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板块八分析修辞手法构成及表达效果学案76——修辞立诚,行“文”致远复习任务辨识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在运用中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设问、排比①修辞手法是高考高频考点。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直接设题,如近三年全国卷题目;二是间接考查,放在仿写、句式效果比较,以及古诗鉴赏和文学阅读中,这类题也很多。不过,近几年高考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凸显了其重要性。②就修辞手法本身考查而言,重点是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重点中的重点是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③考查题型有选择题,更多的是主观题。2021年主观题只考了一种修辞手法,2022年变为把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新高考Ⅱ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比拟、排比全国甲卷下列选项中,加颜色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借代、比喻2021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对偶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拟人2020新高考Ⅰ、Ⅱ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比喻知识图要常用修辞手法构成及其表达效果种类分析构成表达效果比喻把……比作……,二者在……相似;哪类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把……人格化,将……物写成……人;把人拟作……物,写出了人的……(物性)生动形象,印象鲜明,表意丰富借代用……代指……,属于……借代突出特征,语言简练,引人联想夸张……词把……扩大/缩小/超前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对偶上句……(词)与下句……(词)相对,两词在什么词性或什么内容相对;属于……种对节奏鲜明,语言简练,抒情酣畅排比连续使用……词语/句子,构成排比增强气势,结构紧凑,抒情强烈反复……词语、句子,连续/间隔反复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强化感情设问提出……问题,做出……(回答)强调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某句)使用了反问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意愿)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前备知识九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他修辞手法一、九种常用修辞手法(一)比喻:打比方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理解小练1】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项使用了双关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比喻手法。(二)比拟:变个脸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1)拟人:它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几种。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种类(2)拟物:它是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人当作物来描述,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本体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例如:①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人物拟物)②布鲁诺的思想在人民当中自由地翱翔。(事物拟物)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注意问题: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例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②用于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拟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在“喻”。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微积累]
【理解小练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项使用了比喻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拟人手法。(三)借代:做代表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注意问题: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例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既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例如以“诸葛亮”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以“三只手”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借代与借喻的区别①判断本体和喻体是两种事物还是一种事物。借喻所用的喻体和本体是两种事物,而借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指代该事物。②分析它们构成的基础。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构成借代的基础则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性。③看能否变成明喻。借喻大都可以变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微积累]
【理解小练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项使用了比喻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借代手法。(四)夸张:说大话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注意问题: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很难给人以真实感。例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此句的夸张有失真实。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例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此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比喻、比拟等手法来表现。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手法。【理解小练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项“衣冠”使用了借代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夸张手法。(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1)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种类②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③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种类(2)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①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注意问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是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甚讲究。【理解小练5】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A.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A项从结构上看,“呼童”是动宾结构;“儿女”是联合结构;从词性上看,“呼”是动词,“儿”是名词,二者词性不同。故此项对仗不工整。B项从词性上看,“紫艳”句中“半”是数词,“红衣”句中“落”是动词,二者词性不同。故此项对仗不工整。C项从结构上看,“沙岸”是定中结构,“乘舟”是动宾结构。从词性上看,“随”是动词,“亦”是副词,二者词性不同;“向”是介词,“归”是动词,二者词性也不同。故此项对仗不工整。D项对仗工整。(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三类: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种类②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③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对偶与排比的区别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要求必须对称,字数相等;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比内容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不重字。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微积累]
