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定向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铝的元素符号是A.AL B.Cl C.Al D.CL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C.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3、神舟十二号飞船上使用的国产CPU芯片是由高纯度单品硅为原料生产的,结合“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4、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相等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5、“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运动6、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捂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段变化是由于氧分子不断运动导致的B.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PQ段变化较大的原因是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实验时间越长,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会越来越小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水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分子的体积变大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很小D.教室消毒后,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9、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这里的铅、镍、镉、汞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10、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属于金属元素 B.氯的原子序数是17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2)碘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_;(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___;(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6)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3、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2)A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C中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4、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资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要放热)(1)在图1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___________。(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即可)(2)图2中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一点)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D示意图中,x=__________,其所示元素属于__________(金属/非金属)元素。(2)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__________。(3)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6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只列出计算式子)(2)若测定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95,则该原子中子数为多少?中子数和电子数只差为多少?2、有媒体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DMP)其化学式为C10H10O4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1)塑化剂(DMP)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塑化剂(DMP)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3)塑化剂(DMP)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3、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克,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克,该原子的中子数是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4、(1)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了8g的氧气,则这些氧气的体积是多少L?若这些氧气来自于空气则需要空气多少L?(氧气的密度1.43g/L,空气的密度1.29g/L)(2)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它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多少?5、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第(1)和(2)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是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已知在铝原子核中有13个质子,则铝原子中的中子数是多少?(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多少?(3)相同质量的锂和铝,___________含有的原子个数更多。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B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B实验烧杯C的作用是________。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该实验成功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选C。2、B【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钛原子核外四个电子层,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A.硅是“石”字旁,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符合题意;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不符合题意;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如铁原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核电荷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但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5、D【详解】花的香味来源于花瓣中有一种油细胞,它会不断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芳香油。因为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当花开的时候,芳香油就会随着水分一起散发出来,即该物质的分子向空气中运动,被人的嗅觉器管感觉到,人就闻到花香了,故选D。6、D【详解】A、敞口放置,氧分子不断运动,瓶内氧分子逐渐减少,故选项正确;B、用手捂在塑料瓶外壁,使瓶内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选项正确;C、PQ段将塑料瓶瓶口朝下,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大量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所以氧气体积分数快速减少,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本就含有氧气,所以实验时间越长,传感器测得的体积分数越接近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但不会更小,故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7、B【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氢分子变成水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A正确;B、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是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造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汞原子没有热胀冷缩现象,体积不会变大,选项B不正确;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可见水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C正确;D、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四周,是消毒水中挥发性成分的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B。8、A【分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详解】A.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所以为阴离子。B.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所以为原子。C.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所以为阳离子。D.核内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3),所以为原子。故选:A9、A【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铅、镍、镉、汞是指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所指的铅、镍、镉、汞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的存在形态无关。故选:A。10、A【详解】A、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氯的原子序数是17,不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1)126.9(2)53(3)三【解析】(1)根据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碘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3;(3)镁元素核外有三层电子,位于第三周期。2、(1)四##4二##2得到(2)BD#DB(3)AE(4)C(5)ACE(6)D【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A~E共有四种元素;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A、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C、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E、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表示原子的粒子有BD;(3)由(2)的分析可知,表示阴离子的是AE;(4)由(2)的分析可知,表示阳离子的是C;(5)A、C、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6)D表示原子,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3、(1)3(或三)(2)二得到(3)Cl-【分析】①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②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C和D属于同种元素,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故图中共有三种元素;故填:3(或三)。(2)该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表示该元素位于第几周期,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粒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2,说明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其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二;得到。(3)由C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17,说明该元素是氯元素,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说明为阴离子,故其粒子符号为Cl-;故填:Cl-。4、(1)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逐渐变成红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用烧杯分别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颗粒大小相同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2)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加快了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由下至上逐渐变红(3)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解析】(1)向烧杯中加入品红,扩散开来,使得整个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故现象为: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逐渐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这一性质;要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设计如下实验:用烧杯分别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颗粒大小相同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2)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快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故填: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加快了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滴入2~3滴浓氨水后,浓氨水中的氨气挥发出来,溶解在酚酞试液中时,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由下至上逐渐变红.故填: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由下至上逐渐变红;(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时,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故填: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5、(1)13金属(2)B(3)DE【解析】(1)D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D属于原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质子数,,,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其所在的周期数;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1,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一周期;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C、C粒子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B;(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DE。三、计算题1、(1)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6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56;17若测定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9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中子数为295-139=156;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只差为156-139=17。【详解】(1)见答案;(2)见答案。2、(1)194;(2)60:5:32;(3)61.9%【详解】(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质量之和,则有,故答案为:194;(2)塑化剂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0):(16×4)=60:5:32;(3)塑化剂(DMP)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详解】该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主持人兼职劳务合同范本
- 仓储运输合同范文
- 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篇 推理证明、算法、复数第2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2025年济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有哪些
- 2025年西安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答案
- 孔隙结构对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冲蚀失效行为的影响
- 2025年沪教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选修4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受贿案例心得体会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 项目奖金分配奖励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