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必修下册(一)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方”“作”“如”“让”“爱”“若”“徒”“御”“族”等
重要实词。2.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通假字及形容词活用的特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单篇梳理1通读全文,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第1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2段)子曰:“以①(
)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②(
)也。居③(
)则曰:‘不吾知④(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第3段)子路率尔①(
)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②(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③(
),因④(
)之以饥馑⑤(
);由也为之,比及⑥(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因为同“已”,停止。一说,用平日,平时了解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夹处军队接续饥荒等到(第4段)夫子哂(
)之。(第5段)“求!尔何如?”(第6段)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①(
)。如其礼乐,以俟②(
)君子。”(第7段)“赤!尔何如?”(第8段)对曰:“非曰能(
)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第9段)“点!尔何如?”(第10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微笑人民富足等待胜任,能做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第11段)子曰:“何伤(
)乎?亦各言其志也。”(第12段)曰:“莫春者,春服既①(
)成②(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③(
)而归。”(第13段)夫子喟然①(
)叹曰:“吾与②(
)点也!”(第14段)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第15段)子曰:“亦各言其(
)志也已矣。”(第16段)曰:“夫子何哂由也?”(第17段)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第18段)“唯求则非邦也与?”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已经定唱歌叹息的样子赞成自己的谦让(第19段)“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第20段)“唯赤则非邦也与?”(第21段)“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毋吾以也
②鼓瑟希
③莫春者
④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已”,止同“稀”,稀疏同“暮”,晚同“欤”,吗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会同宗庙之事,如会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②童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2.古今异义词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义项例句①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④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⑤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论语·子路》)3.多义词语(1)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纵横,方圆正,将要方形地域,边境义项例句⑥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⑦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五代史伶官传序》)⑧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正直当,在才义项例句①铿尔,舍瑟而作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③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⑥因作小楼二间(《黄冈竹楼记》)(2)作起身,站起来写作,创作劳作振作发动,发生建造义项例句①如或知尔②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④沛公起如厕(《鸿门宴》)⑤固不如也(《鸿门宴》)⑥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⑦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⑧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3)如表假设,如果或者至于去,到比得上,赶得上如同,好像按照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义项例句①其言不让,是故哂之②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谏逐客书》)③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④尧让天下于许由(《庄子·逍遥游》)(4)让谦让辞让,拒绝责备转让权力、职位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名词作动词①风乎舞雩
②如会同,端章甫
③鼓瑟希
④冠者五六人
⑤曾皙后
吹风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弹奏戴帽子落在后面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2)形容词作名词①可使有勇
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勇气小,小相/大,大相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宾语前置句①不吾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吾”是“知”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何”是“以”的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2)状语后置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③浴乎沂,风乎舞雩④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⑤为国以礼标志词为“乎”,介词“乎”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作前面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标志词为“以”,介词“以”与后面的名词作前面动词的状语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3)定语后置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和“童子”的定语6.常识梳理(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君主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3)冠者五六人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未成年时束发,不戴冠;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高考所考】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外交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模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可使有勇且知方也(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公西华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曰能之愿学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8)有人认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的“浴乎沂,__________”的出游场景,正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__________,不言而化”政治理想的生动体现。【飞花令式默写】风乎舞雩鸣琴垂拱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得分点:如、或,“何以”宾语前置句)(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国要用礼,(可是)他(仲由)的话毫不谦逊,所以笑他。(得分点:让、哂)
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得分点:安、方、如)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于是A乃相与发徒役B围孔子C于野D不得E行F绝G粮H从者病“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承前省略主语“陈、蔡大夫”,也是状语后置句,“于野”是“围”的后置状语,应在D处断开。“不得行”是“绝粮”的原因,能愿动词“得”后必有动词“行”,共同作谓语,应在F处断开。“绝粮”指“断绝了粮食”,意思完整,应在H处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指迁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之迁”的“迁”字含义不同。B.军,活用为动词,驻扎,与《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的“军”字
用法相同。C.穷,贫困,与《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穷”字含
义相同。D.固,坚守,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字
含义不同。√C项文中的“穷”指处境困窘。A项“盘庚之迁”的“迁”指迁都。D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意思是“本来”。参考译文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民族大学《时尚休闲体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六次质检(下学期开学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试题模拟试卷解析含解析
- 无锡市南长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5月冲刺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泸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4月19日第12周物理试题考试试题含解析
- 创业企业服务创新重点基础知识点
- DB32/T+5100-2025+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绿色综合防倒技术规程
- 教学工作总结个人范文(28篇)
- 实验室的年终工作总结(30篇)
- DB13T 1563-2012 淡水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规范
-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汇总(带答案)
- 中国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白皮书
- 最新国际贸易术语培训
- 2021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附解析)
- 项目功能需求调研表通用精选文档
- 技术咨询合同-碳核查
- 电学难题总复习初中物理电学六大专题解析
-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