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论》模拟(十六)申论二、给定资料(1)新华社业网讯,2008年3月26日上午,家住威海市环翠区新联巷的李建华外出回家,刚打开4楼的家门进屋时,在楼道里伺机作案的歹徒丁某跟了进来,持刀从背后搂住李建华。出于本能,李建华大呼救命,受到惊吓的歹徒将李建华摁趴在地,朝她的头部、颈部连捅几刀。面对死亡的威胁,多年坚持冬泳、身体素质不错的李建华开始与歹徒殊死搏斗。相持过程中,李建华对右手被划伤的歹徒说:“你只要不杀我,要什么东西都可以。”歹徒同意了,但李建华从家中只找出100元现金,歹徒见只有这么点钱,一时恼羞成怒,从餐桌上抄起一把水果刀,朝李建华的胸部全力刺去。幸好李建华穿的棉衣较厚,水果刀的刀柄被折断了。这时,精神紧张、体力耗尽的歹徒崩溃了,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央求李建华杀了他。见此情形,李建华平息了心中的恐惧,对歹徒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李建华随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由于歹徒双腿无力,李建华搀扶着他下了楼。街上的人看到这两个血淋淋的人吓了一跳,问是怎么回事,李建华只是说“家里出了点事”。到了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她的干儿子,使歹徒得到及时救治,直到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赶到手术室,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记者4月2日在威海市立医院采访了李建华。她说:“我没有告诉别人他是歹徒,是怕他走不到医院就被人打死。他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我不希望用一种暴力方式去对待他,就算把他打残废了有什么用呢。我当了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为去感化他。”办理此案的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刑警唐萌告诉记者:“李老师的善举非常感人,但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她应该告知群众或主动报案,将歹徒在第一时间抓获。”(2)综合媒体报道,李建华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法制社会讲求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绝不能袒护和宽容,这是大是大非、善恶分明的问题。山东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涂可国分析指出,在法制社会,道德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和智慧,道德教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若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宽容、同情、怜悯和良知,将有助于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想一想吧,把这孩子送到监狱,待一段时间出来,很有可能他以后还是继续去偷去抢去杀人;而李老师的宽容对他心灵的刺激,也许会把他感化为一个好孩子,我们为什么要批评李老师呢?她的举动太令人感动了。这个世界就是太冷漠才让那么多人去偷去抢。以恶制恶,最后还是大家都自尝恶果。向李老师致敬!精神可嘉,勇气可嘉!”也有人说,“以德报怨,不是一般人的心胸了!不过我觉得为那歹徒不值得。当李老师第一次答应他不报警并拿钱出来,歹徒还嫌钱少,用刀直插李老师胸部,这明显是杀人动机了,如果这一刀捅进去了,结果会是怎么样?一个好人就死了!”还有人说,“李建华善恶不分,她的行为很迂腐,”更有直接抨击李建华的行为“现在的社会已经沦落到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境地,宽容犯罪就是最大的犯罪,东郭先生有时比狼更可恶。”(3)以下是搜狐客发表的四篇文章的内容摘录。【一】从不畏强暴敢于与歹徒搏斗,到歹徒精神崩溃受伤倒地需要救治,李建华老师已经从一个正当防卫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和悲悯意识的公民,本着人道主义和以德报怨的人文精神,拨打120对歹徒实施救治,值得赞赏和肯定。然而。无法回避的是,李建华老师的道德感化却意欲以放弃坚守法律为代价——“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原本充满温情色彩和人性光辉的道德感化趋向了“异化”——在法治社会中,讲究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的生命救援是一回事,让其接受法律的惩处则是另一回事,不能混淆而论。也就是说,李建华老师应在拨打120的同时报警.而不是有意放任其逃脱而去。……这种“无原则”的“以德报怨”,也应引起我们反思。对危害社会的歹徒而言,法律的救赎永远是道德感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突发性的暴力犯罪案件中,道德感化所产生的力量其实是极其有限的,要想完全将之从犯罪的泥潭中彻底拯救出来,还需要法律的矫治。【二】这则颇有争议的报道也深深打动了我,与此同时我想起去年4月份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个枪击案。在停课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人意外的是,凶手赵承熙和三十二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两则报道带给我一种感动,一种温暖的冲击,让人警醒更让人深思。大学为何将凶手列为悼念对象?李建华老师为何要救治歹徒?这种常人年不能为的“怪举’’是善恶不分还是一种大德大义的体现?……李建华救歹徒与美国将凶手赵承熙列为悼念对象已不是一个“行为怪圈”,它体现出人们最朴素的生命伦理与最洞彻人性的价值观。宽恕不是姑息,也不是通过原谅别人来获取阿Q式的精神胜利,更不是强者对分阶段施舍怜悯时所具有的倨傲姿态。宽恕是一种善意与善行,有善意者能自我肯定与超越,有善举者能改变社会,使社会进步。