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救援组织与协调预案TOC\o"1-2"\h\u25863第1章总则 34551.1救援预案的目的与意义 3223551.2适用范围与预案级别 4155481.3救援原则与策略 424072第2章组织架构 4149702.1救援组织体系 413602.2领导机构与职责 4247612.2.1国家地震应急指挥部 4177762.2.2省级地震应急指挥部 5292932.3各级救援队伍与职责 5231022.3.1国家地震救援队伍 556012.3.2省级地震救援队伍 529212.3.3市级地震救援队伍 6277532.3.4县级地震救援队伍 650672.3.5乡镇(街道)地震救援队伍 620721第3章预警与信息共享 721283.1预警信息来源与传递 7152793.1.1预警信息来源 7254183.1.2预警信息传递 7319403.2预警响应程序 7161623.2.1预警级别划分 7196063.2.2预警响应流程 7255373.3救援信息共享平台 7266503.3.1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 792653.3.2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维护 8246933.3.3救援信息共享机制 813885第四章救援资源配置 8165374.1救援资源种类与分布 8153884.1.1人员资源 81954.1.2物资资源 8144414.1.3设备资源 8161454.1.4技术资源 899814.1.5信息资源 9116454.2资源调配原则与方法 923994.2.1原则 9268844.2.2方法 9276204.3跨区域资源协调 919144第5章救援力量部署 10206705.1救援力量分类与任务 1029185.1.1救援力量分类 1062775.1.2救援力量任务 1045685.2部署原则与要求 10317415.2.1部署原则 10211535.2.2部署要求 1023495.3部署调整与优化 1123205.3.1部署调整 11261115.3.2部署优化 119180第6章救援行动实施 11278996.1现场救援行动组织 11182836.1.1现场指挥部建立 1173996.1.2救援队伍整合 1170376.1.3救援资源调配 11231166.1.4现场救援区域划分 1118186.2救援任务分配与执行 11148936.2.1救援任务分配 11217406.2.2救援队伍执行 1219116.2.3救援信息共享 12193116.3救援行动评估与调整 122426.3.1救援行动评估 12244746.3.2救援行动调整 12316756.3.3救援行动持续优化 127673第7章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 12139687.1医疗救治组织与管理 1213477.1.1救治机构设置 12195737.1.2救治队伍组织 1299697.1.3救治流程与规范 12269987.1.4医疗救治信息管理 12149987.2卫生防疫措施与实施 1394287.2.1防疫组织架构 1367077.2.2防疫措施制定 13108157.2.3防疫措施实施 13174937.2.4防疫物资保障 1318747.3医疗资源调配与协调 13314407.3.1医疗资源配置 13231427.3.2医疗资源协调 13325457.3.3医疗救援队伍调度 13126477.3.4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联动 1314435第8章灾后重建与恢复 1431908.1灾后重建规划与实施 14199308.1.1重建原则 1499288.1.2重建规划 147378.1.3重建实施 14162218.2灾后心理援助与康复 14182408.2.1心理援助组织 14103688.2.2心理援助措施 14182288.2.3康复体系建设 14235998.3社会资源整合与支持 14247488.3.1社会捐赠管理 1412438.3.2志愿者服务 15203658.3.3社会力量参与 1595108.3.4政策支持与保障 1512542第9章宣传教育与培训 1578119.1救援知识与技能培训 15158689.1.1地震基础知识 1556079.1.2救援原则 15245349.1.3搜索与救援技巧 15283939.1.4医疗急救技能 1554389.2宣传活动与公众参与 1564069.2.1宣传活动策划 1553839.2.2宣传途径与手段 1620229.2.3公众参与 16173669.3救援预案演练与评估 16140299.3.1演练组织 16318169.3.2演练实施 16226919.3.3演练评估 1625951第10章法律责任与监督 16850510.1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 161258910.1.1国家法律法规 161477410.1.2地方规章 161180810.1.3政策依据 161671010.2救援组织与个人责任 161007010.2.1救援组织责任 17116510.2.2个人责任 171353710.3救援监督与投诉处理 171060410.3.1救援监督 172531910.3.2投诉处理 17第1章总则1.1救援预案的目的与意义本预案旨在规范地震救援组织与协调工作,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主要目的与意义如下:(1)明确地震救援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保证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2)指导各级救援力量预先制定救援计划,合理调配资源,提高救援效果;(3)强化地震救援的培训与演练,提升救援人员业务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4)保证救援行动的安全,降低救援过程中的人员伤亡风险。1.2适用范围与预案级别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灾害救援组织与协调工作。预案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各级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证与上级预案相衔接,形成完整的预案体系。1.3救援原则与策略(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救援行动应保证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保障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2)快速反应,高效救援。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保证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现场,高效开展救援工作;(3)统筹协调,合力救援。各级和部门应协同配合,整合社会救援资源,形成合力;(4)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受灾程度和救援需求,合理分配救援力量,优先保障重灾区和重点部位;(5)科学施救,规范操作。遵循救援技术规范,科学制定救援方案,保证救援效果;(6)预防为主,综合防范。加强地震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降低灾害风险;(7)军民融合,协同救援。充分发挥军队、武警、民兵等力量的作用,与地方救援力量协同开展救援工作。第2章组织架构2.1救援组织体系地震救援组织体系是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旗)、乡镇(街道)五级救援组织。各级救援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地震救援任务。