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A/22/wKhkGWcpoQWAQ_V4AAIIf5xhK4o145.jp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A/22/wKhkGWcpoQWAQ_V4AAIIf5xhK4o1452.jp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A/22/wKhkGWcpoQWAQ_V4AAIIf5xhK4o1453.jp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A/22/wKhkGWcpoQWAQ_V4AAIIf5xhK4o1454.jp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A/22/wKhkGWcpoQWAQ_V4AAIIf5xhK4o1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杞人忧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语。
3、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语。
2、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难点】
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故事?据苗助长,滥竽充数,狐假虎威,叶公好龙。这些都是寓
言故事,知道出自那部书吗?——《列子》。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此,老师想到了古
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这则故事同样出自《列子》,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
二、有关资料
1、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篇幅一
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
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
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作者简介
列子,生卒不详,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
物。著有《列子》,是道家重栗典籍。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
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作品简介
《列子》,又名《冲虚经》,道家学派著作,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歧路亡羊》、《纪
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
2、根据课文填空
(1)今我来思,O
(2),客舍青青柳色新。
⑶非淡泊无以明志,0
(4),不舍昼夜。
3、根据理解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说既栗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情的句子是:,O
(2)《诫子书》中,《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4、文学常识填空
⑴寓言是的一种体裁。用具有或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
启示O
(2)《穿井得一人》选自《》,又称《吕览》,先秦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国丞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撰而成。
⑶《杞人忧天》选自《》,相传为战国时期思想家撰写,他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
的又一位思想代表人物。
5、给加点字注音
植()人期学()()e()所寄充搴()常()步理
()蹈令()然中()伤星宿()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
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
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
人/日:“奈/地坏何?”晓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
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五、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自()所等(),废寝食者。
⑵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目:“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⑶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士(),奈何()忧崩坠乎?
⑷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⑸只使()坠,亦不能有所里像()O
⑹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⑺若濯小河举(),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⑻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⑵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⑶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5)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6)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⑺若躇步跣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8)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六、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⑴身亡所寄""通"",0
⑵其人舍然大喜”一”通“一”,
2.词类活用
⑴因往晓之晓,»
⑵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光,0
3.一词多义
.①闻之于宋君:»
②因往晓之:0
⑴之,
③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④又有忧彼之所忧者:O
「①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_____O
⑵奈何T-
I■②奈地坏何:O
r①其人曰:_________________»
⑶其4
I②奈何忧其坏:o
4.古今异义
⑴因往晓之晓:古义:;今义:。
⑵若屈伸呼吸若:古义:;今义:。
⑶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古义:;今义:
⑷奈何地坏坏:古义:;今义:o
⑸充塞四虚虚:古义:;今义:O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天,积气耳。
⑵倒装句:
奈地坏何。
七、合作探究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杞国的那个人为什么担心“天地崩坠”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3.“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4.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5.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八、拓展探究
你怎么理解“天崩地坠”的意思呢?你认为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吗?结合生态环境问题,从中我们还受
到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九、课堂总结
1、结构图解
丁忧天地崩坠
杞人t身亡所寄,废寝食毫无根据的担忧
杞人忧天-晓之曙产,积气耳,在天中行止]-庸人自扰
不会崩塌
Ut,积块耳,在地上行止I
杞人与晓之者皆舍然大喜
2、主题归纳
3、写作特色
十、课堂检测
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
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
耶?”晓之者目:“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目:“奈地坏
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
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⑴忧天地期取()⑵天界积气()
⑶只使当()(4)充塞军座()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徒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徒衽以
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d):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将衽以从阴()⑵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o
十一、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课外阅读《列子》。
《杞人忧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语。
3、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语。
2、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难点】
明确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故事?握苗助长,滥竽充数,狐假虎威,叶公好龙。这些都是寓
言故事,知道出自那部书吗?——《列子》。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此,老师想到了古
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这则故事同样出自《列子》,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
二、有关资料
1,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篇幅一
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
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
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作者简介
