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_第1页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_第2页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_第3页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_第4页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法部分一学习要点和重点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但,它并不像现代汉语那样,系统分析和讲述,主要讲述的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内容,因此,古代汉语语法应该是比较语法性质。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包括实词、虚词两部分。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与现代汉语比较,量词很少,一般不作重点讲述。代词传统上划归虚词,所以,实词只有以上四类。古汉语虚词主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王力、郭锡良体系里没有助词,没有助词的原因是,现代汉语的助词包含的时态助词——着、了、过在古代汉语里没有,结构助词——的、得、地在古代汉语里也没有(只有者字的用法有一种与“的”相似),语气助词另立作语气词一类,所以没有助词类别。)古汉语实词部分主要内容是活用: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致使性动词、名词作意谓性动词;动词作名词、动词用作致使性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致使性动词、形容词作意谓性动词。古汉语虚词部分主要内容是:代词(重点是类别、用法——人称、指示、无定、疑问)、副词(重点是类别——成度、范围、时间、否定、情态、语气、谦敬、指代),介词(重点是用法和与连词的区别),连词(重点是用法),助词(重点是语气词),古汉语句法部分主要内容是:判断句、被动句、句子成分的位置(宾语前置、定语前置、状语的位置、谓语前置)、习惯句式。二重点难点辅导内容目录一名词动用二名词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四判断句和“是”字五被动句六宾语前置六—1否定句和宾语的位置六—2名词宾语的前置六—3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作状语的辨别七语法部分练习题和资料七—1语法填空题七—2常用虚词表填空七—3不常用的语言现象搜集一名词动用一概念阐释:人类进化之初,语言简单,指称一类事物时,常常既指这类事物的名称,也指这类事物的动作。也就是说,既表示这类事物的名称——即名词,也表示这类事物的动作——即动词。比如“雨”字,既表示天上落下的水,也表示降水的动作——下雨。语言发展,分工趋于细密,名词动词渐有专词表示,但仍有灵活使用的时候,比如说本来是名词,却临时用作动词,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名词动用。二注意:1名词动用不同于兼类。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种词性,而名词动用是这个词只有名词一个词性,偶尔用作动词。2因为我们阅读古籍是以现代语为参照的,我们在判定名词动用时,常常以某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项为根据,某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却主要用作名词,这类词不属于名词动用。这类字往往通过字形分析可以判定。如“鼓”字古文字字形是一只手拿着鼓槌敲鼓,应该是动词,古代典籍里也经常用作动词。现在的常用意义是名词,可是在文言文中却不能当作名词动用来处理。三判定方法名词动用的判定方法主要是前面有主语、状语,后面有补语,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该名词为名词动用。1策之不以其道。2驴不胜怒,蹄之。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不足生于不农。5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6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7衣冠禽兽。8狼不敢前。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0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四翻译:1译成相应的动词:蹄——踢;2译成相应的动词性词组:动宾:福——赐福;状中:前——向前走。名词动用及其翻译名词动用,也即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待名词动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从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方法去看,名词动用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可以翻译为——介词结构+动词的名词动用这一类名词动用与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古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分别表示处所、方位、工具、依据、比喻和对人的态度等多种意义。从翻译的角度去看,我们常觉得名词作状语仿佛是省略了某个介词,如“东流”是省略了“向”字,“箕畚运”是省略了“用”字,“人立而啼”是省略了“象”字等,因而感到古汉语行文十分简约,可用可不用的介词就干脆不用。用“省略”说来分析古汉语的语法结构是不科学的,但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和古文今译却很有用。在讨论名词动用时我们不妨再用一下。如果说名词作状语是因为省略了可有可无的介词,那末再进一步,如果在名词作状语的结构里这个动词也是可有可无的,把它省去了以后,我们就得到了名词直接用作动词的格式,就是“向东流”(一般格式)—→“东流”(名词作状语,如“东流注于海”)—→“东”(名词动用,如“江水又东”)。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名词动用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可以从名词作状语表示的四种意义来观察ll、表示方位和处所(处所的少)方位词作状语,其中心动词有两类,一类是“行、流、飞”等表示顺着方向移动的动作,一类是“面”,即只是朝向,并不移动。后一类动词意义比较简单,古汉语中通常不省去,而前一类动词意义比较明确,当不需要这么明确时常可不用,从而形成方位词直接作动词用的情况,如: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精卫填海)[往北去]②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上前去]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向南飞]而处所词作状语,由于整个结构的意义重心常在于动词,因此很少有拿掉动词让名词直接用为动词的情况。常见的只有一个“道”字。如:④晨夜兼道。(孙膑)⑤屡道于两州间。(张中丞传后叙)“道”就是“在道上行”,至于怎么行在文中并不重要,因此动词可不出现。汉字中“行”字从本义“道路”演变为常用义“行走”,恐怕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除“道”以外,用作动词的处所词恐怕只有一个“水”字。⑥假舟械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这句话的重点是“从水中过去”,至于用什么方式过去并不重要,因此“水”后面的动词也可不用。2、表示工具和依据工具和依据的区别在于工具是个具体的事物,而依据常是抽象的概念。工具(包括人体某一部位)常有比较固定的用途,例如眼睛是用来看的,刀是用来杀人的,蹄是用来踢的,鱼网是用来打鱼的…。这种表示最一般意义的动作常可用名词本身来暗示,因此古汉语中经常略去不用,而让名词直接来作动词用。如:⑦可以笼而有之。(钴鉧潭西小丘记)[用笼子装]⑧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用肘撞]⑨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用罾捕]⑩皆共目之。(张衡传)[用眼看]eq\o\ac(○,11)用讫再火,令药熔。(毕升发明活字版)[用火烧]eq\o\ac(○,12)南面称王。