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_第1页
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_第2页
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_第3页
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_第4页
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避险与人员疏散流程TOC\o"1-2"\h\u25993第1章地震基本知识与应对原则 444071.1地震的类型与成因 4160251.1.1构造地震 4278091.1.2非构造地震 4106711.2地震波的传播与影响 481991.2.1地震波的类型 4275551.2.2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459741.3地震应对的基本原则 4228791.3.1提高防震意识 4127461.3.2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4171851.3.3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573631.3.4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537401.3.5遵循地震避险原则 51478第2章地震预警与监测 580172.1地震预警系统简介 5261162.2预警信息的获取与识别 5262722.3地震监测技术与设备 531392第3章避险场所选择与设施要求 63433.1避险场所的分类与选择标准 6226553.1.1室内避险场所 6140303.1.2室外避险场所 6162523.2避险设施的基本要求 635383.2.1结构安全 6123223.2.2明显标识 735603.2.3避险物资 782923.3家庭与办公场所避险设施设置 7142593.3.1家庭避险设施 7202043.3.2办公场所避险设施 721890第4章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 7291664.1室内避险要领 734074.1.1站立不稳时,迅速采取“掩护、抓紧、稳住”的行动原则,寻找掩护物,如坚固的家具、墙角等,抓紧并稳住身体,避免跌倒。 796474.1.2如在床上,应迅速趴下,用枕头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击中。 7101674.1.3站在门附近时,要注意避免被门夹伤,远离玻璃、窗户等易碎物品。 7246014.1.4在室内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迅速前往安全出口或避险区域。 7234754.1.5切勿乘坐电梯,应选择安全通道或楼梯进行撤离。 766764.2室外避险要领 7115464.2.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源。 893374.2.2在空旷地带,迅速趴下,用手护住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击中。 872234.2.3在道路上,迅速躲避至道路两侧,避免被行驶中的车辆撞伤。 835514.2.4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迅速前往安全出口或避险区域。 858714.2.5如在山区,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尽快撤离至安全地带。 8265164.3不同场景下的避险方法 8246624.3.1家庭场景 8275084.3.2学校场景 824604.3.3办公场景 8208754.3.4商场、超市场景 8122204.3.5交通工具场景 823450第5章疏散准备与组织 929065.1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935815.1.1疏散预案的制定 932335.1.2疏散演练 921765.2疏散组织架构与职责 9192485.2.1疏散组织架构 9182165.2.2职责划分 946945.3疏散路线的规划与标识 1046065.3.1疏散路线规划 10215385.3.2疏散标识 1023633第6章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251176.1疏散行动的基本原则 1059166.1.1及时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疏散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101666.1.2安全性:保证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因拥挤、踩踏等造成二次伤害。 10223746.1.3有序性:遵循疏散路线,保持秩序,避免混乱。 10210546.1.4全面性:保证所有人员均能参与疏散,不落下任何一人。 10309366.1.5快速性:提高疏散速度,缩短疏散时间,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10169836.2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10260836.2.1遵循安全通道:疏散过程中,务必遵循安全通道,避免穿越危险区域。 1049516.2.2保持安静:保持疏散过程中的安静,以便听到紧急广播和指挥人员的指令。 10148846.2.3避免拥挤: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拥挤,防止踩踏发生。 1045896.2.4注意防烟:遇到烟雾时,尽量低头、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10227706.2.5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后,禁止使用电梯,以免被困。 10163726.3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疏散照顾 1084956.3.1提前登记:单位、社区应提前登记特殊群体人员,了解其基本情况。 1170216.3.2专人负责:为特殊群体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其在疏散过程中得到妥善照顾。 11288866.3.3提供辅助工具: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 1126556.3.4优先疏散:保证特殊群体优先疏散,避免因行动不便而影响疏散速度。 