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江苏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
高频考点
考点一植被与土壤
限时25分钟,正答率:/12.
基础
(2020海南,13—14,6分)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B
2.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
A.巫山B.五指山
C.富士山D.大分水岭
答案C
提升
(2022苏州期末,17—18)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
(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进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
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匿
<叩]0~15cm土层
/
月60---------------------------
)=
以40土层
鲤--------L----15~3()cm
强
一20.
■0倒置耕作
叵
-50510152025
时间/年
3.当表土土壤有机碳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
答案C
4.“倒置耕作”会()
A.促进杂草生长B.减轻土壤侵蚀
C.减排温室气体D.增加病虫危害
答案C
(2022湖南,11—13,9分)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
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
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离河群落属性影响因子
岸距群落土壤土壤土壤
海拔
离群落结构盖度含水量容重电导率
(m)
(m)(%)(%)(g/cm3)(mS/cm)
50乔一灌一草30.339165.731.410.36
200乔一灌一草34.009175.041.500.59
350乔一灌一草40.339144.421.500.37
500乔一灌一草46.6791418.511.412.56
650乔一灌一草74.3391319.271.370.40
800乔一灌一草68.6791315.231.381.02
950乔一草45.009127.781.400.50
1100乔一草40.339163.061.580.66
1250乔一草34.339152.321.621.98
5.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6.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答案D
7.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答案B
(2021湖南,6-8,9分)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
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
面三题。
100°E105°E110°EU5°E120°E
8.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
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
答案C
9.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B.中央省
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
答案A
10.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答案C
挑战
(2021山东,5-6,6分)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
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m
针叶
A林
u
—
叶
A阔
Y林
原
草I
上
12(X)Y草原U
&草原皿
900
察尔森
600平台
300
050100150200250300距离/km
1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n、草原I、草原in
B.草原II、草原m、草原i
c.草原川、草原I、草原n
D.草原原、草原II、草原I
答案c
1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H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
答案B
考点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限时30分钟,正答率:/10o
基础
(2022苏锡常镇3月模拟,8—10)非洲壮美景色稀树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鲜为人知的
是,中国海南岛西部也有类似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据学者研究,海南岛的热带稀树草原受热带季风气
候控制,雨季和旱季明显,旱季尤为干旱。调查发现海南岛西部的第四纪沉积层易渗透,地表储水力极
差,也是其形成原因之一。下图为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带旱季盛行()
A.偏东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答案A
2.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成因包括()
①雨影效应②狭管效应③焚风效应
④“喀斯特”效应⑤干岛效应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④D.①③⑤
答案C
3.海南岛西部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形成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B.整体性
C.层次性D.过渡性
答案B
(2018海南单科,18,3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
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题。
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含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C
提升
5.(2022湖南,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
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
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
位:kg/m?)。
-880^等裔线(m).3.0有机碳密度(kg/m》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4分)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1)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高于山谷(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山谷含量相对较低)O
原因:山脊光照强度大,植物光合作用旺盛,生长量大;山谷相对封闭,光照较弱,植物生长量小;山谷的
汇水作用导致地表径流汇聚,表层有机碳容易被侵蚀,因此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低。
⑵与长白山相比,该地纬度更低,光热水更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植被类型多样,
植物生长量大。
(3)科学培育林地,持续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优化(更新)林木品种,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培育
优质树种,提高抗台风能力;加强森林管护,严防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等。
6.[2021连云港期中,24(1)]读“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如图)",回答下题。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桂林地区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可溶性、透水性好;地
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多(水热充沛);地处岩溶盆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生物生长旺盛,
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
7.[2019天津文综,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辉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例
——国界
....市界
>河流
—铁路
—公路
O村镇
@城市
•口岸
4港口
一一航线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
挑战
(2022全国甲,7—8,8分)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下
图,完成下面两题。
河流
海岸沙漠
.历史海岸
线/年份
8.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
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
D.汹涌的洪水
答案C
9.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A
10.[2022南通一模,25⑵]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北邻毛乌素沙地,南连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具有过渡性特点,
属典型生态脆弱区。2000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盐池县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明
显好转。
材料二图1为“盐池县位置及地势变化示意图”。图2为“盐池县2000-2017年土地利用构成变
化图”。
2000年2017年
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林地、草地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减轻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涵养水源;改善局部小气候;
生物栖息地增多,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三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限时30分钟,正答率:/15o
基础
(2021广东,11,3分)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
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
息。据此完成下题。
运载火
发射场发射时间
箭名称
中国长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征5号B
欧洲
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织女星
美国卡纳维拉尔角(28°29'N,
西五区区时1月28日22时44分
猎鹰9号80°35'W)
1.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B
(2020江苏单科4分)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
两题。
①高山冰雪寒漠
