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_第1页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_第2页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_第3页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_第4页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漯河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2015年1月10日目录TOC\o"1-3"\h\u2830前言 32616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方案的制定 432250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 5148812.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 5158293.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 520206二、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 6145841.准备工作 6234702.室内作业 6191722.1划分评价区 6309342.2设定评价指标 654882.3制作调查评价底图 7165722.4收集资料和整理 777423.外业调查 7326323.1核实调查 7262963.2补充调查 7265233.3宜耕性评价 7314193.4地类调绘 748503.5补测地物 8237343.6评价单元确定 8293453.7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 86121三、调查评价方法 8289081.耕地后备资源限制因子评价 920862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与指标 9231392.1评价原则 9142292.2评价系统 944273.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10259754.评价方法 10259795.阶段作业: 1020102四、调查评价成果质量控制 11317581.成果质量检查 1135051.1内业核查 11143771.2外业核查 12217631.3数据库质量检查 1218649五、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汇总 13130801.成果汇总 13297642.成果分析 13321193.成果归档 13221224.主要成果: 13前言任务来源:为确保XX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报告。工作任务:通过开展XX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落实到地块,上图入库。建设县(区)级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为下一步耕地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在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二次调查工作基础上,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通过充分研究,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建设标准,建立调查评价技术体系,指导和规范各县(区)开展调查评价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任务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工作进程:4月底前,完成调查评价相关方案的编制,发文部署县(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5月至7月,完成调查评价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完善调查评价相关方案和标准规程,开展技术培训。8月至12月,全面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主体工作。2015年1月至4月,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结果的国家级检查,汇总县(区)数据,进行成果整理,开展县(区)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建设,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组织编写项目报告。2015年5月至6月,完成可复开垦为耕地的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潜力调查及数据汇总。2015年6月至10月,完成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更新工作,完成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建设,完成项目报告编写。技术报告是XX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汇总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本区域调查评价成果精度与质量的反映与评价,以阐明耕地后备资源成果的科学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方案的制定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阐述制定调查技术路线、技术方案、耕地后备资源分类系统、评价系统等的依据及合理性、科学性。技术路线: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围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目标和任务,依据统一的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充分利用二次调查、2012年度变更调查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按照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原则,以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调查评价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形成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经逐级检查、核实和汇总,形成县(区)级调查评价成果。2.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二次调查中上报“不稳定耕地”的有关地区,以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作为参考,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经实地核定类型、位置、范围、质量等级、利用状况等,形成调查结果。对与二次调查上报“不稳定耕地”面积不一致的,必须单独标注,并征求市级二次调查办公室意见后,由省厅以专报报部审核。国家对地方成果进行核实确认,形成县(区)级“不稳定耕地”调查成果。3.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二次调查与一次调查耕地面积对比增加的地区,以199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准,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中的耕地图斑为控制范围,依据国家下发的参考面积,将属于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且符合一定条件(未在1999年以来历年变更调查中反映且标注的耕地,未纳入1999年以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耕地,不属于调查精度提升、耕地系数调整、国家停征农业税等释放出来的耕地,以下略)的新增耕地,形成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耕地面积;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等,形成调查结果。国家对地方成果进行核实确认,形成国家、省、市、县各级新增耕地调查成果。本次XX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国土资源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和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实施要求》,以现势性强、精度高的1:5000比例尺的卫星影像图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图作为工作底图,充分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和资料信息,先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室内作业,然后进行外业调查,将全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分布、类型、质量、权属及利用现状等进行综合评价后,作底图清绘整饰和数据库建设及成果输出。