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9/38/wKhkGWcoVlKAXE2BAAIlG6uI8Eg368.jpg)
![01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9/38/wKhkGWcoVlKAXE2BAAIlG6uI8Eg3682.jpg)
![01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9/38/wKhkGWcoVlKAXE2BAAIlG6uI8Eg3683.jpg)
![01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9/38/wKhkGWcoVlKAXE2BAAIlG6uI8Eg3684.jpg)
![01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9/38/wKhkGWcoVlKAXE2BAAIlG6uI8Eg3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专练——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解析版)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3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40Ω2A)、开关、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
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②小明在实验中进行多组数据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③小明选用5Ω和10Ω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M图像对应的是电阻
。由M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小明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间的电阻R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U。②当AB间换接20Ω的电阻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无法达到U。请你告诉他,为完成实验,U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电阻;控制变量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5Ω(2)b;1~3【解析】(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b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U;②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有:U电源-UU=R滑R定,方程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时对应的定值电阻也最大,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即32.小刚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和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1A”字样。(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再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V,小灯泡强烈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8W。(4)同组的小红同学还想探究“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三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改变。图丙是小红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知小红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为
V不变。当定值电阻由5Ω换为10Ω时,为达到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
。③实验结束后,小红问老师保持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能否更换50
Ω的定值电阻继续进行此实验,老师指导小红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原因是
【答案】(1)如图所示
(2)小灯泡断路(3)0.3;0.75;小于(4)3;变大;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无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始终3V【解析】(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而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小灯泡断路。(3)
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
×0.3=0.75W;根据P=U2R知在电阻不变时,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0V为额定电压的32.5=1.2倍,若灯的电阻不变,则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4)
①由图像知,当定值电阻R=15
Ω时,通过的电流为0.2A,所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为U=IR=0.2A×15
Ω=3V
;当定值电阻由5
Ω换为10
Ω时,为了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②由图像知,该图像为反比例图像,所以可得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③滑动变阻器取最大阻值20
Ω,当定值电阻为50
Ω时,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URU滑
=RR滑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不变,定值电阻分别为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1)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原因是电流表
。(2)如图乙所示,导线a应与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相连。(3)电路连接完成后,分别用10Ω、15Ω、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正确操作,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
V不变。当使用30Ω的电阻做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前三次相同,为了继续完成第四次实验,如果只能更换电源,则电源电压应不高于
V。(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实验次数1234R/Ω10152030I/A0.30.20.15
【答案】(1)指针没有调零(2)
C
(或D)(3)3;5(4)反比【解析】(1)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即指针没有在零刻度,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调零;(2)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导线a应与滑动变阻器的C(或D)接线柱相连接(3)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示数为:UV=IR=0.3A×10Ω=3V;设用3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若要保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设电压表示数为(4)分析表中数据有,当电阻为原来的几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V,滑动变阻器(30Ω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1)实验中小明同学多次改变R的阻值,记下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2)由图乙可知,小明探究时,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V不变;(3)如果小明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该故障可能是由R
(选填“短路”或“断路”)造成的;(4)小明为了能够完成上述实验,更换的电阻R的阻值不能超过
Ω;(5)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只用电压表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其测量过程如下:①闭合开关S、S2,断开S1,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V;②闭合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③闭合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②步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④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答案】(1)反(2)2.5(3)短路(4)50(5)1.5;0.75【解析】(1)根据图象知,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且电阻与电流的乘积为一定值,可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由图象知当R=25Ω时,IR=0.1(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不存在断路情况,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测的那一部分短路了,所以R短路了。(4)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滑=30Ω,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R两端的电压刚好为2.5V时,R的阻值最大为UU滑(5)闭合S,S1时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连入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4V,说明电源电压为4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故电压表的读数为1.5V。闭合S、S2,断开S1,此时电压表测的是②步中滑动变阻器连入部分两端的电压,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②步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V,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得滑动变阻器连入了一半,阻值R=5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I=U'5.某小组进行电学实验探究。(1)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用了3个干电池,一个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导线若干。①请补充实物图;②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此时原因可能是