11322296.3.5加强照顾:在疏散过程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保证其安全。 1131389第7章疏散场所的选择与安置 11306017.1疏散场所的分类与要求 11319307.1.1临时疏散场所 11147777.1.2中长期疏散场所 1170997.1.3紧急避难所 11283247.1.4临时集合点 11325867.2疏散场所的容量与分布 1252827.2.1容量 1252307.2.2分布 12216327.3疏散安置与生活物资保障 1264227.3.1疏散安置 12131557.3.2生活物资保障 122301第8章疏散后的防疫与心理援助 12175638.1疏散后的防疫措施 1278578.1.1疏散区域划分与隔离 12253608.1.2防疫物资配备与发放 13291198.1.3环境卫生与消毒 13305258.1.4健康监测与防疫宣传 13172368.2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 13137748.2.1心理援助队伍的组建与培训 13217158.2.2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 13256918.2.3心理援助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13164318.3灾后心理康复与重建 13237708.3.1心理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3184488.3.2心理重建的策略与措施 1335158.3.3心理援助工作的评估与改进 131537第9章地震避险与疏散的培训与宣传 14255499.1避险与疏散知识培训 14202879.1.1培训目标 14134019.1.2培训内容 14114959.1.3培训方式 14125749.1.4培训对象 14272729.2社会宣传与教育 14320109.2.1宣传目标 1457459.2.2宣传内容 14286489.2.3宣传方式 14269239.2.4宣传对象 15185279.3避险与疏散文化建设 15302039.3.1文化建设目标 15181579.3.2文化建设内容 15216179.3.3文化建设方式 15168449.3.4文化建设对象 1513115第10章地震避险与疏散的法律法规 1522010.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15176110.2避险与疏散的法律责任 152714510.2.1部门责任 152331810.2.2单位和个人责任 15251110.3地震避险与疏散的监管与处罚措施 161733410.3.1监管措施 16837710.3.2处罚措施 16第1章地震基本知识与应对原则1.1地震的类型与成因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本节将介绍地震的两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成因。1.1.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挤压、拉扯和滑动,积累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便发生断裂和滑动,从而引发地震。1.1.2非构造地震非构造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地下水变动、矿山开采等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通常影响范围较小,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2地震波的传播与影响地震波是地震能量传播的载体,了解地震波的传播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认识地震灾害的成因。1.2.1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包括Love波和Rayleigh波,它们沿地面传播,对地表建筑造成严重破坏。1.2.2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地震波的传播使地震灾害影响范围扩大。纵波传播速度快,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较小;横波传播速度慢,但破坏力大。面波在地表传播,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最为严重。1.3地震应对的基本原则面对地震灾害,掌握正确的应对原则。以下为地震应对的基本原则:1.3.1提高防震意识增强防震意识是预防地震灾害的第一步。单位和个人应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关注地震预警信息,提高自救互救能力。1.3.2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建筑物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保证建筑物的抗震功能。在地震易发地区,应遵循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1.3.3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单位和个人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人员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保证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有序地进行避险和疏散。1.3.4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单位和个人应对地震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实施应急预案。1.3.5遵循地震避险原则在地震发生时,遵循“震时就近避险,震后迅速疏散”的原则。保持冷静,选择安全避险地点,避免盲目跟随人群,保证自身安全。第2章地震预警与监测2.1地震预警系统简介地震预警系统,作为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能够在地震波尚未到达之前,对即将受到影响的区域发出预警信息。该系统主要由地震监测台网、预警信息处理中心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组成。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分析处理地震数据,实现对地震的快速预警。