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17课《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课件】第17课《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课件】第17课《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课件】第17课《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课件】第17课《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七年级学科:初中语文(统编版)猫·你喜欢小动物吗?·你的家里要养过小动物吗?·你认为这些小动物们怎么样呢?【课堂导入】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共处的问题。古往今来,我们与动物之间发生着许多故事。作家郑振铎便生活在一个养猫爱猫的家庭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却“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进入课文《猫》的学习。【课堂导入】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你默读课文,勾画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直接摘录或自行概括,填写下面这张表格。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技巧点拨1.提取关键词句组合要点;2.整合信息进行推断;3.比较信息得出结论。概括技巧:摘录技巧:1.关键词;2.中心句;3.能凸显所描写对象的特异之处的词句等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流浪猫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毛色花白,不好看……更觉得难看了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不活泼,忧郁,懒惰很受喜爱很受家人的喜爱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病死丢失死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对三只猫的结局分别有什么样的反映和态度呢?请你勾画课文的相关语句,摘录在下表中。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作者的态度【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作者的态度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34自然段,找一找在“我”的眼中,第三只猫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怜的小猫难看的懒猫可恨的“罪犯”含冤而死的生命【聚焦故事,精研探析——读“我”眼中的它】

猫形象的变化与“我”对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请同学们再次默读15-34自然段,勾画出含有“我”对第三只猫情感态度的句子,对这些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设计完后请你用朗读来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朗读指导】·关注句式、修辞、关键词、标点等。·读好重音停连,表达“我”的情感与态度。【聚焦故事,精研探析——读“我”眼中的它】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朗读这句话要读好关键词“仍不”、“也不”、“终日”这几个词语读重音,强调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活泼等性格上的缺点,表现“我”对猫的嫌弃。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这句话中的“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要读得快而急促,且要重读两个“一定”,加之感叹号,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这样更能凸显“我”的怒不可遏;此外还要重读“立刻”,以表现出“我”主观臆断的盲目。1.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读这三句话时需关注关键词和标点。第1句重读“更”字,表现猫的含冤而亡,令“我”十分后悔难过;第2句要重读“永”字,读出悔恨的深长,感叹号表达了对小猫冤死、无可弥补的深深忏悔;第3句宜读得沉缓,读出沉重的反思,尤其要重读“永”字。

为什么第三只猫的死亡会让我永恒忏悔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中“我”对猫的言行以及猫的身世遭遇来思考这个问题。【聚焦故事,精研探析——读“我”心中的痛】·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面对无辜的生命,“我”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结论,粗暴地挥棒惩戒。甚至一下之后,“我”依旧愤然,觉得惩戒得不够。小猫的一声“咪呜”有着无法辩解的悲楚。所以,“我”为自己的暴行而忏悔。因为是“我”的盲从、偏私、主观臆断酿成了猫的悲剧。·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小猫长期流浪,饥寒交迫,在得到收留之后,对我们一家人非常信任,一个“常”字体现频率之高,“蜷伏”这个动作表达着信赖,第三只猫多么渴望陪伴与温暖啊!然而,最终结局却是小猫猝然离世,客死屋脊,可想其濒死时内心的悲苦和绝望。“我”为第三只猫蒙冤受屈、孤独死去而忏悔。是“我”的暴行,夺走了它的清白和尊严;夺走了它对人的信任和温情;夺走了它辩解的机会以及生存的权利。

猫的死是首无声挽歌,它无法辩诉,只能孤独离去;“我”的痛是无言的忏悔,只因主观臆断,冤屈了无辜的生命。

请同学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篇文章仅仅只是想写猫吗?让我们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来思考这个问题。【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郑振铎,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运动,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猫》是其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这部作品集在其总体上是悲剧性的。郑振铎在《自序》里曾写道:“我对于旧家庭,旧人物,似乎没有明显的谴责……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吗?”作者认为这些悲剧背后真正的罪恶是封建制度的罪恶。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在封建宗法统治的旧式家庭里尤其显得突出,总会有一些人成为比他们权势更大、地位更高的人的牺牲品,成为被侮辱、被践踏的对象。【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猫》这篇作品,不仅唤起人们对动物的怜悯之心,而且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对旧式家庭中人的悲剧故事的联想。

文中是否有和第三只猫处境相类似的人呢?请你勾画语句,找找依据。·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张妈和第三只猫有着同样的命运和遭遇,在封建家庭中,弱小者总是不幸的,侮辱、损害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而且无法逃脱,这样的悲剧具有必然性。作者对这些弱小者是予以同情的。【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写猫,其真正的写作目的是借“我”的悔恨,呼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