2.2领导机构与职责2.2.1国家地震应急指挥部国家地震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地震应急救援政策和规划;(2)组织编制地震应急预案;(3)指导各级地震应急指挥部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地震应急救援;(5)组织地震应急救援演练;(6)负责地震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7)承担其他与地震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2.2.2省级地震应急指挥部省级地震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地震应急救援政策和规划;(2)制定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3)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应急救援演练;(4)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地震应急救援;(5)指导市、县地震应急指挥部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6)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7)承担其他与地震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2.3各级救援队伍与职责2.3.1国家地震救援队伍国家地震救援队伍是由国务院地震局负责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伍,其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任务;(2)协助省级地震救援队伍开展地震救援工作;(3)开展地震救援技术交流和培训;(4)参与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5)负责地震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2.3.2省级地震救援队伍省级地震救援队伍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负责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伍,其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救援任务;(2)协助市、县地震救援队伍开展地震救援工作;(3)开展地震救援技术交流和培训;(4)参与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5)负责地震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2.3.3市级地震救援队伍市级地震救援队伍是由各市(地、州、盟)地震局负责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伍,其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本市(地、州、盟)地震灾害救援任务;(2)协助县级地震救援队伍开展地震救援工作;(3)开展地震救援技术交流和培训;(4)参与本市(地、州、盟)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5)负责地震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2.3.4县级地震救援队伍县级地震救援队伍是由各县(区、旗)地震局负责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伍,其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本县(区、旗)地震灾害救援任务;(2)协助乡镇(街道)地震救援队伍开展地震救援工作;(3)开展地震救援技术交流和培训;(4)参与本县(区、旗)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5)负责地震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2.3.5乡镇(街道)地震救援队伍乡镇(街道)地震救援队伍是由各乡镇(街道)负责组建的基层救援队伍,其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本乡镇(街道)地震灾害救援任务;(2)协助村(社区)地震救援队伍开展地震救援工作;(3)开展地震救援知识普及和培训;(4)参与本乡镇(街道)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5)负责地震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第3章预警与信息共享3.1预警信息来源与传递3.1.1预警信息来源预警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部门、气象部门、地质部门、遥感卫星监测以及国内外地震研究机构等。各部门和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3.1.2预警信息传递预警信息传递应遵循快速、准确、广泛的原则。预警信息传递途径包括但不限于短信、电话、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各级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机制,保证预警信息能够及时覆盖到所有受影响区域。3.2预警响应程序3.2.1预警级别划分根据地震预警的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红色预警(一级)、橙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三级)和蓝色预警(四级)。3.2.2预警响应流程收到预警信息后,各级和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程序,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验证预警信息,确认预警级别和影响范围;(2)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应急响应措施;(3)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适时组织人员疏散,减少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5)定期评估预警响应效果,不断完善预警响应流程。3.3救援信息共享平台3.3.1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救援信息共享平台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和共享地震救援相关信息,为地震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其主要功能包括:(1)收集地震灾情信息,实时监控救援进展;(2)整理救援资源,实现救援力量优化配置;(3)发布救援指令,指导各级救援队伍行动;(4)共享救援经验,提高救援工作效率。3.3.2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维护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2)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保证救援信息的安全;(4)定期评估平台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平台功能。3.3.3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的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救援信息共享政策,明确信息共享的范围、方式和责任;(2)建立救援信息共享标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3)加强部门间协作,实现救援信息的互联互通;(4)提高救援队伍的信息素养,保证救援信息的有效利用。第四章救援资源配置4.1救援资源种类与分布救援资源主要包括人员、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五类。各类资源按照功能、用途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地震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4.1.1人员资源人员资源包括各级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医疗救护人员、心理援助人员等。人员资源应按照职责、技能和经验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救援队伍的战斗力。4.1.2物资资源物资资源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医疗器械、帐篷、棉被、衣物、照明设备等。物资资源应根据灾区需求、库存情况和运输能力进行合理分布,保证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4.1.3设备资源设备资源包括救援车辆、挖掘机、吊车、冲锋舟、无人机、卫星电话等。设备资源应根据救援任务、地形地貌和设备功能进行合理调配,提高救援效率。