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墨子·小取》篇的大部分,是用于讨论“辩”的。它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这段话的前半段是说辩的目的和功用,后半段是说辩的方法。《小取》中还说,辩有七种方法:“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木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或”表示特称命题。“尽”表示全称命题。“假”表示假言命题,假设一种现在还没有发生的情况。“效”就是取法。若原因与效相合,就是真的原因;若原因与效不合,就不是真的原因。这是效的方法。“辟(譬)的方法是用一事物解释另一事物。“侔”的方法是系统而详尽地对比两个系列的问题。“援”的方法是说:“你可以这样,为什么我独独不可以这样?”“推”的方法是将相同的东西,像归于已知者那样,归于未知者。这一段内“效”的方法,也就是前一段内的“以说出故”。这一段内“推”的方法,也就是前一段内的“以类取,以类予”。这是两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大致相当于西方逻辑学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在进一步解释这两种方法之前,先说一说《墨经》所谓的“故”。它说:“故,所得而后成也。”(《经上》)就是说,有了“故”,某一现象才成其为某一现象。它还把“故”分为“大故”“小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经说上》)《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现代逻辑学还区别出另一种原因,即充足原因,可以说是“有之必然,无之或然或不然",墨家却没有看出这一种原因。在现代的逻辑推理中,若要知道某个一般命题是真是假,就用事实或用实验来检验它。例如,若要确定某细菌是某病的原因,检验它的方法是,先假设一般命题“A细菌是B病的原因”为公式,再进行实验,看假设的原因是否真的产生预期的结果。产生了,它就真是原因;没有产生,就不是。这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墨经中所谓的“效”的方法。因为,假设一个一般命题为公式,就是假设它是“法”,以它来进行实验,就是来“效”它这个“法”。假设的原因产生了预期的结果,就是“故中效”。不产生,就是“不中效”。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一个故是真是假,决定一个故是大故还是小故。至于另一种推理方法,就是“推”的方法,可以以“凡人皆有死”这个论断为例来说明。我们都会做出这个论断,因为我们知道凡是过去的人都已经死了,又知道现在的和将来的人与过去的人都是同一个类。所以我们得出一般的结论:凡人皆有死。在这个归纳推理中,我们用了“推”的方法。过去的人皆有死,这是已知的。现在的人皆有死,将来的人皆有死,这是未知的。所以,说“凡人皆有死”,就是把已知的归予同类之未知的,即“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我们正是在“以类取,以类子”。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后期墨家遵循墨子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张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大取》中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非取害也,取利也。……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以人类一切行为的规则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材料二:《老子》以柔弱为贵,多处谈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最典型的,如《老子》第七十六章和第七十八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从日常经验看,柔弱的东西似乎更为持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而连绵细雨却往往能经年累月。受这样的经验启发,得出一种智慧的处世态度,是可以的。但若真的将其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和原理,就失之太远了。(节选自杨立华《中国哲学十五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取》篇中“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的说法,旨在阐明“辩”的方法。B.《小取》中认为,辩有“或”“假”“效”等七种方法,其中“推”和“效”是极为重要的两种方法。C.冯友兰先生认为,先说清楚《墨经》中“故”的概念,有助于将“推”和“效”两种方法解释得更为清楚。D.后期墨家精通“辩”方法,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为了澄清和捍卫墨家趋利避害的哲学立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墨经》中对“故”和“效”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墨家比较注重事理逻辑和事实验证。B.在现代的逻辑推理中,如果不用事实或实验来检验,就无法知道某个一般命题是真是假。C.材料一重点阐述了“推”和“效”的方法,可见墨家其他“辩”的方法在现代已经失去生命力。D.杨立华认为,经验中得出的启示不能作为普遍的规律和原理且《老子》两章的推理方式不值得借鉴。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墨家对“大故”的认识的一项是()A.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相等,它才成等边。D.如果得了肺炎,就会发烧。4.墨家对于“辩”的方法的认识,很多地方与现代逻辑推理的某些概念相似。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5.《老子》两章在谈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辩”的方法﹖请指出并做具体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桥边的老人海明威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竞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什么动物?”我又问道。“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吸。”“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忌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真不敢想。”“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政治跟我不相于,”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巴塞罗那。”我告诉他。“那边我没有热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你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鸽笼没锁上吧?”我问。“没有。”“那它们会飞出去的。”