二、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阶段叙述:准备阶段、室内作业、外业调查、图件编制与调查评价报告编写等。准备工作为保证XX区顺利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定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建议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建设规范、成果提交办法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保证调查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通过试点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并对各地进行技术培训。2.室内作业2.1划分评价区参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将XX区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2.2设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涉及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区位指标等4个方面,具体包括:生态条件、年积温、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地形坡度、盐渍化程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耕作便利度等评价指标。根据各评价区耕作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耕地后备资源的不宜耕评价指标表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不宜耕生态条件生态保护区内、或开发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或引起地质灾害年积温<1800℃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天然降水量<350mm且无灌溉条件,不能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土壤污染状况土壤遭受污染排水条件无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北方<60cm且无客土土源南方<30cm且基岩为难风化岩石且无客土土源地形坡度可开垦≥15°、可复垦坡度≥6°盐渍化程度土壤盐渍化程度重度以上且无灌溉排水条件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为砾质土或更粗或岩石露头度大于2%土壤pH值pH≥9.5或≤4.0耕作便利度难以到达耕种2.3制作调查评价底图国家组织队伍,在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其他草地(043)、沿海滩涂(115)、内陆滩涂(116)、盐碱地(124)、沼泽地(125)、沙地(126)、裸地(127)、工矿用地(204)等地类图斑,作为调查对象图层。评价指标中,年积温、年降水量相关资料由国家收集,与调查对象图层叠加,标注不满足年积温和年降水量要求的图斑,制作调查评价底图。2.4收集资料和整理地方收集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等成果和资料,获取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等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指标数据。对有数字化条件的评价指标进行数字化,并根据2012年正射遥感影像图或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纠正,建立评价指标图层。3.外业调查3.1核实调查将内业结果输出作为外业调查底图,到实地复核或补充调查,在外业调查底图上核实和标绘符合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上图标准的废弃园地图斑、可复垦农村居民点图斑、荒草地图斑、滩涂图斑、废弃压占破坏地图斑等可开发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并在耕地后备资源外业调查表中填写图斑的坐落、面积、类型、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为图斑所在区域的可开发复垦评估分析提供依据。3.2补充调查若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地方调查评价工作要求,包括资料不足、不实、不详、陈旧等,应进行外业补充调查,补充、修正评价指标数据。3.3宜耕性评价通过内外业调查,将每一评价指标信息填注到评价对象图斑属性信息表中。如评价对象图斑某一指标评价结果不同,则需要进一步细分图斑,保证图斑属性相对均一,形成评价单元。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单元参评指标中,有任何指标项不符合宜耕条件的,划分为不宜耕,其余为耕地后备资源。3.4地类调绘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规程》中耕地后备资源分类系统进行地类调绘。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号,注记图斑号。地类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线重合时,省略不绘。河流、沟、渠、路等线状地物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不作重新调绘。对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零星耕地后备资源,如相邻图斑为耕地后备资源,将与其合并;不能合并的,一般在图上相应位置以直径为2mm的圆圈表示,并实地测定面积,注记序号与地类代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野外对需要整理的村镇进行核查,对范围发生变化的进行实测。对于初步确定的待整理农地区在野外进行核实,确实无误后作为正式农地整理区标注在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已经确定为待整理农地区范围内的未利用地和毁损废弃地不另行调绘。3.5补测地物新增符合耕地后备资源要求的未利用地和经野外核实地类图斑界线发生变化的未利用地,进行补测。对未变化的地类图斑,只进行地类核实。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大于图上±0.8mm,山地不大于±1.2mm,对四周无明显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可放大1.5倍。3.6评价单元确定评价单元图斑在XX县耕地后备资源外业调查专题图的基础上,按照调查实地利用情况,直接在野外调绘完成。评价单元图斑面积未满足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监测调查工作实施要求时,将视情况进行合并。3.7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在耕地后备资源地类和评价单元外业调绘和补测的同时,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和《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要求》,对耕地后备资源的限制因子进行调查,填入规定表格。其中,待开发土地主要包括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盐渍化程度、生态退化限制、气温条件和水分条件等指标;待复垦土地包括地面坡度、挖掘塌陷深度、积水深度、水源保障率、地下水位、堆积、有害物质影响等指标。三、调查评价方法包括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方案与方法;各阶段作业情况及其实施效果;调查评价成果的质量评定和精度分析。阐述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调查评价成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评价的技术路线:1.耕地后备资源限制因子评价根据对耕地后备资源的限制因子的外业调查结果,综合评定各限制因子的等级,填入规定表格(表C8~表C18)。每个因子的分值都决定着该单元土地的最终等级评定。在因子级位标准确定后,要评定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单元的质量等级,还需要研究限制因子的作用。综合分析评价因子组合的分数和限制级别,从而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的最终质量等级标准。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与指标2.1评价原则根据土地属性对耕地利用的适宜程度及其对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可能产生限制的因子类型和强度,参考土地的形态和目前的开发水平以及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采取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主导限制因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依照可持续土地利用开发原则确定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可能性。