海拔/米②高山灌丛草甸
2.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
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
答案D
3.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答案C
提升
(2022山东,8—9,6分)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
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落叶松/柞树赤杨/红毛柳塔头墓草落叶松/白桦
(560.0m)(533.8m)(530.6in)(545.6m)
4.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
C.地形D.岩性
答案c
5.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C
(2022扬州中学3月模拟,12—13)气候变化会弓|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年前
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据研究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
相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阶段川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
C.太行山脉D.冈底斯山脉
答案A
7.据图推测()
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至[]1的垂直分异
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
③阶段I,气候较阶段in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
④阶段n,气候较阶段用冷湿,荒漠面积较大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c
(2020山东,13—15,9分)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
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
峰丛一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0o太行山区
8o
6o
4o
2o
O
(
兴
)
史
卬
下
画
余
踞
案
联
其他(阔叶林、灌木丛、草丛、城乡用地等)
8.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答案B
9,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答案A
10.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
答案B
(2018天津文综,1—2,8分)结合图1和图II中的信息,回答下面两题。
1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I中景观的地点,是图II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A
12.在图I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答案C
挑战
(2022南京、盐城一模,9—11)下图为阴山山脉不同地段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阴山山脉不同地段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
的温性针叶林带IM寒温性针叶林带
豳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国山地疏林、灌丛带
■山地典型草原带遨3荒漠草原带
13.甲、乙、丙、丁对应的自然带,正确的是()
A.甲一草原化荒漠带
B.乙一山地荒漠草原带
C.丙一典型草原带
D.丁一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A
14.阴山东段阴坡、阳坡自然带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阳坡土层厚
B.阴坡湿度大
C.阳坡降水多
D.阴坡坡度小
答案B
15.阴山自然带分布及物种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自然带高度东段高于西段
B.随海拔升高物种丰富度降低
C.坡向的植被差异东段大于西段
D.随经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
答案D
原理规律
原理过程
原理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2022学术诊断测试,4一6)黑碳是农作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雾、家用煤炉的烟和机动车尾气中的一种
活性成分,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潜在温室气体。一旦黑碳降落在喜马拉雅冰川,它们就会使冰雪
的颜色变暗,从而增强其吸收热量的能力,使其温度升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黑碳在喜马拉雅地区沉降关系最大的是()
A.季风B.信风
C.河流D.洋流
答案A
2.冰川融化加剧,主要是因为黑碳增强了()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地面吸收
答案I)
3.黑碳加剧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进而威胁亚洲地区的水源和粮食生产,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相似性
答案A
原理2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8江苏单科,10,2分)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
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题。
海拔立年平均降水量
(m)冰雪冻原雪腑
4000-
型状植被<400
山地灌丛.
3400-山施
330-530
\针叶林
2400-
甲230-330
1700-02%60-230
4.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答案B
原理应用
原理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1.[2019课标I,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W匕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
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
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
地理环境。
20040°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
响。
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
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原理2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1南京、盐城一模,国家地质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我国某山体进行植被考察,下图为该山体
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例
E3冰雪
■高山垫状植被
:口山地针叶林
□山地草甸
\口山地草原
■E3荒漠
等高线⑺)
2.图示山体可能位于()
A.滇Bj||C.鲁D.新
答案1)
3.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山体植被垂直带谱的是()
南坡(M)北坡(N)
雪线
荒漠
A
北坡(M)南坡(N)
荒漠
B
南坡(M)北坡(N)
C
北坡(M)南坡(N)
D
答案c
疑难
疑难点雪线、林线的分布及影响
[2020北京,20(2)(3),7分]奥地利某村在18世纪60年代约有200人,以放牧和编织为生。到1910年,
因大多数村民外迁,全村仅剩39人。随着山地旅游的兴起,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
向旅游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村成为登山、滑雪胜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长到420人,
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下
图为该村景观及当地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该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2070米。
(1)指出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植被类型,说明该植被生长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据。(4分)
冻土是指温度在以下的土壤,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年该村
相邻的甲、乙两地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月份
2
就0.5
送
1.0
乙
(2)比较甲、乙两地冻土层的差异,说明主要原因。(3分)
。答案(1)针叶林;约4月至10月;月平均气温较高,满足林木的生长条件。
⑵甲地比乙地冻土层薄且持续时间短,甲地积雪较厚,利于土壤保温。
概念题型
题型一地理特征
题型解读: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的显著征象和标志。本专题地理特征类试题主要包括观察和识别常见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等■设问时常结合具体土壤构成图判断或描述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结合区
域图或示意图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答时要充分结合示意图进行分析判断,常常按照“先分析判断再
描述说明”原则进行答题。
(2020山东潍坊二模,5—6)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春季融化,已经成为制约水文、农业、工程方面不可或
缺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在天山北坡阿热都拜流域进行观测并绘制了土壤冻融阶段示意图(下图),该
流域本年度冬季地表积雪较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三个阶段中土壤温度最稳定和土壤湿度最大的阶段分别是()
A.土壤冻结土壤完全冻结
B.土壤完全冻结土壤冻结
C.土壤冻结冻土消融
D.土壤完全冻结冻土消融
答案D
2.春季某段时间,监测探头显示土壤表层温度、湿度持续增加,但深层变化很小。观测人员据此可能发
布的灾害预警是()
A.干旱B.洪水C.冻害D.滑坡
答案B
3.[2017浙江11月选考,27(3),3分]读北部湾城市群示意图(局部),完成下题。
108°111°
北部湾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地区,其西北部山地丘陵坡度,土层
浅薄,南部肥沃的耕作土壤为
答案南方陡(大)水稻土
题型二地理联系
题型解读:地理联系反映地理要素、区域、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本专题涉及地理联系的内容主要包
括土壤与人类的关系、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等。设问呈现的方式主要有影响、关系和意义类问题。解答该类
试题要审清题意,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适当运用意义类答题模板规范答题.
