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4/39/wKhkGWcpl4WAAtLDAAF2QmttcGI337.jp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4/39/wKhkGWcpl4WAAtLDAAF2QmttcGI3372.jp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4/39/wKhkGWcpl4WAAtLDAAF2QmttcGI3373.jp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4/39/wKhkGWcpl4WAAtLDAAF2QmttcGI3374.jp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4/39/wKhkGWcpl4WAAtLDAAF2QmttcGI33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木兰诗
号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重点
1.了解与《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复述故事,理解木兰
2.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
过程与方法思想感情。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难点
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
2.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点。
开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作者与背景
【作者】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
兰辞》。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乐府诗的“双璧”。
【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
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
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
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
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
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微点拨】
《木兰诗》是一首由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长篇叙事诗。
该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
家团聚的故事。此诗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人
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拓展】
“乐府”本是宜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
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
间诗歌,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称为“乐府”。
【即学即练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还
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结尾以比喻作结,用双兔在一起奔跑雄雌难辨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
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C.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乂真实动人。
D.诗中的花木兰在战场上征战十多年这久,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诗中是一个标准的“女英雄”形象。
答案:D
解析:“标准的‘女英雄’形象”的说法不当。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之女,
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即学即练2]《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
编的《》。它与《》合称“乐府双璧”。
答案:南北朝;乐府;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知识点02基础知识梳理
1.易错字
机杼军帖可汗鞍鞋辔头燕山胡骑鸣啾啾
・(zhU)・(ti&♦・(kehdn)・・(dnjiin)・(pOi)•(Ydn)・(ji)♦(jiii)
鸣溅溅(jiGn)赴戌机(r6ng)传金标(tub)阿娜(zi)蓍我旧时箧(zhu6chdng)磨刀霍霍(hu。)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
3.古今异义
木兰当广织(古义:门;今义:窗户)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雌兔眼逑耳(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双兔傍地奉(古义:跑;今义:行走)
4.词类活用
愿为小鞍马(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活用作动词,记)
【即学即练3】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可汗(Mm)大点兵。B.朔(SO)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策勋十二转(zhudn),赏赐百千强。D.脱我战时袍,著(zh£i)我旧时裳。
答案:C
解析:A.汗hdrioB.朔shudoD.著zhu60
2.下列诗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
C.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答案:B
解析:传一转。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粗词语解弃不当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买)关山度若飞(越过)
B.问女何所忆(思念)旦辞爷娘去(早晨)
C.万里赴戎机(战事)愿驰『里足(奔驰)
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答案:c
解析:“驰”在该句中是“赶马快跑”的意思C
【即学即练2】
1.下列各项中的加粗字与例句中的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双兔傍地走()
A.走马观花B.茶走味了C.车刚走D.走亲戚
2(2)安能辨我是雄雌()
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个头衔
(3)木兰当户织()
A.罚不当罪B.当着大家谈一谈C.当之无愧D.当干部
答案:(1)A;(2)B;(3)B
解析:(1)例句中的“走”意为“跑”,选项中的“走”分别为“跑”“改变或失去原样”“离开,去”“(亲
友之间)来往〃。
(2)例句中的“安”意为“怎么”,选项中的“安”分别为“安定”“怎么””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
不好的)”“加上”。
(3)例句中的“当”意为”面对,对着”,选项中的“当”分别为“相称”“面对,对着”“承当,承受”
“担任”。
2.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虽然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C.耶鲁人学毕业的秦羽飞,毅然决定回国担任人学生村干部,八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
晓的人物。
D.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说话锋芒毕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应用的能力。D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
逞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天花乱坠”A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使用正确。B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使用正确。C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使用
正确。
3.分别写出下列加粗词正确的意义。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出郭相扶将(__)
2.不闰机杼声()万里赴戎机()
答案:1.将领;扶持:2.织布机;战争
知识点03整体把握
朗读指导
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
1明确)
⑴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样是五字句,(1)组为“二一二”节拍,(2)组为“二三”节拍,(3)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
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意”的原则。】
内容梳理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诗》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广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
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征程,十几年征战沙场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
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类比,赞美木兰。
【知识拓展】
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节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三、四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声音可■以略
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C
第二节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沼气。答句中的两个“无”字
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
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
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
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第三节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鞘”“辔头”“长
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象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
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
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第四节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赴”“度”“飞
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气要相对滞重,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
经历着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
出军队凯旋的气氛。
第五节前四句要读出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木兰不用
尚书郎”到节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
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
读第六节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要与老人颤颤
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
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
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
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为反复打量已换女装的木兰,
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读最后一段,语调要略缓,“雄”“扑朔”“雌”“迷离”点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读,最后一句要
慢读,语尾要向上扬,读成反问语气,给听者以思考与回味。
【即学即练】1.按要求用原句填空。
(1)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诗句是:—
(3)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1明确)(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c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c(2)东市买
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明确)(1)记最大的功勋,赏赐的财物成百上千。(2)打开我东阁和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3)雄雌
两兔一起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知识点04精读感悟
1.木兰原来的身份是什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织女。“木兰当户织
2.诗歌开始时写木兰在干什么呢?