2.2预警信息的获取与识别预警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地震监测台网。在地震发生时,地震波首先被附近的监测台站检测到,通过信号传输至预警信息处理中心。预警信息处理中心对收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确定地震参数,如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随后,将这些信息快速识别并预警信息,以供发布。2.3地震监测技术与设备地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运动监测、地震波传播监测和地震前兆监测等。这些技术依赖于一系列高精度的设备,如下:(1)地震仪:地震仪是地震监测的核心设备,用于记录地面运动过程。根据传感器类型,地震仪可分为速度型、加速度型和位移型。(2)强震动仪:强震动仪主要用于监测地震强烈震动,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3)地震前兆观测设备:包括地形变仪、地下流体观测仪、地磁仪等,用于捕捉地震发生前的地球物理、化学等异常现象。(4)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保证地震监测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至预警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以上地震监测技术与设备,为地震预警与避险疏散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信息支持。第3章避险场所选择与设施要求3.1避险场所的分类与选择标准地震发生时,选择合适的避险场所对保证人员生命安全。避险场所根据其性质与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3.1.1室内避险场所(1)具有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倒塌的建筑物;(2)易于到达且空间宽敞的安全区域,如地下室、卫生间等;(3)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高压电线等危险源。3.1.2室外避险场所(1)空旷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潜在危险;(2)公园、操场等开敞空间,有利于人员疏散;(3)具备一定避险设施,如地震应急避难所、临时避险点等。选择避险场所的标准如下:(1)安全性:保证场所本身无倒塌、火灾等危险;(2)便捷性:场所应易于到达,缩短逃生时间;(3)容纳性:场所空间应足够大,能容纳所需避险的人员;(4)持续性:场所应具备一定的避险物资和设施,保障人员基本生活需求。3.2避险设施的基本要求避险设施是地震避险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基本要求如下:3.2.1结构安全(1)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设防标准;(2)设施应采用牢固、耐用的材料,保证在地震中不易损坏;(3)设施布局应合理,避免地震次生灾害。3.2.2明显标识(1)避险设施应有明显的标识,便于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快速识别;(2)标识应包含避险设施的类型、容纳人数、使用方法等信息;(3)标识应定期检查、更新,保证信息准确。3.2.3避险物资(1)配备必要的避险物资,如食品、水、急救用品等;(2)物资应定期检查、更换,保证其质量与数量;(3)物资应存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便于地震发生时快速分发。3.3家庭与办公场所避险设施设置3.3.1家庭避险设施(1)确定家庭避险区域,如卫生间、厨房等;(2)准备避险物资,如急救包、食品、水、手电筒等;(3)定期进行家庭避险演练,保证家庭成员熟悉避险流程;(4)加强家庭防震意识,学习地震避险知识。3.3.2办公场所避险设施(1)明确办公场所的避险区域,如安全通道、会议室等;(2)制定详细的地震避险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物资分配等;(3)定期组织地震避险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避险能力;(4)配备必要的避险设施和物资,保证地震发生时人员安全。第4章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4.1室内避险要领4.1.1站立不稳时,迅速采取“掩护、抓紧、稳住”的行动原则,寻找掩护物,如坚固的家具、墙角等,抓紧并稳住身体,避免跌倒。4.1.2如在床上,应迅速趴下,用枕头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击中。4.1.3站在门附近时,要注意避免被门夹伤,远离玻璃、窗户等易碎物品。4.1.4在室内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迅速前往安全出口或避险区域。4.1.5切勿乘坐电梯,应选择安全通道或楼梯进行撤离。4.2室外避险要领4.2.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源。4.2.2在空旷地带,迅速趴下,用手护住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击中。4.2.3在道路上,迅速躲避至道路两侧,避免被行驶中的车辆撞伤。4.2.4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迅速前往安全出口或避险区域。4.2.5如在山区,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尽快撤离至安全地带。4.3不同场景下的避险方法4.3.1家庭场景(1)在客厅、卧室等区域,迅速寻找掩护物,如桌子、床等。(2)关闭煤气和电源,防止火灾发生。(3)避免乘坐电梯,选择楼梯进行紧急撤离。4.3.2学校场景(1)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采取避险措施。(2)在教室内,躲至课桌下,保护头部。(3)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4.3.3办公场景(1)迅速关闭电源、电脑等设备,避免火灾。(2)寻找掩护物,如办公桌、墙角等。(3)按照应急预案,有序撤离至安全出口。4.3.4商场、超市场景(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迅速前往避险区域。(2)远离易碎、危险物品,保护头部。(3)遵循疏散指示,有序撤离。4.3.5交通工具场景(1)在车辆内,抓稳扶手,保护头部。