(选填“R断路”或“R短路”);③他用此电路做了若干组实验,以下第
组实验数据有误;
①②③④I0.10.20.30.4U1234④根据此表格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2)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有5Ω、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导线若干,多次实验后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图所示①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W。【答案】(1)R短路;①;正比;(2)2.5;1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电压表应该与R并联,它的“15”接线柱已经与R右端的接线柱相连,只需将“-”接线柱与R的左端相连即可,如图所示;当R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它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由于内阻很大,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当R短路时,电压表同时被短路,它的示数为零,而电流表正常工作有示数。根据表格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R=UI=2V0.2A=10Ω;则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为:I总
6.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做如下两个电学实验:(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所用的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①实验中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经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②改正错误后,将滑片调至
(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1.6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将此时滑片的位置标记为M;实验次数电阻R/Ω电流I/A150.322100.163200.08③接着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6V,读出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的位置在M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④最后小明换用20Ω的电阻继续进行实验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小华利用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电流表、电阻箱(0~999.9Ω)、铭牌不清楚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助小华补全实验方案: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1,调节电阻箱R1,使
,读出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R;②仍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2,只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③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将R1阻值调为0,R2的滑片
(填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变化情况),并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④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⑤实验后小华发现,电路中只需将
和
互换位置,可以更简单地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1)B;右侧;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2)电流表示数为I额;保持不动;I3额R【解析】(1)①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定值电阻要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如图所示;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为B端。③接着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6V,根据串联分压,滑动变阻器电阻要调大,即向B端调,位置在M的右侧。④根据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2)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1,调节电阻箱R1,使灯泡正常发光,即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③利用等效替代法,R2滑片应保持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以求得电源电压。④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1,调节电阻箱R1,使灯泡正常发光,读出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R,电源电压可表示为U=额
R+RL,将开关S2拨至2,只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可知R2阻值与RL相同,但R2不可读数,将R1阻值调为0,R2的滑片不动,并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电源电压可表示为U=IR2=IRL,联立两式可得额
R+RL=IRL,可求得RL=I额
RI-I额
,因此灯泡额定功率为额7.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电源电压4.5V,有4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供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2A。(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
。(填选项)A.定值电阻R短路B.定值电阻R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3)依次将5Ω、10Ω、15Ω、20Ω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实验次数1234电阻/Ω5101520电流/A0.60.3
0.15其中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4)为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又增加一个30Ω的电阻继续实验,其他器材不变。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中需要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才能完成实验,上述4个定值电阻中符合要求的有
。(5)下列图像中不能大致反映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1)(2)C(3)0.20;3(4)5Ω、10Ω、15Ω【解析】(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因此应将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2)由实物图和选项可知,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并联的定值电阻短路或者电压表外面的电路断路,而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综合两电表的情况可以判断,电路故障为电压表外面的滑动变阻器断路,故选C;(3)由乙图可知,电流表选用0∼0.6的量程,分度值为0.02
A,则电流表的读数为0.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U1=I1R(4)因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UR=3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IR=URR=3V30Ω=0.1A,所以电路的总电阻(5)A.电流表示数与变阻器RP接入电阻的关系式为I=UPRP=U-URRP,由于电源电压U、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R保持不变,因此I与RP成反比,为反比例函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与变阻器RP接入电阻的图象为平行于RP轴的直线,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分压原理可知UPUR=RPR,所以RP=UPU8.小明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0.5A)、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开关、导线若干。(1)小明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能是定值电阻R出现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故障。(2)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R的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的变化图象。①由图象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②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③为了顺利完成本次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可调范围为
V。④在使用10Ω和20Ω电阻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答案】(1)左;断路(2)反比;控制变量法;2.4∼3;2【解析】(1)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故将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发生了断路;(2)①由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公式:U=IR=0.5A×5Ω=----0.25A×10Ω=2.5
