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2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C.是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D.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解析:选C基督教的传入已有多年的历史,故A项错误;由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不能得出其发展对象的民间性,故B项错误;由材料“既对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得出其是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故C项正确;材料“对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D项错误。2.(2025届广东汕头质量监测)清政府于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共调兵13600名并放银超过一百六十万两到广西。该举措的目的是()A.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B.镇压大规模反清运动C.防范英法发动全面斗争D.阻挡法国殖民者侵略解析:选B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是19世纪60年头的洋务运动,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调兵”“广西”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宣布起义,清政府调兵镇压,故B项正确;英法发动斗争是在1856年,故C项错误;中法斗争起先于1883年,故D项错误。3.(2025届山东德州期末)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并颁刻了《真天命诏书》《旧遗诏圣书》等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这一举措()A.体现了其自身阶级局限性B.表明其主见全盘西化C.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D.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解析:选A材料中否定儒家传统的书籍,并且宣扬基督教教义,说明农夫阶级并未提出自己的思想,反映了其自身阶级局限性,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是宣扬基督教,无法体现其主见全盘西化,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代表的是农夫阶级的利益,C项与史实不符,错误;当时太平天国内部出现多种派系,并未实现思想的统一,故D项错误。4.(2025届河南安阳第一次调研)曾经访问太平天国的容闳写道:“这次叛乱之所以富有生气和特色,是因为它的宗教因素来自外国,是由早期的外国教士传到中国的。”这表明太平天国()A.受到中西文化沟通的影响B.全盘接受西方的宗教文化C.得到西方传教士大力帮助D.忽视外国传教士侵略本性解析:选A依据材料“它的宗教因素来自外国,是由早期的外国教士传到中国的”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全盘接受”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太平天国运动受到西方宗教的影响,西方传教士的帮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传教士侵略本性”,故D项错误。5.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A.受《北京条约》影响较深B.通晓国际水路交往规则C.具有迫切学习西方的剧烈愿望D.没有认清列强侵华本质解析:选D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统治,没有承认清政府所签条约,故A项错误;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可知,这样做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内河航运权,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可知,太平天国没有认清英国的侵略本质,没有予以有效的还击,故D项正确。6.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调C.严厉指责天王独断专行D.包含确定的民办法识解析:选D太平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A项错误;带有明显的空想色调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体现了对天王的敬重与确定的民主性,故C项错误,D项正确。7.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志向。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行能单凭自己的力气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气C.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解析:选C材料并未对太平天国的纲领进行评价,故A项错误;材料是对太平天国失败缘由的分析,并未涉及联合其他力气,故B项错误;材料“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行能单凭自己的力气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当时社会仍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农夫阶级不行能独立领导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成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并未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不是农夫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错误。8.(2025届山东潍坊二模)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同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的批判:“取携随意条约之事终,而脔割之祸至,和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B.号召废除不同等条约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D.宣扬暴力推翻清政府解析:选D依据材料“条约之事终,和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宣扬暴力推翻清政府,故D项正确。9.(2025届河北保定二模)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A.清政府无视群众建立民主政治的心愿B.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清政府已经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D.清政府通过预备立宪欺瞒国人已不言而明解析:选D清政府口呼立宪表明其不是“无视”,故A项错误;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骗局,B项跟漫画的主题不吻合,错误;漫画不是讽刺清政府已经陷于空前孤立境地,故C项错误;材料“口呼‘立宪’,胸藏‘专制’”体现了清政府通过预备立宪来欺瞒国人,故D项正确。10.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这反映出()A.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B.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D.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解析:选A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建立时期,各区域旗帜不一,各自为政,说明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成功后主要在南方地区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说明的主要内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军内部问题,而非对袁世凯的政策,故D项错误。11.(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确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法国驻华官员做出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是()A.《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B.革命党人以武力维护革命成果C.袁世凯获得领导地位违反了宪政D.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解析:选A1912年3月《临时约法》颁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故A项正确;革命党人以武力维护革命成果是在1913年起先的“二次革命”以后,故B项错误;袁世凯作为总统是依据宪法选举出来的,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就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了,跟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2025届山东滨州期末)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气快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绽开激烈竞争。这一现象()A.揭示了民国政治统治的弊端B.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C.干脆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解析:选B这一现象有利于近代政党的产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依据材料“各派政治力气快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绽开激烈竞争”可知,辛亥革命后对议会席位的谋求催生了近代政党政治,故B项正确;共产国际的指导干脆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材料所述现象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开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5届安徽示范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洪秀全写了很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等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摘编自《太平天国印书》材料二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隐私会社中保持着确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力紧急,岌岌不行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旧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需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礼大会上的演说》(1)依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造成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缘由,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一“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可知,这是君权神授的思想;据材料一“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可知,这是三纲五常的思想。其次小问“影响”,据材料一“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等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可知,洪秀全完全继承了封建思想和秩序,太平天国快速封建化;引发了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第(2)问,第一小问“缘由”,据材料二“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隐私会社中保持着确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可知,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据材料二“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可知,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据材料三“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力紧急,岌岌不行终日”可知,民族危机日益严峻;据材料三“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旧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需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可知,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其次小问“努力”,依据所学可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法治原则、责任内阁制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影响:使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快速封建化;引发了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最终失败。(2)缘由: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努力: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法治原则、责任内阁制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和美国重要法律文献中国美国《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美国1787年宪法(1789年3月4日生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十四条)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九条)两部分,它实行的是对君主权力作详细规定、对议会权力作明确限制的做法。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行侵扰”“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等。皇帝拥有颁行法律、设官制禄、黜陟百官、总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和、赏罚、恩赦和发布吩咐等大权约法指出“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同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分”。约法由总统制向内阁制转变,它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吩咐时,须副署之。”约法规定: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同时拥有对总统确定重大事务的同意权;在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务有询问复议权时,如有三分之二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需公布施行;参议院在认为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得依法行使弹劾权宪法规定“全国各州实行共和政体”;“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13个州成为统一的国家,强调联邦的最高地位,中心与州取得某种权力平衡,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宪法规定按三权分立原则组成政府机构,分别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的权力。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三权分立原则使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权力机构相互制衡,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宪法保留了奴隶制,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内容“《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1787年宪法”并结合所学学问即可从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例如:美国1787年宪法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具进步意义。再结合所学学问即可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美国1787年宪法、施行责任内阁制因人设法、美国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的法治精神等方面予以阐述。留意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钦定宪法大纲》的进一步发展。阐述:《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虽然其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宪法的形式规定人民权利的宪法,但就其本质来看,“皇族内阁”和皇帝大权独揽等规定仍充溢着封建专制的色调,它在本质上不具有现代宪法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主权、民族同等、三权分立等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