜A,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将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左右调节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小静将凸透镜A更换为焦距为f2=12cm的凸透镜B,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她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小刚认为不用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能呈现清晰的像,他将一个眼镜放到凸透镜B前,如图乙所示,果然在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请你分析该眼镜的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0.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点即为凸透镜的,他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实验时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目的是;(3)烛焰、透镜、光屏在图1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投影仪”“照榴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使烛焰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观察到光屏上的像位于图2所示位置,为方便实验继续进行,应将凸透镜适当(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5)接着小滨又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如图3甲所示),用“F”代替图1中的蜡烛,调整“F”高度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图3乙四幅图中的。21.实验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光学实验探究。(1)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如果让光沿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方向射出,这表明;(2)如图乙,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若在玻璃板前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在水平桌面上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如图丙,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若将蜡烛移到刻度线处,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参考答案1.D【详解】A.当物距和像距均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此时解得凸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B.当u=25cm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当u=15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故选D。2.C【详解】A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与照相机成像的特点相同,故AD错误;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将手机靠近二维码,物距变小,所成的像会变大,故C正确。故选C。3.D【详解】用纸片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剩余部分的形状依然是中间厚、四周薄,还是凸透镜,故物体通过这个凸透镜还是能够成像的。只不过,用纸片遮住一半后,凸透镜的透光面积减小了,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在光屏上成像的光少了,所以像要暗一些。故AB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如图所示,物距为30cm,比较大,像距为15cm,比较小,而且此时能够成像,则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开外,像距在一倍到两倍之间,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从图可知,从物距等于30cm时,像距为15cm,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开外,像距在一倍到两倍之间,可以列等式可知,该透镜的焦距范围为经整理可知若保持水透镜的位置和注水量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cm,小于一倍的焦距,故成像原理是放大镜,成的是虚像,在光屏上看不到像,故B错误;C.若保持蜡烛和水透镜位置不变,用针筒在水透镜内抽出少量水后,凸透镜变薄,折光能力变弱,则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C正确;D.水透镜上飞来一只小飞蛾附着在其表面,烛焰全身的光线经过其他部位发生折射,在光屏上会看到蜡烛完整的像,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则可得2f<20cmf<14cm<2f则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cm<f<10cm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AB.由原理图可知,光线经过缩图透镜后汇聚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说明缩图透镜对光具有汇聚作用,是凸透镜,故A正确,B错误;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故C错误;D.由原理图可知,缩图透镜将光汇聚,所以这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最终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硅片相当于光屏,则所成的像为实像,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掩膜在硅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掩膜到缩图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硅片到缩图透镜的距离(像距)应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A。7.C【详解】AC.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木,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逆着光线看上去岸上的树木位置变高,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D.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木,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BD图中入射光线来自水中,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夏夜躺在妈妈的怀里,看到神秘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这是由于大气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时传播方向会改变,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9.A【详解】由图可知,王亚平在通过水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详解】A.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故A正确;B.当光垂直入射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重合,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也为0度,故B错误;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故C错误;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故D错误。故选A。11.D【详解】显微镜的镜头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D。12.空气缩小u>2f【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发令枪响起后,远处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3]摄像头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似,空中直升飞机对赛况进行航拍,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此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u>2f。13.真空不能传声凸透镜照相机变小【详解】(1)[1]空间站外没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2)[2][3]由乙图可知,水球相当于凸透镜,通过水球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则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3)[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当王亚平向远离水球的方向移动时,增大物距,此时像距减小,像变小。14.振动漫直线传播凸透镜正立【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知了的声音是知了翅膀的振动发声的。(2)[2]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柳叶,是因为光在柳叶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3]晴天时,树荫下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3)[4]根据雨滴的形状可知,雨滴相当于凸透镜,透过雨滴观察下面叶子的叶脉时,叶脉在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雨滴相当于放大镜。[5]由放大镜成像原理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看到的是叶脉的正立、放大的虚像。15.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反射倒立【详解】[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2]白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电影放映机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6.见详解【详解】有图可知,AB与物镜的距离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1B1与目镜的距离小于目镜的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放大镜一致。17.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蜡烛4远离【详解】[1][2]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凸透镜固定在50.0cm刻度线处,再将蜡烛移到45.0cm刻度线处,则物距为5.0cm,小于一倍焦距,此时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蜡烛,会看到蜡烛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4,应用是放大镜。[3]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延迟会聚,此时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8.凹透凹透【详解】[1][2]甲图中,平行光经透镜以后发散,说明是凹透镜;乙图中,会聚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光线比原来更发散,说明是凹透镜。19.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放大投影仪右会聚【详解】(1)[1][2][3]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此时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为投影仪。(2)[4][5]凸透镜的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成像会聚点会变远,所成的像的像距会变大,所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为了在原位置成像,即成像会聚点变近,应让光线会聚一些,所以该眼镜的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20.焦点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放大投影仪左向下C【详解】(1)[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2)[2]实验前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成像情况。(3)[3][4]由图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5]如果使烛焰沿主轴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左移动。(4)[6]凸透镜成倒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汇编:创新驱动发展
- 代购合同书模板国内
- 企业生态研究贷款合同模板
- 临时工户外探险协议
- 仓储物流场地平整服务协议
- 个人放弃社保协议书
- 临沂演出旅游行业劳动合同样本
- 不带花园公寓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房购房协议书慈善用途
- 临时隔离点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 【课件】 2024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青年基金
- 保安人员配置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炼化一体化行业风险评估与市场需求前景预测报告
- 期中练习(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教科版)
- 反恐防暴课件教学课件
- 污泥(废水)运输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水墨探索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