【理解小练6】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C项使用了反复、反问、用典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排比手法。(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概念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种类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理解小练7】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B.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C.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D.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D项使用了排比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反复手法。(八)设问:自问自答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①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理解小练8】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D项使用了反问手法,其他三项均使用了设问手法。(九)反问:无疑而问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设问与反问的区别①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②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微积累]
【理解小练9】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D.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D项为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反问句。二、其他修辞手法(一)反语:故意说反话运用与本义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义,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1.概念(1)讽刺反语:为实现强烈的批评、抨击等目的而运用的反语。例如: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拿来主义》)(2)风趣反语:为达到风趣、幽默等轻松愉快的效果而运用的反语。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儿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荷花淀》)2.种类(1)揭露、批判、讽刺和嘲弄消极方面,增强语言的战斗力。(2)鲜明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3)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3.作用(二)双关:弦外之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1.概念(1)谐音双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刘禹锡《竹枝词》)(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玉带林(林黛玉)中挂,金簪雪(薛宝钗)里埋。(《红楼梦》)2.种类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说明:学术界也认可把引用、对比放入修辞手法中。)3.作用
辨识修辞手法(选择题)活动一1.(2022·全国甲)下列选项中,加颜色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材料中说“槐蝉”指的是高官显贵。古代的槐树带有吉祥、神圣的文化色彩,而“蝉”又是古代侍从官的冠饰,所以借“槐蝉”来指高官显贵,这是借代。四个选项中,A项的“管弦”是乐器的借代用法,因为乐器与管弦有直接联系;B项的“桑梓”是故乡的借代用法,因为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种植桑树和梓树,桑梓与故乡有关联;C项的“娥眉”是美女的借代用法,“娥眉”来自“蛾眉”,原指女子的眉毛像蚕蛾触须般细长而弯曲,后来就用描写眉毛的词语来代指美女,二者之间有联系。D项的“木石”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这句诗说人心是有感受的,不是无知觉、无感情的木石。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不同的书,会散发不同的馨香。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以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观照古今的历史书,是一树的泡桐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生命的热情;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要与牡丹争高下,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神秘的幻想;优美的诗歌,是清丽的茉莉,读过之后连鼻尖似乎都带着墨香,仿佛我们的身心都沐浴在清香之中……这些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陪伴着我们每一段闲暇的时光,让那些入心的文字辗转在五脏六腑之中,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观照古今的历史书,是……;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观照古今的历史书,是一树的泡桐花”“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要与牡丹争高下”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点拨关键(1)细读细析细读文段,明确语境,根据语境仔细分析语段所用修辞手法,列举出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果指定句子或词语,就仔细分析,得出正确修辞手法。(2)比对选定运用“比对法”,将文段中所用修辞手法,与题干选项中所列举的修辞手法或句子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点拨关键(3)注意易混的修辞手法注意区分易混的修辞手法。易混的修辞手法有:①借喻与借代;②对偶与对比;③排比与反复。这些可以参见“前备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加以体悟。