列子,生卒不详,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
物。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
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作品简介
《列子》,又名《冲虚经》,道家学派著作,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歧路亡羊》、《纪
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
2、根据课文填空
⑴今我来思,O
(2),客舍青青柳色新。
⑶非淡泊无以明志,0
(4),不舍昼夜。
3、根据理解填空
⑴《〈论语〉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情的句子是:,O
(2)《诫子书》中,《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4、文学常识填空
⑴寓言是________的一种体裁。用具有.或.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
启示O
⑵《穿井得一人》选自《一.》,又称《吕览》,先秦.,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国丞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撰而成。
⑶《杞人忧天》选自《》,相传为战国时期思想家.,撰写,他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
的又一位.思想代表人物。
5,给加点字注音
杞()人期除()())所寄充搴()覆()步平
)蹈舍()然中()伤星宿()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
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口:“天/果/积气,日月星
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
人/日:“奈/地坏何?”晓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
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五、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等(),废寝食者。
⑵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乔()气耳,无处无气。
⑶年()型()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⑷其人口:“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⑸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修()»
⑹地,积块()耳,充塞叩廖(),无处无块。
(7)若涉步瞿:举),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⑻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⑵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⑶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5)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6)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⑺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8)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六、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⑴身亡所寄“”通“",
⑵其人舍然大喜”一”通“一”,
2.词类活用
⑴因往晓之晓,»
⑵亦积气中之有光罐者光,。
3.一词多义
.①闻之于宋君:O
②因往晓之:0
⑴之,
③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④又有忧彼之所忧者:0
「①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_____0
⑵奈何4
L②奈地坏何:o
「①其人曰:_________________0
⑶其4
L②奈何忧其坏:o
4,古今异义
⑴因往晓之晓:古义:;今义:。
⑵若屈伸呼吸若:古义:;今义:。
⑶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古义:;今义:
⑷奈何地坏坏:古义:;今义:。
⑸充塞四虚虚:古义:;今义:。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天,积气耳。
⑵倒装句:
奈地坏何。
七、合作探究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杞国的那个人为什么担心“天地崩坠”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3.“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4.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5.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八、拓展探究
你怎么理解“天崩地坠”的意思呢?你认为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吗?结合生态环境问题,从中我们还受
到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九、课堂总结
1、结构图解
屋人{算器■寝食}毫无根据的担‘J
杞人忧天"晓之妙天,积气耳,在天中行止1不会崩塌-庸人自扰
Ufc,积块耳,在地上行止J
.杞人与晓之者皆舍然大喜_
2、主题归纳
3、写作特色
十、课堂检测
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
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
耶?”晓之者目:“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目:“奈地坏
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
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⑴忧天地期除()⑵天界积气()
⑶只使哈()(4)充塞厚廖()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
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U):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他衽以从阴()⑵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o
十一、布置作业
3、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4、课外阅读《列子》。
参考答案
三、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⑴雨雪霏霏⑵渭城朝雨泄轻尘⑶非宁静无以致远(4)逝者如斯夫
3、(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⑵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1)文学作品讽刺性哲理性⑵吕氏春秋杂家吕不韦⑶列子列御寇道家
5>qTbengzhu1wdsaich6cTsh1zhdngxiu
五、1、⑴崩塌陷落无,没有依附⑵的告知,开导聚集⑶你弯曲行动,活动为何,为
什么(4)如果就⑸纵使,即使伤害(6)土块四方⑺踩、踏(8)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
除、消除。
2、⑴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⑵另外又
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
气的。⑶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⑷天如果是聚集的气
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5)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
有什么伤害。(6)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⑺你踏步行走,整
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⑻那个杞国人消除疑虑了,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
很高兴。
六、1.(1)“亡”通“无”,没有。⑵“舍”通“释”,解除,消除
2.(1)晓,使动用法,使……明白。(2)光,名词作动词,发光。
3(.1)代词,这件事。②代词,他。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④结构助词,的。(2)
①为什么。②拿……怎么办。⑶①代词,那。②代词,它。
4(.1)晓:古义:告知,开导;今义:明白,知道。(2)若:古义:你;今义:假如。
(3)中伤:古义:伤害;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4)坏:古义:塌陷;今义:与“好”相对。
⑸虚:古义:方;今义:虚伪。
5.⑴“……耳”表判断。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
⑵(正常语序为“地坏奈何”)翻译: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七、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忧到“废寝食”。后来“舍然大喜”。
2.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深入,
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
3.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防生物安全事故制度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设计研究
- DB4404T 72-2024电梯维修保养服务安全规范
- 不服合作合同争议仲裁起诉状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作合同模板
- 两人合伙创业合同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简单范文
- 二手房买卖合同简易版
- 个人公寓租赁合同范本
- 产学研一体化硕士专班合作协议合同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值机业务与行李运输实务(第3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动作说明(吴阿敏)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下册单词表(中英文)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