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备课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备课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备课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备课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8猎人海力布课

第1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

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

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教学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目标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

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重点: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

要点难点: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

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

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

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

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

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

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着重学习“酬、

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延”字

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

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

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四、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

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

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

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

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

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

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五、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

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

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

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

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

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

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

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

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

为15分钟左右。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8猎人海力布课

第2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

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

教学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目标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

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重点: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要点难点: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

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

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

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

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

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

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

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

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

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不: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

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

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

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

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

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

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

上街去找温暖……”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

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讲评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

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

右。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救白蛇

书8.猎人海力布得翩',热心助人

设赧乡亲舍己为人

变石头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9牛郎织女课

第1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目标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

写下来。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

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

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

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

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

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

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着重强调“酿”的读音;“妻”的书写笔顺;知道“挨”

是多音字并分别组词。

四、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

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

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结束):牛郎在老牛的帮

助下,认识织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五、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

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

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

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

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

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

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

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下一比较”,他也

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

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

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

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

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

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

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

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

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

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

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

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

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

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

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

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

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

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

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

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

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六、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试着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9牛郎织女课

第2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目标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

写下来。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说说牛郎是怎样与老牛相处的。

2.说说牛郎跟织女是如何认识的。

二、指导精读,复述故事。

1.师: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谁愿意来做故事

大王,还可以带上你的图片呢!

2.指名上台讲故事。

3.补充提示:他讲出了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了吗?谁

来给他补充。

4.阅读相关小节,出示思考题:

(1)牛郎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勾画出来。

(3)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述?

5.请小导游出示图片和影音文件,请同学们感受这些

特点。

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7.指导说话:现在,谁愿意做个故事大王,来为我们

有条有理地介绍一下这个情节。

三、出示要求,丰富情节。

1.师:课文有些情节比较简略,你能把它们说得具体

点吗?

2.出示句子1: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3.问:想一想,牛郎会把什么事情告诉老牛呢?

(引导学生想象牛郎的心里话,从中体会牛郎和老牛

之间的亲密关系。)

4.出示句子2:仙女们商量着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

看。

5.问:仙女们会怎样商量呢?(引导学生想象仙女们

的话,从中感悟仙女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6.在交流的基础上,把想象到的内容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体会民间故事的创作方法。

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老牛突然说话

了,他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你在课外读到哪些民间

故事也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情节,与同学交流。

结合交流的内容,老师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出示课

件):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

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

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

范围之内。

8.牛郎织女(一)

板老牛(善解人意)

书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设织女(心地善良、向往自由和美好)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10牛郎织女课

第1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在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条理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做到内

容完整,语句流畅。

2、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性格,有感情朗读。

教学3、抓住文中的问句,初步感受设置悬念给故事带来的变化,了

目标解这样表达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4、通过想象鹊桥相会的美好,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拓展两

首描写牵牛织女的诗歌,知道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是永远

不会改变的。进而了解民间故事流传的原因。

重点:1、正确、流利的复述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2、想象鹊桥相会的美好,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进而了解民

教学间故事流传的原因。

要点难点:1、正确、流利的复述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2、想象鹊桥相会的美好,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进而了解民

间故事流传的原因。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在晴朗的夏天夜晚里,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见一条

银色的天河,它就是银河。在银河东岸有一颗明亮的

星星一一牛郎星。在银河的西岸与牛郎星隔河相望的

这颗明亮的星星就是一一织女星。自古以来,人们对

这两颗星星都怀有特殊的情愫,连唐代大诗人杜牧也

在《秋夕》中这样描写:“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

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示,

齐读)

其实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许多关于牛郎织女的美

丽传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改编的

这篇民间故事《牛郎和织女》。(齐读课题《牛郎织女》)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并读了课文,下面检查一下生字

词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既然是故事,它一定围绕

一连串的人物展开的。课前已经预习并读了这个故事,

说说看,写了哪些人物?