(戊午上高宗封事)[用脸对着]eq\o\ac(○,13)踵门而告文公。(许行)[用脚跟触,指走到]而表示依据的抽象概念名词作状语时,由于说话的重心常在于后面的动词,就很少有这样的活用法。(有时重点在依据,也可直接作动词用,但翻译出来结构不同,请参看下文例eq\o\ac(○,35)、例eq\o\ac(○,37)等)。3、表示比喻表示比喻的名词状语由于说话中心在后面的动词,因此直接作动词用的很少。下面例子中加·的词可以看作是这种用法:eq\o\ac(○,14)既臣大夏而君之。(张骞传)[象君一样统治]eq\o\ac(○,15)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戊午上高宗封事)[象臣一样侍奉](参照该文“臣事丑虏”,即“臣”字作状语的例子)eq\o\ac(○,16)随而媒孽其短。(报任安书)[象媒孽一样酿成]eq\o\ac(○,17)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象簪一样插]4、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状语后面跟的动词常是“待、处、事”等,这些动词的意义很一般,因而常可不用,如“师事之”可说成“师之”,“客待之”可说成“客之”等。下面是一些例子:eq\o\ac(○,1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eq\o\ac(○,19)无君君之心。(封建论)eq\o\ac(○,20)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同上)eq\o\ac(○,21)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从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名词动用和名词作状语确有相通之处。在名词作状语的种种情况中,除了表示处所、表示依据两种一般没有与之相应的名词动用格式,表示比喻的名词动用也较少外,表示方位、表示工具、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状语一般都可转化而直接作动词用。由于名词作状语的翻译方式通常是在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因而这一类名词动用的翻译可采用前加介词、后加动词的方式,就象我们在上举各例后面所做的那样。只有第4类表示对人态度的,不管是名词作状语还是直接作动词用,译法都与前几类有所不同,通常要译成把字句。(二)可以表达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动用另一类常用作动词的名词与上述第二类表示工具的名词情况有些类似:表示工具的名词,因为其功能比较固定,因此常可省略后面有关的动词而直接作动词用;而这一类名词,由于常受比较固定的动词的支配,如山洞总是“挖”出来的,房子总是“造”出来的,车轼总是供“扶”的,帝、王、侯乃至人质总是“当”的,因而这些动词就显得不是非常必要,有时就可省去,而让名词直接来表示这个动作及其结果,以使语言简洁。例如:eq\o\ac(○,22)一狼洞其中。(狼)[挖洞]eq\o\ac(○,23)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筑舍]eq\o\ac(○,24)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挖隧道]eq\o\ac(○,25)神弗福也。(曹刿论战)[赐福]eq\o\ac(○,26)登,轼而望之。(同上)[扶轼]eq\o\ac(○,27)赵主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封侯]eq\o\ac(○,28)质于齐,齐兵乃出。(同上)[做人质]eq\o\ac(○,29)不可妄针。(华佗传)时[扎针]eq\o\ac(○,30)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成帝、成王]eq\o\ac(○,31)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张中丞传后叙)[担任从事]eq\o\ac(○,32)蚕以衣,衣不可尽也。(神灭论)[养蚕;穿衣]eq\o\ac(○,33)忱席而卧。(钴鉧潭西小丘记)[铺上枕席]一些表示依据的抽象道德概念、法律等,当说话重点落到它们本身时,它们常受“符合”等动词支配,因而这些名词活用作动词时,常表示“符合××”的意义。如:eq\o\ac(○,34)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合法度]eq\o\ac(○,35)义然后取。(知实)[符合道义]eq\o\ac(○,36)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封建论)[合正道]eq\o\ac(○,37)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同上)[守法度]如我们在举例后的译文中看到的,第二类的名词动用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常需在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动词,组成动宾结构。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名词动用都可纳入上面这两类。例外只有“先、后”两字:eq\o\ac(○,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先,在……之后]eq\o\ac(○,39)而骞后期。(张骞传)[在……之后到]eq\o\ac(○,40)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占先]eq\o\ac(○,41)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落在后面]有人根据字形,说“先、后”本来就是动词,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有些原本是动词而被误认为是名词动用的词是常常不符合上述两种规律的,如“雨、雪,军”等字。二、从它是否带宾语及与所带宾语的关系去看,名词动用可分为以下几类:(一)通常必须带宾语的,如前举之2、3,4三类,即表示工具、比喻和对人态度的名词。其中2、3是一组,动用的名词与所带的宾语是一般动宾关系,4是另一组,名词与所带宾语间为意动关系。其实我们讲意动用法时说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指这一类词。(二)通常不带宾语的,有上述之l和第(二)类。其中又有两种情况。1、第1类即方位词,活用后通常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必是使动用法。如:eq\o\ac(○,42)遂前其足。(游天都)[使足前,往前伸足]eq\o\ac(○,43)障百川而东之。(韩愈·进学解)[使……向东流]2、第(二)类活用的词本来相当于动宾结构,因此无须带宾语。这类词如果带了宾语,其动宾间的关系要视宾语的性质而异。宾语如果是表示事物,特别是与动用的名词同类事物时,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如:eq\o\ac(○,44)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穿]eq\o\ac(○,45)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效]只是翻译时需将原来译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去掉,换上现在的宾语。宾语如果是表示人的,那么这时的动宾关系也往往是使动关系。如:eq\o\ac(○,4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使…为王]eq\o\ac(○,47)既臣大夏而君之。(张骞传)[使…为臣]eq\o\ac(○,48)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使…建立功业]eq\o\ac(○,49)可以霸君。(神灭论)[使…称霸]eq\o\ac(○,5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戊午上高宗封事)[使…成为臣妾,成为刘豫一类的人]eq\o\ac(○,51)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同上)[尊……为帝]在使动用法里讲的名词用作使动通常都在这一类。如果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带了宾语,其动宾关系又有使动、意动等情况的,我们在翻译时就不能按前面讲的两种方法简单去处理,而要分别按使动、意动的译法办,这里就不多说了。名词动用练习——指出下面名词动用的字,翻译并说出类型。