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军方法补修课new_第1页
教育研究军方法补修课new_第2页
教育研究军方法补修课new_第3页
教育研究军方法补修课new_第4页
教育研究军方法补修课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北京电大

安卓anz@mail.btvu.org82192077补修课1教师的“本职”虽然只是教学,但真正做好“本职”的教师总是处于某种研究状态。2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法及调查访问法)观察法与测验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选选定定研研究究问问题题------

实实施施研研究究------分分析析总总结结3►提不出问题►追逐热点、时髦问题►不能分解问题►选题缺乏连续性、积累性►缺乏理论与现实背景,研究起点不高目前中小学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发现问题►途径

: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

策略找矛盾;

反向思维;

类比思维5限定问题►使研究课题更加具体、明确。►按照从大到小,从空泛到具体的步骤进行。►既要考虑到研究问题的具体性、可行性,也要考虑到研究课题的一般性、代表性。6哪些教师?(中国的?

美国的?

城市的?

农村

的?

大学的?中学的?专业的?

学科的?

……哪些素质?(身体的?心理的?

专业的?

特殊的?

………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素质研究7►问题具有研究价值►问题具有科学性►问题具有可行性----选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现的条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选题原则8练习:评析选题优劣►《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北京地区现代化学校的建设》►《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返返回回

9►

对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调查法►

课堂纪律的社会学分析→

观察法►钱钱梦梦龙龙老老师师的的《《一一件件小小事事》一

实验法►

王王老老师师的的行行动动研研究究

行动研究四个研究四类方法10►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调查研究法11►运用问卷作为收集资料工具的研究方法。►要点:问卷的设计--问卷的构成及问题类型--设计步骤--问卷示例问卷调查法12个人特征资料前

事实性问题

态度性问题

问卷的构成13前言部分每一位问卷的开头,必须有一段简短的语言,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回答,如果问卷的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或不便公开的事情、态度、情感,还要作出关于保密的说明,以免被调查者有顾虑。(不要强求被调查者通报姓名,除非十分必要)例如——14尊敬的老师:本调查是为了对如何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非学历进修)的考虑提供参考。回答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你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作出回答即可。问卷无需署名。你的回答情况仅供我们研究参考,不会对你个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于你的协作,我们深表谢意!继续教育课题组15个人特征资料部分在问卷调查中,个人特征资料往往是作为自变量中的变数而被使用的。即使不作为自变量的变数,往往个人特征资料会给我们提供关于论证课题的有用的资料。不同个性特征(如性别、年龄、年级、优差生、职业、身体状况、经历、学历等等)的个体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是有差异的。记住这一点,设问卷时,应考虑个人特征资料。当然,不要把所有个体特征都列举上去,这不必要也不可能。主要考虑一些可能与课题有关的因素。16事实性问题部分指要调查了解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的行为事实。如“是否有”“有多少”?等等。如“你有没有缺过课?缺多少?”“你有没有缺交过作业?缺多少?”“迟到、早退?多少?”……17态度性问题部分必须注意,态度性问题要从多侧面来陈述,以保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通常可概括为四方面:►情感性意见(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评价性意见(很好/好/不好,优/良/中/差等)►认同性意见(同意/不同意,赞成/不赞成等)►认识性意见(如对某项成果的意见用“这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的语言表达。18►主要有二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提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如:你认为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调查对象自己写出答案来。►封闭式问题则由研究人员提供对该问题的若干种答案,由调查对象在这些答案中进行选择。如:你认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有无必要?A.很有必要;B.有必要;C.可有可无;D.无必要。问卷问题的类型19►封闭式问题是问卷设计中较多采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提供比较整齐划一的答案,便于运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资料。但其缺点是容易遗漏研究人员率先所划定答案之外的信息。同时,由于事先划出答案,又可能造成“被迫”回答的可能性。►开放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封闭式问题的缺点,答案遗漏较少,“强迫”性回答的可能性小,但也因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同时,由于开放问题答案复杂多样,使答案之间的可比性下降,给资料整理带来格当大的困难。”此外,运用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0问卷设计的程序(一)确定课题与调查对象一般来说,一旦课题得以确定,就要考虑围绕解决该课题应确定的调查对象。注意,相同一个课题,研究的侧面不同其调查对象是不同的。21如“教师的教学效果是由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及所选定的教学内容等因素决定的”。这里Y=教学效果X={X1,X2,X3,…}={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二)提出假设表明变量X,Y的关系22(三)确定反映变量的变数项目上述自变量中,每一项都包括多方面的情况,如何用一些变数来描述这些变量才能有效地检验研究的假设?这是问卷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例如,“教学态度”一项,我们可用如下几个变数来描述X11=备课、批改作业是否认真;X12=对学生是否负责;X13=是否严格要求学生;X14=每次上课是否准备充分;……231.用词要通俗,易懂,准确,简短,不使用陌生的,过于专业化的术语。2.不使用诱发性或倾向性的词语,避免被调查者在这些词语的诱发下产生趋同心理。3.问题要具体,不要抽象、含糊。(四)