叹息。
3.木兰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之多,
表明了军情紧急,渲染了战争气氛。“卷卷有爷名”表明名册上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
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4.在这种情况下,木兰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后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
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5.木兰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后,接着她干了什么?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6..第4自然段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7.木兰胜利归来后得到了什么赏赐?
“策勋十二转,赏蜴百千强”
8.当可汗“问所欲”时,木兰怎样回答?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品质?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e”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
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9.第6自然段中,木兰回到家园后,家中是怎样迎接她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0.木兰回家后做了什么?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1.木兰恢复女装后接着做什么?
“出门看火伴”。
12.伙伴们有何反应?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性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
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时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13.最后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后的结束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对偶、反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其中的“我”
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从军多年来未被发现
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微点拨】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
不愿做宜,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这个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即学即练】“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
出了宿营地怎样的环境?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什么心情?
【答案】写出了宿营地的荒凉。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思亲之情。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
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思亲的情怀,
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英勇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能力拓展
考法01技巧分析
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1)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
想品格?
(明确)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十几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
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
的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读第三、六段为例,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
【明确】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以上修辞手法都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的效果。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明确)以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
的特点。
【典例1】读第四段和第六段,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
(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木兰诗》
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
如雨般地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及女装的喜爱以及
再见检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多年的征战生活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
得当的构思,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的娇美的形象刻画得极富传奇色
彩,而又真切动人。而这也正是这一形象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
考法02主旨情感
【文章主旨】
1.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报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几
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简单安定
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2.思考:学完本诗,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
(明确)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她勇于担当
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作为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
活条件,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健康成
长一一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分担家务一一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同学互助一一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热
心公益一一对社会负责……只有有了这样的责任感,你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将来也才能成为一名有益于
国家的好公民。一一让我们努力!
【典例2]我们在学习《木兰诗》时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在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以“花木兰”为话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
1.请确定你的研究选题并围绕选题提出两个问题。
2.你建议人们通过哪些方式增加对花木兰这一形象的了解?
3.你准备如何向同学们介绍“花木兰”这一形象?
【答案】1.花木兰的身世或花木兰的精神。
2.阅读文学作品;查阅史料,了解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风土人情,认识木兰替父从军行为的可行性。
3.花木兰,中国古代的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之敌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
军”。《木兰诗》这一北方民歌便是对其事迹的描述。
fii分层提分
题组A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u)朔气(shub)复唧唧(ji)
B.可汗(hGn)鞍鞭(jidn)鸣溅溅(jiGn)
C.燕山(yGn)金柝(tub)理云鬓(bin)
D.胡骑(qD戎机(rdng)傍地走(bd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B“溅”应读jidncC“燕”应读yannD“骑”应读ji.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当户织当:担当
B.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C.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D.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当”在此处应该是“面对”的意思。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问女/何所思
B.关山/度若/飞
C.壮士/十年/归
D.可汗/问/所欲
答案:B
解析:应为“关山/度若飞”。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倡反复对偶比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①是对偶,②是对偶,③是排比,④是对偶。
5.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
“双璧”。
B.“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闻一多是湖北涌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烙印》,学术著作有
《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I:
“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答案:C
解析:《烙印》是臧克家的诗集。
二、翻译题
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
3.惟闻女叹息()4.问女何所忆()
5.军书十二卷()6.愿为市鞍马()()()
7.旦辞爷娘去()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万里赴戎机()
11.关山度若飞()12.朔气传金柝()()
13.寒光照铁衣()14.策勋十二转()