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和效果(主观题)活动二(一)分析九种常用修辞手法的构成和效果1.比喻(2020·新高考Ⅰ)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构成比喻的关键:①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②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分析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先总体点出具有相似性,再从形态、特点等角度分析相似性。此句把车流比作水流,将长而拥堵的车流的形状和黏稠的河水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二者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车流很长,车辆很多,也表现出了塞车严重,车速缓慢。答题思路(1)比喻具有相似性题型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和……相似,……和……(在)……(方面)相似。分析相似之处时,内容一定要全面,无关文字不写。(结合画线句子或者上下文从局部细节放大分析)(相似性有几点就需要答几点)答题思路(2)比喻的构成与效果题型①将……比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分析效果时,内容一定要全面,无关文字不写。(一定要答出情感是什么、强调的是什么等内容)2.比拟(2021·全国甲)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案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要根据修辞手法所在语句,明确语句的陈述对象,弄清楚修辞手法,再从该手法的艺术效果分析。一般来说,涉及陈述对象的突出特点和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语言上的艺术效果。①画线句中“吃好喝好长得好”本来是用于形容人吃健康的食物、喝健康的水才能茁壮成长,此处拟作“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把棉花进行人格化处理,赋予棉花以人的行为和心理感知,让原本无情感的自然之棉花显得亲切可感,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棉花细心呵护的情感。②在句式表达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原本是自然学科的术语,表达缺乏生动活泼。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原本无性格的棉花拟作有性格的人,作者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读者眼前就会出现棉花茁壮成长的画面,从而使表达更加活泼、生动和形象。答题思路(1)比拟具有转移性题型①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当作人来写,给……赋予人格化的特点(或答“给……赋予人的特点与情感”)。句中用……来描写某物,给某物赋予人格化的特点(或答“给某物赋予人的特点与情感”)(……是画线句子中的拟人部分)。(该条分情况作答)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物的特点(分析句中体现拟人的具体部分)(……是画线句子中的拟人部分)。③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运用拟人句想要表达的目的、情感等。(该条视情况作答)答题思路(2)比拟手法在语段中运用题型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拟写成……,二者在……具有相似性。②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3.借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日渐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村史馆逐渐成为村民们寄托乡愁、留住历史的“纽带”。乡愁,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修村史、扬村风,久久为功,方能将乡村精神文明传承保护下去。答案(1)构成:“耕耘桑梓”代指农事,“烟火百态”代指农家生活百态。(2)表达效果:“耕耘桑梓”“烟火百态”以实代虚,把“农事”“农家生活”这些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使文笔简洁精练;引人联想,增添了特有的情味,投射出了村民对家乡农家生活的感怀。(意思对即可)答题思路用……代指……,两者具有相关性,突出……特征,语言简练,引人联想。4.对偶(2021·新高考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答案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这组对偶,名词“剪纸灯谜”对名词“秧歌花鼓”,内容相似,都指传统民间艺术;动宾结构“描绘城乡风物”对动宾结构“传播时代精神”,语意相承。该句高度概括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上的丰富,意义上的深远;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的美感,极具表现力。答题思路(1)构成特点“×××”和“×××”都是并列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性词组,对仗工整;其中,“××”和“××”相对,都是动宾式(偏正式)结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如果是对联,要加一句“仄起平收”)答题思路(2)表达效果形式上,句式整齐,音节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如果是对联,要加一句“对仗工整”)语言上,语言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富有感染力。内容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强调了……。5.夸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由于赛道冰面不平整,上面有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这时候就该冰壶出场了。运动员可以用冰壶刷刷冰面以改变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使冰壶滑行更加顺畅。因此,扫冰者无法判断冰壶的路线,这就需要投掷冰壶的运动员通过叫喊来指挥队友的行动,使冰壶的运行更加精准。这些呐喊声虽然语言不同,但运动员到最后都要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个长长的开口拖音。答案①文中为了突出运动员呐喊的声音之大,将张嘴的动作夸大成张开“血盆大口”,充分展示了运动员在场上积极拼搏的精神状态。②特点鲜明,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答题思路(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之大/之深/之强……(或……之小/之弱……)。(2)突出了……的特点,启发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6.排比与设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太平洋岛国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我们始终尊重岛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岛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从不干涉岛国内政,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所谓“势力范围”。真心换取真心,尊重赢得尊重。答案(1)设问:采用设问的方式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含有强调的意味。“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接着自行回答,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2)排比:回答部分中用两个“尊重”、三个“从不”回答了我们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这五个句子涵盖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交往倡导的国际准则,内容全面而充实,整齐的句式增强了气势,令人信服。要明确设问、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先指出画线句子什么地方使用了设问的手法,然后分析其艺术效果。再指出使用排比手法的句子是哪些。本句中的排比有两个“尊重”和三个“从不”,句式较为整齐,涵盖了国际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气势上都令人折服。答题思路(1)排比①构成:“……”“……”“……”都是由“××+××”构成的××结构短语共同组成,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为成分排比。②表达效果:形式上,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内容上,……,突出了……。如果排比句子中有相同的语句,要将相同的语句写出来,把其他的词性或者结构相同的成分一一列举出来,再写以上内容。答题思路(2)设问该句提出了……问题,作出了……的回答,突出了……(内容)。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层次分明,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7.