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祭十二郎文》2、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送薛存义序》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始得西山宴游记》4、亭以雨名,志喜也。《喜雨亭记》5、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喜雨亭记》6、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7、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8、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9、管夷吾治于高奚,使相可也。《公孙无知之乱》10、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1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邵公谏厉王弥谤》1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邵公谏厉王弥谤》13、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郭隗说燕昭王求士》14、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郭隗说燕昭王求士》15、毋妄言,族矣!《项羽本纪》16、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项羽本纪》17、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项羽本纪》18、楚民冠诸侯。《项羽本纪》19、沛公欲王关中。《项羽本纪》20、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项羽本纪》21、三分关中,王泰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羽本纪》22、王九郡,都彭城。《项羽本纪》2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项羽本纪》24、(项羽)收其宝货妇女而东。《项羽本纪》25、关中阻山河四塞(以……为阻),地肥饶,可都可霸。《项羽本纪》26、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本纪》27、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项羽本纪》28、项王军壁垓下。《项羽本纪》29、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项羽本纪》30、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31、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羽本纪》3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33、收族陵家,为世大戮。《苏武传》3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为……办丧事)《寡人之于国也》3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3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3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38、(许行)踵门而告文公曰:“……”《许行》39、其徒数十人,皆衣褐。《许行》40、“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41、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许行》42、“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许行》43、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许行》44、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天论》45、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论》4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天论》47、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论贵粟疏》48、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论贵粟疏》49、乘云策肥,履丝曳缟。《论贵粟疏》50、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论贵粟疏》51、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论贵粟疏》5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论贵粟疏》53、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七月》54、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二名词作状语一概念特点现代汉语时间名词和方位处所名词作状语,其它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经常作状语。翻译的时候一般都要翻译成介宾短语。二类别(一)表示比喻(翻译:像······一样)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3斗折蛇行。(二)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像对……那样)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彼秦者,……虏使其民。3齐将善而客待之。(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依据(翻译:用……)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1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传)3注意:时间方位处所名词作状语一般说来,也可以翻译成介宾短语。时间名词有表示比较和强调每一个的时候,翻译成“一×比一×”或者“一××”或者“每×”。1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3卒廷见相如。4岁赋其二。5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芙蕖》三名词作状语和作主语的区别:1根据意义:名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状语是表示方式、状态、工具、态度、比喻等等。练习题: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2大月氏复西走。3失期,法当斩。4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5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6嫂蛇行匍伏。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8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中山狼传)9逆夷狐凭鼠伏。10群臣有后应者,臣请剑斩之。1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2大喜,笼归。13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渎。14顷之,家居数岁。15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16豕人立而啼。1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18昭王得范睢,……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1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21操刀挟盾,猱进鸷击。22周有天下,裂土而瓜分之。