15.赏赐百千强()16.出郭相扶将()()
17.当户理红妆()18.著我旧时裳()
19.对镜帖花黄()20.雄兔脚扑朔()
21.雌兔眼迷离()22.双兔傍地走()
答案:1.对着:门2.织布梭于3.只4.思念5.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6.为此;买;泛指马和马具7.早晨8.水流声9.马叫的声音10.战争
11.过12.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铠甲14.记功;
15.有余;16.外城;扶持17.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穿
19.帖通贴20.动弹21.眯着眼22.并排跑
三、默写题
按要求默写。
(1)诗中写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的诗句是:
(2)诗中描写边塞艰苦的战斗生活画面的诗句是:一
(3)诗中从侧面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4)诗中表现木兰不慕富贵、淡泊名利的诗句是:,。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与《木兰诗》中的“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
妙。
答案:(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工整,描写出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地描写了路途的遥远和木兰行进的神速,表现出军情的紧急.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是说征战多年,许多将军战死沙场,许多壮士胜利归来,体现出
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
木兰出发前到处购买鞍马等战具的紧迫情景。
答案:C
解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历经许多战斗,
很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二、问答题
学习了《木兰诗》后,班级开展有关花木兰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但只有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
容填写下联。
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巾帼英雄花木兰获评“感动中国”人物,请你给她写一段颁奖词。
3.共和国万紫千红的群英谱中,有一个不凡的名字一一郭俊卿。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特等女战斗
英雄。机智聪慧的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性倔强的郭俊卿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
打工,后来她参加了八路军。战争使郭俊卿很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她为锦州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一次疾病暴露了她的真实情况,这在全军上下引起了轰动。军长贺晋年得知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
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假设你作为一个记者去采访郭俊卿,请你设计两个采访的
问题.
答案:1.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奇功
2.你身披铠甲,勇敢担当,替父从军,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功赫赫。你是巾帽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你
是保家卫国的伟丈夫!
3.①请问您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面对血腥的场面,您害怕过吗?②在管理属下的时候,您是温柔的时候多
呢,还是严厉的时候多呢?③请问您在您的军旅生涯中哭过吗?(写出两个即可)
解析:L从上联的形式上看,是“xxx(英雄人物的名字)+XXXX(四字短语概括事迹)+xxx(三字短语概
括人物功绩)”的形式,下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拟写即可。注意语言要流畅,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2.颁奖词是一种应用文体,一般都是介绍受奖人的生平事迹和感人精神。给花木兰写颁奖词,先据课文内
容把握好花木兰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再文采斐然地表达出对花木兰的赞美之情。
3.设计采访的问题要紧扣材料内容和人物的生平经历,语言要合理、得体。
三、材料题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乡。
(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的意愿。
(2)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这首民歌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事物,表现军旅生活。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此类描写,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
(4)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如:
答案:(1)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2)(示例)木兰骑着战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
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耳边风声阵阵,仿佛听到战场上战马嘶鸣、战鼓咚咚的声音。
(3)(示例)我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边塞军营夜晚的生活环境。在夜晚宿营的时候,凛冽
的北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从“朔气”“寒光”中能让我感受到军营生活
环境的艰苦。
(4)(示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
句可找到答案。
(2)本题考查想象并描述画面的能力。描述画面应符合原句内容,想象合理,语句通顺、简洁。(4)本题
考查名句积累和默写,从对古诗词的记忆中搜索“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正确作答即可c
四、实践题
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践行这种传统美
德,并将其发扬光大。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多,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
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
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
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
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
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
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
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热爱生活:___________
答案:1.17岁孝子背着父亲上学;2.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
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一一叶富源,没有困建能难倒你!
题组C培优拔尖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后,完成后面的习题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
阁乐;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叁,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
是女郎C
③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节选自《木兰诗》)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愿为市鞍马()
(2)出郭相扶将()
(3)著我旧时裳(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__________
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选文共4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概括前两个层次的故事情节。
第一层(第①段):—
第二层(第②~③段):
第三层(第④段):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才智。
5.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6.联系全诗,简要评价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1.买;扶持;穿;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4.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木兰辞宫还乡与亲人团聚
5.“赴”和“度”形象地描绘出木兰出征路途的遥远和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麒麟送子工艺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食物消化吸收》课件
- 《急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 《fnh影像诊断》课件
- 商务定级练习试题及答案(一)
-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复习试题附答案
- 《水机幻灯片xym》课件
- 《安全生产法》课件
- “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 《CBT主要技术》课件
- 齿轮箱振动信号和故障诊断
- 小学生急救常识(课件)主题教育班会
- Part 7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课件
- 信息光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 PC-Ф800×800锤式破碎机结构设计
- 慢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双溪课程评量表完整优秀版
- 企业名字的81种数理含义
- 最新社工服务部组织架构
- 兴达农业组织架构(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