有牛郎、织女。

有王母娘娘

牛郎的哥哥和嫂嫂

老牛喜鹊。不错,故事里,动物也是“人物”

还有牛郎的儿子和女儿。

(板书:牛郎、织女、儿女、兄嫂、老牛、王母、喜

鹊)

这么多人物中,中心人物是牛郎和织女,就让我们以

牛郎为起点,聊聊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

一、牛郎和哥嫂

1、牛郎与哥哥嫂子的关系怎样?

没有名字的牛郎是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

哥嫂子虐待牛郎,叫他吃剩饭、穿破衣、住牛棚……

哥哥嫂子真是自私自利,不讲骨肉亲情的人呀!

二、牛郎与老牛的关系

哥哥嫂子虐待牛郎,可牛郎和老牛关系却非常密切,

他们俩之间一个是人,一个是动物,但看起来更像朋

友和兄弟。

1、首先,牛郎对牛好,照顾牛的吃喝是那么细致周到,

好得没法说。结合课文,具体聊聊牛郎照看老牛是如

何的周到?他把一些好的东西都给老牛吃,你看,他

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牛郎就牵着它到

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2、牛郎照顾那头老牛细致周到老牛也知恩图报

(1)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

的手。

(2)老牛给牛郎介绍织女,就是对牛郎的一个回报。

也就是说老牛是媒人,也叫红娘,帮助牛郎介绍对象,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织女可是仙女呀!你羡慕吗?

感谢你的发现,找出相关段落读读

(3)老牛除了要成全牛郎的婚姻,还怎样报答牛郎

的?

还有老牛让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紧急的时候

披上它,后面没说完,老牛就去世了,证明老牛对牛

郎后面事一清二楚,而且临死都不放心。不但给婚姻,

而且还给牛皮。希望牛郎关键的时候用上。(引导学生

读相关段落。)

关键时候用上了吗?(引导学生读相关段落)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善待自己的身体,

老牛也是如此呀!可这老牛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草去。从头到脚把自己的皮扒下来,献给牛郎,真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三、牛郎和织女

理清了牛郎和老牛的关系,下面该聊聊牛郎和织女了。

1、他们在哪相识的?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看,古时

候谈婚论嫁就晓得找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

牛郎和织女第一次就你看上了我,我看上了你,这叫

一见钟情。

不过这部分文中写得较简单,你猜他们第一次见面会

有怎样的情景?

我曾经看过一个版本,说仙女下凡,在湖中戏水,牛

郎偷偷把仙女的衣裳

藏了起来,这样牛郎和织女一见钟情,可见,牛郎也

不傻,这叫“智取织女”

牛郎织女相识,之后就相爱,最后又相相守!织女决

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是什么原因让织女决心

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的?

心眼儿好,又能吃苦。

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一一这是一种朴素的美德,如果

你心眼儿好,又能吃苦,长大了,说不定也会有仙女

下凡嫁给你呢。

牛郎织女结婚以后,他们生活得美满吗?美满。找相

关句段朗读。

四、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

牛郎织女婚后的生活多么幸福美满呀!可是好景不长。

接下来的课文中安排王母娘娘出场了。王母娘娘心狠

手辣,破坏美满婚姻、拆散一对恩爱夫妻,请一个同

学朗读有关段落(指名朗读第8、9自然段)。哇!()

同学读得真是撕心裂肺呀!是不是你家的织女被抓走

了?

请注意第9段中的一个叠词,

“狠狠”写出了王母娘娘的什么?还有哪些词写出

了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

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

爸!”一一这一句要读出织女痛苦、难舍。

(齐读第9小节)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

上天搭救呢?

生: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

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个竹筐里,挑

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

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

师:这段话与前面哪一段话相互照应?

生: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

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

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

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师:果然是神皮,老牛没有吹牛皮。(笑)牛郎为什么

没有追回织女呢?