“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文本二: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咪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我来是……”“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首段描写人群和各种车辆通过浮桥逃命的景象,表现了战前的紧张慌乱,也突出了老人无力行走的艰难处境。B.圣卡洛斯是老人的故乡,他对故乡怀有深挚的感情,因为放不下家中需要照顾的小动物,而坐在桥边,不肯动身离开。C.“我”是一个侦察兵,老人长时间坐在桥边引发了“我”关注,“我”希望老人尽快动身,同时对老人的未来感到担忧。D.文章最后写到,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和猫会照顾自己是老人仅有的幸运,这为整篇小说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悲剧气氛。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抓住环境与人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描写,并力求真实客观,文中各处描写都没有流露出作者的感情。B.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写老人始终坐在桥边并多次提及需要照看的动物,凸显了他的身体状况和心灵世界。C.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桥边老人个体命运的密切关注,有力地谴责了摧残美好人性的战争。D.小说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单的情节、简洁的对话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8.《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9.文本一划线部分与文本二在叙事视角、塑造人物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①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注]①数詈:细网。②发:开仓赈济饥民。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材木不可A胜用B是使民C养生丧死D无憾也E养生丧死F无憾G王道之始也11.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喻,指打比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喻”,意为知晓、明白,两者意思不同。B.胜,指尽、完,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和“不胜枚举”中的“胜”词义均不同。C.庠序,古时,殷代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后以“庠序”泛指学校教育。D.孝悌,孝指尊敬老人,悌指顺从兄长,与“忠、信、礼、义、廉、耻”,并称为儒家八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A.梁惠王认为自己能够在发生饥荒时,妥善地安置百姓、调运粮食,已经对国家尽心尽力了,因此对本国人口没有增加感到困惑。B.孟子非常擅长用比喻说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启发梁惠王,指出梁惠王治理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过其他诸侯。C.孟子认为无论是耕种土地、砍伐树木,还是捕捞水产,都应当注重可持续性,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取之有度,不能肆意妄为。D.孟子介绍实行王道具体措施之后,指出梁惠王治理的魏国狗彘吃人食、饿浮遍野却无人治理,以此来敦促梁惠王实行王道。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4.孟子认为君主要想让“天下之民至焉”,需要采取哪些治国措施?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①陆游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②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③壁间尘。【注】①陆游二十岁与表妹唐婉成婚,二人琴瑟和谐,却被陆母拆散。此后,两人沈园重逢,陆游于壁上题《钗头凤》一词,唐婉读后郁郁而终。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冬十二月二日,八十一岁的陆游做梦,梦中来到城南沈园。②蘸:把物体浸入水中。此指寺桥在水中的倒影。③鏁(suǒ):古同“锁”,封住,封闭。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十一岁的陆游梦游沈园,依然内心忐忑,因害怕触动心中伤痛而不敢前行。B.梦中沈园梅香直透衣袖,春水倒映寺桥,以乐景写哀情,倍显诗人心情之凄楚。C.第二首前两句中“又”“只”二字,既蕴岁月无情之感慨,又含物在人亡之悲叹。D.第二首结尾句写陆游梦中再次在壁上题诗,表达对九泉之下唐婉的深切思念。16.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这两首记梦诗在内容、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学而》中指出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并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说是好学了。(2)《春江花月夜》中通过写鸿雁不能传书、鱼儿不能传信,来抒发思妇对扁舟子思念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学校组织一次以“自信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我们在演讲稿中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古诗,来增强演讲的文采和气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A,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B,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指出文中划线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20.文中记述英国的告别仪式时,多处使用精确的数字,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与文中“日落仪式”中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B.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C.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英国国旗就要降下,……”D.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彭定康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4时40分,他登上‘劳斯莱斯’离开了港督府,这是他最后一次离开。”