V,为一定值,故得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这应用了控制变量法;③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I=UVR=U-UVR滑,当定值电阻最大为20Ω时且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最小为:UV20Ω=6V9.小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开关、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1)先将5Ω的电阻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到
端;小亮在检查电路时,发现错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2)电路正确后,闭合开关,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此时记下的电流表示数应为
A。(3)断开开关,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再闭合开关,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
,记下电流表示数(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更换不同阻值电阻重复实验。(4)小亮用如图丙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U额小于电源电压),电阻R0已知,将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只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②只闭合开关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③小灯泡电阻RL=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答案】(1)最左;
(2)0.44
(3)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2V不变
(4)S、S2;S、S1;U额
U1-U额
R0
【解析】(1)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到阻值最大的一端,即最左端;由甲图可知,电流表与R并联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正确的接法时电流表与R串联,电压表与R并联,所以需要把定值电阻右端与电流表连接的导线接到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上,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电压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2
V;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电流,则电流表的示数为:I=UR=2.2V5Ω=0.44A10.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3V且恒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2A。实验次数123电压U/V1.01.42.0电流I/A0.10.140.2(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电阻R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如表所示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数据,据此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为了保证所给电阻均能完成实验,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至少为
V。现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答案】(1)(2)断路(3)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或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或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4)1.5;左【解析】(1)电压表应和R并联,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2)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电压表和电源串联,所以可能是R断路。
(3)由表格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一定,所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设电压表示数为U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有U-UVUV=R滑
R定11.图甲为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原理图。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恒定,定值电阻R0=10Ω。(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满偏刻度外。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假设电路只有一处故障);A.定值电阻R0短路B.定值电阻R0断路C.滑动变阻器R断路D.滑动变阻器R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一二三U/V321I/A0.30.2
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达到1V 或1V以下。其原因可能是
。A.定值电阻R0的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太低C.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太小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太大(4)解决上述问题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读数为1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
A;(5)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定值电阻R0的UI图象;(6)实验结论:当导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答案】(1)(2)B(3)C(4)0.1(5)(6)正比【解析】(1)由甲图可知,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并联,如图所示。(2)A.定值电阻R0短路,电压表也被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A不符合题意;B.定值电阻R0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B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R断路,不能形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C不符合题意;D.滑动变阻器R短路,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导线,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3)A.如果定值电阻R0的阻值太小,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会等于电源电压等于4.5V,超过1V,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可知,电源电压是4.5V,超过了1V,B不符合题意;CD.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0R0=(4)由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读数为(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描出的点按照图像的走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6)由图像可知,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在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12.小彤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所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定值电阻,规格为30Ω0.5A的滑动变阻器R0,电流表、电压表各1个、开关、导线若干。(1)小彤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填“短路”或“断路”)。(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正确的位置向
端调节,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4)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每次电压、电流值,记录在下表中:次数123电压U/V22.63电流I/A/0.260.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比。(5)根据所选器材的规格可知,定值电阻两端可加的最小电压为
V,此时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彤重新选择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流为0.3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为4.5V,请将以下操作补充完整:①闭合开关S,S0接触点2,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A,小灯泡正常发光;②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不动,用S0试触触点1,发现电流表超过量程,立即将S0接回到触点2,断开S,将另一个滑动变阻器R2以最大值接入M点;③闭合S,S0接触点3,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灯泡再次正常发光;④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不动,将S0接触点
(填1、2或3),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
W。【答案】(1)(或)(2)断路
(3)右
;0.2(4)正
(5)0.75
;1:3(6)0.3
;1
;0.9【解析】(1)在如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被短路,且电压表接反了。所以我们要作出修改,使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中,且电压表要正确接入。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是相通的,电流表无示数是因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小。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定值电阻断路,使电压表串联接入了电路中。(3)连接正确的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所以在闭合开关后,我们要向右调节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图乙中电流表选用的是0∼0.6