生: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

牛郎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

郎飞不过去了。

生: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

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

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师:读到这,故事由喜转悲,令人感慨万千。东汉乐

府是这样咏叹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齐读)

师:牛郎织女天河永隔,但是隔不断恩爱夫妻的真情。

请看黄梅戏《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唱段(出示课件18):

“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

灰,织女仍是牛郎妻。”

不过在织女和牛郎不屈不挠的斗争下,王母娘娘被迫

答应他们每年可以相会一次。

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人间的喜鹊也被天上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感动了,

它们纷纷加入了天河搭桥的志愿者队伍。“鹊桥”象

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反抗专制势

力的具体形式。

师:在许多人看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场悲剧,

不过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悲里透着喜得爱情故事。你想,

牛郎不过是个孤儿,按说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居然有

天上的美丽仙女嫁给他,还共同生活了三年,并且有

了一儿一女的爱情结晶。难道还不满足吗?即使后来

遭到王母娘娘的破坏,他们每年仍然可以有一次鹊桥

相会。一个人拥有这样浪漫而幸福的爱情,多羡慕啊,

宋代词人秦观就在《鹊桥仙》里这样描写:“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

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

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现在

演变成了什么节日?(情人节)2月14日是西方的情

人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据说七夕

之夜,人们躲在瓜果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

语呢。

好,读到这儿借助人物关系,我们基本上了解《牛

郎织女》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特点。借助提示说说《牛

郎织女》讲了一个()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哥嫂对牛郎不好,虐待牛郎。牛郎对

老牛照顾周到,老牛想回报他,就给他介绍织女,死

后还给了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于

是牛郎就相识了织女,并结婚过上美满生活。王母娘

娘暴跳如雷,于是抓回了织女。后来王母娘娘允许牛

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结合板书,师生一起,很轻松地聊了故事梗概。)

真了不起,通过对人物及其关系的梳理,这就很好地

运用了抓人物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既读了课

文,又学会了简要的概括。下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叶圣

陶在写这篇《牛郎织女》中用了哪些方法,哪些写作

特色值得我们学习。

男耕女织

板牛郎织女(二?冻痛失老牛

当夫妻离散

鹊桥相会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习作缩写故事课

第1课时课题新授

时型

1.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

教学

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目标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教学

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

要点

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

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

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

整吗?(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能)像

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

就称为缩写。(板书: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

书面表达的,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如何缩写故事。(板书:缩写故事)

二、启发思路

1.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

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

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

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

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

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

家都非常尊敬他。(删减: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

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

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

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

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

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

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

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

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

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5.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

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

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

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

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

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

“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

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

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敬

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

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

活了!”)

2.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

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

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要怎么改?(海力

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

4.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

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

思索后就给他了。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

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

了。)

5.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

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三、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

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

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

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

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

的基本特点。

第一,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

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

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二,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摘录和删减

缩写故事保留原意,浑然一体

改写和概括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课

第1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三新授

时型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

复述故事。

教学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目标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

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教学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

要点

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

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

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

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

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

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

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

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

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

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

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

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

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

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此地无银三百两(欲

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

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

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

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

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课

第2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三新授

时型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

复述故事。

教学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目标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

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教学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

要点

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

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

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

容一一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

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

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

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

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

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

加生动、具体。)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

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

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

形象、具体。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

结。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

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气”和“乞”,

“霄”和“宵”)

2、了解作者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

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

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

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

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

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

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

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

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

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

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

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

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2.朗读并背诵《乞巧》。

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添油加醋续编故

板事

书乞巧

设看碧霄渡河桥追求幸福

计穿红丝乞巧学习巧手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三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课口语交际课

第1课时课题新授

时讲民间故事型

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

故事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及道理。进一步提高课外

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

2、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

目标

中。

3、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民间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从中了解更

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重点: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

教学的方法。

要点难点: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

方法。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

歌曲的名字吗?学生很快猜出歌名。

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小时候爷爷奶

奶就给我们讲过。今天让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

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二、明白定义,初谈感受

1、什么是民间故事?我们试着给民间故事下一个定

义。

(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情节夸

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

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

人故事、公案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

纷纷举手回答。

3、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民间故事的课文,能说说

你读后的感受吗?

