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1页
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2页
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3页
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4页
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1、男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5年,近2个月来感到双

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从未经过正规系统治疗。检查:双

手第1、2MCP滑膜肥厚,右侧第2-4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

侧第2、3指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手X线示双腕诸骨间隙消失并

融合,双掌指、近指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下列哪项最有利于判断此患者

病情活动性()

A.类风湿因子

B.抗核抗体

C.C反应蛋白

D.C3

E.免疫球蛋白

2、男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5年,近2个月来感到双

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从未经过正规系统治疗。检查:双

手第1、2MCP滑膜肥厚,右侧第2-4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

侧第2、3指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手X线示双腕诸骨间隙消失并

融合,双掌指、近指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根据患者双手X线片,属于

RA何期()

A.I期

B.II期

c.in期

D.w期

E.活动期

3、男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5年,近2个月来感到双

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从未经过正规系统治疗。检查:双

手第1、2MCP滑膜肥厚,右侧第2-4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

侧第2、3指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手X线示双腕诸骨间隙消失并

融合,双掌指、近指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中除应

用NSAID对症治疗外。同时可选用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是()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甲氨蝶吟

C.甲氨蝶吟+柳氮磺胺毗咤

D.柳氮磺胺口比咤

E.雷公藤

4、男,30岁。搬运工,在搬运苯胺时,不小心将苯胺溅到皮肤上,

未及时清理,5小时后感头晕、恶心及呕吐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

清楚,口唇明显发绢。口唇发组的机制为()

A.血液中苯胺含量增高

B.造成严重溶血

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D.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E.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5、男,30岁。搬运工,在搬运苯胺时,不小心将苯胺溅到皮肤上,

未及时清理,5小时后感头晕、恶心及呕吐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

清楚,口唇明显发绢。皮肤污染后应立即()

A.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B.用热水彻底清洗

C.用棉布彻底清洗

D.先用肥皂水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

E.先用棉布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

6、患者女,54岁,云南人,农民,因“腹股沟肿物3个月”来诊。

3个月前发现左恻腹股沟肿物,因羞于启齿,未加以重视;肿物渐增

大,发展至双侧,开始出现疼痛。平素卫生习惯较差。近期居住环境

经常发现有死鼠。查体:T39.8℃,P112次/min,R25次/min,

BP100/65mmHg;急性病面容,可见皮肤抓痕;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

大的淋巴结,以腹股沟明显,有压痛。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钩端螺旋体病

B.炭疽

C.淋巴瘤

D.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E.腺鼠疫

F.淋巴结炎

G.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H.淋巴结结核

7、患者女,54岁,云南人,农民,因“腹股沟肿物3个月”来诊。

3个月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因羞于启齿,未加以重视;肿物渐增

大,发展至双侧,开始出现疼痛。平素卫生习惯较差。近期居住环境

经常发现有死鼠。查体:T39.8℃,P112次/min,R25次/min,

BP100/65mmHg;急性病面容,可见皮肤抓痕;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

大的淋巴结,以腹股沟明显,有压痛。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可能的

诊断是()

A.腺鼠疫

B.败血症型鼠疫

C.呼吸窘迫综合征

D.肺炎

E.肺结核

F.心力衰竭

8、患者女,54岁,云南人,农民,因“腹股沟肿物3个月”来诊。

3个月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因羞于启齿,未加以重视;肿物渐增

大,发展至双侧,开始出现疼痛。平素卫生习惯较差。近期居住环境

经常发现有死鼠。查体:T39.8℃,P112次/min,R25次/min,

BP100/65mmHg;急性病面容,可见皮肤抓痕;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

大的淋巴结,以腹股沟明显,有压痛。除应用抗生素外,还需要紧急

采取的措施包括(提示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音,右肺可闻及少

许哮鸣音。血气分析:pH7.20,PaC030mmHg,SpO85.4%,BE-12mmol/Lo)

()