(2)在火车站、地铁站等场所,遵循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3)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源。第5章疏散准备与组织5.1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为保证地震发生时人员安全、有序地疏散,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预案。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疏散目标、原则及策略;明确疏散区域、范围及时间;制定疏散流程及具体措施;组织疏散演练及总结。5.1.1疏散预案的制定(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疏散区域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建筑结构等信息。(2)确定疏散目标:保证地震发生时,将人员伤亡降至最低。(3)制定疏散原则:安全第一,有序进行,保证不发生踩踏等次生灾害。(4)制定疏散策略:根据疏散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疏散方式、路径和时间。5.1.2疏散演练(1)组织疏散演练: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应对地震的能力。(2)演练内容:包括预警发布、人员组织、疏散引导、安全检查等。(3)演练总结:对疏散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疏散预案。5.2疏散组织架构与职责为保证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建立完善的疏散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5.2.1疏散组织架构(1)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疏散工作。(2)疏散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疏散工作,包括预警发布、人员组织、疏散引导等。(3)疏散小组:负责协助指挥部开展疏散工作,包括安全检查、秩序维护等。5.2.2职责划分(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疏散预案,组织疏散演练,协调各部门工作。(2)疏散指挥部:负责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人员疏散,指挥疏散过程。(3)疏散小组:负责协助指挥部开展疏散工作,保证疏散过程安全有序。5.3疏散路线的规划与标识合理的疏散路线规划及明确的标识是保证疏散效率和安全的关键。5.3.1疏散路线规划(1)选择安全、畅通的路径:避免狭窄、易堵路段,保证疏散路线畅通。(2)考虑疏散时间:保证疏散路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疏散。(3)预留应急通道:为伤员、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便利。5.3.2疏散标识(1)明确标识疏散方向: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牌,引导人员正确疏散。(2)设置警示标志:对存在危险的区域进行警示,避免人员误入。(3)保持标识清晰:定期检查疏散标识,保证其清晰可见。第6章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6.1疏散行动的基本原则疏散行动应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有序地进行,保证人员安全。以下是疏散行动的基本原则:6.1.1及时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疏散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6.1.2安全性:保证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因拥挤、踩踏等造成二次伤害。6.1.3有序性:遵循疏散路线,保持秩序,避免混乱。6.1.4全面性:保证所有人员均能参与疏散,不落下任何一人。6.1.5快速性:提高疏散速度,缩短疏散时间,降低地震灾害损失。6.2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防护6.2.1遵循安全通道:疏散过程中,务必遵循安全通道,避免穿越危险区域。6.2.2保持安静:保持疏散过程中的安静,以便听到紧急广播和指挥人员的指令。6.2.3避免拥挤: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拥挤,防止踩踏发生。6.2.4注意防烟:遇到烟雾时,尽量低头、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气体。6.2.5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后,禁止使用电梯,以免被困。6.3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疏散照顾6.3.1提前登记:单位、社区应提前登记特殊群体人员,了解其基本情况。6.3.2专人负责:为特殊群体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其在疏散过程中得到妥善照顾。6.3.3提供辅助工具: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6.3.4优先疏散:保证特殊群体优先疏散,避免因行动不便而影响疏散速度。6.3.5加强照顾:在疏散过程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保证其安全。第7章疏散场所的选择与安置7.1疏散场所的分类与要求疏散场所的选择对于地震避险工作。根据其功能与特点,疏散场所可分为以下几类:临时疏散场所、中长期疏散场所、紧急避难所及临时集合点。各类疏散场所应满足以下要求:7.1.1临时疏散场所(1)易于快速抵达,且地势较高,不易受水患影响;(2)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周边居民,保证人均面积达到规定标准;(3)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如公共卫生设施、照明设备等;(4)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高压线等潜在危险区域。