(通俗易懂,有趣、好看、很感人)

4、小结:民间故事写的都是人民群众中间流行的一些

故事。好多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寄托了人民群众的一

些美好愿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

走进那奇幻的世界。

三、品读《田螺姑娘》

1、出示感人的片断。

2、自由读。

3、赏析。

(1)生齐读,读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从这段话中

体会到什么?

(2)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而那优

美的文笔更是令人难忘。再读读,把文章里最吸引你

的那些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

出来,用横线标出,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

边写写感受。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知道写了一个怎样故

事,还要在文章里最吸引你的那些情节(自己最感兴

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出,认真

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读完以后,

还要想想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有谁?他(她)

又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相关句子和

圈出相关词语。这是我们读书以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只有这样,才能把故事读懂、读深、读透。

四、布置作业

1.读《梁祝十八相送》和《八仙过海》。

2.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找来读一读,和

同学交流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板精彩的民间故事

书《田螺姑娘》

设人物关系情节

评价与反思

主备执教

单元四李宝升李宝升

人人

11古诗三首

课课

第1课时课题示儿新授

时型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教学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目标3、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

国之情。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教学

难点: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

要点

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情境导入

1、(背景乐)现在请大家轻轻闭上双眼,时间回到1210

年的除夕,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

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

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他

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道:“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刚刚在你们眼前浮现

的那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人翁一一陆游。

2、学生介绍陆游生平、作品。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

2、学生朗读,把诗读通顺。

3、师:这是一首几言诗?生:七言。师:请大家按照

以往所学的七言诗节奏规律在书上将节奏划出来。复

习古诗节奏。(223)

4、再读古诗,掌握朗读节奏。

师小结: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想读得更好吗?

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更要理解诗句,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读出诗的意境美了。下面我

们一起来学习理解这首诗。

三、细读《示儿》,理解诗意。

1.揭题“示儿”是什么意思?(告诉儿子。)

师:诗人此时是以什么身份告诉儿子?(父亲。)诗中有

个词语透露出这位父亲的年龄情况,你们能帮老师找

出来吗?(死去。)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诗人年

纪已经很大了,不久于人世。)所以这首《示儿》相当

于陆游对儿子的一份(遗嘱。)

(过渡语)那么陆游生前对儿子最后的嘱托是什么

呢?请看一二句诗。

[-]

1、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重点字词,师生共同解释字

义。根据字义请一到两个学生试着翻译诗句。

(“元元本来;“但”,只是的意思;“九州”,指全

国,“同”,统一。)

3、请学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反复吟诵古诗。

(2)根据字义讨论诗句意思。

(3)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

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5、师:从“死去元知万事空”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死

的态度是?(无奈,看淡生死)作者对生死看的这样

淡了,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那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句诗有一个字概括了诗人感情是?悲。(板书:悲)

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

统一的悲伤之情。)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

1、出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重点字词,师生共同解释字

义。根据字义请一到两个学生试着翻译诗句。

(“王师”,指国家的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

“家祭”,祭拜祖宗;“乃”,你的,“翁”,父亲。)

3、小组合作学习。

4、小组汇报:这句诗的意思是:国家的军队向北方进

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

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5、师:诗人看到王师收复中原了吗?这是诗人生前最

大的遗愿。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种渴望的心情是?