A.快速补液

B.输血

C.吸氧

D.心电监护

E.机械通气

F.强心治疗

G.纠酸治疗

H.应用呼吸兴奋药

9、患者男,38岁,离异,软件工程师,因“发热、咳嗽、咳痰15d,

加重伴呼吸困难7d”来诊。7d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

青霉素及头胞菌素抗炎治疗无效,3d前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呼吸

困难进一步加重,给予“万古霉素、氟康喋、左氧氟沙星”治疗,咳

嗽稍缓解,但仍发热、气促。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1年前患

“左侧胸部带状疱疹”,复发3次。查体:T38.6C,P100次/min,

R26次/min,BP125/87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可见甲癣;双肺叩

浊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音,未闻及干鸣音;心、腹

均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血常规:Hbl23g/L,

WBC5.70X10/L,NO.80,L0.15,PLT109X10/LoECG:未见异常。胸

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状高密度影,

考虑间质性肺炎。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欲进一步明确病原

体,应优先进行的检查是(提示HIV-1抗体2次初筛阳性,血清送至

省疾病控制中心行HIV确证试验阳性,确诊为“艾滋病"。血PPD抗

体、弓形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庖疹病毒抗

体、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IgG及IgM均阴性。反复多次痰涂

片未见抗酸杆菌,多次痰培养无细菌及真菌生长。)()

A.经皮肺穿刺活检

B.支气管肺泡灌洗

C.开胸肺活检

D.胸部CT

E.血培养

F.咽拭子培养

10、患者男,38岁,离异,软件工程师,因“发热、咳嗽、咳痰15d,

加重伴呼吸困难7d”来诊。7d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

青霉素及头泡菌素抗炎治疗无效,3d前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呼吸

困难进一步加重,给予“万古霉素、氟康喋、左氧氟沙星”治疗,咳

嗽稍缓解,但仍发热、气促。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1年前患

“左侧胸部带状疱疹”,复发3次。查体:T38.6℃,P100次/min,

R26次/min,BP125/87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可见甲癣;双肺叩

浊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音,未闻及干鸣音;心、腹

均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血常规:Hbl23g/L,

WBC5.70X10/L,NO.80,L0.15,PLT109X10/LoECG:未见异常。胸

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状高密度影,

考虑间质性肺炎。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进一步治疗首选药

物为(提示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未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未见出

血和新生物;中叶和舌叶局部肺泡灌洗术,回收灌洗液经吉姆萨染色

法镜检发现肺抱菌包囊。诊断:艾滋病;肺泡菌肺炎。)()

A.亚胺培南

B.氨曲南

C.复方磺胺甲恶理

D.二性霉素B

E.丁胺卡那霉素

F.罗红霉素

11、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

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

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

“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ug,2次/d”

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的可能原因

包括(提示体检:T36.7℃,P75次/min,R24次/min,P110/78mmHgo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的干鸣音。胸片显示双下肺纹理重。

肺功能检查:FEV占预计值的72%,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

可达预计值的87%。)()

A.药物治疗不充分

B.是否有持续存在的变应性诱因,如某些变应原或职业因素

C.没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D.诊断错误

E.依从性不佳

12、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

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

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

“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tg,2次/d”

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患

者职业为教师,变应原检测结果为:猫、狗皮毛中度过敏,但患者及

亲属家中未饲养宠物。追问病史,患者因为顾虑激素的不良反应未规

律使用,且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错误。经过医师的解释和药物吸入方

法的传授后,患者开始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

50/250Lig,2次/d,1个月后复查,自述症状有改善,肺功能FEV占

预计值的77%,但仍述间断喘息、,患者追述近2年间断咳脓痰,有时

痰为棕色。)()

A.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

B.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

C.胸部CT

D.支气管镜检查

E.痰涂片抗酸杆菌

13、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

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

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

“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ug,2次/d”

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针对此症状,处理方案是(提

示痰细菌培养、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均无阳性发现,胸部CT示左侧肺

门区可见多处囊性透亮区。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32%。)()

A.抗菌药物静脉滴注

B.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C.血清总IgE和烟曲菌特异性IgE水平检测

D.痰真菌培养和痰涂片找真菌

E.支气管镜检查

14、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

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

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

“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tg,2次/d”

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此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提

示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14%,血清总IgE>2500ug/L,烟曲菌

特异性IgE576ug/L,痰涂片见真菌菌丝。)()

