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鬼斧天工——自然之美2.1自然美的形式2.2自然审美观2.3现代自然观第二章鬼斧天工——自然之美知识目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壶口瀑布
1.能够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2.认识现代生态美学。1.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学1.了解自然之美的表现。2.了解中西方自然审美观及其差异,并认识现代生态美学。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壶口瀑布1.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学习,树立现代自然观、生态观。2.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素质目标2.1.1天生我材——物之美2.1.2美不胜收——风景美2.1.3生生不息——生态美2.1自然美的形式2.1.1天生我材——物之美自然造化的神奇让我们的语言无以言表,自然中的事物品类无比丰富,这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一)物性之美人类在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发现自然界中有一些物质具备独特的性质,具备不同凡俗的“物性”,于是便具备审美元素。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四大类。1.日月星辰2.山水树石3.珍禽灵兽4.花草果蔬深邃的星空巍峨的山峰
飞流直下的瀑布立体浮雕玉石山川黄山迎客松飞翔的雄鹰
美丽的草原(二)物态之美除了物性之美外,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所显现的状态也别有风致,被人们所感受和欣赏,这就是自然事物的物态之美。(三)情景之美自然界的事物一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给我们提供一种情景之美,情景之美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环境之美。电闪雷鸣
绵绵细雨江枫渔火
月夜倚窗(四)意向之美自然界中有些事物能使人在精神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些事物便具备了一种意向之美。2.1.2美不胜收——风景美除了具体的事物,我们对自然之美直观感受的来源,莫过于各式各样的风景。自然风光无限,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1.景观美2.风光美3.季节美2.1.3生生不息——生态美生态学被称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建立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我国将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对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以保护环境。
九寨秋色三江源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2.2.1西方传统自然审美观2.2.2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2.2.3中西方自然审美观差异2.2自然审美观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中,最先体悟和认识到的“美”便是自然界中的美,自然美启发了人类的审美,成为各式艺术的审美对象和灵感来源。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东西方文明也建立了不同的自然审美观。2.2.1西方传统自然审美观中世纪,在神学思想笼罩下,西方社会对自然及自然美的解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相比神的伟大、无阳限、光辉与永恒,自然及自然美是渺小的、有限的,因此在中世纪,自然美的位置是很边缘的。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整个西欧,人文主义大兴,“人”被置于最核心的位置,自然也脱去了神学的外衣,成为独立的、具有内在目的性的外在世界。彼特拉克提出的“能欣赏山色的美丽,而且能够把画境和大自然的实用价值区别开来”,被视为西方人把自然的审美价值从实用价值中分离独立出来的最初尝试。库茵芝
《白桦林》2.2.2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我国古代人民早早便显现出对自然的超凡亲和力和感悟力。在《诗经》中,便已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绿竹青青”“杨柳依依”等写景的佳句,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已经表露无遗。1.天人合一2.比德畅神拙政园
松
竹
梅
兰
菊花
荷花范宽
《溪山行旅图》2.2.3中西方自然审美观差异由于在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哲学文化背景、政治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的自然审美观,在理论形态、艺术表现、审美趣味上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理论形态上,中西方都是在有了对自然美的自觉欣赏以后才出现了对自然美的理论概括。从自然之美的艺术表现方式看,中国传统艺术以写意为主,偏于主观表现,追求“贵乎自然”,西方则偏于客观再现,以写实为主。从审美趣味看,中国传统自然审美注重和追求自之美向社会之美过渡与转化,“比德”就是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社会之美”的最佳例证。而西方美学则常把观赏自然的目光投向尚未与人类社会发生直接关联的原始、粗矿、荒凉的自然。2.3.1人与自然的关系2.3.2现代生态美学2.3.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3现代自然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遭遇核事故,大量高浓度放射性物质迅速扩散到环境当中,直接对周围空气、水、土地产生辐射危害。此后,污染持续扩大,事故陆续产生了上百万吨的核污水、数千万立方米的核废物,而这场事故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远远没到尽头。面对这样的生态灾难,我们不得不思考: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2.3.1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物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但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待自然。3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飞跃的发展,人类终于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影响自然。人类无法脱离自然环境,因此,人类必须放弃自己的傲慢,终止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有益于人类也有益于自然的“正循环”,才能开拓出未来的道路。毛乌素沙漠今昔对比
2.3.2现代生态美学随着生态学等学说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自然审美观也在不断更新,新的观点不断涌现。2.3.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微妙,人类既从自然界中获取相应的资源,也受到自然的威胁;既要改造自然以改善生存环境,也要维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在不断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江堰思考与练习练习一:思考与讨论1.《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在该文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梅花的认识。请扫描二维码获取《病梅馆记》全文,思考并和同学一起讨论:龚自珍对于自然美有什么样的认识?你如何评价其观点?2.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柳宗元提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请思考并与同学一起讨论:柳宗元对自然审美持什么样的观点?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练习二:认识与赏析1.2022年1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了首张中国国家公园12.5亿像素VR全景照片。请使用微信的“搜一捜”功能搜索“国家公园寻虎”,进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2.5亿像素VR全景互动,寻找隐藏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的珍稀野生动物,并欣赏国家公园中的自然之美。2.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大地,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请选择《航拍中国》剧集观看,从“鸟瞰”的角度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审美实践一自然摄影展摄影能够忠实地记录自然风光,定格美丽的瞬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大数据在职业教育决策中的应用与挑战分析报告
-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2025年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家具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应用与挑战分析报告(2025版)
- 2025年精密合金冷轧钢带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老年服务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水质采样仪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排钻装饰链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轻集料混凝土隔墙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干涉仪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国金属屋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环境毒理学考试整理重点
- 树木吊装施工方案
-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张海藩牟永敏课后习题答案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10 模仿画家画一画丨岭南版
- 常见导管固定SOP-课件
-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骨龄评测方法课件
- 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四川省税务局财行处土增税清算复审指导口径(2021年6月22日)
- GB/T 31052.5-2015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