反复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只有最高大、最坚牢的构建未曾掩埋。台阶湮没了,殿身犹在;高塔被淤没底层,仍然巍然不摧。那天我与友人同去开封,不知爬了多少台阶,古塔、古塔、古塔,宫殿、宫殿、宫殿。我累了,上下环顾,对友人说:“我真想把荒草间的石阶拍下来,题名时间。”友人说:“别拍了,一端相机便成了现代。”答案(1)构成:句子中的“古塔”和“宫殿”分别重复强调了三次,体现了反复咏叹的特点。(2)表达效果:①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所爬的古塔、宫殿之多,与下文的“我累了”照应;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表现出开封城历史年代的久远以及它灿烂辉煌的过去。分析反复手法的构成,要指出使用反复的词语或句子。本题“古塔、古塔、古塔”“宫殿、宫殿、宫殿”连续两处重复相同的词语,构成反复修辞。反复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反复咏叹,突出强调。如本题描写开封,突出“古塔”“宫殿”之多,与“不知爬了多少台阶”“我累了”语境相呼应;同时,反复强化的“古”字又突出了开封城历史年代的久远以及它灿烂辉煌的过去。答题思路画线句采用“……(词语/句子)”,形成连续/间隔反复,强调了……(内容),强烈地表达了……(感情)。8.反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河北正定的常山战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走南闯北,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妩媚多姿;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答案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常山战鼓响起来了,不能没有“高照”的身影。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常山战鼓过渡到下文对“高照”的描写。从表达上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表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也极具魅力。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从内容表达来看,“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突出强调了“高照”的名气大,技艺精湛,在加强语气的同时,也表明了“正定高照”独具魅力,激发读者的感情。从结构技巧来看,画线句子承接上文常山战鼓,启示下文对“高照”的描写,过渡巧妙、自然。答题思路该句把……(意思)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强化……意思,加强了语气,增加了感染力。(二)综合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古代汉语(特指书面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义丰,用它写作诗歌和散文,可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唐宋诗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其音韵和谐,言不尽意,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歌作品。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巨星璀璨代不乏人,难道不是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答案比喻、反问。①比喻:将历代著名诗人比作璀璨的“巨星”,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在“诗的国度”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②反问:用反问句表达“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巨星璀璨代不乏人”与古代汉语特点密不可分这一肯定的意思,能起到突出强调、增强气势的作用,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先指明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然后一一分析。先看比喻的修辞手法,“巨星璀璨代不乏人”中,历代著名诗人是本体,璀璨的“巨星”是喻体,“巨星”闪耀而引人注目,受人仰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诗的国度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赞赏之情。再看反问的修辞手法,“难道不是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表达的意思是前者(“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巨星璀璨代不乏人”)与古代汉语密不可分,借用反问句突出强调密不可分这一肯定的意思,增强了气势,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2.文中画横线处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中性粒细胞不知疲倦地在血流中巡逻,寻找有害的病原体。当它们发现入侵者,就用以下三种办法将其清除:将病原体吞下;向病原体喷洒致命的化学物质;或者自杀性地把自己抛出,像网一样把敌人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直至死去。答案比喻、拟人。把中性粒细胞比作“网”,将中性粒细胞抵御病原体的过程拟作与敌人厮杀并同归于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守住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的。“或者自杀性地把自己抛出,像网一样把敌人缠住”中“网”是喻体,“中性粒细胞”是本体,把中性粒细胞比作“网”,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自己抛出”“把敌人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直至死去”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中性粒细胞人格化,将中性粒细胞抵御病原体的过程拟作与敌人厮杀并同归于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守住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的。点拨关键在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前,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境分析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分析表达效果要注意多角度。可从内容、情感、句式、语言、语气、阅读效果等角度具体分析。分析角度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①内容上,对……起强调作用,使描写生动形象,突出……的特点。②情感上,表达作者……的情感,抒情意味浓厚。③句式上,整齐有序,整散结合等。④语言上,生动、活泼、典雅,具有音乐美等。⑤语气上,增强语气,增强气势。⑥阅读效果上,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加深读者印象,引发读者思考。另外,有时要结合结构分析,如过渡、铺垫等。这一点要结合修辞句在文段中的位置分析,不是答每道题都必须有的。