A量程,指针指在(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着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所以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5)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电阻关系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30Ω)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UI=2V0.2A=10Ω(6)①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所以我们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使其正常发光。③闭合S、S0接触点3时,R1被短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灯泡再次正常发光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电阻关系可知,此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与①中R1接入电路的阻值相同。④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不动,将S0接触点1时,小灯泡被短路,此时只有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由此可求得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
'=2R1=U'I'=13.小丽在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四个(5Ω、10Ω、15Ω、20Ω),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的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c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2)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出现了图乙所示情况,存在的问题是:
;(3)将5Ω的电阻接入a、b间,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U0,记录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15Ω的电阻接入a、b间,闭合开关后,滑片P应向
(选填c或d)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也为U0,记下相应的电流值;(4)小丽在换用20Ω电阻做实验时,发现电阻已经损坏,她灵机一动,利用现有的几个电阻解诀了这个问题。请你写出小丽的做法:
;(5)小丽完成上述操作后又选了一个2Ω的电阻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实验不能正常进行,为完成此实验,电路需要做出调整的是
;(6)小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IR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丽实验时U0=
V,实验的小丽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不能小于
Ω;(7)小丽在得出I-R图像之后,又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1R图像,得出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请对此做出评价【答案】(1)(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d(4)将5Ω和15Ω串联(5)电流表改接大量程(6)2.4;30(7)更形象,更进一步描述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解析】(1)滑动变阻器串联,且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c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的接在c接线柱,故用一根导线一端与c和b两端相连。(2)电流表指针反偏,只能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当换成大电阻后,根据串联分压,电阻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那么滑动变阻器需要分担更多的电压,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所接入的阻值变大,故需要将滑片向d端移动。(4)将5Ω和15Ω串联,即可等效于20Ω的电阻。(5)一个2Ω的电阻时,电阻太小,定制电阻为2Ω,定值电阻的电压为2.4V,则电流为1.2(6)根据图丙可知,当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0.12A,那么电压为2.4V;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为3.6V,电压之比为2:3(7)更形象,更进一步描述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14.物理组小组做“探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源电压为3V序号电压/电流/11.000.1722.000.253
0.2843.000.30(1)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故障排除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灯泡亮度较亮,要让小灯泡亮度减小,应把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3)他们测出的小灯泡电流I与电压U变化的情况如上表所示,第3次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压为
V;功率为
W。(4)他们根据上表数据想测出小灯泡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他们把四次测量所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答案】(1)小灯泡断路(2)右(3)2.50.7;0.7(4)错误;小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发生了改变【解析】(1)当灯泡断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时,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很小,几乎忽略不计,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为3V(2)小灯泡较暗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电路电阻很大,所以要想增大小灯泡的亮度应该向右移动滑片减小电阻。(3)由图可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是0到3V的量程,分度值是0.1V,读数为2.5V(4)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很大,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生改变,所以不能把四次测量所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15.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有:电源(6V),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200Ω1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2)第一组数据的测量过程中,有下列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保持开关断开,连接实物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③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④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⑤转动电阻箱的旋钮使它的阻值为20,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4V(3)将电阻箱调到15Ω,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
A,该电流值与15Ω电阻值
(填“能”或“不能”)作为第二组数据记在表格中,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V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答案】(1)(2)①④②⑤③(3)0.24;不能;电阻箱被短路【解析】(1)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连接变阻器左下方的接线柱,如图所示。(2)连接电路时应保持开关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使电阻箱接入一定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值,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3)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24A。电阻箱调到15Ω,此时的电压表的示数为U=IR=0.24A×15Ω=3.6V,电压表的示数没有达到4V,该电流值与15Ω电阻值不能作为第二组数据记在表格中。此时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示数为0V,可能电阻箱被短路。16.某学习小组计划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根据甲图把乙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2)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位于
(选填“A”或(3)为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实验时需要更换连入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每次更换定值电阻后,都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
。(4)某次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5)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流表的示数为
