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跟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B.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D.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也大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如图所示,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C.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形成的4.小聪对一些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气态、液态和固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B.物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C.物态变化过程中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D.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汽油机的效率可达到5.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C.把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会变凉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发热6.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降低
B.乙图中汽油机的效率是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汽油的热值越小
D.冬天汽车都会利用废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该举措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7.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脱离劳动就是犯罪。劳动课已经成为大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小明同学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利用双休日时间学做红烧肉。关于做这道菜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肉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内能的 B.用铁锅烧肉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C.做菜过程中肉的内能一直保持不变 D.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C.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9.春夏时节,漫步在香格里拉,百花绽放,花香扑鼻而来。“花香扑鼻而来”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2022年“新冠”疫情在我国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原子的直径约为1n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多种传播途径,属于扩散现象
C.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新冠疫苗在运输途中采用低温冷藏,此时内能为零1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
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作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12.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采取搓手的方法来取暖,这个方法与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3.青团艾粄是江南特色小吃,是用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馅料后蒸制而成,蒸熟的青团会散发出清香味,是因为分子在______;筷子夹起时粘性十足,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
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该过程中通过______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从而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了。
1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的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水的比热容为;北方家里的暖气片用水做循环物质,主要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特性。16.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如图甲所示,其原理是压缩空气使水从“火箭”尾部向下喷出,推动“火箭”飞向空中。往“水火箭”里打气相当于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内燃机冲程;若该热机ls内对外做功15次,则飞轮转速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7.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夜间地面附近空气流动方向,并标出冷、热空气所在的位置。
18.给某冰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后冰开始熔化,后冰完全熔化成水,继续加热到第后停止加热,请在图中完成冰的熔化及水加热图象[已知冰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选择甲、乙两图实验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选择甲、丙两图实验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可以采用方法一:______。也可以采用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概念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来定义的。20.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初温相同且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并记录实验数据。
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
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此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强弱的。加热时间01234甲的温度2024283236乙的温度2028364452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21.利用气球可以完成下列实验:
在气球上粘上小塑料颗粒,代表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可模拟宇宙膨胀现象。
如图1所示,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而向右飞出,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_,还能说明______,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图______选填“2”或“3”中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22.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g、温度为的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若水吸收的热量是由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来供给,求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为,23.如今太阳能是重点开发利用的能源之一,太阳能热水器也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某家庭太阳能热水器有效接收太阳能的面积为,太阳能的接收功率为,每天日晒8h,可以使80kg的水的温度从升高到,已知水的比热容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太阳能热水器日晒8h共接收到的太阳能E是多少?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如果改用天然气热水器同样加热这些水,加热效率为,需要消耗天然气的体积为多少?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两者本质上不同,机械能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无关,故AD错误;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以下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B错误。
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C正确。
故选:C。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分子永不信息地运动,任何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运动物体必定具有动能,机械能是相对的,可以为零,机械能变化时,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内能是与分子运动相对应的能量,机械能是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对应的能量。②物体总是具有内能,但不一定总是具有机械能。2.【答案】C
【解析】解:A、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组成,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任何温度下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
CD、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答案】C
【解析】解:A、该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A错误;
BC、该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C正确;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故D错误;
故选:C。
水蒸气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白雾都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该题考查了做功改变内能的应用、液化现象等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4.【答案】D
【解析】解: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A合理。
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其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发生改变,故BC合理。
D.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故D不合理。
故选:D。
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物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会发生改变,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和热机效率,难度不大。5.【答案】C
【解析】解: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把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会变凉,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内能的;
D、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AB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C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的转移。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6.【答案】D
【解析】解:A、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故A错误;
B、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由图可知,输出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例为:,即该汽油机的效率为,故B错误;
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因此汽油机工作时汽油没有完全燃烧,汽油的热值不变,故C错误;
D、汽车的尾气含有大量的内能,为节能,冬天汽车都会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该举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气门的闭合情况、活塞的运动情况分析是哪个冲程;
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结合图中数据分析;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
汽车的尾气含有大量的内能,利用尾气中的内能可以增加能量的利用率。
本题考查了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热值和热机效率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7.【答案】D
【解析】解:A、肉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内能的,故A错误;
B、用铁锅烧肉是因为铁的导热能力强,故B错误;
C、做菜过程中肉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故C错误;
D、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铁的导热能力强;
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天然气燃烧释放热量,是化学能向内能的转化。
本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一道综合题。8.【答案】A
【解析】解:A、摩托车上的四冲程热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动力.故A正确;
B、因为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一杯水的比热容和一桶水的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
C、分子运动是无法直接用眼睛看到的,故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都不是分子运动的体现;故C错误;
D、用锯条锯木头,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
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排气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其提供能量.
②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等无关.
③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二是热传递.据此分析判断.