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24(五)问题的排列组合即问题的结构。两条基本原则:1.便于被调查者顺利地回答问题;2.便于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5问问卷卷示示例例::中中学学教教师师继继续续教教育育调调查查26►访谈是调查人员通过与研究对象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对面地交谈,直接收集材料的手段。►访谈类型有:结构型/半结构型/无结构型;直接/间接;个别/集体;一次/多次►要点: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法27访谈提纲包括以下五项:(1)访谈目的;(2)访谈步骤、具体时间、人员、访谈对象安排;(3)访谈主题;(4)访谈问题的代码系统;(5)访谈对象的全部名单。28例如,为了配合骨干教师的培训,先要了解骨干教师的成长经历及成功的条件,为此,设计如下的访谈提纲:(半结构型访谈的提纲)(1)请您谈谈您的成长经历?(2)在成长历程中,有什么重要的转折和变化吗?是什么因素造成的?(3)您进行了哪些教改?有哪些成果和成绩?获得了哪些荣誉和奖励?(4)成功的内部条件有哪些(知识、能力、价值观念、特长、身体等)(5)成功的外部条件有哪些(家庭的、教育的、社会的、机遇的等)?(6)年轻的骨干教师和年老的骨干教师有哪些区别?(7)您对培养和造就骨干教师有哪些看法和建议?29拟运用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法及调查访问法)对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开展研究。请自选角度为此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提示:(1)调查对象可以是学生、家长、教师等。(2)问卷通常是对一群体情况作出初步的了解;访谈则是对某个个体或小群体有针对性地深入了解,二者通常配合起来使用。要求:(1)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不能重复,调查内容要各有侧重或调查对象不同。(2)调查问卷要求包括标题、导语、10道题目(含开放式题目、非开放式题目);访谈提纲要求不少于5个问题,且问题明确、问题之间逻辑清晰。练习返回

30►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与研究的方法。►要点:观察记录表观察法31►教育活动中的人,如校长、教师、学生等►人的活动,管理、教学、教育、服务等►观察某个(些)人的活动,看他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如何。观察什么?32►设计观察的计划和方案;►

进入观察场地;►开始观察和纪录;►结束观察和初步整理资料;►归纳

、推论和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观察?-------观察法的一般过程33对学习困难学生甲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方案1.观察研究的目的: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甲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对其表现的性质作出诊断,并尽可能地观察影响其学习行为的因素,以便为对他进行学习指导提供依据。2.观察对象:学生甲(小学五年级男生)。3.观察的内容:课堂学习行为主要指听讲、作笔记、回答教师提问、向老师提问题、参与讨论、课堂练习,非学习行为主要指和同学说话、做别的事情、睡觉、东张西望等,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4.观察类型:直接的、有结构的、非参与性的、定期的观察。5.观察的取样和安排:学科取样,抽取语文、数学、体育三科,三科特点各不相同,可以了解该生在不同学科学习上学习行为是否有区别;时间取样,观察两周,每周每科听三节,既有上午的,也有下午的,总共18节。346.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学科听课时间任课教师·附:记录符号,例如,听讲认真,0;不认真,o;正确地完成了课堂练习,◆;没有正确完成课堂练习,

