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地区 上学期高二语文10月检测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A/34/wKhkGWcotOuAan5hAAHw4LvCqdw653.jpg)
![上海市部分地区 上学期高二语文10月检测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A/34/wKhkGWcotOuAan5hAAHw4LvCqdw6532.jpg)
![上海市部分地区 上学期高二语文10月检测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A/34/wKhkGWcotOuAan5hAAHw4LvCqdw6533.jpg)
![上海市部分地区 上学期高二语文10月检测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A/34/wKhkGWcotOuAan5hAAHw4LvCqdw6534.jpg)
![上海市部分地区 上学期高二语文10月检测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A/34/wKhkGWcotOuAan5hAAHw4LvCqdw6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三)古诗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沧浪峡(唐)许浑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昔日□□方外①□,暮年初信梦中□。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注】①方外:世俗之外的生活。12.小远抄写本诗时,不小心打湿了本子,颈联有几处字迹不清,请你依据所学的诗歌知识,选取一组适合的词语填入空格中()A.不觉甜香 B.未察苦甜C.不信远迩 D.未知乐忙13.下列手法中,本诗没有使用的一项是()A.比喻 B.借代 C.通感 D.对比14.本诗情感丰富,变化起伏,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答案】12.D13.A14.首联:描绘自己头发已半白,独自在残月下寻找沧浪之地,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孤独与落寞之感。颔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舒畅,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颈联: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世俗之外生活的态度转变。尾联:描绘了美味的鱼虾和芹菜,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豁达与释然之情。【解析】【分析】【导语】《沧浪峡》通过描绘沧浪峡风光,表现出诗人在寻求世外隐逸生活与内心深处孤寂之间的复杂情感。首联描绘孤独境遇,中间联用自然景物、今昔变化抒发情感,尾联借归隐生活表达一种悠然之趣。意境清新,情感丰富。【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格律,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颈联下句有“初信”,上句对仗不能出现相同字眼,“不信”不合适,排除C;颔联下句“流水香”,本联尾字不能重复“香”,排除A;“方外”指世俗之外的生活,结合尾句“归去不辞来路长”,可知诗人有意回归世外生活,因此“方外”不能是“苦”的,且本诗押ang韵,“忙”押韵,排除B。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中“缨带”是借代,借指官职或仕途;颔联“万片野花流水香”运用通感,好像看到的流水因为野花都沾染了香气,化视觉为嗅觉;颈联“昔日、暮年”将昔日与暮年的心态进行对比,表现诗人对生活的顿悟;本诗中没有比喻。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诗人以“缨带流尘”“发半霜”体现出诗人的衰老与漂泊,描绘出历经沧桑的形象,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人生失意之感;“独寻残月下沧浪”则表现出孤独、落寞的情绪。颔联“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溪鸟的叫声驱散了暗云,野花在流水中散发着香气,使诗人的心情有舒缓,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与陶醉。颈联“昔日未信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将昔日与暮年的心态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过去不相信世俗之外的生活有乐趣,到了晚年才意识到曾经忙碌的生活如同梦境,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否定。尾联“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诗人描写了美味的食物,表达了对归家后宁静生活的期待;“归去不辞来路长”则显示出诗人归家的决心,情感由之前的失落、思考转变为对未来世俗之外生活的期待和坚定,流露出一种豁达与释然之情。全诗情感由失意、沉重到愉悦轻快,再到释然洒脱,变化中有起伏。上海市格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三)(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伤春①【宋】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②。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③。稍喜长沙向延阁④,疲兵敢犯犬羊锋⑤。【注】①本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春。建炎三年冬,金兵过江,高宗航海逃亡,此时作者流寓湖南。②《史记·匈奴列传》:“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朴甘泉、长安。”③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伤春》:“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④向子时任长沙太守,带兵御敌,他原任“直秘阁”,作者以汉代史官的“延阁”指称向子。⑤犬羊锋,指金兵。12.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A.奇谲高古 B.雄浑沉郁 C.苍茫浑厚 D.严谨清雅13.本诗题为“伤春”,情感却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12.B13.本诗首联抱怨朝廷没有御敌良策,使烽火蔓延;颔联写局势危急,刚奇怪京城听闻战马,又岂料皇帝已逃亡海上,表达对时局的惊讶和哀痛;颈联写自己关山阻隔,身为孤臣,伤春哀时,牵挂在海边的皇帝和朝廷,因此愁绪万千;尾联对向子諲以疲兵御敌的英勇无畏表达赞赏,但也暗含了对朝廷无能的批评之意;全诗从抱怨转向惊讶,然后抒发哀愁之情,最后既赞赏守将,又暗讽朝廷,题为伤春,实则忧国。【解析】【导语】陈与义的《伤春》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忧伤,诗人感叹朝廷无力平定金兵入侵,借用李白与杜甫的典故,展现自身白发与战乱绵延的忧愁。虽有籍慰于忠臣御敌的微喜,整体仍充斥着沉郁与悲慨的情感。【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能力。这是一首伤春诗,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全篇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二句,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叙国事的危急。上句“庙堂无策可平戎”,是说朝廷对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使甘泉照夕烽”,是以汉代匈奴入侵,晚间烽火一直照到甘泉宫,来表示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抵抗,因此使得金兵长驱直入,从边境到达内地。这两句感叹朝廷无策抗金,直将矛头指向皇帝。颔联“初怪”二句,承上直写南宋小朝廷狼狈逃奔的可悲行径,把“坐使甘泉照夕烽”具体化。对这种敌人步步进逼、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诗人忧心如焚,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而国势却如此危急,就更增加了诗人的伤感。颈联“孤臣”二句,是借用李白和杜甫的名句,直接抒发感慨,扣着题目写“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上句写伤,下句写春,由“每岁烟花一万重”的春,引起“孤臣霜发三千丈”的伤。作者用“孤臣”自指,一是表示流落无依,二是表示失去了皇帝。尾联“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二句,落笔很有力量。诗人对向子諲是歌颂的,也暗含了对朝廷无能的批评。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冒犯野兽一般的金国侵略军的锋锐之气,是具有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全诗从抱怨转向惊讶,然后抒发哀愁之情,最后既赞赏守将,又暗讽朝廷,题为伤春,实则忧国。