A.吸入糖皮质激素

B.口服抗菌药物

C.口服糖皮质激素

D.口服伊曲康噗

E.免疫抑制剂

15、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

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

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

“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tg,2次/d”

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疾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B.侵袭性肺曲菌病

C.肺结核

D.支气管哮喘

E.支气管扩张症

16、患者女,53岁。咳嗽、咳痰1年余,伴体重下降12〜13kg。既

往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3年,术后病理为乳头状导管癌,术后三苯

氧胺治疗8个月。有粉尘接触史4〜5年。常规胸部CT提示右中叶小

结节,0.6cmX0.6cm,纵隔见小淋巴结。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选择

()

A.胸部增强CT随诊观察

B.胸外科手术切除

C.支气管镜检查

D.胸部LDCT随诊观察

E.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17、患者女,53岁。咳嗽、咳痰1年余,伴体重下降12~13kg。既

往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3年,术后病理为乳头状导管癌,术后三苯

氧胺治疗8个月。有粉尘接触史4〜5年。常规胸部CT提示右中叶小

结节,0.6cmX0.6cm,纵隔见小淋巴结。若胸部LDCT随诊,以下正

确的是()

A.宜2或3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6个月复查,如2年

病灶一直稳定,证明良性病变可能大,但仍需随访

B.宜6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1年复查,如2年病灶一

直稳定,证明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C.宜2或3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6个月复查,如2年

病灶一直稳定,证明为良性病变,不用再随访观察

D.宜6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1年复查,如2年病灶一直

稳定,证明良性病变,不必再随诊

E.胸部LDCT能精确显示肺内小结节的细微结构和边缘特征。其放射

剂量小,是传统CT的1/6

18、患者女,53岁。咳嗽、咳痰1年余,伴体重下降12~13kg。既

往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3年,术后病理为乳头状导管癌,术后三苯

氧胺治疗8个月。有粉尘接触史4〜5年。常规胸部CT提示右中叶小

结节,0.6cmX0.6cm,纵隔见小淋巴结。下一步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提示患者拒绝外科手术及有创检查,胸部CT随诊病灶渐增大,最

大直径达4cm,伴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且并发上腔静脉阻

塞综合征。)()

A.外科手术切除

B.支气管镜明确病理类型后行全身化疗

C.局部放射治疗

D.姑息治疗及中药治疗

E.靶向治疗

19、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发作性憋气、心悸、头晕、疲乏无力

伴手脚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无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病

史。体检:T37.2℃,P112次/min,R38次/min,BP100/70mmHg。患

者呼吸浅快、精神紧张、心率规则、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音

清晰,双肺未闻音,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手呈内屈状。为明确诊

断,需要向患者询问的问题是()

A.有无发热

B.有无便血

C.有无糖尿病史

D.每次发作有无诱因,如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

E.既往有无癫痫发作

F.有无食欲和进食量下降

20、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发作性憋气、心悸、头晕、疲乏无力

伴手脚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无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病

史。体检:T37.2℃,P112次/min,R38次/min,BP100/70mmHg。患

者呼吸浅快、精神紧张、心率规则、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音

清晰,双肺未闻音,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手呈内屈状。明确诊断,

最需要的实验室检查是(提示患者无发热、便血和食欲及进食量下降,

无糖尿病和癫痫发作史。)()

A.心电图

B.动脉血气分析

C.肺功能

D.胸部X线检查

E.肝功能

F.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21、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发作性憋气、心悸、头晕、疲乏无力

伴手脚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无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病

史。体检:T37.2℃,P112次/min,R38次/min,BP100/70mmHg。患

者呼吸浅快、精神紧张、心率规则、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音

清晰,双肺未闻音,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手呈内屈状。患者可能

的临床诊断是(提示心电图、肺功能、胸部X线检查、肝功能未见异

常。血气分析:pH7.52Pa098mmHgPaC027mmHgo)()