23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24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怎样确定名词作状语除某些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外,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状、时间、处所、所用工具以及对人态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古汉语中的名词作状的确有其形象而精炼的一面,所以有的作为成语至今还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如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狼吞虎咽、鼠窃狗盗,有的则发展为现代南双音词了,如席卷、囊括,响应、瓜分等。但是,名词作状语也有其不够明白、精密的一面,它集中表现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状语所构成的“状语+中心语”结构与“主语+谓语的结构上。例如:①众闻则非之。(墨子·非攻)②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面两例,句首都有同样的“众”字,且后面都跟有动词,结构似乎一模一样。其实,它们分属两种不同情况。例①的“众”字在句中担任主语,例②的“众”字则在句中充当状语。例①中的“众”字跟后面的动词“闻”具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而例②中的“众”字则和后面的动词“辱”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单凭这种说法,仍嫌笼统。要确定一个名词究竟是否在句中作状语,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考虑;首先要从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看。用作状语的名词与中心语之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用作主语的名词与谓语之间则具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那么,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念上不是被陈述的对象,就不能认作主语,而只宜看作状语。具体说来,以下三种情况都只能确定为状语:一、凡是无生物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就不可能是该动词动作的发出者,可确定为状语。例如: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赤壁之战)②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例①中的“势”表示动作行为得以发生的情势与道理,意为“按情势”;例②中的“剑”表示动作行为所依据的方式,意为“用剑”;例③中的“箕畚”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意为“拿畚箕”。“势”“剑”“箕畚”皆为无生物名词,它们不可能发出什么动作,自然它们都应该被确定为状语。二、凡是可以发出某动作的生物名词,如果在句中,仅从比喻等方面修饰动词,且前面另有充当主语的名词,就可确定其为状语。如: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⑤逆夷狐凭鼠伏,匿两炮台中,不敢出。(三元里抗英)例④中的“兄”表示对人的态度,即“象对待兄长~样”,例⑤中的“狐”和“鼠”表示一种比喻,即“象狐狸一样”、“象老鼠一样”。“兄”指人,“狐”、“鼠”指兽,皆为生物名词,尽管他们可能成为各自动词的发出者,但它们在句中仅从“对人态度”和“比喻”方面修饰动词,而且前面各有名词“吾,,和“逆夷(指英侵略军)”作主语,这样也应该确定它们为状语。三、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和动词连用时,它们也不可能施行什么动作,当然也应该被看作是状语。例如:⑥(肃)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⑦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⑥中的“晨夜”指“白天和晚上”,例⑦中的“廷”指“在朝廷上”。前指时间,后指处所,这种情况和现代汉语相差无几,易于确定。其次可以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来帮助确定。有些词不仅是生物名词,而且又位于句首,乍看就是主语,但是当把它们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的状语地位就显现出来了。例如:⑧(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祷下!”(史记。淮阴侯列传)前面已经出现过这个例子,旬首是个“众”字,孤立地看,似指“众人”,但一联系上文,就会发现,前面还有“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主语是否指“淮阴屠中少年”呢?“侮信(指韩信)”又是指什么呢?抓住这两点,分析琢磨,就会发现,主语正是指“淮阴屠中少年",而下文引号内的话,又正与“侮信”的意思吻合,前后完全照应。可见,“众”在这里是作“辱”的状语,指“在众人面前”。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一句首“人”是否是“立”字陈述的对象呢?不联系上文,完全可以认为是主语。但是在前面那个具体的句子“有狼当道”中,“立”的主语就很明显地看出是“狼”,再联系本文的标题、内容一琢磨,就无庸置疑地可确定“人”在这里作状语,指“(狼)象人一样直立着嚎叫”。当然,所谓利用上下文,也包括依靠对文来帮助判别。例如:⑩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例⑩有两句,前旬“权”虽处于句首,但它是非生物名词,这就排除了作主语的可能性,它是后面动词“使”的修饰语,表示一种动作行为的方式,指“用权诈之术”;那么后旬的“虏”字处在与“权”相对应的位置上,尽管是生物名词,但在这里也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指“象对待奴隶那样对待百姓”。因为古人行文,上下文往往采用相同的句式,以增加表达效果。所以,通过前后句子结构的对比,也能由此及彼地将名词作状语确定下来。从相对应的结构形式看,用作状语的名词,在理解或翻译时,其对应的现代汉语结构形式往往是“在……、“用……”、“按……”、“象……一样”等,而用作主语的名词是不能用这类结构去理解或翻译的。名词作状语练习——指出名词作状语的词,翻译并说出类型。1、北饮大泽。《神话四则》2、未至,道渴而死。《神话四则》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寓言四则》4、豕人立而啼。《公孙无知之乱》5、故中御而从齐候。《鞌之战》6、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连横约纵》7、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苏秦连横约纵》8、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连横约纵》9、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苏秦连横约纵》10、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郭隗说燕昭王求士》11、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项羽本纪》1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13、惠等哭,舆归营。《苏武传》14、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尚贤》15、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尚贤》16、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许行》17、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天论》18、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1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秋水》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特点从形式上看,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用简单的动宾结构表达复杂的语法内容。