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历史黄金预料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分封是先有爵后有地,即西周的分封制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渊源较近,二是有较大的功绩,两者具备就封给爵位,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者互不从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侧重于()A.政治限制加强统治 B.奖赏功臣和王族 C.中心权力的集中 D.层层分封互不从属2.下表为汉代不同史籍对社会现象的相关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记述出处齐部(今山东淄博一带)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论衡•程材》(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后汉书•公孙述传》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更 B.棉纺织业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C.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D.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渐渐分别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A.政府市场监管强化 B.城市商业形态转变C.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D.农村集市贸易发展4.有学者指出: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支持的经济改革起先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的改革成果也难以维持。该学者意在强调()A.统筹规划确定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B.王安石变法仅限于经济领域C.统治者支持是变法胜利的关键 D.变法必需先从政治领域启动5.“从启蒙文学教化时期起先,文人士子就长期受到传统伦理观念与文化趣味的滋养和熏陶,促使明清学问分子在讲解并描述戏曲故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寓义于事’或‘借事明义’作为创作动机或主旨。”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戏曲创作()A.推动了启蒙文学教化的进一步发展 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C.得益于文人士子剧烈的社会责任感 D.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6.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慈禧太后发布懿旨,宣布仿行宪政,起先预备立宪。当部分官员奏请合并旧内阁与军机处以实行责任内阁时,慈禧断然予以推翻。这说明,此次改革()A.体现了社会变革的困难性 B.阻断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实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 D.激化了社会的主要冲突7.辛亥革命后,在女学生中盛行“文明新装”(如下图)这种着装样式持续传统的上衣下裳制,同时将上衣变得紧窄并收腰,以体现人体美。这反映出()A.连衣裙等苏式服装受到青睐 B.女学生是生活时尚的引领者C.学生服饰凸显剧烈的政治色调 D.服饰变迁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8.徐州会战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阻滞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日军绝没有料到仅徐州会战就打了近半年的时间,推迟了太平洋斗争的爆发,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和德军会师的傲慢安排。这说明()A.徐州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主战场C.徐州会战是中国战场的反攻之战 D.正面战场的主动抗战促使日本停止进攻9.这是关于复原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本表所示现象()时间通过反对弃权196138482019624256121966465717196948562119705149251971763517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冲突重重 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C.说明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共识 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10.数据显示,2012—2025年我国在城镇企业职工就业人数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20.53%下降到15.45%;在缴纳税收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15.04%降到10.2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占比从28.88%下降为23.13%。这反映了()A.全部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更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C.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D.国有经济丢失了发展活力11.公元前242年,罗马设外事最高裁判官处理涉及非罗马公民的诉讼,他们有权不受任何形式主义的程序规范与严格的本地法规则约束,后来前任裁判官发布的告示往往为后任裁判官所因袭借鉴,并经过国家认可而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裁判官法。这表明裁判官法()A.适应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B.化解了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冲突C.注意爱护罗马人的私有财产 D.使罗马法民事诉讼程序更加完善12.启蒙运动中有位思想家提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子,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存在听从”。在此,这一思想家强调的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法律面前人人同等 D.三权分立13.下图漫画名为《二重奏》,新西兰人大卫·洛创作于1917年4月12日。漫画中左边演奏者代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敌人作战”,右边演奏者代表工兵代表苏维埃,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政府作战,结束斗争”,中间的大熊(代表俄国)有些茫然失措。此漫画反映了()
A.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苏维埃政权面临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威逼C.两个政权对是否接着参加一战冲突尖锐 D.两个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夺权斗争激烈14.1935年至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埋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 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峻恐慌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 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15.针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竞赛”口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上台前就呼吁:“让我们扩大这个竞赛,把它扩大到不仅……包括粮食和工厂,而且把它扩大到包括标记我们文明特征的宏大的精神和道义上的价值。”其目的是()A.挑动苏东冲突 B.调整美欧关系 C.实行战略防卫 D.推行和平演化16.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们限制着国际干脆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这表明跨国公司()A.揭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序幕 B.在经济全球化中起重要作用C.严峻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D.使世界经济秩序趋向于合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朱熹的为学方法在于从“博文”(道问学)即广泛穷究事物各自禀赋的分殊之理入手,然后“约礼”(尊德性),省悟到天地万物之理原来同一;而陆九渊等人的方法则在于首先独创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本心(仁义礼智之善性),以此为本,然后再博览广泛涉猎学问。两者的工夫径路正好相反。——摘编自秦平、肖航主编《章裁集》材料二明清以经义文章取士,在这根指挥棒下,封建学问分子日日沉醉于经义文章之中,探讨文章的遣词用句、立意构思、法度义理,这为其古文写作也打下了基础,一旦他们敲开了世俗之门,丢掉敲门砖,转入古文写作,也就得心应手了。科举把学问分子引入了“读书做官”和自私自利的歧途,大批读书人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和奴隶。——摘编自吉发涵《中国古代文化纲目举要》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朱熹与陆九渊在为学方法上的差异,分别指出他们两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明清时期“经义文章”的样式,并概述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清代前期以草泽铃医(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为代表的医疗资源来满意乡民的日常医疗需求。