A.轻度支气管哮喘

B.肺血栓栓塞

C.大气管占位性病变

D.心力衰竭

E.脑栓塞

F.高通气综合征

22、患者女,50岁,因上腹隐痛,暧气,进食后腹部饱胀3个月在

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

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C,

P76次/min,R18次/min。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

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ll.6g/L,WBC8.4X10/L,BPT210X10/Lo生化检

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

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

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

酶试验H.pylori阳性。病史询问和体检中,重症疾病的''报警性症

状”不包括()

A.黄疸

B.胃灼热和胃食管反流

C.胃癌家族史

D.年龄>50岁

E.体重减轻

23、患者女,50岁,因上腹隐痛,暧气,进食后腹部饱胀3个月在

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

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

P76次/min,R18次/min。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

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ll.6g/L,WBC8.4X10/L,BPT210X10/Lo生化检

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

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

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

酶试验H.pylori阳性。本例患者近期应该做的检查可不包括()

A.胃镜

B.HBsAg+ALT

C.全血分析

D.血沉

E.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F.腹部立位X线平片

24、患者女,50岁,因上腹隐痛,暧气,进食后腹部饱胀3个月在

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

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C,

P76次/min,R18次/min。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

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ll.6g/L,WBC8.4X10/L,BPT210X10/Lo生化检

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

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

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

酶试验H.pylori阳性。患者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Hp(+),下列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A.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B.维生素E

C.叶酸

D.阿莫西林+钿剂长期应用

E.中成药治疗

F.每1〜2年复查胃镜

25、患者男,49岁,右下肺炎,在应用第3代头胞菌素类抗生素治

疗肺炎的过程中出现腹泻,伴有发热,每天泻6〜15次,以水样或糊

状便为主。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B.霍乱

C.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D.伤寒

E.IBD

F.AAD

26、患者男,49岁,右下肺炎,在应用第3代头胞菌素类抗生素治

疗肺炎的过程中出现腹泻,伴有发热,每天泻6〜15次,以水样或糊

状便为主。确诊方法是()

A.组织培养细胞毒性测定

B.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炎症性改变

C.粪便细菌培养出艰难梭菌

D.菌群分析发现菌群失调改变

E.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升高

F.粪常规发现脓细胞

G.腹部立位X线片发现小肠胀气

H.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I.低蛋白血症

J.粪培养为念珠菌感染

27、患者男,49岁,右下肺炎,在应用第3代头胞菌素类抗生素治

疗肺炎的过程中出现腹泻,伴有发热,每天泻6〜15次,以水样或糊

状便为主。治疗措施为()

A.立即停用头泡菌素类抗生素

B.改用其他AAD危险性小的抗生素

C.给予金双歧、丽珠肠乐等生物制剂,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D.如粪培养为念珠菌感染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或静脉滴注大扶康

E.应用正常人新鲜粪便加水研磨过滤的混悬液灌肠

F.纠正电解质紊乱

G.改用林可霉素治疗

H.治疗腹泻可用思密达

I.腹泻并伴有严重肠胀气者应用抗肠蠕动药,如地芬诺酯

(DiphenoxylatE.>洛哌丁胺(LoperamidE.治疗腹泻

28、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

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

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

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

患者()

A.继续波尼松20mg/d

B.加用硫噬喋吟,然后波尼松减量

C.完善肝组织活检,必要时逐渐停用波尼松

D.换用环抱素A

E.波尼松减量为10mg/d维持治疗

F.换用布地奈德

29、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

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

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

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此时建议患者(提示患者无肝病相关的临

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和丫-球蛋白正常;AST52U/L、ALT64U/L;肝组

织轻微炎症,无界面性肝炎。)()

A.继续波尼松20mg/d

B.波尼松减量为10mg/d维持治疗

C.加用熊去氧胆酸

D.换用环抱素A

E.逐渐停用波尼松,嘱患者定期复查

F.换用布地奈德

30、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

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

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

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首先推荐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

者停药后AIH复发。)()

A.单用波尼松

B.波尼松联合硫理喋吟

C.环抱素A

D.熊去氧胆酸

E.他克莫司

F.布地奈德

31、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

39℃。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

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

的项目包括(提示患者感冒发热后出现反复晕厥。)()