4.1.4技术资源技术资源包括地质、建筑、医疗、心理、通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技术资源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4.1.5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灾区灾情、救援进展、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等。信息资源应实现实时共享,提高救援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2资源调配原则与方法4.2.1原则(1)优先保障生命安全:在救援资源配置中,将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证救援力量优先满足生命救援需求。(2)合理分配: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和救援需求,合理分配各类资源,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3)快速反应:提高救援资源配置效率,保证救援力量迅速投入灾区。(4)优化协同:加强各部门、各救援力量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救援工作整体效能。4.2.2方法(1)需求导向:根据灾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配。(2)分级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各级部门和救援队伍分别负责相应级别的资源调配。(3)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救援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4)预案指导:依据地震救援预案,提前做好救援资源的储备和调配工作。4.3跨区域资源协调(1)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各级救援队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跨区域资源协调机制。(2)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共享灾区救援需求和资源状况,提高资源协调效率。(3)统一指挥调度:在跨区域救援行动中,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资源的高效利用。(4)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优化交通运输管理,保证救援资源快速、安全抵达灾区。(5)建立救援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级救援队伍之间开展资源共享,提高救援资源利用率。第5章救援力量部署5.1救援力量分类与任务5.1.1救援力量分类救援力量根据职能和专业性质,分为以下几类:(1)搜索与救援力量:负责现场搜索、营救被困人员;(2)医疗救护力量: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及后续治疗;(3)工程技术力量:负责现场基础设施抢修、次生灾害防范;(4)后勤保障力量:负责救援物资供应、生活物资保障;(5)心理援助力量:负责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心理康复。5.1.2救援力量任务(1)搜索与救援力量:快速定位被困人员,实施有效营救;(2)医疗救护力量:及时救治伤员,降低伤亡率;(3)工程技术力量:保障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减少次生灾害;(4)后勤保障力量:保证救援物资充足,提高救援效率;(5)心理援助力量:安抚受灾群众情绪,促进心理康复。5.2部署原则与要求5.2.1部署原则(1)快速反应:迅速组织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灾区;(2)合理配置: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救援力量;(3)协同作战:加强各救援力量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4)持续保障:保证救援力量的持续投入,满足救援需求;(5)安全第一: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灾害。5.2.2部署要求(1)救援力量部署要充分考虑灾区地形、交通、人口密度等因素;(2)救援力量部署要结合灾区需求,实现精准救援;(3)救援力量部署要具备灵活性,及时调整,以适应救援现场变化;(4)救援力量部署要保证救援设备、物资的充足和完好;(5)救援力量部署要加强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5.3部署调整与优化5.3.1部署调整(1)根据灾区救援进展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救援力量;(2)针对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部署策略;(3)加强信息沟通,保证救援力量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5.3.2部署优化(1)总结救援经验,不断完善救援力量部署方案;(2)加强救援力量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救援效率;(3)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救援力量部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建立救援力量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救援力量的合理配置。第6章救援行动实施6.1现场救援行动组织6.1.1现场指挥部建立在地震发生后,根据预案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现场救援工作。现场指挥部应设立在安全、交通便利的区域,保证通讯畅通。6.1.2救援队伍整合现场指挥部应整合各方救援力量,包括消防、卫生、公安、军队、志愿者等,明确各救援队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6.1.3救援资源调配现场指挥部负责对救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保证救援队伍所需的物资、设备、技术支持等得到及时保障。6.1.4现场救援区域划分根据受灾程度和救援需求,合理划分救援区域,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6.2救援任务分配与执行6.2.1救援任务分配现场指挥部根据受灾情况、救援队伍实力和救援目标,合理分配救援任务。任务分配应明确具体,保证每支救援队伍清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目标。6.2.2救援队伍执行各救援队伍按照分配的任务,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在救援过程中,要密切配合,保证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6.2.3救援信息共享各救援队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实时共享救援信息,包括受灾情况、救援进展、物资需求等,以便现场指挥部及时调整救援策略。6.3救援行动评估与调整6.3.1救援行动评估现场指挥部应定期对救援行动进行评估,分析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救援行动调整提供依据。6.3.2救援行动调整根据评估结果,现场指挥部及时调整救援策略、任务分配和资源调配,保证救援工作更加高效、有力。6.3.3救援行动持续优化在救援行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救援流程和措施,提高救援能力。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长效的救援机制。第7章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7.1医疗救治组织与管理7.1.1救治机构设置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合理设置医疗救治机构。应根据受灾程度和地域特点,快速搭建临时医疗救治点,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同时合理利用现有医疗机构资源,提高救治效率。