一般来说乡村的疫病救治基本上由地方精英担当。清后期,西方公共卫生观念的传入变更了中国传统的卫生观念,卫生防疫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港口检疫的实施与晚清卫生行政改革是卫生制度化的开端。民国时期乡村出现了由社会力气、地方政府和国家举办的卫生试验区、保健员(制度化的卫生工作者,在运用西医治疗简洁疾病的同时,还担当了卫生防疫的任务)与合作医疗制度。但这些变革仍存在于有限的范围内,乡村仍有赖于传统的医者供应医疗服务。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中医药人员被整合进联合诊所,草泽医被禁止从事医疗工作。人民公社化后,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管理模式为卫生制度化供应了组织保证,公社卫生院、大队卫生室、生产队卫生员制度随之普遍建立。此后,合作医疗制度也曾实施过一段时间,终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而宣告失败。1965年“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促进了农村保健员的培育,随之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这些制度肯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医疗的逆境,而且增加了国家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不断改革中渐渐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供应保障。——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三春《清以来的乡村医疗制度——从草泽铃医到赤脚医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代乡村医疗卫生制度发展呈现的特征。(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影响乡村医疗制度变更的因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1755年卢梭发表《论人类不同等的起源》并完成《政治经济学》,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1758年卢梭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表《新哀洛绮丝》,这部小说猛烈地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相继出版,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生气和政府当局的指责,卢梭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晚年在法国去世。——摘编自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材料二卢梭无疑是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西方政治家思想家之一。20世纪初,以“中国革命的象征性符号”和“契约论思想家”这样两种形象为线索,出现了“自由与公民”、“公意”等大量专题文章:既有晚清时期严复与章士钊的笔战,也有民国以来张奚若、张翰书、朱坚章这样一些闻名政治学家对卢梭的精微阐释,更有王元化、朱学勤、崔之元等当代闻名学者的交锋与反思,以及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探讨成果。这些文章完整地再现了卢梭这位宏大的启蒙政治思想家对中国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勾画了中国卢梭探讨的基本轨迹。——摘编自袁贺、谈火生《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7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先进中国人如何以卢梭思想为武器开展救亡运动。(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表摘自1995年7〜8月时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夫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夫调查统计(单位:%)。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农夫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17.55.02.6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高校去大城市打工接着种田假如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整理
,并(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材料中西周统治者奖赏功臣和王族,旨在利用功臣和王族来维护统治,“有爵者互不从属”是指分封的诸侯之间地位同等,不存在从属关系,这能有效防止诸侯势力过度膨胀,可知西周统治者侧重于政治限制加强统治,A项正确;材料“西周的分封制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渊源较近,二是有较大的功绩,两者具备就封给爵位”说明西周统治者重用和笼络王族、功臣,这是一种政治手段和现象,而设问“侧重于”强调这一政治手段和现象的本质,B项解除;秦朝正式形成中心集权制度,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心权力的集中,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西周统治者对诸侯的层层分封,D项解除。2.答案:C解析:材料“齐部(今山东淄博一带)”“襄邑(今河南睢县)”“蜀地”仅涉及今山东、河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更,A项解除;材料中“刺绣”“织锦”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展而非棉纺织业,B项错误;材料中汉代齐部(今山东淄博一带)世代刺绣,襄邑(今河南睢县)有织锦的习俗,(蜀地)女子缝制的衣服,可以满意天下人的穿衣需求,反映的是汉代纺织业的旺盛发展,因此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C项正确;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渐渐分别是在鸦片斗争后,而非材料时间“汉代”,D项错误。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商业的发展。商业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办公区、混合区,即住商混合、住教混合。据题目可知,唐代中期以坊内店肆为主,北宋初期出现临街店肆,到宋中后期则出现了夹街店肆,这说明城市商业发展到宋代时期打破了空间限制,发展空间相对自由,商业形态发生转变,出现了住商混合,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政府市场监管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详细经商方式的变更,故C项错误。D项农村集市贸易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依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在经济领域的变法得到了神宗的支持,因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这场缺乏政治支持的经济改革起先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的改革成果也难以维持”,这说明统治者的支持是变法胜利的关键所在,C正确;王安石变法是有统筹规划的,但是依旧未能胜利,解除A;王安石变法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都有改革,解除B;范仲淹的改革是从政治领域启动的,但是失败了,所以“必需”说法过于肯定,解除D。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促使明清学问分子在讲解并描述戏曲故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寓义于事’或‘借事明义’作为创作动机或主旨”可知,明清时期的文人担当了社会教化的责任,故选C项;启蒙文学教化推动了戏曲创作,故解除A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僵化,故B项错误;“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一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当部分官员奏请合并旧内阁与军机处以实行责任内阁时,慈禧断然予以推翻”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廷虽然实行宪制改革,但事实上是出于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C项子清末预备立宪只是在政治体制上进行一些调整,未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程度,故A项错误。预备立宪只是延缓而未阻断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故B项错误。慈禧的决断能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谈不上激化当时社会的主要冲突,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服饰的变迁。依据“这种着装样式持续传统的上衣下裳制,同时将上衣变得紧窄并收腰,以体现人体美”,可得出“文明新装”继承了传统服饰的特色,同时汲取了西方服饰的审美理念,故选D项。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依据材料“阻滞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推迟了太平洋斗争的爆发”,可得出徐州会战对中国和世界战局都有影响,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故选A项;从材料看不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主战场这一地位,故解除B项;中国战场的反攻是在1944年,徐州会战是在1938年,故解除C项;“停止进攻”说法错误,后来又有武汉会战等,故解除D项。