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DB41-T 797-2013_第1页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DB41-T 797-2013_第2页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DB41-T 797-2013_第3页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DB41-T 797-2013_第4页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DB41-T 797-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97—2013

代替DB41/T011-1997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

2013-05-08发布2013-07-0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7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011-1997《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产量结构、长势长相;

——修改了播前准备整地;

——修改了播种、田间管理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驻马店市植保站、驻马

店市种子站、平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泌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春玲、张建立、彭春喜、刘德坡、陈韬、刘玉霞、赵卫琴。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江辉、杨新志、梁勇、佟建伟、徐巧、刘沛义、徐喜凤。

本标准于1997年7月首次发布,2013年05月第一次修订。

I

DB41/T797—2013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芝麻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夏芝麻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3播前准备

3.1选地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中等以上肥力,三年或三年以上未种过芝麻的沙质壤土、轻壤土、砂浆

黑土地种植,黄棕壤土、潮土地也可种植,土壤pH值6~7。

3.2轮作方式

轮作方式见附录A。

3.3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趁墒犁地,一般15cm~25cm深,随犁随耙,粘土或墒情差、坷垃多的地应多耙,

以达到碎、实、平;墒情好或沙壤土、轻壤土地一般用钉齿耙或圆盘耙直耙和斜耙各一遍。对砂浆黑土

和上浸地实行铁茬播种,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耙7cm~10cm,碎土灭茬,耙碎耙平后进行播种。

根据地块宽窄划厢,每厢宽5cm~10cm。犁地时,以每厢中线起犁扶脊,以后每一犁均翻向中线,

犁耙后,每厢中间高,两侧低,呈龟背形。厢沟、地头两沟配套,达到排涝除渍效果。铁茬播种地块宜

在前茬作物播种整地时将田块整成龟背形。

3.4科学施肥

2.4.1施(需)肥量

芝麻每形成100㎏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三要素的纯量为:氮9.38kg~13.04kg,五氧化二磷2.62kg~

3.34kg,氧化钾10.4kg~13.7kg。以底肥为主,花期适当追肥;高产田块,以增施磷、钾肥为主,适

当降低氮肥比例。

3.4.2底肥

1

DB41/T797—2013

有机肥、磷、钾肥和氮肥总量的60%~70%作底肥。一般667㎡施优质农家肥2000kg~3000kg,硫酸

钾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15%含量)30kg~50kg。有机肥和70%的化肥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30%的

化肥于犁后耙前撒施垡头。

3.4.3追肥

施用底肥地块,现蕾期视苗情667㎡追施尿素5kg~10kg;铁茬播种地块,在定苗后及早深施追肥,

667㎡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15%含量)30kg~40kg。在苗、花期分别喷施硼砂液肥2~3

次,促进养分向种子运输。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液肥1~2次,补充后期养分亏缺,保持绿叶面积。

3.5种子准备

3.5.1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单杆型优质高产品种。

3.5.2种子质量

选用的新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2的规定。

3.5.3晒种

播种前将种子薄摊在席上晾晒1~2天。

3.5.4选种

风选或水选法清除秕子、小粒和杂质,选留饱满籽粒做种。

3.5.5药剂拌(浸)种

临播前,用2.5%适乐时(咯菌睛)5ml拌种0.5kg~1kg晾干播种,或用0.2%多菌灵浸泡1h~2h,用凉

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4播种

4.1播种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宜选用油菜、大麦等早茬地块提早播种。麦茬地应采取铁茬播种,

并做到抢时抢墒力争早播。

4.2播种量

播种量0.5kg~0.6kg/667㎡。

4.3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方式,播深3cm左右,土壤墒情足时适当浅播,墒差适当深播。足墒下种,力争一播全苗。

4.4种植方式

采取等行距条播:行距30cm~40cm,株距15cm~18cm;也可以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40cm~45cm,

窄行25cm~30cm、株距15cm~18cm。

2

DB41/T797—2013

4.5种植密度

1万株~1.5万株/667㎡。也可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5田间管理

5.1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每667㎡用96%精异丙甲草胺60mL,或72%异丙甲草胺90mL~100mL,兑水50kg~

60kg均匀喷雾地表;芝麻出苗后化除,于杂草2~3叶期,每667㎡用10.8%精喹禾灵30mL~40mL,或5%

精喹禾灵90mL~100mL兑水30kg~40kg,喷雾杂草茎叶。

5.2间苗、定苗

2~3对真叶期间苗2次;3~4对真叶期定苗,力争达到:“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5.3中耕灭茬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灭茬、除草,松土保墒。