A.心电图

B.脑电图

C.血常规

D.胸部X线检查

E.病毒学检测

F.血培养

G.痰涂片

32、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

39℃。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

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

做的检查有(提示急诊E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WBC27.1X10/L,NO.83□巨细胞病毒IgG(+)、IgM(-);风疹病

毒IgG(+)、IgM(一);呼吸道合胞病毒IgG(+)、IgM(-);肠道

病毒IgG(+)、IgM(­)o)()

A.超声心动图

B.心肌酶谱

C.肌钙蛋白

D.核素心肌显像

E.心内膜心肌活检

F.心脏MRI

33、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

39℃。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

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此时,急诊应尽快做的

处理(提示患者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cTnT3.372ng/ml,CK1043U/Lo)

()

A.绝对卧床休息

B.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C.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E.FDP营养心肌治疗

F.抗生素治疗

34、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

39℃O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

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此时,考虑的疾病是(提

示患者入院前出现晕厥,住院期间出现腹痛。腹部B型超声示少量积

液;肝右叶高回声,考虑良性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图像。ALT3632U/L,

AST1896U/L;尿素氮36.2mol/L,肌酎4464moi/L。)()

A.腹型癫痫

B.心源性肝、肾损伤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病毒性肝炎

E.急性胰腺炎

F.急性阑尾炎

G.急性胆囊炎

35、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

39℃。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

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诊断考虑的疾病:(提

示cTnT3.372ng/mLCK1043U/L。血淀粉酶正常。X线片示右侧胸腔

积液。痰涂片无细菌、真菌感染。)()

A.病毒性心肌炎

B.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C.多浆膜腔积液

D.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肝、肾衰竭

F.多病毒感染

G.胰腺炎

H.病毒性肝炎

I.急性胆囊炎

36、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为进一步评估应进行的检

查项目包括()

A.UCG

B.冠状动脉造影

C.肾功能

D.心肌损伤标志物

E.Holter

F.冠状动脉CT

37、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对于此患者适当的治疗策

略是(提示入院后UCG检查: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扩

大;LVEF:6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CK-MBO.6ng/mLcTnIO.01ng/mL

Scrl33nmol/Lo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1、2):左冠状动脉:LAD中

段原支架内狭窄50%〜60%,LCX近段狭窄70%〜80%;右冠状动脉:

近段弥漫病变,自中段完全闭塞。()

A.PCI

B.CABG

C.强化药物治疗

D.PCI+强化药物治疗

E.左冠状动脉PCI+右冠状动脉CABG

F.右冠状动脉PCI+左冠状动脉CABG

38、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如选择PCI,考虑介入治

疗的靶血管为()

A.LAD

B.LCX

C.RCA

D.LAD+LCX

E.LCX+RCA

F.LAD+RCA

39、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介入治疗方法考虑()

A.单纯PTCA

B.预扩张后植入DES

C.直接植入DES

D.预扩张后植入BMS

E.直接植入BMS

F.旋磨后植入DES

40、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当前适当的处理包括(提

示患者术后接受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术后第3天发现粪便颜色黑,

查粪隐血阳性,血常规示血红蛋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A.停用阿司匹林

B.停用氯此格雷

C.输血

D.应用抑酸药

E.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F.禁食

41、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

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

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

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

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

Bpl40/7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心律不

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

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经过上述处理患者粪隐血

转为阴性,出院前应常规评估()

A.GFR

B.糖化血红蛋白

C.血脂

D.负荷试验

E.HCY

F.血常规

42、患者男性,48岁。间歇性上腹痛半年,饥饿及晚间疼痛加重,

有时反酸明显,长期吸烟。查体:瘦长体形,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

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

A.肠易激综合征

B.急性胃炎

C.胃癌

D.慢性胰腺炎

E.慢性胃炎

F.消化性溃疡

G.胃食管反流病

43、患者男性,48岁。间歇性上腹痛半年,饥饿及晚间疼痛加重,

有时反酸明显,长期吸烟。查体:瘦长体形,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

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应进一步的检查有()

A.血淀粉酶测定

B.胃镜检查

C.BAO测定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上消化道领餐检查

F.心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