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效果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5704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效果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53271国内文献综述 127307(1)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132485(2)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 2166662国外文献综述 314909(1)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36716(2)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 3143303文献评述 41473参考文献 51国内文献综述(1)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李萍(2006)[1]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最主要动因是市场寻求、技术寻求和资源寻求。钟艳冰(2007)[2]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深层次动机:跨国并购不仅能够利用东道国的优势,同时可以整合基于目标企业的特殊优势和有价值的资产,提升跨国公司的国际地位。李晓红(2010)[3]提出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分为抢占国际市场、突破国外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焦绘君和焦敬芬(2012)[4]提出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分为主动和被动防御两个方面:主动方面主要包括追求先进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寻求互补资源、战略转移和分散风险;被动防御主要包括国外贸易壁垒限制和绕过上市规制、获得壳资源。魏涛(2012)[5]则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源存量大且质量高的企业比一般企业更具有价值创造方面的优势,因此促进无形资源系统的优化升级是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张旭(2012)[6]认为跨国并购的动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效率;二是企业高层追求个人报酬的提高;三是企业为了应对技术创新、资本流动以及资本成本变化。唐庆飞(2013)[7]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从政府层次看是为了获取海外的自然资源,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从企业层次看是为了追求利润,拓展海外市场,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张文佳(2015)[8]提出企业跨国并购是为了寻求跨国资源、利用国际化的品牌以及获取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以此来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增长。董莉军(2015)[9]认为中国经济制度的有效性会促进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并且东道国地区的投资制度环境也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温灵芝(2017)[10]提出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推动了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企业跨国并购是为了优化自身产业结构、获取更多资源、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和品牌知名度。曹礼创(2018)[11]认为企业跨国并购是为了利用国际金融平台进行海外融资、规避贸易壁垒、增强原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获取国外先进技术。(2)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褚音(2008)[12]选取了2000-2008年实施海外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跨国并购虽然使我国企业的主营业务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上,但同时使我国企业的整体业绩逐渐下降。黎平海等(2010)[13]选取了2003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18起案例,在分析了企业多个财务指标之后,发现大量并购并未如预期所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使经营绩效呈下降趋势。陈贝娜(2010)[14]选取了2000-2007年发生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得出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财务绩效先上升后下降,且绩效变化显著的结论。刘彦(2011)[15]通过对2003-2008年的25起跨国并购事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在并购当年绩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并购后绩效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马建威(2011)[16]选取了2007-2009年间完成海外并购的21家上市公司的22次并购事件,通过事件研究法的计算,得出股票市场认为发生海外并购并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反在短期内将有可能降低投资者的预期的结论。吴茜茜(2011)[17]选取了2001-2007年间有过跨国并购行为的36家上市公司进行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分析,发现商业贸易类企业的跨国并购通过约三年的整合,行业的综合绩效会有所提升,资源矿产类企业次之,而机械、信息技术和其他行业跨国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并不显著。谭雯雯(2013)[18]选取了2005-2009年之间82家进行过海外并购的上市公司,从盈利、发展、偿债和运营能力四个方面,以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八个指标为依据,对企业并购前后绩效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跨国并购之后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总体在并购当年下降,然后在后两年内上升,第三年下降的结论。陈敏(2013)[19]选取了2000-2010年14家上市公司经历的跨国并购案例,基于财务指标进行了纵向、横向及国际同业比较,得出企业在并购前期的绩效呈现下降的趋势,之后会逐渐升高,但这需要一定的并购融合时间。简力(2013)[20]选取了我国24家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考查其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的变化,发现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的短期内绩效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企业绩效的改善。谢冠仙(2014)[21]选取了2001-2010年之间发生并完成跨国并购的55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跨国并购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绩效好转。刘峻竹(2017)[22]认为不同的企业应结合自身不同的情况,从跨国并购的动因出发选择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而评价跨国并购绩效和最终成败。2国外文献综述(1)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Coase(1937)[23]提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是降低交易成本,当交易费用<交易成本时,就会发生并购,从而将较高的交易成本转化为较低的内部管理成本。Igor(1965)[24]最先提出了并购协同的概念,他在《Corporatestrategy》中将并购协同解释为“1+1>2”,同时提出企业选取并购标的的核心在于企业扩张和多元化。Comanor(1967)[25]认为并购方能运用横向并购降低竞争者数量,运用纵向并购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综合实力。Barney(1992)[26]认为,企业的优势资源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跨国并购可以使并购方降低获取先进技术及国外企业优势生产要素的成本,同时开辟国际市场,实现经营的全球化。