5.4防治病虫害

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应用低毒高效农药科学防治。苗期注意地下害虫、蚜虫、枯

萎病的防治;花蕾期注意芝麻天蛾、甜菜夜蛾的三龄前幼虫的防治;盛花至封顶前后结合病害防治做好

蛀食性害虫防治。

病害的防治:防治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每667㎡用54.5%多菌灵福美双

复配剂30g,或68%噁霉福30g,或50%氯溴异氰尿酸30g,或28%多菌灵井岗霉素复配剂100g,兑水40kg~

50kg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效果良好;防治青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每667㎡

用57.6%冠菌清20g,或72%农用链霉素30g兑水50kg~60kg喷雾。

虫害的防治: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宜在播种前每667㎡用3%辛硫磷颗粒剂3kg

进行土壤处理;没有进行土壤处理的,在芝麻出苗后及早防治三龄以前幼虫,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

100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mL,兑水30kg~40kg喷雾防治;对三龄以后的幼虫宜用毒饵诱杀,每667

㎡用50%辛硫磷乳油150g~200g拌炒香麦麸5kg~6kg于傍晚顺垄撒施。防治蚜虫、盲椿象、芝麻天蛾、

甜菜夜蛾、芝麻螟、棉蛉虫等地上害虫,每667㎡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

40mL~50mL对水40kg~50kg均匀喷雾,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

5.5排涝防旱

七、八月份雨水较多且集中,应及时清理、疏通田间沟渠,做到雨后田间无积水。开花结蒴期需水

较多,干旱时应及时进行灌溉。

5.6打顶保叶

5.6.1打顶时间

盛花中期打顶。早播夏芝麻8月3日~5日打顶,麦茬芝麻8月8日~10日打顶。

5.6.2打顶方法

打顶宜在晴天下午进行,摘除顶部生长点1cm左右。

3

DB41/T797—2013

5.7收获

5.7.1收获时间

8月下旬至9月上旬,植株叶片完全脱落,下部2~3节蒴果微裂,籽粒呈现该品种固有光泽,适时收

获。

5.7.2收获方法

芝麻收割后捆成直径15cm~20cm小捆。搭架晾晒,反弹脱粒。

5.7.3贮藏

当籽粒含水量不超过8%时,即可入库储藏。

5.8田间调查项目

田间调查项目见附录B。

4

DB41/T797—2013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轮作方式

A.1小麦—夏芝麻—小麦—大豆或红薯—小麦或油菜(豫南)

A.2油菜—夏芝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豫南)

A.3豌豆—夏芝麻—小麦—玉米—小麦—玉米—绿豆间作—小麦(豫南)

A.4春高粱或春红薯—小麦—夏芝麻—小麦(豫南)

A.5棉花或春红薯(2至3年)春芝麻—小麦—夏芝麻或夏大豆(黄河以北)

A.6晚红薯棉中大豆—夏芝麻—小麦—红薯或大豆—棉花(豫东)

5

DB41/T797—2013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田间调查项目

B.1播种日期月/日

B.2出苗期:75%以上出苗为出苗期。

B.3现蕾期:出现绿色花苞的植株达60%以上为现蕾期。

B.4开花期:植株开花达60%以上为开花期。

B.5终花期:植株75%已无花为终花期。

B.6成熟期:指主茎叶片大部分脱落,蒴果、茎秆及中下部蒴籽粒已呈现本品种成熟时固有色泽的植

株数达75%的日期为成熟期。

B.7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B.8株高:植株终花期根颈至主茎顶端的高度。用cm表示。

B.9始蒴高度:指根颈至主茎第一蒴果的高度。cm表示。

B.10始蒴节位:自子叶节数起至第一个蒴果节位。

B.11分枝数:指分枝型品种植株上的有效分支数。

B.12果轴长度:基部第一蒴果至顶部最后一个有效蒴果的长度。cm表示。

B.13空梢尖长度:指主茎最上一个有效蒴果至顶端的长度。cm表示。

B.14全株蒴果数:主茎蒴果数与分枝蒴果数之和。

B.15每蒴粒数:从5~10株主茎果轴上中下段共取10~20个蒴果计算出的每蒴平均粒数。

B.16千粒重:取正常饱满粒1000粒称重,一般重复2~3次(误差小于0.05g)求平均值。用g表示。

B.17含油量:用%表示,至少重复两次,误差小于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41/T7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011-1997《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产量结构、长势长相;

——修改了播前准备整地;

——修改了播种、田间管理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驻马店市植保站、驻马

店市种子站、平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泌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春玲、张建立、彭春喜、刘德坡、陈韬、刘玉霞、赵卫琴。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江辉、杨新志、梁勇、佟建伟、徐巧、刘沛义、徐喜凤。

本标准于1997年7月首次发布,2013年05月第一次修订。

I

DB41/T797—2013

夏芝麻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芝麻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