救治19岁歹徒的生命并不表示诋毁法律与制裁,原谅赵承熙并不表示默许暴力的存在。愿我们在“行为怪圈”的背后都能感受到宽容和爱的博大,让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洒满博爱的感动与温暖。【三】受害者救加害者的案例实为少见,在人们眼里歹徒、小偷就应该有恶报,甚至丢掉身家性命。与李建华截然相反的是,部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酿成过不少悲剧,2007年5月25日,浙江湖州3位抓小偷的市民,将年仅17岁的小偷周某逼入河中溺水而亡;2008年2月29日上午,福建永泰县城关镇一青年男子在超市调包香烟时被检票员识破,在“抓小偷”的喊打声中慌不择路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然而,面对他的大声呼救,百余人旁观其挣扎浮沉达10分钟之久,竞无一人肯对其施以援手,最后眼睁睁看着该青年溺亡。小偷的生命可以被随便删除?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有生命权,对任何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有色的冷漠与谋杀只是一念之差。李建华的宽恕与救助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表现,她的胸怀让她能够平等的对待任何人。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在道德面前,她表现出母爱和教师的本能,保护一个刚成年的孩子,在法律面前,她既没有防卫过当,也让歹徒有了应有惩罚,更重要的是她维护了人权。李建华的大仁大义,给人权意识尚为欠缺的中国人上了堂好课,一视同仁不止是停留在等级制度、阶级观念上,还应当杀向道德的潜意识。【四】快意恩仇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漠视,一种比生理伤害更严重的心理暴力和精神冷血,更能杀人于无形。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国人特别是当今某些愤青,就有这种暴力血腥心理,对于所谓的“敌人”,充满的是仇恨,第一想到的不是拯救而是除之而后快,缺乏一种人性,一种宽容,更谈不上博爱。这种思潮蔓延开来,就会导致一种社会暴力情结……。这是一种典型的灵魂和精神短视,当一个社会的心灵变得只有冷血和血腥时,剩下的必然是精神沙漠和人文废墟,这个社会还怎样走向文明?这比看得见的生理暴力可怕得多。我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有着恻隐之心的李建华,正是深深理解了这种博爱精神的重要意义,其仁其义,恰是当今浮躁社会所欠缺的。……这种问题,还会引发“该不该”的争论。正好反映了我们某些灵魂的狭隘和偏执。要说“指责”,我们倒是要提醒李老师此前的搏斗不一定对头——因为你若力所不及,则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本来对方只“谋财”,结果演变成“害命”,这样的悲剧之例已有不少。至于说在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干儿子”,没有主动去报警,这应该看作是为了方便救治的姑妄言之,“大仁似愚”,对此,我们应该理解。(4)“健康863心理网”著名心理学专家筱丹女士认为:公众对李建华事件的争议源于对道德难题的不同判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事引发的是公众在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上的深层思考。随着社会形态在更迭中渐次演变,人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由于个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自然表现为对道德抉择的不同判断。以李建华为例,在这一事件中,她从一个以暴制暴的正当防卫者,转变成一个具有悲悯意识的救助者,自身的客观原因不可或缺。从事了30年幼教工作的李建华,对孩子有着特别的感情。正是浓浓的母性情怀让她在歹徒陷入绝望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希望用爱心挽救与感化迷失的人。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报怨”的道德境界。三、作答要求第1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搜狐博客发表的四篇文章,分别说明这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德”在这四篇文章中的具体含义。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总字数300字。(30分)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文章一认为,一方面李建华救治歹徒值得赞赏和肯定,另一方面她欲放弃对犯罪分子的追究,违反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遏制犯罪不能只靠道德教化,还需要法律的矫治。“德”在本文中指救助犯罪分子生命的人道主义行为。文章二认为,李建华救歹徒体现了平等的生命伦理和宽恕的价值观,使全社会感受到宽容和博爱的力量,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德”在此代表对犯罪分子的宽恕。文章三认为,李建华对犯罪分子的宽恕与救助,启示国人应增强人权意识,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犯罪分子的生命权。“德”表示尊重犯罪分子生命权的道德意识。文章四认为,李建华救助歹徒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报怨”的道德境界,对她行为的不同认识体现了社会成员对道德抉择的不同判断。“德”代表爱心和以德报怨。答案解析:第2题、请参考给定资料,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对李建华“以德报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表达简洁顺畅,总字数300字左右。