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9.【答案】D
【解析】解:“花香扑鼻而来”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故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D。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属于基础题。10.【答案】C
【解析】解:
A、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故A错误;
B、病毒不是分子,所以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
C、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浓浓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即使低温冷藏运输的新冠疫苗,故D错误。
故选:C。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1.【答案】D
【解析】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所以热机排放的尾气也有内能,所以A是错误的;
B、热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要克服机械部件间的摩擦做额外功,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所以B是错误的;
C、汽油机燃烧汽油,柴油机燃烧柴油,蒸汽机燃烧煤,并不是所有的热机都燃烧汽油的,所以C是错误的;
D、热机在使用时会排放出一些有害的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D。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任何机器的效率都不可避免的做额外功,效率不可能达到;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叫做热机,在内能做功的过程中,首先由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有很多,像老式火车的蒸汽机燃烧煤、汽车的内燃机燃烧汽油、发电厂的汽轮机燃烧煤、火箭的喷气发动机燃烧氢都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热机多数燃烧的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
热机的使用会带来环境问题,效率也比较低,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就需要我们的努力;
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运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12.【答案】B
【解析】解:人们在冬天常常搓手取暖,是通过搓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手暖和,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汽油机工作中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B。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利用以及汽油机中的能量转化,难度不大。13.【答案】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引力
【解析】解:蒸熟的青团散发出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蒸熟的青团中,米粉与艾草、野菜的颜色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筷子夹起时粘性十足,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故答案为: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引力。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同物质的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属于基础题。14.【答案】做功
升高
【解析】解: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硝化棉燃烧起来。
故答案为:做功;升高。
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准确判断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5.【答案】小于
90较大
【解析】解: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大,即甲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而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公式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乙液体升高的温度为:;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
故答案为:小于;90;较大。
由图象可找出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在相等时间内温度变化大的液体升温快;在相等的加热时间内,甲和乙吸热相同,温度变化大的液体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小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结合吸热公式即求出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本题考查学生由图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从图象中得出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的关系。16.【答案】A1800
【解析】解:往“水火箭”里打气时,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相当于图乙中A所示的内燃机压缩冲程,而B是做功冲程。
若该热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对外做功900次,由于热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完成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周,对外做功1次,所以该热机的飞轮每分钟转1800周,即飞轮的转速为。
故答案为:A;1800。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本题通过水火箭考查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能量的转化,属于基础题。17.【答案】解:根据图示可知,天空中有月亮,此时为晚上,气温降低;因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陆地和海水放出相同热量,海水温度下降的慢,陆地温度下降的快,则海面上热空气上升,陆地上冷空气下降,所以空气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风,如图所示:
。
【解析】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分析炎热的天气里空气的流动方向。
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陆风的形成,有一定难度。18.【答案】解:已知冰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即,而冰和水的质量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可知,,
由图知,冰在内升高的温度为,水在内升高的温度为,
所以,冰在全部熔化,水在内升高的温度为,如图所示:
【解析】由题知,冰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一半,而冰和水的质量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可知,,由图知,冰在内升高的温度为,可得水在内升高的温度,进而得出水在内升高的温度为,据此画图。
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实验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冰水吸收的热量相等。19.【答案】偏小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液体吸收,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情况
二
【解析】解:由于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液体吸收,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则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
可以让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情况;也可以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比热容的概念是采用方法二的方法来定义的。
故答案为:偏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液体吸收,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情况;二。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控制燃料相同而吸热物质不同;可以让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也可以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此类实验问题,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判断燃料热值的大小,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20.【答案】质量
天平
温度变化
2:1
【解析】解: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中,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不同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因密度不同,根据,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并记录实验数据;
因要控制质量相同,故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天平;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间相同,此实验是通过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强弱的;
由表中数据知,从升到,甲用时,乙用时,吸收热量之比为2:1,
根据,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
故答案为:质量;天平;温度变化;:1。
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由表中数据得出从升到甲、乙所用的加热时间,根据,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得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21.【答案】远离
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解析】解: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在气球上粘上小塑料颗粒看作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一小塑料颗粒都在离它远去,表示宇宙中的天体在相互远离,可模拟宇宙膨胀现象;
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对空气有一个向左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气球有一个向右的力,所以气球向右飞出,气球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转让合同示范文本(正式版)
- 公寓电梯维修保养合同范文
- 8《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 食品代理购销合同范本
- 15 快乐过新年 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抵押合同和保证合同范本
- 2 这些事我来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
- 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四章第一节《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 纸箱购销合同范本
- 《纸杯变变变》课件
- 《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
- 汽车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报告
- 班级公约(完美版)
- 医疗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
- 水利工程资料汇编全套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作业设计
- 中国交建模板
- 《寒假开学第一课》课件
- 三年级数学研课标说教材课件
- 校园食品安全培训ppt课件(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