(使动用法表达的是兼语式表达的内容;意动同法表达的是主谓短语作宾语表达的内容。)从内容上看,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如何如何,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如何如何。从词性上看,使动用法主要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作致使性动词。意动用法主要由名词和形容词作意谓性动词。二翻译方法一使动用法的主要翻译形式:(以“秦王恐其破璧”为例。)1主语+使+宾语+原来的动词秦王恐怕他+使+璧+破。2主语+把+宾语+原来的动词秦王恐怕他+把+璧+打破。3主语+双音节动词(多为补充式合成词)秦王恐怕他打破璧。二意动用法主要翻译形式:(以“(邻居)稍稍宾客其父”)1主语+认为+宾语+原来动词(邻居)渐渐认为他的父亲是宾客。2主语+把+宾语+当作+动词(变作名词)(邻居)渐渐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3主语+以+宾语+为+动词(变作名词)(邻居)渐渐以其父为宾客。三练习题指出下面句中使动用法的词,并翻译。1、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2、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祭十二郎文》3、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送薛存义序》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5、富之。《论语》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7、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8、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为仁乎?《论语》9、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10、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11、小国寡民。《论语》12、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大同》13、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大同》14、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传》15、无生民心。《左传》16、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鞌之战》17、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鞌之战》18、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子产说范宣子轻币》19、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子产说范宣子轻币》20、象有齿以焚其身。《子产说范宣子轻币》21、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辨言伟服,攻战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苏秦连横约纵》22、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苏秦连横约纵》23、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苏秦连横约纵》24、约纵散横,以抑强秦。《苏秦连横约纵》25、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郭隗说燕昭王求士》26、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27、故不如先斗秦赵。《项羽本纪》2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项羽本纪》29、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项羽本纪》30、五年卒亡其国。《项羽本纪》3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3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李将军列传》33、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李将军列传》3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李将军列传》35、于是至汉,汉下广吏。《李将军列传》36、尝乘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李将军列传》37、止广宿亭下。《李将军列传》38、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李将军列传》39、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苏武传》40、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41、单于益欲降之。《苏武传》42、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苏武传》43、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苏武传》44、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4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尚贤》46、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尚贤》47、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可得而众也。《尚贤》48、不义不富,不义不贵。《尚贤》49、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尚贤》50、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尚贤》51、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52、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尚贤》5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论》54、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天论》55、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天论》56、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天论》57、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论贵粟疏》58、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论贵粟疏》59、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论贵粟疏》60、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论贵粟疏》61、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论贵粟疏》62、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论贵粟疏》63、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论贵粟疏》64、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65、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湘夫人》66小信未孚,神弗福(之)也。《曹刿论战》6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8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公输》69广故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7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愚公移山》7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2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73春风又绿江南岸。