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依据关于复原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联大中获得的通过票越来越多,表明新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头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关于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投票表现,无法反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解除A项;求同存异原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头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解除C项;材料体现不了中国外交僵局已经被打破,解除D项。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据材料可知,2012—2025年,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占比下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占比下降,这说明人们就业方式增多和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B项正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部制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更,解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解除C、D项。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所述时间与特点可知裁判官法蕴含着万民法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法律本身无法起到化解冲突的作用,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的爱护,解除C项;裁判官法不受任何形式主义的程序规范的约束,解除D项。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如材料所述,人民有权“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符合主权在民的含义,故B项正确;天赋人权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追求财产和华蜜的权利等;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是指法律确认和爱护公民的同时强调法律至上,个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攫取特权;三权分立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权力的制约平衡;从材料中皆无法体现,解除A、C、D三项。13.答案:C解析: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A项说法与史实相符,但由题干可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求“与敌人作战”,而工兵代表苏维埃要求“结束斗争”,这反映出大熊汇然的缘由是两个政权对它下达的有关一战的吩咐不同,而不是因为存在两个政权,故C项正确,A项错误;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故B项解除;由题干时间“1917年4月12日”可知是在二月革命发生后,而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解除。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依据材料“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并结合所学学问,罗斯福为应对危机,颁布一系列法律,而这些法律都是要求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也就是扩大政府行政职权,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围绕新政措施,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进行博弈,不涉及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峻恐慌,解除B项;结合所学学问,罗斯福有效遏制了经济危机,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围绕新政措施,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进行博弈,但这种博弈始终没有突破三权分立体制,解除D项。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期间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材料中尼克松所述的“包括标记我们文明特征的宏大的精神和道义上的价值”实质是想要把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输入社会主义国家,即推行和平演化战略,故D项正确;挑动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冲突是和平演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解除A项;材料内容为美苏调整冷战策略,不涉及美欧关系的调整,解除B项;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是美苏争霸第一阶段,双方势均力敌,美国略占优势,解除C项。16.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跨国公司业务范围广,影响大,限制了国际干脆投资的绝大部分和世界生产的将近一半,这说明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世界经济全球化起先于新航路开拓,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制约,C项可解除;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不合理,故D项错误。17.答案:(1)差异:朱熹主见格物致知;陆九渊主见独创本心。(每点1分,共2分)历史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每点2分,共4分)(2)样式:八股文。(2分)影响:促进古文写作的发展;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化发展);儒学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文人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古代中国用心从事科学技术探讨的人才力气相对薄弱。(每点1分,共4分,随意答出4点即可)解析:(1)差异,依据材料“广泛穷究事物各自禀赋的分殊之理”“约礼”“省悟到天地万物之理原来同一”可得出格物致知;依据材料“独创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本心(仁义礼智之善性)”可得出主见独创本心。历史地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样式,依据材料“探讨文章的遣词用句、立意构思、法度义理”等并联系所学明清时期的史实进行回答。影响,依据材料“探讨文章的遣词用句……转入古文写作,也就得心应手了”“大批读书人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和奴隶”并联系所学可得出文人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古代中国用心从事科学技术探讨的人才力气相对薄弱。还可以从形成重学风气,推动儒学发展等方面回答。18.答案:(1)特征:为民众供应医疗救助的职责由地方担当逐步转变为由国家担当(国家主导地位逐步加强);受西方文明影响,医疗卫生观念渐渐近代化;卫生保健制度渐渐建立(卫生保健制度化)。(每点3分,共9分,随意答出3点即可)(2)因素:政权的变更;生产关系的调整;政治形势的变更;改革的时代潮流的引领。(每点2分,共6分,随意答出3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设问入手,树立时空观念,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进行对应性思索。(1)特征,须要立足史料,联系所学学问,从担当职责的主体、医疗卫生制度化、卫生观念的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2)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从政权变更、改革开放等角度思索作答。19.答案:(1)观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私有制是人类不同等的起源。(每点1分,共3分,随意答出3点即可)
影响:丰富了人文主义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5年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年房屋屋顶防水补漏与修缮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标识标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合同
- 2025年度青年创业公寓单间转租合同
- 2025版房地产市场调控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面包砖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合作协议
- 2025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适用与合同监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货车转让及特种运输服务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出境领队旅游目的地特色文化体验合同
- 皮革厂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 2024年宝鸡市中心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变电站钥匙管理规定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及答案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技术参数
- 2024年不动产权变更协议书样本
- DB32-T 4289-2022 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教学服务规范
-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校园安全管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