7.1.2中长期疏散场所(1)选址应考虑地质条件稳定,避免地震次生灾害;(2)具备较完善的生活设施,如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等;(3)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便于救援物资运输;(4)场所容量应满足周边居民需求,且具备一定的扩展空间。7.1.3紧急避难所(1)位置应靠近居民区,便于居民迅速疏散;(2)具备基本的生存设施,如临时厕所、供水点等;(3)避免设置在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4)有明确的标识,便于居民识别。7.1.4临时集合点(1)位置应明显,便于居民寻找;(2)具备一定的通信设备,以便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3)有临时休息设施,如帐篷、折叠床等;(4)远离交通要道,保证居民安全。7.2疏散场所的容量与分布7.2.1容量(1)根据地震影响范围、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疏散场所的容量;(2)结合疏散场所类型,参照相关规定,保证人均面积达到标准;(3)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保障其疏散权益。7.2.2分布(1)疏散场所应分布合理,保证覆盖周边所有居民区;(2)遵循就近原则,缩短居民疏散时间;(3)结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如公园、学校等;(4)考虑居民疏散路径,保证疏散场所之间的连通性。7.3疏散安置与生活物资保障7.3.1疏散安置(1)制定详细的疏散安置方案,明确疏散场所、疏散路线、疏散时间等;(2)加强疏散演练,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3)保证疏散场所内秩序井然,防止拥挤、踩踏等发生;(4)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疏散情况,便于协调救援力量。7.3.2生活物资保障(1)提前储备生活物资,如食品、水、药品等;(2)保证生活物资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灾后疫情;(3)制定生活物资分配方案,保证公平、公正、公开;(4)建立生活物资供应渠道,保证应急情况下物资的及时补充。第8章疏散后的防疫与心理援助8.1疏散后的防疫措施8.1.1疏散区域划分与隔离在地震发生后,为保证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散区域进行划分与隔离。对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避免疫情交叉传播。8.1.2防疫物资配备与发放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应提前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在安置点设立防疫物资发放点,保证受灾群众能够及时获取防疫物资。8.1.3环境卫生与消毒加强对安置点及其周边环境的卫生清理,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防止疫情发生。8.1.4健康监测与防疫宣传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健康监测,及时发觉疫情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加强防疫宣传,提高受灾群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8.2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8.2.1心理援助队伍的组建与培训组织专业的心理援助队伍,对队伍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具备应对地震灾害后心理援助的能力。8.2.2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受灾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援助方案,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困境。8.2.3心理援助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积极整合社会心理援助资源,加强与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实现心理援助资源的共享,提高心理援助效率。8.3灾后心理康复与重建8.3.1心理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根据受灾群众的心理状况,制定长期的心理康复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康复工作。8.3.2心理重建的策略与措施结合地震灾区实际情况,采取心理重建策略,如加强社会支持、提高心理韧性等,帮助受灾群众重新树立生活信心。8.3.3心理援助工作的评估与改进定期对心理援助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心理援助措施,提高心理援助工作的实效性。第9章地震避险与疏散的培训与宣传9.1避险与疏散知识培训9.1.1培训目标本节主要介绍地震避险与疏散知识培训的目标,使参训人员掌握地震基本知识、避险方法、疏散流程,提高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9.1.2培训内容(1)地震基本知识:介绍地震的成因、类型、震级、烈度等概念;(2)地震避险方法:学习在不同场景下的避险方法,如室内、室外、交通工具上等;(3)地震疏散流程:了解疏散的原则、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特殊人群的疏散方法;(4)自救互救技能: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9.1.3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9.1.4培训对象针对不同群体,如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9.2社会宣传与教育9.2.1宣传目标提高全社会对地震避险与疏散的认识,增强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9.2.2宣传内容(1)地震避险与疏散的重要性;(2)地震避险与疏散的基本知识;(3)地震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