。学习行为非学习行为

35第二个10分钟第三个10分钟第一个10分钟第四个10分钟做别的事张望提问睡觉笔记答问说话练习讨论听讲练习:从观察记录表中获取信息361.提问前,先点名2.提问后,让全班齐答3.提问后,让举手者答4.提问后,让没有举手者答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提问前,先点名2.提问后,让全班齐答3.提问后,让举手者答4.提问后,让没有举手者答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提问前,先点名2.提问后,让全班齐答3.提问后,让举手者答4.提问后,让没有举手者答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无回答2.机械判断是否3.认知记忆性回答4.推理性回答5.称赞评价性回答1.无回答2.机械判断是否3.认知记忆性回答4.推理性回答5.称赞评价性回答1.无回答2.机械判断是否3.认知记忆性回答4.推理性回答5.称赞评价性回答1.常规管理型问题2.记忆性问题3.推理性问题4.探究性问题5.发散性问题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评价3.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4.对学生的回答鼓励、称赞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A.提出问题的类型行为类别09.159.122.79.1B.教师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C.学生回答的类型D.教师理答的方式0213529.113.65027.3023116037注:出自“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的观察研究百分比频次返返回回►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要点: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法38实验法的三个要素1.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因变量则称作结果变量。►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39(2)前测与后测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前,称为前测。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后,称为后测。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403.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剌激的那一组对象。►控制组也称为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41示例“新的教学方式”(自变量)与“学生成绩提高”(因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研究者选择了两个各方面情况都差不多的班级,并在开学初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前测)。然后,在其中一个班级(实验组)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给予实验剌激),而在另一个班级(控制组)中,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期末,他再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后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班学生后来的学习成绩相差无几,则说明新的教学方式(实验刺激)并没有起作用;如果只有实验组的成绩提高了,而控制组的成绩没变化;或者虽然两班学生的成绩都提高了,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得更多,则可以看作是新的教学法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42►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静态组比较设计►

等等组组前前后后测测设设计计

等等组组后后测测设设计计组别比较实验设计单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另:循环实验或轮组实验设计43设计2:等组前后测设计这个设计的主要步骤:①用随机方法选择受试者,并将其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②实验处理前,两组都接受前测;③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则否;④实验处理后,两组都接受后测;⑤比较两组实验结果。例:“新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成绩提高”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4设计3:等组后测设计►这种设计与前述等组前后测设计比较,不同之处是两组在实验处理前都没有测验。►例:假定要探讨教师和学校领导交换意见的机会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帅的工作态度。于是从学校中随机抽取一些教师参加实验,其中一部分教师随机分派为实验组,另一部分为控制组。实验开始时,实验组的教师每日均有两次机会和校长交换意见,商谈校务和教学事宜,控制组则无此机会。经过一年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师,都接受一项测量“教师工作态度”的问卷。然后比较两组教师的工作态度是否有显著差异。►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实验设计。45►一套新教材在推广之初通常需要通过小范围的使用加以摸底。某小学正在三年级进行某版本英语教材的试用,该教材的编制主旨是注重和突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请为此运用实验法设计一实验来验证该教材能否实现其编制的主旨。练习:实验设计46实验结果分析练习:返回47►对中小学教师而言,真实的研究是教师想办法解决日常教学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正视自己的日常教学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这就是出色的研究。人们将这种解决教师自己教学行动中的问题的过程,称为“行动研究”。►要点:行动研究的内涵;行动研究对教师教学及科研的意义(结合实际)行动研究48行动研究的“行动”的三层含义►对行动的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主要以课堂情境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作为研究的中心。►在行动中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一种自然情境中的研究。它并不干扰教师日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同时也是教学实践者,两种角色集于一身。►为行动而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促进理论的发展,也不在于研究结论的普遍应用。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此时此地此境中的问题,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践水平,促进教师更好地行动。49实例:张老师的课题研究2002年9月,张老师接了初三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在对学生物理学习基础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大,二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没有兴趣学。张老师在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的情况调查分析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做了认真的思考,并学习了相关理论。之后,张老师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改善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突破口,有了三个具体的“动作”。在不断精致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张老师所教两个班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张老师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务。50实例: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