2.2评价系统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应在对区域内的未利用地、毁损废弃地和需整理土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采用类、等、型三级划分的评价体系(表4)。表4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系统类等型宜耕地(A)一等地(A1)无限制(A100)二等地(A2)水分限制(A202)温度限制(A201)质地限制(A204)盐碱限制(A207)······三等地(A3)水分限制(A302)温度限制(A301)质地限制(A304)坡度限制(A305)盐碱限制(A307)······不宜耕地(N)不续分3.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按《TD-T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评价分等指标,将耕地后备资源中的宜耕地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并把不宜耕地划为四等地。一等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条件好,无或一种限制因素,且限制程度低,不需或略需改良,成本低;开发、复垦和整理后作物产量高,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食用卫生标准(含饲料作物,下同),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在正常利用下,不会产生土地退化和给邻近土地带来不良后果。二等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条件中等,有一、二种限制因素,限制强度中等,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或保护措施,成本中等;开发、复垦和整理后作物产量中等,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食用卫生标准,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如利用不当,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三等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条件较差,有多种限制因素,且限制强度大,改造困难,需要采取复杂的工程或生物措施,成本较高;或开发、复垦和整理后作物产量低,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食用卫生标准,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如利用不当,对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有较严重的不良影响。4.评价方法评价采用最小限制因子法。即在有关评价指标的分级中,以分级最低评级因子的分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等级,并在等级后加注其代号,作为其限制性因子类型。如有2个评价指标的分级均为最低,则加注2个限制性因子,代号之间用波折号分开。5.阶段作业:第一阶段为核实和补充待开发未利用地图斑的坐落、面积、类型、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修改部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图斑。本阶段调查工作从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历时七天,共调查xxx块图斑。调查核实结果显示,约90%以上的的图斑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可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图斑属性的准确性。可以此作为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工作底图及数据依据。第二阶段为确定待复垦图斑的坐落、面积、类型、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本阶段调查工作从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历时xx天,共调查xxx镇合xx块图斑。调查核实结果显示,约90%以上的的图斑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可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图斑属性的准确性。可以此作为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工作底图及数据依据。第三阶段为确定待整理图斑的坐落、面积、类型、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本阶段调查工作从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历时xx天,共调查xx个镇合xx块图斑。调查核实结果显示,约90%以上的的图斑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可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图斑属性的准确性。可以此作为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工作底图及数据依据。该三次外业调查明确了调查评价对象范围及其属性,并收集相关的文本、图件、表格、图片等资料。通过自检,确认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这就为下一步的内业评价工作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四、调查评价成果质量控制包括调查评价成果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方法、各调查评价环节的质量与精度、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精度的综合分析、调查成果的验收及成果的质量评定情况以及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补救措施。1.成果质量检查1.1内业核查1.1.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对地方上报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内业核查。①成果齐全性检查。检查耕地后备资源图层、各评价指标图层是否齐全,属性信息是否完整,外业补充材料是否齐全。②范围检查。检查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是否在国家下发底图图斑范围内。不在范围内的是否有说明材料,说明的原因是否合理。③地类一致性检查。将被评价为耕地后备资源图斑的地类信息与变更调查数据库该图斑地类对比,不一致的提为疑问图斑,交地方复核确认。④属性内容检查。对照评价图斑属性表,检查属性是否完整、规范,是否对应评价区指标要求。1.1.2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①面积合理性审查。检查各地标注的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总面积和分类面积,是否等于参考面积。新增或减少的“不稳定耕地”面积是否与省厅专报面积一致。②类型合理性审查。检查标注的图斑是否在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中为耕地;检查标注的图斑是否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参考周边地类,对上报标注的“不稳定耕地”的位置进行审查,位于河道和湖泊防洪泄洪区内的“不稳定耕地”应在河道和湖泊防洪泄洪区内,林区内林业职工自行开垦的“不稳定耕地”应在林区内,草原过度开垦的“不稳定耕地”应在草场内,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影响的“不稳定耕地”应在生态脆弱区域内。1.1.3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①面积检查。检查各地标注的新增耕地面积,是否小于或等于参考面积。②合理性审查。检查是否标注在耕地图斑上;检查标注图斑是否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检查标注图斑是否已在1999年以来变更调查相关图件上标示为耕地。1.2外业核查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成果,以县为单位进行外业抽查。根据内业核查结果,选取有疑问的图斑,针对问题,对其调查评价结果进行实地验证和检测,填写外业检查情况记录表。1.3数据库质量检查按照国家制定统一的数据库质检细则,开发统一的质检软件,确保数据库成果全国统一。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数据成果现势性五个方面,具体包括成果完整性检查、元数据检查、矢量数据检查、权属单位代码表检查、汇总表格检查五个部分,其中矢量数据检查包括属性、图形、逻辑一致性检查等内容。1.3.1成果完整性检查主要检查数据成果目录及文件规范性,具体包括:①检查成果数据是否符合要求。②检查成果数据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对目录和文件的命名要求。③检查成果数据是否能正常打开,是否能导入数据质量检查软件。④检查上报数据中的图层要素代码是否为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标准中规定的图层要素代码。1.3.2元数据检查主要检查数据成果中的元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