74良药苦口。丰富文化生活。真烦人。愁人。指出下面意动用法的词并翻译。1、望西山,始指异之。《始得西山宴游记》2、尺寸千里。《始得西山宴游记》3、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子》4、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同》7、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大同》8、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大同》9、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之战》10、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之战》11、皆主郤献子。《之战》12、郑人病之。《子产说范宣子轻币》13、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子产说范宣子轻币》14、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连横约纵》15、贫穷则父母不子。16、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郭隗说燕昭王求士》17、梁以此奇籍。《项羽本纪》18、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李将军列传》19、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20、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苏武传》21、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天论》22、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2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24、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6、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27、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论贵粟疏》28、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29、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30、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31、令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32父异焉。《伤仲永》33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34得鱼腹中书,固已怪之矣。《陈涉世家》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36始指异之。《始得西山宴游记》37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38邑人奇之。《伤仲永》39父利其然也。《伤仲永》4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4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四判断句和“是”字特点: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是用判断词构成的,但是,古汉语特别是先秦的古汉语却很少或者根本不用判断词来表示判断,而是用一个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直接断定主语,一概念:名词性(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谓语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二判断句的格式:1“…者,…也”句式即其变格表示判断。※“…者,…也”a子瑜者,亮兄瑾也。b陈胜者,阳城人也。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a陈婴者,故东阳令史。※“…,…也”a我,子瑜友也。b曹公,豺虎也。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d是地利不如人和也。e夫战,勇气也。f此先汉所以兴隆也。g是岁,元和四年也。h环滁皆山也。※“…,…”a刘备,天下枭雄。b田横,齐之壮士耳。※“…(者),…者也”a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2副词帮助表示判断:果、亦、乃、即、则、必、非、固、诚、本a此乃天也,非战之罪。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臣本布衣。d是非贿得之。3动词“为”表示判断。此为长江之险。4“是”表示判断。a斯是陋室,(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练习题1陈胜者,阳城人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8此人力士。9是叶公非好龙也。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四判断句与系词“是判断句是古代汉语常见的一种句式。其命名虽取自逻辑上的术语,实际上不完全等同。逻辑学上的判断,一般由主词、宾词和联系词组成,其表述的意思是主词和宾词为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面古汉语的判断句,形式上有其特殊性,即很少用联系词(系词“是”要到西汉后才普遍使用),其所表述的意思也常超出上述的范围,偏重于解释。既然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联系词,那么势必会形成两个名词连用的情况。但两名词连用,除了判断关系(如“荀卿赵人”),还有偏正关系(如“赵人徐夫人匕首”),同位关系(如“右丞相陈平患之”)等,其问意义关系不易确定。古人为求得语意显豁,习惯上在句尾加一“也”字,以加强判断的语气,例如“百里奚虞人也”(孟子·万章);有时还在主语后加个“者,字作一提顿,例如“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史记·管晏列传)。然而末尾加上“也”字的句子,也不一定是判断句,也许是表肯定的陈述句,例如“晋国之忧可立俟也”(左传·成公十六年),怎样去辨别呢?根据大量的语言材料可得出这样一个法则;凡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即逻辑判断中的宾词)的句子,一般总是判断句。试看下面的例句:①尔母,婢也。(战国策·赵策)——名词作谓语eq\o\ac(○,2)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战国策·秦策)——带修饰语的名词性词组作谓语。③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公十七年)——修饰语和中心语间有“之”连接的名词性词组作谓语。④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由代词“所”和其它词语合成的名词性词组作谓语。⑤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由代词“者”和其它词语合成的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运用这样的法则去鉴别判断句,是否万无一失了呢?不然。有时谓语即使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可能是判断句,如“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史记·叔孙通列传)“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什么道理呢?原来判断句的主语总是被说明的对象,除了用名词充当外,常可用代词“是”、“此”来充任。因此,要是主语是代词“是”、“此”的话,后面的谓语尽管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并不是实际发出的动作,往往只是一种概括性或推测性的解释而已。