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23《出师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难点】

1.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前预习】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通假字】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__(___)

【一词多义】

遗: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进尽忠言()

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伤先帝之明()

以: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道:中道崩殂()

咨诹善道()

行: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古今异义】

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义:引喻失义___(古义:今义:)

异同:不宜异同(古义:今义:)

愚:愚以为宫中之事(古义:今义:)

晓畅:晓畅军事(古义:今义:)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今义:)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感激:由是感激___(古义:今义:)

涕零:临表涕零___(古义:今义:)

【词类活用】

广:有所广益___(___)

亲、远:亲贤臣,远小人(___)

恢弘:恢弘志士之气(___)

苟全:苟全性命于乱世(___)

奸、忠善: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___)

良实:此皆良实()

优劣:优劣得所()

奸凶:攘除奸凶()

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北:北定中原()

死: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__)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皆良实。()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倒装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

临崩寄臣以大事。(___)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

省略句: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

3.作品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幼年时随叔父避乱荆州。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234年,病死军中。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4.知识链接

“表”,是古代的一种,用于向帝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章、奏、表、议四个小类。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可以说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

5.熟读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课中思考】

朗读课文,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课中探究】

1.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

2.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3.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4.这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6.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7.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8.尽管刘备已故,刘禅昏庸无能,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心是至死不渝。我们曾看过的一部古代剧作《封神榜》中有一位大将黄飞虎,他也是众所周知的爱国将士,可他却曾杀出朝歌,冲出重围,背叛了殷纣王而投向了西岐周文王,你对此二人有何看法。

【课堂总结】

学习这篇文章,我的收获:

【课后巩固】

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点拨要点

【课前预习】

1.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的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和私心,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询问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哀叹、惋惜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2.【通假字】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一词多义】

遗: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读yí,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读wèi,给予)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

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动词,效忠)

进尽忠言(形容词,忠诚的)

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功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取得成效)

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动词,与“无"相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副词,用来)

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介词,在)

欲报之于陛下也(介词,给)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

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形容词,清明)

以伤先帝之明(名词,英明,知人之明)

以: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道:中道崩殂(名词,路途)

咨诹善道(名词,方法)

行:性行淑均(名词,读xíng,品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名词,读háng,行列)

【古今异义】

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店铺等开始营业)

义:引喻失义___(古义:道理今义:含义)

异同:不宜异同(古义:偏指“异”,差异今义:不同与相同)

愚:愚以为宫中之事(古义:谦称,“我”今义:愚昧、愚蠢)

晓畅:晓畅军事(古义:通晓、熟悉今义:明白,通达)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由是感激___(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十分感谢)

涕零:临表涕零___(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词类活用】

广:有所广益___(形容词做动词,扩大,增加)

亲、远: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做动词,亲近。远,形容词做动词,疏远)

恢弘: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做动词,发扬扩大)

苟全:苟全性命于乱世(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奸、忠善: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形容词做名词,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词做名词,忠善的事)

良实:此皆良实(形容词做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优劣得所(做名词,好的和差的,这里指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奸凶:攘除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名词做动词,长草)

北:北定中原(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北)

死: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名词用作动词,为……而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皆良实。(这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也”,判断句标志。)

倒装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状语后置,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状语后置,应为“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省略句: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省略主语,应为“后值倾覆,臣受任于败军之际")

3.孔明三国

4.奏议陈情言事动之以情

【课中思考】

第一部分(1--5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全文按照“分析形势——规劝进言——陈情述志——临表惜别”的结构展开,形势如何、什么建议、什么目标,人员安排和使用,事实与道理都讲述得清楚明白,展现出严谨的结构美。

【课中探究】

1.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这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鞭策刘禅发愤图强。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要悲观,因为还有有利条件:宫廷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在浴血奋战。这是激励后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作铺垫。

2.建议一:广开言路建议二:严明赏罚

应:多听进言,广泛纳谏。宫中府中,赏罚一致。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负责官员处理

不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内外有别,偏私不公

目的:通忠谏之路___昭陛下平明之理

建议三:亲贤远佞

以史为鉴:西汉——兴隆;东汉——倾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国家兴颓的关键在于君王能否亲贤远佞。)

目的:兴隆汉室

这三条建议中,“亲贤远佞"是核心,也是作者反复陈说的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3.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后半部分追述这几件事情,一方面极力表达作者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另一方面,将出师与谏言沟通起来。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把国内“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