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画出清明三月天》_第1页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画出清明三月天》_第2页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画出清明三月天》_第3页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画出清明三月天》_第4页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画出清明三月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原题再现】按要求写作。(60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栏目内容举例家乡风味宁波汤圆、红青咸蟹……家乡风光四明山、东钱湖……家乡风俗闹元宵、过端午……家乡风尚全民健身、垃圾分类……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议论,可说明……(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画出清明三月天——宁波清明节习俗简介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每年的公历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在宁波,人们在这一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下面我就对这三种主要的习俗做个简单介绍。扫墓。宁波人将扫墓称为“上坟”或“加坟”。“上坟”就是去已逝亲人的坟前祭奠他们,“加坟”就是给已逝亲人的坟墓上加些土。之所以要加土,是因为时间一长,坟墓的土包会因风吹雨淋等原因变小,若不加土,土包则会变得越来越矮,越来越不明显。给坟墓加土,让已逝亲人的坟墓轮廓变得清晰,体现的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当然,扫墓时少不了要给已逝的亲人烧纸钱。近年来,因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很费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政府都积极倡导文明扫墓、文明祭祀,宁波也不例外。所以,扫墓时烧纸钱的现象在我们宁波已大大减少了。踏青。清明节的来临,标志着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所以人们在清明节这天都会出来踏青。关于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全国各地都有,而且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与了很多有关清明节踏青的诗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崔护所与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该诗虽然写的只是诗人在生活中踏青时的小片段,但蕴意深刻,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如今,许多宁波人在清明节更愿意到远方去踏青了,因为现在有清明假期,而且宁波的交通也四通八达,到远方去踏青也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插柳。所谓插柳,即在清明节当天将柳条插在门户或屋檐下,这是当今部分宁波人过清明节时仍然坚守的一种古老习俗。据说,插柳习俗与寒食节有关。隋唐时期,寒食节禁火,但皇帝可用柳条向近臣赐火,获得恩典的臣子引以为荣,便将柳条插在门户上,其他人不断效仿,遂成风俗。唐宋以后,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插柳风俗便沿袭到了今天。这便是宁波清明节的三大习俗,你了解了吗?【名师点评】1.条理清楚。考生主要介绍了宁波清明节中“扫墓”“踏青”“插柳”的三大习俗。考生在文章的首段导入说明后,在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按照顺序对这三个方面的习俗逐一进行介绍,最后一个习俗“插柳”介绍完毕后,文章用一个问句收束全文,亲切自然,显得条理清楚,很有美感。2.时代感强。在介绍“扫墓”习俗时,考生对近年来的烧纸钱现象减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介绍“踏青”习俗时,考生则提到了如今许多宁波人在清明时更愿意到远方去踏青的事实。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习俗,让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原题特点】宁波中考作文连续七年使用全命题形式后,2019年改为由材料引导的话题作文命题形式。而且,常见的话题作文命题,以单纯的词或短语给定写作范围,本题却打破这一惯常命题模式,除“话说家乡”的总话题外,还给定了四个话题分支,既起到引导考生写作思维的作用,也对考生的写作话题进行了限制,完美地将话题和材料融为一体。2019年宁波卷中考作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从导引内容来看,其写作目的是为四个栏目投稿,因此,最大的审题误区应是将四个栏目的内容混在一起写。当然,并非完全不能将四者混合起来写,但必须以其中一个话题为主。另外,不可直接以“话说家乡”为题写作。四个栏目均有“内容举例”,考生审题时不可受其限制,要力求寻找例子外的素材。好的立意讲求思辨与深度,“话说家乡”一题看似难以将立意推向高远,但只要把握好由实入虚的写作方法,就不难写出立意深刻的佳作。本题要求考生写“家乡”,最适合将立意推向文化层面,即以饮食文化、景观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提升立意的基点,表达对其体现的家乡人民智慧的思考、对某一民俗现象所蕴含的乡民特质的思考等。【真题解读】2019年浙江宁波卷的中考作文题一改近几年全命题作文的形式,通过设置为“学校文学社”的“话说家乡”专刊中的“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投稿的情境,让考生在此情境下任选角度自命题作文。这样的命题方式从实际出发,强调了作文要服务于生活的要旨,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另外,2019年浙江宁波卷的中考作文题入题角度广泛,表达方式及文体(诗歌除外)都可以自主选择。这些都有助于考生写出能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考场佳作。该作文题在审题上没有设置过多的障碍,但考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选好角度,突出主旨。要能在四个备选角度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自己对哪个角度最为了解,认识或感受最为深,就从哪个角度落笔。同时,不管选择的是哪一个角度,都要注意突出主旨,即在作文中要运用最能体现主旨的材料,对与主旨无关的材料,要敢于割舍。二是要从细处着笔,切忌空泛。如从“家乡风味”的角度入题作文,我们就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极具家乡风味的小吃(或特色水果)来写。比如,可以先谈谈与某小吃(或特色水果)有关的历史典故、名人逸事,再谈谈其制作(生长)过程、色泽、口感,最后谈谈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言之有物,具有真实感,能避免泛泛而谈。三是要打磨亮点,吸引读者。考场作文最忌讳的是平平淡淡,毫无亮点。因而,考生一定要让自己的作文有吸引读者的亮点。如拟一个醒目的标题,设计一个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开篇,或者打造一个具有艺术美感的结尾,等等。打磨亮点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尝试,只要能让作文出彩,就可以大胆创新。【思路要点】1.对特色美食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选取一种富有宁波特色的美食(如臭苋菜),通过写它从不可上宴席到成为宴席上的佳肴的过程,表现饮食文化返璞归真的主题。2.不仅仅是青瓷碎片写一篇情理相生的抒情散文。以上林湖越窑遺址的游赏为主线,通过描绘景物引出写作主体——青瓷碎片,抒发对青瓷碎片所蕴藏的古人智慧的礼赞。3.看戏写一篇寓理于事的记叙性散文。通过叙写一次看戏经历,展现自己对民俗文化的思考,表达对当前戏曲遭受冷遇的忧思。4.全民健身,健康生活写一篇体现市民(村民)积极参与健身运动,饱含正能量的记叙文。通过刻画人们健身的场景,以及描写“我”的亲身感受与体验,诠释“我”对全民健身的深刻理解,表达自己对健康生活的讴歌。5.弯弯的小河写一篇富含环保情怀、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通过叙述家乡那条弯弯的小河在奶奶、爸爸和“我”三代人眼里的变迁,表达自已对环境污染的忧思,号召人们保护环境。【思路导航】1、介绍风味介绍具体的一种或几种宁波小吃(或特色水果),如余姚黄鱼面、慈城年糕等,让读者对具体的小吃(或特色水果)产生浓厚的兴趣。2、感受风光记叙“我”游览具体的一处宁波美景的经过,如雪窦山、五龙潭、浙东大峡谷等,重在通过写景,抒发“我”对美丽宁波的攒美之情。3、描绘风俗对宁波具体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风俗进行精描细写,可以是“内容举例”中提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