正由于判断句的谓语是对主语所代表的事物作出解释,所以许多并非表示判断的语句也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达。大致有四种情况:一、表释词。例如:⑥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⑦徹者徹也,助者藉也。(孟子·滕文公)例⑥的“养”、“教”、“射”,例⑦的“徹”、“藉,都是动词,但在这里并非发出什么动作,只是分别解释主语“庠”、“校”、“序”和“徹”、“助”等儿个词的涵义。二、表原因。例如:⑧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我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⑧的“割”、“折”并非表示此时此刻正在施行这一动作,而只是说明“更刀”的原因,例⑨是最典型的“…者,…也,,判断格式,这里也用来解释原因。三、表比喻。例如:⑩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eq\o\ac(○,1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例⑩eq\o\ac(○,11)两例利用判断句式作出一种比喻性的解释。四、表询问。如:eq\o\ac(○,12)追我者谁也?(孟子·离娄)eq\o\ac(○,13)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史记·日者列传)例eq\o\ac(○,13)eq\o\ac(○,12)两例形式上是疑问句,实质也是一种判断,要求对主语作出解释。以上说的都是不用联系词的判断句式。那么是否一定要到西汉才出现用联系词的判断句呢?那倒也不尽然。在先秦语言里也有类似联系词的词用在名词谓语前,譬如“孰为夫子”(论语·微子)的“为”,“何谓六物”(左传·昭公七年)的“谓”,“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礼记·王制)的“曰”,“万邦黎献(贤),共维帝臣”(书皋陶谟)的“维”等。除此,还经常把副词用在名词谓语之前,于是这些副词也或多或少起着系词的作用,亦即除了这个副词的本义外,还隐含一个“是”字在内,譬如“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的“乃”,“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的“即”,“予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的“诚”,“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的“亦”,“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的“则”等等。正因为如此,许多语法著作干脆把“乃”、“即”、“为”、“谓”、“日”、“惟”等列入系词或准系词。但它们毕竟不象后来的系词“是”那么纯粹,而且还有其它的一些作用,故而仅凭这些词是无法断定判断句式的,关键仍然要看句子的谓语是不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到西汉,系词“是”应运而生,它是由指示代词演变而来的,因为指示代词“是”常用在判断句中复指主语,其位置正好夹在主、谓语之间,如“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贾谊·论积贮疏),久而久之,指示意义淡化,就只剩下联系的作用了。但在文人的作品中,把“是”作代词用的情况仍很普遍,这样,“是”在句中究竟是指示代词还是系词,就有个鉴别的问题。一般说来,符合下面诸条件之一的,应该算是系词了。一、“是”前面另有代词作主语。例如:eq\o\ac(○,14)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史记·刺客列传)eq\o\ac(○,15)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eq\o\ac(○,16)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例eq\o\ac(○,14)的“是”前有代词“我”作主语;例eq\o\ac(○,15)的“是”前有代词“其”作主语;例eq\o\ac(○,16)的“是”前有代词“余”作主语,所以都应算系词。二、“是”前面有副词修饰。例如:eq\o\ac(○,17)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eq\o\ac(○,18)其谓霣之者,皆是星也。(论衡·说日)eq\o\ac(○,19)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神灭论)例eq\o\ac(○,17)的“是”前有副词“必”修饰;例eq\o\ac(○,18)的“是”副词“皆”修饰;例eq\o\ac(○,19)的“是”前有语气副词“宁”修饰,所以都是系词。三、“是”夹在两名词之间,句尾已无加强判断语气的“也”字。例如:eq\o\ac(○,20)荣枯是一,何不先枯复荣,要先荣后枯何也?(神灭论)eq\o\ac(○,21)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eq\o\ac(○,2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以上三例的“是”都夹在两名词(即主,谓语)之间,后面不跟语气词“也”,所以是系词。但像下面例句中的“是”,仍然只能视作指示代词:eq\o\ac(○,23)风伯,雨师、雷公,是群神也。(论衡·祀义)eq\o\ac(○,24)佞人不毁人,如毁人,是谗人也。(论衡·答佞)eq\o\ac(○,25)百姓宁集,风气调和,是亦瑞也。(论衡·宣汉)eq\o\ac(○,26)渐而生者,动植是也。(神灭论)例eq\o\ac(○,23)eq\o\ac(○,24)“是”前无副词修饰,句后又带有语气词“也”,故是指示代词;例eq\o\ac(○,25)副词“亦”在“是”后,据此就可断定“是”是指示代词;例⑤的“是”,本身就是谓语,相当于“(就是)这一类”。至于古汉语表否定的判断,比较简单,就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非”字,例如。eq\o\ac(○,27)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韩非子·五蠹)eq\o\ac(○,2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此两例的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非”否定,当然是典型的否定判断。可也有谓语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例如:eq\o\ac(○,2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eq\o\ac(○,30)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公孙丑)例eq\o\ac(○,29)“非”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兵不利、战不善”,排除并解释原因;例eq\o\ac(○,30)所否定的是某种情况,也是一种解释。这两句应属于判断句的引申用法。而象下面的例句,则只能说是否定动作或状态,“非”字相当于“不”或“没有”,很难划归判断句了。eq\o\ac(○,31)当是时,臣唯知韩信,非知陛下也。(史记·淮阴侯列传)eq\o\ac(○,3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总的说来,古汉语判断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动词性词组有时也可用来作判断句的谓语,但已失去了实在的动作,在句中只起说明的作用而已。明乎这一点,掌握并辨别判断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五被动句一概念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的句子就叫被动句,被动句有两类,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由被动词表示的被动句叫形式被动句,没有被动词但是主语仍是动作的接受者的句子叫意念被动句。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动句是指形式被动句。二类别1…见(动词)…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动词)于…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3…见(动词)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4…为(动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为(动词)所…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被(动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练习题指出下面的被动句类型并翻译。