Williamson(1999)[27]认为并购方发起并购活动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利润。Berger等(2014)[28]认为无论是横向、纵向还是混合并购都可以提高并购方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并购方发起并购的主要动因。Vinita(2015)[29]通过对印度企业1998-2009年跨国并购业务的分析,认为“提升效率,获取行业领导力,市场和企业战略驱使,形成协同效应”,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并且在有价值的动机下驱使的跨国并购往往会带来可观的收益。Amar和Mazhar(2017)[30]分析了1990-2014年位于南非的企业的跨国并购业务,他们认为获取东道国的市场资源以及提高企业效率是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而获取自然资源,或是如专利、技术等类型的战略资源这方面的动因是次要的。(2)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Dodd(1977)[31]以1974年起3年内并购成功的企业作为样本,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后发现并购后的企业获得了超额收益,因此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使企业的绩效得以正方向的显现。Bradley(1988)[32]选取了21件并购案例,认为股市对并购公告的反应大多数都是正向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对并购公告持积极态度。Healy(1992)[33]选用了发生在1979-1983年的50件并购案例,分析发现并购会提高并购方资产报酬率但不会降低长期资本,因此会给并购方带来并购正向绩效的结论。Healy等(1992)[34]认为并购能有效提高并购方的生产效率,从而发挥并购绩效。近些年,Mitchell和Stafford(2001)[35]对财务指标大数据库进行并购的绩效分析之后,发现销售利润率这个财务在企业并购前后会有明显增加。Moeller等(2003)[36]选取了1985年以来近10年的美国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的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对经营指标有正面的影响。Glascock(2006)[37]认为由并购带来的现金支付方面的风险,会在并购完成后的3年以后渐渐递增,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造成负面影响。Mark(2007)[38]认为并购价值=协同效应—并购溢价。其中并购溢价=并购对价-并购标的内在价值。Mirvis(2011)[39]在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著作的基础上,提出并购绩效应将并购前后竞争力的变化归入其中,并对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并购行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Julie等(2013)[40]选用了2000-2010年的266件跨国并购案例,实证表明这些并购活动都产生了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3文献评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国外已有大量关于跨国并购业务的研究文献,对跨国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已相当深入,而国内学者对跨国并购行为的研究较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集中在抢占国际市场、寻求互补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企业规模以形成协同效应。我国学者大多采用事件研究法或者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后的绩效。而在跨国并购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在并购完成后的短期内,企业的市场反应会较好,而在长期绩效方面,取决于后续的并购整合以及企业的治理水平。国外学者认为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是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优质资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在跨国并购的绩效方面,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跨国并购可以为并购企业带来并购的正向绩效但并不长远。参考文献[1]李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分布状况与基本动因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2]钟艳冰.透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状、动因与竞争优势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3]李晓红.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5):59-62+77.[4]焦绘君,焦敬芬.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10):49-50.[5]魏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6]张旭.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7]唐庆飞.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8]张文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5(03):3-9.[9]董莉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4):68-72.[10]温灵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动因及对策[J].市场研究,2017(06):15-17.[11]曹礼创.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147.[12]褚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8.[13]黎平海,祝文娟,李瑶.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J].产经评论,2010(03):140-148.[14]陈贝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特征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15]刘彦.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1(06):106-111.[16]马建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17]吴茜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18]谭雯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19]陈敏.我国TMT行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3.[20]简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3.[21]谢冠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分析[D].厦门大学,2014.[22]刘峻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与绩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胸部放射技术培训课件
- 痔疮手术复原多久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中班科学教案:蝉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 脑梗护理诊断与措施
- 2.1作图练习(一)原卷版
- 秩序维护部培训方案
- 2023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 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3套100道题-可直接打印)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培训教材ppt课件
- 婚礼主持人培训-_图文ppt课件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 汽车维修价格表格模板
- 第七章 行为修正模式
- 小猪吃的饱饱教案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ppt
- 科学课程中的概念教学浅探
- 铝方通吊顶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