生:盼。(板书:盼)诗人渴望有一天王师能够收复失

地、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儿子再三叮嘱“家祭无忘告

乃翁”。这是诗人对儿子最后的嘱咐,我们应该如何表

达?(强调,语重心长)这两句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三】小结

师:诗人悲伤是因为看不到祖国统一,即使知

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依旧渴望有一天朝廷的军队

能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

爱国之情。(板书:爱国)

四、主题升华

(背景乐)诗人的一生都在盼望着朝廷的军队,在弥留

之际,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不舍,而是中原的恢

复、祖国的统一,这是为什么呢?请看陆游早些时候

的一首诗作。

1、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师: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从“泪”字,你能听见什

么?有哪些人在哭泣?他们为什么哭?他们过着什么

样的生活?生活艰辛不幸让他们有一个动作一“望”

望着谁?他们会怎样地望?他们等到王师了吗?(没

有)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又”,说明他们在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盼望王师,可是却始终没有盼来。

4、师:正是因为诗人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

土里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望眼欲穿的遗民。所以,

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作者的遗憾是(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者的遗恨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作者的遗愿是(王师北定中原日)。

作者的遗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过渡:就这样,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

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永远的离开了。与此

同时,当朝统治者在做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1、出示《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学生回忆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国家衰败的原因

是什么?

(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的

生活。)

师过渡:南宋衰败的遗恨已经永远的停留在历史的长

河中,那么于我们少年而言,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呢?

在中国的近代也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帝国主义肆意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

此时,爱国学者梁启超认为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改

造年轻一代的思想,于是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3、出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学生齐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学生展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能为祖国强盛

做些什么?

六、教师总结,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富民强,少年

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心怀祖国、报效祖国。

让我们一起背诵《示儿》吧。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2、收集爱国诗句,摘抄到采集本上。

示儿爱国

评价与反思

单元四主备李宝升执教李宝升

人人

课11古诗三首课

第2课时课题新授

时题临安邸型

1、借助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理解诗文深刻含义,体会诗中

教学情感。

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个性化体验)

3、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查阅资料,并合理利用查阅资料帮助体

教学会古诗更深层含义。

要点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查阅资料,并合理利用查阅资料帮助体

会古诗更深层含义。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就像一颗颗璀

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华文学宝库的桂冠上。读诗能陶冶

情操,能让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还能让我们跨越千年

的阻隔,去触碰那一段不曾了解的历史。上节课,我

们跟随诗人王昌龄的脚步一起感悟了唐代边关将士连

年征战的悲苦。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历史去品读宋

代诗人林升的爱国名作一一《题临安邸》。

2、板书课题。

二、熟读古诗,了解大意。

(-)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

2、题写在杭州一家客栈的墙壁的上的诗。

3、这是一首题壁诗。这种题壁诗在唐宋年间十分流行,

诗人们在墙壁上留诗寄情,就好像今天的人们上网络

发个帖子一样。一些客栈还专门设置“诗板”供旅客

题诗。

4、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

指名朗读,正确流利。

(1、读诗要字正腔圆,声音洪亮。2、有板有眼,读

出韵律,读出节奏。在字里行间。3、声音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

(三)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合作学习方法:

(1)齐读古诗。

(2)共同研究,借助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再读一遍古诗。

(4)分配任务,每人汇报一句诗意。

2、学生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注: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师:这个小组的汇报流程完整,诗句意思简单明了。

4、教师总结诗词大意。

(①青山之外还是青山,楼阁之外还是楼阁。②西湖

边上的歌舞什么时候能够停止?③暖洋洋的的风吹得

游人沉醉其中。④简直把杭州当作是汴州了。)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了解到了,你们现在已经具

备了能够借助注释和预习工作了解诗词大意的能力。

现在这首古诗我们已经读通,读懂了,接下来要做的

是读透。

三、感悟爱国情怀。

(一)学习前两句。

师:古人写诗都爱由景入手,这首诗描写的哪些景物

呢?

1、体会“山外青山楼外楼”是怎样的景象。

重重叠叠的青山说明景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重重叠叠的楼阁说明人多热闹,一片盛世繁华。

补充资料:柳永《望海湖.东南形胜》

2、体会“西湖歌舞几时休”所表达的情感。

师:就是在这样一个这风景如画的繁华闹市中作者面

对西湖边上人们的轻歌曼舞,本应写道“西湖歌舞烟

雨中”或是“西湖歌舞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