(30分)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对于以德报怨问题,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钥匙。道德,即仁慈与宽恕的行为,不是无条件施与的,是要看具体场合、对象的。李建华救援犯罪分子生命的行为,只有在犯罪分子不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才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无原则地实施救援,甚至帮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那就是放纵犯罪,对自己、对罪犯、对社会都是有害的,不值得肯定和效仿。以德报怨的行为,不能脱离法律的环境来看待。我国实行依法治国,违法必究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任何社会成员的行为都不能背离法治原则。对犯罪分子的生命救援是一回事,让其接受法律的惩处是另一回事,不能混淆。当李建华尊重罪犯生命权,对其施以援助时,这是法律允许的宽恕和人道主义行为;当她放纵罪犯逃跑,就已不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本身就构成了犯罪。答案二(515字)道德是有条件的,对个体的仁慈与宽恕应视具体对象而施,不能简单地说一视同仁,更不能无原则地提倡以德报怨。李建华以德报怨的行为在确保自身和社会安全的前提下,对犯罪分子给予人道主义的救助,使其生命权得到保障,这是在犯罪分子确实停止危害,或无法继续危害受害人和社会的前提下;我们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与犯罪分子讨价还价,都无原则地救助犯罪分子,否则对犯罪分子的仁慈就是对社会其他成员的不仁,这仅仅在道德上也是立不住脚的。《论语·宪问》记述孔子对“以德报怨,可乎”的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无疑是我们认识以德报怨问题的最佳道德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又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违法必究,必须让所有犯下罪行的人受到法律的惩处,这是对犯罪分子最大的仁慈、最深刻的精神救赎。对犯罪分子的生命救援是一回事,让其接受法律的惩处则是另一回事,不能混淆而论。李建华在救助犯罪分子的同时,应当报警,而不是有意放任其逃脱而去。对危害社会的歹徒而言,法律的救赎永远是道德感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突发性的暴力犯罪案件中,道德感化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要遏制犯罪、挽救罪犯,必须依靠法律的矫治。答案解析:第3题、结合给定资料内容,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总字数1500字左右。(90分)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参考例文一(1525字)矫治犯罪应道德与法律手段并举道德与法治同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二者在构建和谐的进程中缺一不可、互不背离、相辅相成。对于当前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问题,根本的矫治之道是道德与法律手段并举,重建社会对道德、法治的共识和信心,从根源上遏止和预防犯罪。李建华在歹徒终止危害行为的时候,主动送其就医,体现了以德报怨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宽容与人道主义精神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显得难能可贵,应予肯定和弘扬。但是,李建华为了实现对犯罪分子进行道德教化的主观意图,欲以放弃法律坚守为代价,拒绝报警,要私放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要予以否定。歹徒在不受惩治后,由于受害人的教化作用,能够停止犯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罪犯,只有法律才是必要的、也是最好的矫治和救赎手段。道德的实行是有条件的,仁慈、宽恕、救助这些行为,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施,因为我们清楚犯罪分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在其正在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时表现出善意、做出善举,不仅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危险的、有害的,不仅祸及自身,也将危及社会。在歹徒进行犯罪时,任何人不可能想到以德报怨,用劝说和牺牲自己去感化犯罪,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使歹徒更加肆无忌惮。只有在歹徒丧失加害能力、停止危害他人的情况下,对歹徒的善意、善举才有施展的余地。这种情况下,李建华主动打120送歹徒去医院救治,确实是一种以德报怨的行为,达到了无私的崇高境界。如果时间倒过去,这种行为发生在歹徒加害时、双方殊死搏斗中,那不仅不是以德报怨,反而是迂腐和愚蠢了。与道德有条件发挥相对,法律必须无条件执行并被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时间、地点、人员的不同而有异,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本质。李建华引起争议的行为是她企图私下放走罪犯,理由是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那样宽容对方,“用行为去感化他”。且不说谋财害命的犯罪分子会不会被感化,仅私放罪犯这一点就已经触犯了刑律,把自己摆在了与犯罪分子同谋、协助犯罪分子逃跑的位置上。如果“以德报怨”指的是这种私放罪犯的行为,那么它就是无原则的道德,是一种伪善的、有害的道德,是东郭先生式的姑息迁就坏人的道德,其结果极大可能是纵容犯罪,害人害己,违反法治,贻害社会,也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这种行为也背离了以德报怨要促进社会和谐的初衷,所以要根本否定。