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1页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2页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3页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4页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最早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欧洲航海探索时代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3、题干:根据所学知识,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表述错误的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B.人民大众的C.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D.反对封建主义但不需要改变生产关系4、题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确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B.确定新中国的行政区划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5、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超人”的概念,认为“超人”是“超人道德”的体现,他主张通过“超人道德”来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推动社会的发展。选项:A.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和超越B.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和继承C.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科学理性的否定D.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宗教信仰的推崇6、题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选项:A.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B.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是对文明交流的否定D.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是对文明发展的否定7、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了何种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行省制8、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吸取了哪位思想家的建议,采用了何种措施?()A、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荀子,推崇法家思想C、孟子,推行仁政D、韩非子,实行严刑峻法9、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作制度,它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制度是:A.租佃制B.庄园制C.轮作制D.江南-type农作制10、在近代史上,一位学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不改变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位学者是:A.郑观应B.王韬C.张之洞D.康有为11、题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理论的核心是:A.坚持国共合作B.坚持人民战争C.坚持武装斗争D.坚持统一战线12、题干:以下关于“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实行集体化B.手工业实行合作化C.工商业实行国有化D.推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13、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这一行为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增强个人在朝中的地位B、获得北方的地盘C、稳固中央集权D、控制朝廷,操纵政局14、在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的首府分别设在何处?A、长安和洛阳B、太原和陇右C、高昌和碎叶D、龟兹和疏勒1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光B.班固C.陈寿D.司马迁16、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跨越?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B.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C.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D.以上都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民族复兴斗争。”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坚决反对内战,努力争取和平。”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结合所学,谈谈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第二题面题题目: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背景: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封建制度阻碍和内部矛盾等因素的挑战,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请结合具体史实,论述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25分)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评述宋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原因。材料一:北宋时,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画家,在准确绘制地图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北宋聂崇义创制了《九域守制图》,后贾似道故居,名叫《大元大一统志》,此书绘有全国地图四十二幅。材料二:我国宋代是金银器制作高度发展的时期,精美的Maker巧夺天工,其制作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种金银器物的传统装饰手法,錾刻技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宋代技艺更为精进。材料三:宋仁宗时,著名科学家沈括在长期考察实践基础上,撰写了《梦溪笔谈》一书。该书共二十六卷,涵盖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医学以及历史、考古等项目,以沈括的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他tuu创制了简便的观察日影变化的仪器——嘉量器,发明了这种方法,进一步证实了地圆学说,比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早一千年。第四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持续加快。材料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最早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是较早的地方行政制度之一。但本题题干可能意在考察历史上最早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的朝代,因此历史学者常以秦朝作为此特征的开端。但若从时间线最早的“地方制度”视角来看,西周的分封制应当是最早。此题意在考察学生的具体分析和理解能力。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欧洲航海探索时代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答案:D解析:指南针在宋朝时期被广泛应用,对于欧洲后期的地理大发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大发明中,造纸术主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主要影响了军事领域,而印刷术则大大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因此,对欧洲航海探索时代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指南针。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变迁和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3、题干:根据所学知识,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表述错误的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B.人民大众的C.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D.反对封建主义但不需要改变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的一条正确的革命路线,它明确指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其中,反对封建主义不仅包括反对封建的土地制度,还包括改变与封建土地制度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因此,选项D中“反对封建主义但不需要改变生产关系”表述错误。4、题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确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B.确定新中国的行政区划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答案:A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和政体的决议》,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选项A“确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会议的中心议题。选项B、C、D虽然也是会议的议题之一,但不是中心议题。5、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超人”的概念,认为“超人”是“超人道德”的体现,他主张通过“超人道德”来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推动社会的发展。选项:A.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和超越B.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和继承C.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科学理性的否定D.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宗教信仰的推崇答案:A解析:尼采的“超人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和超越。他批判了当时的道德观念,认为这些道德观念束缚了人们的发展,他主张通过“超人道德”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选项A正确地概括了尼采的观点。选项B、C、D与尼采的实际观点不符。6、题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选项:A.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B.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是对文明交流的否定D.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是对文明发展的否定答案:B解析:汤因比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能够促进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选项B正确地反映了汤因比的观点。选项A、C、D与汤因比的实际观点不符。7、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了何种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有效地削弱了贵族和地方势力的权力,强化了中央控制。8、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吸取了哪位思想家的建议,采用了何种措施?