1、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黎丘丈人》2、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鞌之战》3、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鞌之战》4、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郭隗说燕昭王求士》5、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本纪》6、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7、吾属今为之虏矣。《项羽本纪》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纪》9、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10、其射猛兽办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11、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1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许行》13、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许行》14、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许行》1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17、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朋党论》18、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9、世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22、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2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6、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7、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2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六宾语前置一概念和类型宾语一般在动词的后面,但有时也用在动词的前面,用在动词前面的就叫宾语前置。介词和动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都能带宾语,所以,介词的宾语也可以前置。二类别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毋未莫无勿弗非否)古之人不吾欺也。2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词: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3“唯(惟)……是(之、之为)……”惟你是问问你惟命是听唯才是举4需要强调的宾语可以直接提前。一言以蔽之。是以谓之文也。三练习1何陋之有?2唯利是图。3微斯人,吾谁与归?4而辙未之见焉。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6何以战?7臣未之闻也。8未之有也。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安在?11惟命是听。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3惟命是从。14夜以继日。15我无尔虞,尔无我诈。16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搜集成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星罗棋布日进斗金风餐露宿风起云涌虎视眈眈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风驰电掣日积月累日新月异六—1否定句和宾语的位置否定句就是句子里含有否定词的句子。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词有九个:“不”、“毋”、“未”、“莫”、“无”、“勿”、“弗”、“非”“否”。否定句是相对于肯定句而言的,因而无论是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哪种句子,皆具备肯定或否定两种可能,只要带上了否定词,否定句即可成立。陈述语气否定句,如:(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疑问语气否定句,如: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诗经·郑风·东门之禅);祈使语气否定句,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感叹语气否定句,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上面举的四个例子,除感叹句中的“昼夜”非代词外,其余三句宾语皆为代词,这些代词分别居于动词谓语之前了。也就是说,在否定句中,当宾语又是代词的时候,这种代词宾语就多半放在动词的前面。一、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毋”和无定代词“莫”以表示否定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则往往前置。如:①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柳宗元·童区寄传)②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原臣)③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④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⑤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例①至例④分别用丁否定副词“不”、“未”、“毋”“莫”(“莫”字在上古时期,有时也用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句中又分别用了“我”、“之”、“吾”这些代词作宾语,所以其位置就处在动词谓语前面了。例⑤用了无定代词“莫”,宾语又是代词,同样也置于动词谓语之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凡否定句,特别是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的,即用“不”、“未”、“毋”、“莫”构成的否定句,其宾语又是由代词充当的,在先秦时以前置为主,但后置也已产生,如: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诗经·大雅·烝民)。又如: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在上古汉语里这种代词宾语居谓语之后的格式倒被视为词序上的变例;相反,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倒是那时正常的句法形式,即通例,这是古今汉语语法在词序上的差异之一。汉以后,顺序的否定句渐多起来。如: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王子坊);南北朝以后,口语中否定句的代词宾语已完全和肯定句一样置于动词之后了。不过,后代古文作家的仿古作品,仍有用前置形式的。二、带有否定副词“弗”、“勿”、“非”和动词“无”的否定句,一般没有前置的情况。如:⑥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⑦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斯也,而犯之。”(论语·宪问)⑧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⑨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