孔子说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坏人宽容,就意味着对好人残忍。我们可以原谅坏人对自己的伤害,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放纵坏人逃脱法网去伤害他人。人性的宽厚和爱心决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私放罪犯,任何道德感化都无法代替法律对罪犯的审判与惩治。对于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通过审判,按其罪行量刑、服刑,对其进行改造教育,使其明白重新做人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犯罪分子的矫治与救赎,才能保障道德发挥应有作用,才能维护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李建华的行为,暴露了作为公民她不懂法、不守法,不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公共利益的问题。当前,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生命平等的生命伦理和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人权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同时,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坚持弘扬法治精神,严格贯彻法治原则,引导公民知法、守法,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利益的意识,增强保护自己、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避免更多的姑息违法犯罪的东郭先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损失。只要我们把弘扬道德与坚持法治结合起来,就能更有效地遏制和预防犯罪,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就有希望好转,社会和谐也就有希望实现。参考例文二(1741字)矫治犯罪应道德与法律手段并举道德与法治同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二者在构建和谐的进程中缺一不可、互不背离、相辅相成。对于当前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问题,根本的矫治之道是道德与法律手段并举,重建社会对道德、法治的共识和信心,从根源上遏止和预防犯罪。李建华对于入室行凶抢劫的歹徒,能够奋起搏斗;在歹徒终止危害行为的时候,能够主动送歹徒就医,体现了勇于斗争和以德报怨的精神,虽然这更多地出于人性本能,并不具备很强的道德示范意义,但在当今社会宽容与人道主义精神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显得难能可贵,应予肯定和弘扬。但是,李建华为了实现对犯罪分子进行道德教化的主观意图,欲以放弃法律坚守为代价,拒绝报警,要私放犯罪,这就不可取了,甚至也违反了法律。警察接报后赶到,事实上矫正了李建华尚未实行的违法行为,挽救了李建华,也挽救了歹徒。因为歹徒在不受惩治后,仅凭受害人对他的宽容放纵所起到的教化作用,能够停止犯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罪犯,只有法律才是必要的、也是最好的矫治和救赎。道德的实行是有条件的,仁慈、宽恕、救助这些行为,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施,因为我们清楚犯罪分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在其正在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时表现出善意、做出善举,不仅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危险的、有害的,不仅祸及自身,也将危及社会。在歹徒进行犯罪时,任何人不可能想到以德报怨,用劝说和牺牲自己去感化犯罪,要对方放下屠刀,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不是歹徒立地成佛,而是犯罪行为升级扩大,更加肆无忌惮。只有在歹徒丧失加害能力、停止危害他人的情况下,对歹徒的善意、善举才有施展的余地。这种情况下,李建华主动打120送歹徒去医院救治,确实是一种以德报怨的行为,达到了无私的崇高境界。如果时间倒过去,这种行为发生在歹徒加害时、双方殊死搏斗中,那不仅不是以德报怨,反而是迂腐和愚蠢了。与道德有条件发挥相对。法律必须无条件执行并被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时间、地点、人员的不同而有不同,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本质。李建华引起争议的行为是她企图私下放走罪犯,理由是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那样宽容对方,“用行为去感化他”。且不说谋财害命的犯罪分子会不会被感化,仅私放罪犯这一点就已经触犯了刑律,把自己摆在了与犯罪分子同谋、协助犯罪分子逃跑的位置上。如果“以德报怨”指的是这种私放罪犯的行为,那么它就是无原则的道德,是一种伪善的、有害的道德,是东郭先生式的姑息迁就坏人的道德,其结果极大可能是纵容犯罪,害人害己,违反法治.贻害社会,也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这种行为也背离了以德报怨要促进社会和谐的初衷,是要根本否定的。孔子说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坏人宽容,就意味着对好人残忍。我们可以原谅坏人对自己的伤害,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放纵坏人逃脱法网去伤害他人。人性的宽厚和爱心决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私放罪犯,任何道德感化都无法代替法律对罪犯的审判与惩治。