()A、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荀子,推崇法家思想C、孟子,推行仁政D、韩非子,实行严刑峻法答案:A解析:汉武帝时期,采纳了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正统思想,通过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的文化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9、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作制度,它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制度是:A.租佃制B.庄园制C.轮作制D.江南-type农作制答案:D解析:江南-type农作制,又称“两熟制”,是指一年内同一块土地上可进行两次种植,这种制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与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租佃制、庄园制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基本形式,轮作制是古代农业中的一种种植方式,但不是指江南地区特有的这种两熟制。因此,选D。10、在近代史上,一位学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不改变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位学者是:A.郑观应B.王韬C.张之洞D.康有为答案:C解析: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明。郑观应、王韬是鸦片战争后主张改革的人物,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们虽然也主张学习西方,但并不特别强调在保持传统制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技术。因此,选C。11、题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理论的核心是:A.坚持国共合作B.坚持人民战争C.坚持武装斗争D.坚持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持久战理论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核心是坚持人民战争,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长期的游击战争和阵地战,最终战胜敌人。因此,选项B正确。12、题干:以下关于“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实行集体化B.手工业实行合作化C.工商业实行国有化D.推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是指中国共产党在1950年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实行集体化,手工业实行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而不是国有化。因此,选项C不正确。13、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这一行为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增强个人在朝中的地位B、获得北方的地盘C、稳固中央集权D、控制朝廷,操纵政局答案:D解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质上是为了利用汉天子的名义来加强自身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以达到控制朝廷、操纵政局的目的。这使得他能够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从而在诸侯割据的局面中占据优势。14、在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的首府分别设在何处?A、长安和洛阳B、太原和陇右C、高昌和碎叶D、龟兹和疏勒答案:D解析:唐朝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边疆地区,尤其是针对西域的辽阔疆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对应的首府分别设立在当时的龟兹(龟兹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和疏勒(疏勒位于今新疆喀什地区),主要负责协调军事和行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控制。1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光B.班固C.陈寿D.司马迁答案:D解析: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6、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跨越?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B.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C.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们指导下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民族复兴斗争。”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坚决反对内战,努力争取和平。”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结合所学,谈谈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答案:1.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它对世界各国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起到了重要支援作用,具有世界意义。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实现了全民族的力量大团结。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影响:消除了民族危机,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经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胜利原因及深远影响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概括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包括民族解放战争、转折点、觉醒和世界意义等方面。其次,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中共领导、世界支持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结合所学,从民族复兴、社会变革、世界贡献等方面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影响。解答时,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第二题面题题目: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背景: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封建制度阻碍和内部矛盾等因素的挑战,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请结合具体史实,论述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25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25分)1.政治方面:分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变化的具体史实;展现对清政府改革、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以及中共早期探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0分)2.经济方面:论述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与早期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6分)3.文化方面:介绍戊戌变法期间思想文化的革新,强调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8分)4.语言表达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分。(1分)参考答案示例1.政治变革:19世纪中后期,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的内部矛盾加剧。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变革尝试,如引进西方科技与思想,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起。1898年,以康有为张之洞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了戊戌变法,期望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然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迅速镇压。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1912-1928年,北洋军阀掌握政权,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内忧外患不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政党,最终在1949年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2.经济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振兴经济,设立商务大臣一职,收回部分煤矿和铁矿山权。也因此产生了所谓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文化转型尝试。由晚清时期的张謇倡导的实业救国思潮,激发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成长。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度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被认为是“短暂的春天”;随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思想:生产合作社制度,试图在中国建立一种面向共同富裕的道路。3.文化变迁: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行了“新政”,促进了思想解放,使国人在西方思想、科学知识方面有所进步。辛亥革命则彻底打破了中国长期存在的封建制度和伦理体系,促进了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社会与文化运动,不仅反对帝国主义,而且促进了新文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特别是新青年群体的觉醒,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评析:本题考察考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及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不仅能够准确列举相关历史事件,同时也需理解这些事件所反映的历史进程和变迁。解析本题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展开,要求考生系统地回顾并梳理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等领域。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基于具体史实的分析能力。答案示例涵盖了上述三个维度的内容,并且按比例分配了评区分值,方便评分和反馈指导。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评述宋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原因。材料一:北宋时,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画家,在准确绘制地图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北宋聂崇义创制了《九域守制图》,后贾似道故居,名叫《大元大一统志》,此书绘有全国地图四十二幅。材料二:我国宋代是金银器制作高度发展的时期,精美的Maker巧夺天工,其制作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种金银器物的传统装饰手法,錾刻技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宋代技艺更为精进。材料三:宋仁宗时,著名科学家沈括在长期考察实践基础上,撰写了《梦溪笔谈》一书。该书共二十六卷,涵盖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医学以及历史、考古等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