7.1.2救治队伍组织组织专业的医疗救治队伍,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医护人员,保证各类伤员得到专业救治。加强救治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治能力。7.1.3救治流程与规范制定明确的医疗救治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救治工作有序进行。包括伤员分类、救治顺序、手术安排、药物使用等环节,保证救治质量。7.1.4医疗救治信息管理建立医疗救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伤员信息、救治资源、救治进度等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救治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7.2卫生防疫措施与实施7.2.1防疫组织架构成立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卫生防疫工作。设立防疫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防疫措施的落实。7.2.2防疫措施制定根据地震灾害特点和受灾区域卫生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卫生防疫措施,包括疫情监测、疾病预防、卫生保障等。7.2.3防疫措施实施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疫情。开展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管,保证受灾群众饮食安全。7.2.4防疫物资保障提前储备防疫物资,如疫苗、消毒剂、防护用品等,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建立防疫物资调配机制,合理分配资源。7.3医疗资源调配与协调7.3.1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受灾程度和伤员分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保证救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药品、器械、床位、医护人员等资源的调配。7.3.2医疗资源协调建立医疗资源协调机制,加强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7.3.3医疗救援队伍调度根据灾区救治需求,合理调度医疗救援队伍,保证救援力量充足。同时加强医疗救援队伍之间的协作,提高救治效率。7.3.4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联动加强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工作的联动,保证救治与防疫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第8章灾后重建与恢复8.1灾后重建规划与实施8.1.1重建原则灾后重建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提高重建质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8.1.2重建规划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应充分考虑灾区地理、气候、资源、经济、社会等实际情况,明确重建目标、重建规模、重建标准、重建布局和重建时序。规划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8.1.3重建实施加强灾后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实行项目责任制,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加强对重建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重建项目质量,对重建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8.2灾后心理援助与康复8.2.1心理援助组织建立灾后心理援助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心理援助工作。开展心理援助人员培训,提高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素质。8.2.2心理援助措施针对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和重建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措施。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康复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心理状态。8.2.3康复体系建设加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为受灾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8.3社会资源整合与支持8.3.1社会捐赠管理规范社会捐赠管理,建立健全捐赠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加强对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监督,保证捐赠款物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8.3.2志愿者服务鼓励和引导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与恢复工作,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管理,保证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8.3.3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在灾后重建与恢复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灾区重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8.3.4政策支持与保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灾区优惠政策,为灾后重建与恢复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宣传教育与培训9.1救援知识与技能培训本节主要针对地震救援组织成员进行救援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地震基础知识、救援原则、搜索与救援技巧、医疗急救技能等。9.1.1地震基础知识介绍地震的成因、震级、烈度等基本概念,使救援人员对地震有更深入的了解。9.1.2救援原则阐述地震救援的基本原则,如快速、安全、高效、协同等,以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9.1.3搜索与救援技巧教授救援人员在不同环境下的搜索与救援技巧,如废墟搜索、高空救援等。9.1.4医疗急救技能培训救援人员掌握基本的医疗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 2024简易离婚合同书标准范文
- 2025年度体育赛事组织与相关法规执行合同3篇
- 2024甲乙双方民间借款购车合同
- 2024物联网传感器设备采购与应用开发合同
- 2024版跨境贸易协议履行操作手册版B版
- 2024软件服务合同模板:在线教育平台定制开发3篇
- 2024行政诉讼刑事上诉状案件跟踪与反馈合同3篇
- 2025年度别墅智能安防系统安装与施工合同3篇
- LY/T 2120-2013降香黄檀培育技术规程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 大三上-诊断学复习重点
- 带式输送机设计
- 北京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公开招聘1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音乐常识知识考试题库(300题版)
- 酵素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 股东变更情况报告表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教学反思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