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没有法律保障的道德手段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暴力刑事犯罪分子,仅有道德的感化是无法使其改恶从善的。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按其行为量刑、服刑;同时在服刑过程中,对其进行道德感化教育,使其明白重新做人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犯罪分子的矫治与救赎,才能保障道德发挥应有作用。才能维护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李建华的行为,暴露了作为公民她不懂法、不守法,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公共利益的问题。当前,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生命平等的生命伦理和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人权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同时,必须坚持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严格依法惩治犯罪,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导向,引导公民知法、守法,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增强保护自己、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避免姑息包庇违法犯罪的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损失。只要我们把弘扬道德与坚持法治结合起来,就能更有效地遏制和预防犯罪,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就有希望好转,社会和谐也就有希望实现。参考例文三(共1686字)矫治犯罪应道德与法律手段并举李建华老人在遭遇歹徒入室行凶抢劫时,始而与歹徒搏斗,在歹徒受伤并失去行凶能力和意图的情况下,不仅送歹徒去医院救治,而且拒绝报警,意欲私下放走罪犯。这一行为由于其发生的具体环境较为复杂,对它的评价也出现了分化。到底在当今社会要不要弘扬宽恕和人道主义精神呢?法律与人性、道德价值应如何对待?为什么李建华的“以德报怨”要加上一个引号。打上一个问号?解答这些问题,要准确把握道德的有条件原则和法律的无条件原则。之所以说道德是有条件的,仁慈、宽恕、救助这些行为,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施,是因为我们清楚犯罪分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在其正在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时表现出善意、做出善举,不仅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危险的、有害的,不仅祸及自身,也将危及社会。在歹徒进行犯罪时,没有所谓“以德报怨”的余地,保护自己、遏制犯罪是受害人唯一能做也必须做的事情。李建华在面对歹徒持刀枪劫的生命威胁时,大声呼救并与其搏斗,这是正当防卫,是当时情境下李建华的正确选择:在歹徒受伤、双方有妥协的可能时,李建华与歹徒讨价还价,允许歹徒拿钱后离开,也不失为一种保全自己、延期惩罚罪犯的明智选择;当歹徒筋疲力尽、丧失加害能力的时候,李建华主动打120送其去医院救治,这种行为的确已超越了狭隘的恐惧、仇恨,上升到了宽容和博爱的无私境界。这种宽容和博爱,是人性光辉的凝聚,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具有道德感化力量。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无私的人道主义和宽容、博爱、尊重生命的精神,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利。但是,李建华拒绝报警,试图放纵犯罪分子逃脱,这已超越了道德边界,越过了法律所允许的界限。成为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月子中心产后康复与美容护肤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桉树苗木绿色种植与可持续发展合同2篇
- 2024无人机买卖合同协议
- 专业委托经营协作合同(2024年版)版B版
- 2024外墙涂料施工质量责任保险合同范本3篇
- 专业劳务分包协议范本(2024)版B版
- 2025年金融科技参股合作合同书样本2篇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资建设合同3篇
- 2024年网络游戏虚拟物品销售合同
- 2024文艺巡回演出项目风险管理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2024中国工业品电商采购白皮书
- 公安机关保密协议
- 蛇年金蛇贺岁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 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招聘3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职业咖啡比赛方案策划书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训专题09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训练)(学生版+解析)
- 2023年二轮复习解答题专题十七:二次函数的应用(销售利润问题)(原卷版+解析)
- 《ISO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 - 要求》之26:“9绩效评价-9.3管理评审”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4)
- GB 26134-2024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