(2021新高考省市T8联考,8—10)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
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
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0—10cm10—20<n)
土壤层次
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最
上壤抗蚀指数(%)
0
0
8
8
8
X
7
7
7
阔漱阔针灌
叶
丛叶丛
林n-
林林
0—10cm10—20cm
,壤万次
不同植被群1落的工壤抗蚀指数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答案A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叶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答案D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
C.阔叶林D.混交林
答案C
4.[2021江苏扬州1月模拟,26(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5分)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
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下游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
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一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巴尔喀什湖
卡普恰盖取
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
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
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河谷北、东、南三面为山地,谷地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河谷
气候湿润;高山多冰雪覆盖,夏季冰雪融水量大;北面高山阻挡冷空气,冬季相对温暖;南面高山阻挡干
热气流,夏季凉爽;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情境应用
简单情境
(2022苏北四市一模,9—10)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下图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带是图中的()
A.甲B.乙C.丙D.T
答案B
2.导致南迦巴瓦峰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拔
C.相对高度D.坡向
答案C
复杂情境
(2022南通一模,11—12)丹霞地貌具有顶平、坡陡的特征。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多耸立的孤岛状山
峰,海拔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因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孤立山顶植被呈环状分
布格局。下图为“某丹霞山峰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导致植被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热量
C.光照D.岩性
答案A
4.山顶植被环状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分异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
答案D
陌生情境
5.(2022泰州期末,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岳麓山(28。20'N,112。44'E)大致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00.8m。藤本植物具有湿热特性,某
中学地理研究小组调查岳麓山东西坡藤本植物的分异特征,并绘制沿某样线的剖面植被群落图(图1)。
材料二植被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组合。研究小组发现,岳麓山植被群落的高度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同时,藤本植物数量
在不同坡向、坡位上还存在分布上的差异。图2为岳麓山东、西坡面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图3为岳
麓山东、西坡面不同坡位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
海拔(m)
图1
12
(1)比较东、西坡面藤本植物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2)简述西坡面不同坡位藤本植物差异的主要表现,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推测自坡脚到山顶岳麓山植被群落的变化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1)东多西少。藤本植物喜热喜湿;东坡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寒冷干燥,不利于藤本植物生长。
(2)植株数量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夏季风的暖湿气流最先影响西坡面上坡位;冬季风的冷干气流最
先影响西坡面下坡位;西坡面的上坡位水分条件更好,更适合藤本植物的生长,中坡位、下坡位次之。
(3)植被群落高度自坡脚到山顶递减低山丘陵流水侵蚀明显,土壤及养分易累积在坡脚;风力随着坡
脚向山顶增大,导致上坡位地区难以形成高大的植被群落。
审题解题
审题方法
关注隐含条件、干扰信息和审题关键点,引导考生学会怎样读懂题
(2020课标I,9-11,12分)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
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o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W版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
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引导设问
设问①分别说明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对山地林线和雪线高度的影响。
设问②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树木矮小稀疏,枝干呈匍匐状生长,请解释其成因。
设问①q答案气温升高使林线上升、雪线上升,降水增加使林线上升、雪线下降。
设问②@答案分布在海拔较高处,气候寒冷,多强风。
原题设问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B.中龄结实树
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答案A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答案C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
答案I)
(2020课标山,9-11,12分)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
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
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
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答案A
5.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答案A
6.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B
解题思路
深度解析,思维路径、过程分析和解题流程,引导学生掌握做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2021河北,12—13,6分)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
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下图示意我国东部
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000-
3000-
三VI亚高山常绿落叶灌丛与草甸带
V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
§2000-
N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m常绿阔叶林带
1000-11季风常绿阔叶林带
I季雨林、雨林带
0-
引导设问
设问①简要说明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设问②说出我国热带地区的分布范围及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设问①。答案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设问②q答案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包括云南省南部、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海南等。主要气象
灾害为台风。
原题设问
7.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
B.II—m—iv
c.ni-iv—v
D.iv-v—VI
答案i)
8.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42-2025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 GB/T 45211.2-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2部分:叶锈病
- 清洁服务外包协议
- 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劳动合同
- 国际油气贸易合同文档
- 环保产业投资协议书
- 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
- 在线医疗咨询平台推广合作协议
- 销售承包的合同
- 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合同
- 【《苏泊尔公司存货管理的优化建议分析》13000字论文】
- 2024年车载SoC发展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2024-09-零部件
- 伽马数据: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课件(2024年春季版)
- 高一英语完形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收费站稽查管理制度
- NB-T31056-2014风力发电机组接地技术规范
- DL5190.5-2019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 农信银支付系统文档
- 华为认证HCIA-Security安全H12-711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工地春节前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