A。(6)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于是他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1R图线,则实验中该同学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答案】(1)(2)A(3)不变(4)定值电阻开路(5)0.24(6)3【解析】(1)由公式I=UR可知,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题意可知,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即滑片向右移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遵循“一上一下(2)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前,滑动变阻器应移至阻值最大处,滑动变阻器的右部分电阻丝连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位于A端。(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来研究。(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是开路,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开路。(5)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0∼
0.6A的量程,0.2A之间有10个小格,1小格代表0.02A(6)在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一定的,可以在坐标上取任意一点计算,当I=0.30A时,1R=0.1Ω-117.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的目的是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I-U图像;
序号12345电压U/1.22.02.22.42.8电流I/0.120.200.220.240.28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将10Ω的电阻换成15Ω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1.5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换用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选填“过大”或“过小【答案】(1)(2)保护电路
;R断路(3)(4)B;过小【解析】(1)电压表和电阻并联,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即电阻变大,所以变阻器接A,如图所示。(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值B端。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接,故可能定值电阻R断路。(3)将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4)将10Ω的电阻换成15Ω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大,要想控制电压不变,应减小电压表示数,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所以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滑片向B端移动。换用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如果定值电阻分1.5V电压,则变阻器也应分1.5V,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变阻器电阻也是25Ω,但变阻器最大只有18.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干电池,标有“15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5Ω(1)小明连接了下面的电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有误,请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打“×”并画出正确连线。(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选填“a”或“b”(3)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把它换成10Ω、2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123电阻R/Ω51020电流I/
0.20.1(4)由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5)小明想用一块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未知电阻R①闭合S、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②闭合S、断开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③求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
。(用R0、【答案】(1)(2)b;0.4(3)电压表(4)反比(5)I-【解析】(1)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且正进负出,如图所示。(2)为保护电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即b端,小明同学首先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P滑到b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0.4(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压表示数U=IR=0.4A×5Ω=2
V,小明同学应该断开开关,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然后将5Ω(4)由表格中数据发现:电阻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故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5)②闭合S、断开S1,此时为只有Rx工作的电路,电流表测量Rx的电流,示数为I1,可测出电源电压U=I1Rx,①闭合S、S1,此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示数为I,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R0的电流:19.实验老师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0(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3)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陈同学为了验证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又借到了一个滑动变阻器B(50Ω
0.5A)和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其余器材不变。用定值电阻更换图甲中的灯泡,小陈同学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像,则实验中他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是(5)下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在只有下列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出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器材:电阻Rx、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图,用以下步骤测Rx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1②移动滑片P至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2③请帮他写出Rx的表达式:Rx=
(用字母R0、【答案】(1)如图所示(2)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3)变大(4)B;10(5)I【解析】(1)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故变阻器滑片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3)根据绘制的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25A=0.625W;从图象知,当电压为0.5V(4)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象,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1A×25Ω=----0.5A×5Ω=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5V=3.5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5)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1;②移动滑片P至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2(I1未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③在①中两电阻串联,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源电压:U=I1(Rx+R020.小组同学探究“欧姆定律”。(一)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为:6V蓄电池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
(1)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不可能是
。A.R0B.R0C.导线EG断路(3)排除电路故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得到多组数据。实验③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实验序号①②③④U/12
4I/0.10.2
0.4(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探究结论:
。(5)本实验还可测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Ω(二)小华利用图甲所示电路,以及阻值不同的四个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序号①②③④R/5101525I/0.60.30.2
(6)实验④时,小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虽有示数、但无法达到她想要的
V,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7)根据已测数据可得探究结论:
