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_第1页
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_第2页
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_第3页
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_第4页
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第三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

【学习目标整合】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小标题,大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本课的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在百草园发生的事,二是在三味书屋发生的事。

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理解标题的含义有助于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中考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

1.文章为何以《XX》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2.谈谈本文以《XX》为题的好处

3.结合文意,说说标题《XX》的含义

4.标题是否能用《XX》替换请说说理由。或:本文标题与《XX》哪个更好

理解标题含义要注意以下四点

1.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和作用。如《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秋天”点明了时间,“怀念"点明了内容。秋天的到来引起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表现了母子间的似海深情。

2.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人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二、“之"字用法变化多,归纳总结解难题

“之”字,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对“之"字用法的考查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因此,熟记“之”的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点。但是“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所以平时要加强积累,打好基础。本课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文言虚词“之"除可以作代词,还可以作助词、动词,是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常见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选出下列词语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选出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组。

“之"字的主要用法

做代词

1.人称代词,代人或事物,译作“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如“下车引之"中的“之”,就是代词,译作“他”,指代元方。

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

作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4.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就是“到”的意思。

备考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之"的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

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之”,要注意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题·1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甲]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叹万分。

②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④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⑤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⑥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

⑦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⑧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⑩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乙]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晴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方,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地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个种地的老把式,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果实。

1.甲文中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老师,乙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1)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2)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3.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乙文中谁是再塑农民儿子生命的人呢?

4.两篇选文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农民是一个(1)宽厚友善:当知道城里父亲让种瘪种子的原因的,不要钱,种下这些种子。(2)知错能改:明白对儿子的做法不对,马上改正。(3)有责任心的父亲: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根据第⑦段“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可以看出,知道事情原委之后他不收钱把瘪种子种上,体现他宽厚友善;根据第⑩段“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第段“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可以看出城市小男孩父亲对儿子疾病的态度触动了农民,体现他知错就改;根据第段“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可以看出,他是有责任心的父亲。

2.答案:(1)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从反面说明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才能准确把握生命的航船,冲破旅途中的大雾,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2)“挑”、“拣"看出农民对瘪种子的冷落(漠视或抛弃)

解析: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没有接受教育的“我”比作在大雾中航行的船,生动表现了“我"当时处于寂静、黑暗世界的心理状态,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却没有方向、没有希望,内心充满了焦躁、恐惧;而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衬托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从迷茫中走出来的心情。(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作答时,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挑"拣”都属于动词,属于对农民的动作描写,结合后文第⑤段“‘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可知,农民把瘪种子挑出来是因为农民认为瘪种子不能获得好的收成;“一一”和“只"表现了农民对这些瘪种的不重视,抛弃的态度。

3.答案:示例:是农民,因为是农民愿意花去所有的积蓄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他成长的力量。(或:是城里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农民儿子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农民儿子的“再塑生命的人”也就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使得农民儿子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通过原文可以得知,直接的“再塑生命的人"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但是间接来看,农民之所以愿意为了儿子努力,是因为受到了城里父子的触动,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如果认为农民是他儿子“再塑生命”的人,主要抓住“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来分析理解他对儿子的爱。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给予了儿子成长的力量;如果认为城里人父子是农民儿子”再整生命"的人。主要抓住城里人父对瘪种子的态度让农民受到触动。最终改变了想法,让农民的儿子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4.答案:[甲]文:“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乙]文: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甲文,题目表面含义:“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再次塑造生命、再次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莎莉文老师没来前“我”当时处于寂静、黑暗世界中,在莎文老师的爱护和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我”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为“我”“再塑生命的人"。乙文,题目表面含义是城里人父子告诉农民“弱种子”也有生长发芽的权利;深层含义,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弱种子"比喻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像城里人的儿子和农民的儿子一样,即使是“弱种子”也有生长发芽的权利。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只要大家用心呵护,给他们提供更好地生长环境,给予他们关怀,那些有缺陷的生命就会获得很好的成长,他们一样会“开花”,然后“结出丰硕的果实”,任何人都不应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

例题·2选出加粗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

【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B.不同年龄的人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如四十岁称为“不惑"。

C.《论语》,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和孟子合称为“孔孟”。

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A.学而时习之B.五十而知天命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愠(yùn)不亦说乎(yuè)不学则殆(dài)

B.论语(lùn)不思则罔(wǎng)三省吾身(xǐng)

C.逾矩(yú)不堪其忧(shèn)一箪食(dān)

D.曲肱(gōng)不舍昼夜(zhòu)博学笃志(nǔ)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学/而不思/则罔。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按要求默写句子。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__,__。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要学习别人好的,不要学习坏的。

B.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C.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老师的优点,指出老师的缺点,予以改正。

D.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7.关于《朝花夕拾》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从儿童的视角表现了温情与童趣,从成人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刺批判。

B.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的是第二人称。

C.《朝花夕拾》最初是在《莽原》上发表的。

D.《朝花夕拾》全书共由10篇散文组成。

8.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B.人到七十,余日不多,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孔子都说“七十而从心所欲”。

C.《论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