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三、古诗文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②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题“记梦”,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说明词人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从下片“夜来幽梦”五句写梦境可看出来。B.“纵使”三句把现实与想象混同起来,把死别后的种种个人艰苦,体现在容颜的苍老和形神俱备之中,感情深沉而无奈。C.“茫茫”“年年”是叠词,有助于将词人内心沉痛之感渲染得层层叠叠、绵密哀婉,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D.最后三句词人设想自己在年年伤逝的日子里,想念亡妻而柔肠寸断。月明之夜,松冈之上,是何等凄清幽独,黯然销魂。14.生死相隔,深情难忘。全词不见一个“隔”字,却能处处见隔离,见深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案】13.D14.①“十年生死”,生与死,十年过去,仍是永远的隔离。②“千里孤坟”,妻子葬于千里之外的故乡,而自己却在异地,是一种距离的隔离。③“纵使相逢应不识”,岁月沧桑,时间流逝,即使相逢也认不出,是一种时空的隔离。④“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是陌生的隔离。【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设想自己”表述有错,根据原文应该是词人从对方落笔,想象亡妻思念亲人。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注意扣住“隔”来分析。如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仍是永远的隔离。如“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妻子葬于千里之外的故乡,而自己却在异地,是一种距离的隔离。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为何相逢不识?固然是因为词人遭受打击,已经“鬓如霜”了,但也因为已经分开十年,岁月沧桑,时间流逝,即使相逢也认不出,是一种时空的隔离。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常怀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但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是陌生的隔离。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评估语文试题
(三)(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御街行·______________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2.这首词的题目应为()A.静观秋叶 B.秋夜别离 C.秋日怀旧 D.秋月旅思1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坠叶”,用视听结合感知叶坠香阶,又具有动中寓静之美。B.“真珠”句,展开对于玉楼观月的想象,感情细腻且又色泽绮丽。C.“天淡”句,极富空旷天宇的寥廓疏朗,有“星垂平野阔”之势。D.“长是人千里”中的“长”,暗指两人相距遥远,只好寄情于月。14.小平认为“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句虽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同出于范仲淹之手,却无雷同之感。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2.C13.B14.①表现手法不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为想象之词,写酒化为泪,表现出酌酒垂泪的愁意;“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层层递进,使愁绪表达更曲折复杂。②情感深度有别。前者愁绪深沉,包含多种复杂情感;后者情感单一,突出思念之愁。③艺术效果各异。前者通过反用其意并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更加深沉、压抑的氛围,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后者较为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直接的感受。【解析】【导语】范仲淹的《御街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纷纷坠叶”及“夜寂静,寒声碎”营造了寂静孤寂的氛围,映衬了内心的愁苦。“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用华丽的意象展现空旷寥廓的夜空之美,“长是人千里”更渲染了难以抵御的离别之痛。结尾写个人无法逃避的忧愁,使整首词情感真切而深刻,抒发了伤感的思念之情和无法排遣的孤独。【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错误。全词不仅仅写“秋叶”,还写到银河、月华等。B.错误。词中没写“别离”,抒发的是怀旧之情。C.正确。词中“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等句,流露出在秋天的夜晚怀念远方之人的情感。D.错误。从词中看不出人在旅途,不是表达旅思之情。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展开对于玉楼观月的想象”错误,此句并非想象,而是实写真珠帘卷,玉楼空旷,看到天空银河垂地的景象。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的能力。①从表现手法上看,“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将酒入愁肠后的结果想象为化作相思泪,以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表达了愁意。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则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表现愁绪。先言愁肠已断,再强调酒无法进入愁肠,最后突出酒未到就已先成泪,这种表现手法更加曲折,使愁绪的表达更具层次感。②情感深度上看,“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主要表现了因思念而产生的愁绪,情感较为单一。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中,愁肠已断表明愁绪之深已达极致,酒未到先成泪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的不可阻挡,情感更加凄切,让人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③从艺术效果上看,“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较为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直接的感受。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通过反用其意并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更加深沉、压抑的氛围,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上海市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银杏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心脏讲课用》课件
- 《路基路面定额》课件
- 海洋知识竞赛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担当的命题作文》课件
- 银行保险衔接训练课件-客户类型分析
- 《功率高中物理》课件
- 《高等数学A习题课》课件
- 【语文】《促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POP字体书写》课件
- 《服装品牌策划》课件
- 近五年陕西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4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公司内部项目专项借款合同范本3篇
- 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版:煤矿用压力罐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4年贵州云岩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
- 《算法定价垄断属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义乌农商银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美国药典-USP-561-植物源性物质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