对点练案41一、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一般来说,生活中的丑不但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情感反应,_还会引起恶心等生理上的强烈反感,如锵锅铿锯的噪音十分刺耳,斑驳陆离的色彩令人目眩,死缠烂打的蟑螂常常惹得人跟着它一起手舞足蹈……对于这些极端丑的对象,人们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不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它、品味它。这是因为丑作为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12345678910A.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2345678910√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叠词“洋洋”“处处”。B项使用“鸿雁传书”等典故写出相见之难,是用典。C项“金戈铁马”代指军队,使用了借代手法;气吞“万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如虎”,使用了比喻手法。D项写诗人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将敬亭山人格化,使用了拟人手法。12345678910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历史写尽沧桑,我们仍记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烈,淞沪会战中中国海军自沉军舰的无奈,“银河号事件”的屈辱,西沙海战的辛酸。而今,国之重器巍然屹立,不仅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的艰难过往,也在昭示着它的壮阔未来。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豆在釜中泣。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D.烟笼寒水月笼沙。12345678910√结合“诉说”“昭示”等分析可知,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有问有答,是设问手法;“杜康”代指酒,使用了借代手法。B项“泣”赋予豆以人的动作和感情,使用了拟人手法。C项把歌台上的暖意比作春光,使用了比喻手法。D项“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使用了互文手法。12345678910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不久,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了那里,在几次将根拔出,几次又动不了的情况下,它便再也不动,在这里安居乐业了。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B.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2345678910√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安居乐业”是人的行为,在这里赋予卷柏,将卷柏拟人化。A项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干戈”代指战事。B项使用了比喻手法,“满鬓青霜残雪”,将两鬓的白发比作霜雪。C项使用了拟人手法,“相倚恨”“回首背西风”,赋予绿荷人的情感“恨”和动作“回首”。D项用典,这两句意思是“像姜太公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用了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12345678910(二)主观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珠峰由南至北,自高而低,形成一系列自然分带。在珠峰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植被稀疏,乱石嶙峋。在珠峰南坡,层林苍翠葱郁,草甸野花星布。山岳的冰川,雪中的生灵,天上的禽鸟,皆是珠穆朗玛交响曲中生动的音符。12345678910答案(1)构成:把珠穆朗玛峰比喻为“交响曲”,把“冰川”“生灵”“禽鸟”比喻为“交响曲”中的“音符”,珠穆朗玛峰和冰川、生灵、禽鸟是本体,交响曲和音符是喻体,“是”是比喻词。(2)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珠穆朗玛峰丰富、和谐美妙的自然风物,有力地表达出了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2345678910(1)从构成来看:“山岳的冰川,雪中的生灵,天上的禽鸟,皆是珠穆朗玛交响曲中生动的音符”一句中,比喻的本体有两个,一个是珠穆朗玛峰,一个是冰川、生灵、禽鸟;喻体也有两个,是“交响曲”和“音符”;比喻词是“是”,说明这是暗喻。(2)从效果来看:一首“交响曲”是由无数个“音符”构成的,这个比喻表明,冰川、生灵、禽鸟是珠穆朗玛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地形、生物等写出了珠峰自然风物的丰富;而“交响曲”中各个“音符”和谐组合,才构成美妙的乐曲,表明珠峰自然丰富的和谐美妙,构成了珠峰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这个比喻表达出了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2345678910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记忆中的秋天,扁豆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常能见到它窈窕的身姿。儿时,母亲总会在老家屋后的菜园里种下几颗扁豆籽。不经意间,长长的扁豆藤蔓已蜿蜒匍匐,爬满了篱笆架,藤蔓缠缠绕绕,翠叶叠叠。含苞绽放的扁豆花欢天喜地装扮着大自然,淡紫的、粉白的。宛如无数的蝴蝶停栖枝头。一扫秋天的寂寥。12345678910答案①“欢天喜地装扮着”将扁豆花人格化,赋予扁豆花以人的思想感情,写出了扁豆花生机勃勃、旺盛滋长之灵动可爱,抒发了作者对扁豆花的喜爱之情;②“宛如无数的蝴蝶停栖枝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扁豆花”比作“蝴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扁豆花簇聚枝头,翩然跃动的美好姿态。12345678910①“含苞绽放的扁豆花欢天喜地装扮着大自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欢天喜地装扮着”将扁豆花人格化,赋予扁豆花以人的动作和感情,写出了扁豆花生机勃勃、旺盛生长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扁豆花的喜爱。②“宛如无数的蝴蝶停栖枝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无数的蝴蝶”是喻体,“含苞绽放的扁豆花”是本体,“宛如”是比喻词,将“扁豆花”比作“蝴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扁豆花簇聚枝头,翩然跃动的美好姿态。123456789106.文中“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舍本逐末了。如果任由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的倾向泛滥,将导致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道。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节奏感,通过“要……不要……”的格式,增强语言表达的气势,阐明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意内在含量,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是不可取的。12345678910这句话采用三个“要……不要……”的句子,句式一致,是排比句,构成了整齐而有节奏感的句式。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和感染力。本句通过商业资本在“阵容”“颜值”“热度”和“内容”“价值”“深度”之间的选择,表达了对这种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意内在含量,“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的行为是荒谬可笑,不可取的。12345678910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数字技术融入文博、敦煌只是一个缩影。“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把热门博物馆、珍贵文物搬上“云端”……这些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弥补部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体育场地租赁合同2024年度范本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含解析
- 饭店服务员合同
- 别墅庭院绿化设计与施工合同二零二四年
- 2024年度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劳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企业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开发合同:某互联网公司与某软件开发团队签订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零售系统开发与部署合同
- 股权比例合同范本
- 受法律保护的土地转让协议书(2篇)
- 设备故障率分析资料
- 新华字典汉字拼音首字母大全
- Zabbix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参考模板
- 自动分板机操作指导书
-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治疗课件
- 化工传递过程
- 各类建筑施工事故案例图片合集
- 雪铁龙世嘉用户使用手册
- FIT与PPM转换
- 徕卡TCR1201使用说明书中文版WORD
- 初一上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