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第7课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部编版归入导倘若让你进行选择,你会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呢?(自由交流时间)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皆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不便之处。那么,在今日所要学习的这首《归园田居》里,诗人陶渊明究竟选择了哪种生活呢?没错,他选择了田园生活。那他选择田园生活的缘由与大家是否相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跟随陶渊明的脚步,去领略他笔下的田园生活究竟是何种模样。知人论世陶渊明,生于约公元365年,卒于427年,乃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士。其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后人私谥其为“靖节先生”。他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实至名归。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而最后一次出仕便是彭泽县令一职。仅仅八十多天,他便毅然弃职而去,自此归隐田园,成就了那广为人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传奇故事。我们往昔学习过他的诸多诗文,如《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篇篇皆为经典之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初读感知读上节课我们在分析曹操的《短歌行》时抓住了诗眼进行分析,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忧”那在这首《归园田居》同样有一个诗眼,同样是一个字,你能找到吗?【明确】归-初读感知读2.围绕这个“归”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课下注释加以分析。【明确】(1)归隐原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归处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归后心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少无适俗韵”,即自幼便不具备迎合世俗的气质。这里的“俗韵”,具体所指乃是官场上的不良风气。“性本爱丘山”,意味着本性钟情于山林之美。故而,陶渊明归隐的缘由,一方面在于官场上那污浊的风气令他心生厌倦;另一方面,自己本就热爱自然,其独特个性与官场风气之间存在着强烈冲突。如此一来,陶渊明毅然选择归隐山林,在自然的怀抱中寻得心灵的宁静与慰藉。-初读感知读4.哪些词句体现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明确】“误”,此字承载着错误与贻误之意,生动地体现出诗人对往昔官场生涯的无尽悔恨与深深遗憾之情。“尘网”,恰似一个精妙的比喻,将俗世中的种种束缚幻化为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如此表述,深刻地写出了世俗对诗人精神的束缚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三十年”,实际上陶渊明从步入仕途至辞去彭泽县令前后共计十三年,然而此处写作“三十年”,不妨视作一种夸张的手法。这种夸张巧妙地表明了诗人在为官之时,度日如年的那种痛苦煎熬之心情。-初读感知读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是写景吗?(这一问可放在划分层次的环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①不是写景,写的是诗人做官的心情。②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互为补充;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困于官场的自己比作笼中鸟、池中鱼,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眷恋向往-初读感知读6.如何理解“守拙”一词?【明确】秉持愚拙之本性,实乃一种高尚的境界。有一词语名曰“抱朴守拙”,其中“抱朴”一词源自《老子》。“朴”恰似未经加工的原木,抱朴便是坚守自身未经雕琢的天然本性。而“守拙”则出自本诗,“拙”虽为自谦之语,然其更深层次之意乃是坚守朴素自然之天性。由此可见,诗人毅然拒绝官场上那些钻营取巧、追名逐利之行为做派,坚定不移地保持着自己自然天成的本真天性。-初读感知读精读赏析读1.诗人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哪些景物?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图景。【明确】田地、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示例:在这清幽静谧的山野之间,错落有致地坐落着八九间质朴的草屋。屋子的四周,十几亩田地环绕,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榆树与柳树的绿荫如华盖般笼罩于屋后,桃花与李花争奇斗艳,绽放在堂前,似在诉说着春的故事。极目远眺,远处的村落若隐若现,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轻柔而缓慢,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人间的烟火。深深的小巷中,忽然传来几声狗吠,惊扰了这宁静的氛围,家鸡受了惊吓,扑棱着翅膀打着鸣飞上了桑树枝头-精读赏析读2.诗人从哪些角度、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勾勒这副图景?【明确】(1)远近结合:“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乃近景之绘;“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为远景之描。(2)视听结合: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有形有色,入目成景;狗吠、鸡鸣,声声入耳。(3)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尽显极静之态;“狗吠、鸡鸣”,清晰可闻。此一方面凸显田园之僻静,另一方面亦为这幅田园画卷增添生机与活力。(4)白描:白描乃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不事藻饰与渲染烘托。作为文学技巧,即用最简练笔墨,不加修饰渲染,以简洁质朴语言勾画景物。诗人描绘景物时,仅客观呈现其自然之貌,未有意在景物中投射自身情感。语言自然朴素,勾勒出一幅平静祥和的田园图景。-精读赏析读3.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轻松、自由闲适、愉悦的心情。-精读赏析读思考探究拓1.既然陶渊明说自己“少无适俗韵”,为什么一开始不选择归隐,而会“误落尘网”之中呢?补充:(陶渊明四次为官经历)【明确】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单纯避世。他曾在不喜的尘俗中浸染数十载,这源于其作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当他满怀济世救国热情踏入官场,所见却是无尽黑暗与混乱,争名逐利、人人自危,要混迹其中就得曲意逢迎。这给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陶渊明带来诸多痛苦,使其为官时常常思念田园生活。历经几次为官后,他终于顺应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回归田园,拥抱自然。—思考探究拓2.陶渊明是从何处“归”向何处呢?【明确】【明确】①从客观经历来看,是从官场归向田园。2从矛盾的、被束缚的状态归向真实自由的本性。—思考探究拓作业练1.《短歌行》与《归园田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企业内部培训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版苗木养护管理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南京二手房买卖电子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零二五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规范范本4篇
- 2025年度墙体改梁与建筑智能化升级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药产品生产安全培训采购合同4篇
-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2023年数学竞赛AMC8试卷(含答案)
- 神经外科课件:神经外科急重症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十天突破公务员面试
- 《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全本台词)
-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样本)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 气功修炼十奥妙
- 安徽省物业服务标准
- 勾股定理的历史与证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