。【答案】(1)(2)B(3)3;0.3(4)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5)10(6)3;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7)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解析】(1)要求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故应将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C或D再连入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如图所示;(2)A.若R0处发生短路,电压表没有示数,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A可能;B.若R0处发生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B不可能;C.导线EG断路,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连入电路中,电压表没有示数,C可能;故选(3)实验③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为3V;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4)由实验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之比为:R=U(5)根据R0=UI=10(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由第二个表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IR=0.6A×5Ω=⋯=0.1A×15Ω=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7)因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故根据已测数据可得探究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处;(2)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小明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电压表示数U/1.01.52.02.5电流表示数I/0.100.150.200.25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用描点法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②分析数据可得: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4)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5)此实验中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的目的与下面的
(选填“A”或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B.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答案】(1)断开;最大阻值(2)电阻R断路(3)正比;(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5)A【解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才能保护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阻值最大处。(2)实验所用电路是串联连接,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出现了断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接通的,那么出现的故障应是电阻R(3)由表格数据在坐标中描出各,并用线将各点连接,作出导体中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表格数据知,各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10,所以两者成正比关系,即:当是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生变化,则分去的电压也变化,那么电阻R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所以实验中通过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而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选项正确。2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4.5V,五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1)小赵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若电路故障只出现在R1和R上,则电路故障是
(2)排除电路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A(3)分别用定值电阻R2、R3、R4、R5依次替换R1,重复(2)(4)完成步骤(2)后,若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断开开关,用R2替换R1,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2.5V,应向
(5)为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Ω。(6)在使用电阻R1、R5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P【答案】(1)R1短路(2)右;(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大于;右(5)4(6)5∶1【解析】(1)由图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到电源两极是连通的。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电压表断路或电阻R1(电压表)短路了。因为电路故障只出现在R1和(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电流表示数为I1(3)由图乙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用R2=10Ω代替R1后,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R2分去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大于2.5(5)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那么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保持不变,当定值电阻更换的阻值越小,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也越小。所以,当R1=5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5(6)(1)由题图甲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出现短路,而电压表无示数,那么是电阻R1短路了。(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由题图乙知,电压表示数为2.5V,R1=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3)由题图乙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用R2=10Ω代替R1后,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R2分去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大于2.5V,要使R2两端的电压保持2.5V,应让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以分去更多电压,所以应向右移动滑片。(5)23.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保持不变)、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他正确串联电路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将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小华观察数据思考后重新连接了电压表,将新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小华通过数据处理求出了待测电阻的阻值,完成实验。表一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伏)电流表示数(安)12.60.1822.30.20表二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伏)电流表示数(安)32.20.2042.60.24(1)获得表一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小华将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2)实验中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伏;(3)根据表一中实验序号1的数据,计算此次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欧;(精确到0.1欧)(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能否为“10欧
2安”。
(需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滑动变阻器(2)4.5(3)10.6(4)不能;由实验序号1中数据可得,R滑
=U滑【解析】(1)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电流变大时,根据U=IR可知,待测电阻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分压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根据表一中数据可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2)由实验序号3可算出待测电阻为R测3=U3I3=2.2
V(3)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电压为2.6V,因此待测电阻电压为U测(4)由表中第1组数据,根据欧姆定律得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与题中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比较。24.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备有5Ω、10Ω、20(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2)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A.定值电阻R短路
B.定值电阻R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3)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为保证电压表示数与更换前相同,滑片P应向(4)实验中依次接入定值电阻,调节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同,记下电流表读数,绘出电流I与电阻倒数1R变化的图像乙,由图乙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择
(填选项)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A.50Ω
1.0A