与原文相比,哪个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并且指出“克己复礼”的具体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的内涵,因时而变;尚“礼”的精神,却应代代相传。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礼”的认识和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主要是为了澄清和捍卫墨家趋利避害的哲学立场”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可知,“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是后期墨家所起的的作用,而不是主要目的。故选D。2.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如果……就”错误,表述绝对,结合“在现代的逻辑推理中,若要知道某个一般命题是真是假,就用事实或用实验来检验它”可知,原文只是强调用事实或用实验来检验的必要性;C.“已失去生命力”无中生有,原文说“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D.“《老子》两章的推理方式不值得借鉴”并非杨立华的观点,结合“受这样的经验启发,得出一种智慧的处世态度,是可以的”可知。故选A。3.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依据原文“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和“《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判断,ABD三项都是绝对化表述,只有C项体现了墨家对“大故”的认识。故选C。4.①“或”“假”二法,分别相当于现代逻辑中的特称命题和假言命题;②“效”“推”二法,大致相当于现代逻辑中的演绎法和归纳法;③《墨经》中所说的“小故”和“大故”,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说的“必要原因”和“必要而充足原因(充要原因)”。5.方法:“推”的方法说明:①“推”相当于归纳推理,其特点是由多个具体而类似的事实得出一般的结论。②《老子》由人和草木万物“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事实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现象,得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是典型的归纳推理。6.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因为放不下家中需要照顾的小动物,而坐在桥边,不肯动身离开”错,以偏概全,老人不动身,有需要照顾小动物的原因,更主要是因为年事已高,身体疲累。故选B。7.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没有流露出作者的感情”错误,描写中流露了作者的感情。比如“他太累了,走不动了”,表现出作者对老人现状的关心;“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表现出对老人命运的忧虑。故选A。8.①人物塑造方面:“我”是老人悲剧的见证者,通过“我”见闻、感受,侧面突出老人善良无助的形象特点;②情节组织方面:“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与老人的对话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③主旨表达方面:“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可以令读者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④表达效果方面: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9.叙事视角:①文本一划线部分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叙事者同时是故事里的人物,形成有限视角,叙事比较客观冷静。文本二采用第三人称无限(全知)视角,叙事比较自由全面。塑造人物:②文本一划线部分以人物对话为主;文本二除了对话描写外,还有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10.BEG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材木不可胜用”与前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句式对应,可知B处应断开;依据句末语气词“也”,可在E处断开;“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为判断句,故主谓间G处应断开。综上应在BEG三处断开。11.B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通晓利益。B.“词义均不同”有误,“胜”分别解释为“尽、完”“胜过”“尽、完”。句意:粮食和水产吃不完。/一个人过于质朴,缺乏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过多,不够质朴,就显得轻浮。/无法一个个地列举出来,用来形容数量很多。C.正确。D.正确。故选B。12.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指出梁惠王治理的魏国狗彘吃人食、饿殍遍野却无人治理”有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假设出现的情况,不是对魏国现状的描写。故选D。13.(1)河内遇到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转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荒年也是这样做。(2)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还从来没有(这种情况)。14.①发展农业,保障民生;②兴办教育,推行孝悌。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许可合同标的软件功能与许可范围
- 2024年度电商平台运营及推广合同
- 二零二四年新能源发电设备采购与工程承包合同
- 农村工程施工合同
- 2024电商企业培训咨询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标的为000台服务器设备采购合同
- 多项目调度与协同管理
- 2024年度卫星通信地面站建设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二手摩托车交易合同模板
- 担保租赁合同
- 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
- SCIE数据库使用方法课件
- 供电中心变电站考核标准
- 工程劳务作业能力方案
- 上海202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贵州茅台公司基于近五年数据的财务报表探析案例(定量论文)7000字】
- 课题论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研究
- GB/T 43988-2024滑板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包含常见34种)
- 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网大版)(浓缩500题)
- 四种形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