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9年初,梁启超自费到巴黎和会旁听,并将列强把战败国德国的山东权益转给日本的消息传至国内,在北大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推动下,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由此也进入高潮。据材料不能分析出的是()A.梁启超先生具有剧烈的爱国情怀B.民族危机刺激国内救亡运动的高涨C.陈独秀、李大钊胸怀救亡之大志D.此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建条件D[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建条件的是新文化运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梁启超先生自费到巴黎和会旁听并把消息传回国内的举动说明他有剧烈的爱国之心,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得国内救亡运动日益高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陈独秀、李大钊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有剧烈的民族担当精神,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宏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今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材料旨在强调()A.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领导作用C.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D.五四运动启迪了民众的民族意识D[由材料“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宏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今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可知,五四运动后人民维护民族利益的思想觉悟提高,故选D项;由材料“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可知,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才得到广泛传播,解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解除B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解除。]3.(2024·合肥一模)北大平民教化讲演团在五四运动中讲演的题目有《青岛问题》《山东与全国之关系》《日本的野心与中国救亡的关系》等。这说明()A.中日民族冲突成为主要冲突B.山东问题是五四运动导火线C.五四运动的实质是反帝救亡D.北大成为反帝运动的主阵地C[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亡运动,由《日本的野心与中国救亡的关系》这一讲演题目可以看出其反帝救亡性质,故选C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冲突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解除A项;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解除B项;五四运动前期的中心是北京,后期是上海,解除D项。]4.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渐渐成了当时先进学问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喊,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条件B.极大提高了学问分子的社会地位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A[学问分子的行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条件,故选A项;学问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体现在学问分子阶层在全社会的威望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D两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学问分子的行动主要针对工人,并不会使农夫阶级觉悟得到提升,解除C项。]5.中共中心在1924年10月通过的决议中指出,目前国民党中有很多反动的右派分子,军队中没有牢靠的革命力气,缺乏足够数量的革命分子,所以国民党根本不能实行革命的军事行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国民革命运动转入低潮B.中国共产党必需武装抗拒国民党右派C.国共合作缺乏政治基础D.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已经显现D[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认为驾驭革命领导权的国民党根本不能实行革命的军事行动,这就凸显出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选D项;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转入高潮,解除A项;1927年“八七会议”才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拒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解除B项;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解除C项。]6.(2024·晋城一模)中共中心在国民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辩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心()A.受到共产国际的深刻影响B.着力开拓农村革命道路C.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D.尚不清晰中国革命的性质C[由材料“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可知,中共中心在国民革命后期已经相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共产国际,解除A项;开拓农村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解除B项;1922年中共二大上已经明确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解除D项。]7.1927年,毛泽东指出,过去我们责怪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靠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其意在()A.走苏俄式革命的道路 B.放弃群众运动C.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 D.开展土地革命C[毛泽东通过中国共产党过去“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及蒋介石之流“靠枪杆子起家”的对比,意在强调军事斗争的重要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毛泽东对苏俄革命的相识,解除A项;“放弃群众运动”说法不符合材料与史实,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武装斗争与军权的重要性,而不是土地问题,解除D项。]8.在国民革命失败后至1928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除上述几次起义外,还有一些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或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贸然发动的起义,先后遭到失败;有一些在起义以后,适时地将起义武装转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实行公开割据或隐私割据。这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于()A.科学理论的指导 B.实践阅历的积累C.社会现实的分析 D.游击斗争的须要B[依据材料“除上述几次起义外,还有一些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或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贸然发动的起义,先后遭到失败,适时地将起义武装转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实行公开割据或隐私割据”可知,将武装起义的目标转向农村,是由于城市武装起义的失败,从而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于大量的实践阅历积累,故选B项。]9.(2024·益阳期末)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心政府大力倡办合作社,年底各种合作社发展到二千四百多个。同年,人民委员会提出扫除文盲的口号,并确定制订国民教化安排,接连创办了苏维埃高校等二十多种中学级学校。上述措施的推行()A.旨在推动城市的武装斗争B.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C.遏制了“左”倾思想的扩散D.变更了依据地的社会结构和性质B[材料表明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化事业,这有利于巩固政权,故选B项;1933年,“左”的错误还没有占主导,此时仍强调以农村为中心,解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全部制的变更,谈不上变更社会结构和性质,解除D项。]10.(2024·吕梁一模)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902—1950)曾写下这样的诗歌:“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未见如此细雨,最终驾临 大地……今朝离去,何日再回。”这首诗描述了()A.藏区人民祥和华蜜的生活状态B.共产党领导藏区人民进行民主改革的效应C.长征中的红军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D.汉族和藏族结下了深厚的情意C[格达活佛看到“红旗布满了大地”,后又离去,这反映的是1936年红军长征停留在甘孜,红军的民族政策感动了格达活佛,于是格达活佛写下了可以传唱的诗歌,故选C项;当时藏区存在农奴制,人民生活并不华蜜,解除A项;格达活佛在世(1902—1950)时,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3月起先)还没有进行,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和藏族”的关系,解除D项。]11.“二十万军(注:国民党军队)重入赣,风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创作这首充溢豪迈气概的词反映出他()A.号召民众做好抗日长久战的打算B.重视思想动员对革命保障的作用C.确定将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D.带领全党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B[毛泽东用豪迈的语句去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同德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国民党统治)遍插红旗,迎风招展,故选B项;材料描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现象,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动员对革命保障的作用,不涉及确定革命工作的重心问题,解除C项;这首词不能反映中国革命是否找到正确的道路,解除D项。]12.“它是个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材料中的“它”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斗争时期B[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了看似冲突,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面对列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本可取得众多外交成就,但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被迫放弃签约。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是值得确定的,和会期间不仅没有卖国行为,反而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巴黎和会为起点,中国政府还取得了另外一些外交成果:废除战败国旧约,重订同等新约,1921年5月签订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无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各款的同等新约,得到了斗争赔款,收回德租界;1919年北洋政府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同等互惠,不再赐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同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至1924年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除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摘编自赵志伟等《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材料二长征起先后,国民党动用《中心日报》等一切宣扬机器,几乎每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接连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跑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完,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气与志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状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当时取得确定外交成果的缘由。(1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缘由。(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不再赐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开创完全同等互惠条约之先例”等信息概括;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除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等信息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学问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黔北之匪”“朱毛残部……向湄潭遵义北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国民党动用《中心日报》等一切宣扬机器”“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答案](1)特点:妥协性与强硬性交织;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兼具;敏捷性与原则性结合。缘由:北洋政府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外交代表的抗争与努力;民众的抗争;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或列强间的冲突)。(2)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缘由: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扬;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动之根本动力也。病态者,即其历史演进途中所时时不免遭遇之顿挫与波折也。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始终线以前向。若以两民论之,万难得其真相。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惟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不知所变者我,能变者亦我,变而成者依旧为我。……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深矣,此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望者,其人虽病,尚有内部自身的生力可以为抗。——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随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