B.100【答案】(1)左(2)B(3)左(4)反(5)B【解析】(1)由电路图知道,在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阻值最大处的左端。(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即此时电路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R断路。故选B。(3)由串联分压原理知道,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由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此时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左端移动。(4)由于电流I与电阻倒数1R(5)由题图乙可知,当1R=0.05Ω-1时,R=20Ω,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IR=0.1A×20Ω=2V。所提供的器材有2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验室老师给小莉和小明同学分别准备了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阳器、开关。“5Ω、10Ω、15Ω”(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经检查后发现是电路中一根导线断路,则发生断路的导线是a、b、c、d中的
(填字母);(3)小莉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一所示,请在坐标中描点画出U-I图象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表一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11.00.221.50.332.00.442.50.5表二实验次数电阻R/Ω电流I/A150.62100.33150.24(4)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测得的三组数据如表二所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表二中第
次实验的数据存在情误,出错的原因是
。小明及时纠正了错误,得出了正确的测量结果和实验结论。接着小明又计算出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答案】(1)(2)b
(3)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3;没有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6V,大于3V;(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即电压表没有连接在电路中,则发生断路的导线是b。(3)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将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描出来,然后用一条光滑的直线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从画出的U-I图像可知随着电阻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电阻的电流也在增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表二数据可知,电阻两端电压Uv=IR=0.6
A×5Ω=0.3
A×10Ω=3
V≠0.24
A×15Ω=3.6
V故第3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电阻R有4个阻值(5Ω、10Ω、15Ω、25Ω)供选用,滑动变阻器RP规格为“(1)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
(左/右)端;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0,他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依次试触a、b、c、d各接线柱,当接触到d时,电压表开始有示数且为3V,电流表示数仍为0,经进一步检查,电流表及各接线处均完好,则电路中所有可确定的故障是
(2)排除故障并将问题元件进行同规格更换,此时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A。接着将R阻值换成10Ω,向
(左/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3)将R阻值换成15Ω重复上述操作。三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为提高结论的可靠性,换用阻值为25Ω的电阻继续上述实验,是否可行?
(可行/不可行)(4)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1)右;滑动变阻器RP(cd间)断路、电阻R(2)0.4;右(3)反比;不可行(4)C【解析】(1)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的右端;由题意,闭合开关后,他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依次试触a、b、c各接线柱,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0,说明电源正极和c之外的电路有断路;当接触到d时,电流表示数仍为0,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开始有示数且为3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因电流表及各接线处均完好,故原因是R断路,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综上,电路中所有可确定的故障是:滑动变阻器RP(cd间)断路;电阻(2)排除故障并将问题元件进行同规格更换,此时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该示数为0.4A;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3)将R阻值换成15Ω重复上述操作,根据表中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V=IR=0.4A×5Ω=0.20A×10Ω=0.13A×15Ω≈2(4)A、因电压表示数不变,即电流与R之积为一定值,故电流随R的变化关系为反比例函数,A错误;B、换用不同的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不变,B错误;C、定值电阻的电压为2V,变阻器的电压为1V,由分压原理,变阻器与R的比值为1:2,故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与R的关系为一过原点的直线,C正确;D、根据P=U2R,定值电阻的功率:R=27.某物理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他们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一个,导线若干。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
(选填“断开”或“闭合”);(2)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将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每一次都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当拆下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如果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大”或“小”)于2.5V,接下来应该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多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以上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当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答案】(1)断开(2)保持不变(3)大;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4)4【解析】(1)实验中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2)实验中,更换定值电阻后电路电流变化,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3)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当拆下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如果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即大于2.5V。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当分别接入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时,电路电流分别为0.5A、0.25A、0.125A,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为2.5V不变,由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4)根据功率公式P=UI,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恒定,则电路电流最小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电流为0.125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U2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已有器材∶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个。(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
。A.断开开关,结束实验,整理好器材B.将滑片移动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C..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
。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0.30.60.91.21.51.8电流I0.080.150.230.300.380.45(4)有同学建议小明再用其他规格的定值电阻重复以上实验。请对此建议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答案】(1)
(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银杏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心脏讲课用》课件
- 《路基路面定额》课件
- 海洋知识竞赛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担当的命题作文》课件
- 银行保险衔接训练课件-客户类型分析
- 《功率高中物理》课件
- 《高等数学A习题课》课件
- 【语文】《促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POP字体书写》课件
- 农村公共基础知识
- BBC-商务英语会话
- SolidWorks培训课件完整版
- 2023年浙江首考读后续写真题讲评课件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写作专项+
- 各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指南推荐
- 压力管理与情绪应对培训课件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考试英语真题
- 提高预埋螺栓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五项qc2012地脚
- 现代厨房管理第一章第一节
- GB/T 6539-1997航空燃料与馏分燃料电导率测定法
- 六年级译林版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