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手册_第1页
企业战略联盟手册_第2页
企业战略联盟手册_第3页
企业战略联盟手册_第4页
企业战略联盟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战略联盟手册TOC\o"1-2"\h\u138第1章企业战略联盟概述 3197671.1联盟的定义与分类 3188351.2联盟的优势与挑战 4237441.3联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15399第2章联盟伙伴选择与评估 5322812.1伙伴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5222742.1.1原则 5293082.1.2标准 5261382.2伙伴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5202342.2.1方法 5181892.2.2流程 630692.3伙伴关系的管理与维护 69716第3章联盟目标设定与战略规划 637533.1联盟目标的确定 676623.2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731743.3联盟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717116第4章联盟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 8219674.1联盟组织结构设计 815744.1.1联盟层级设计 8217604.1.2联盟职能分配 8139554.1.3联盟决策机制 878634.2治理机制构建 869324.2.1权益分配机制 8136974.2.2风险管理机制 8277384.2.3争议解决机制 8223704.3联盟协调与沟通 8168394.3.1信息共享机制 9126874.3.2协调机制 92584.3.3沟通机制 929497第5章资源整合与能力协同 910415.1资源整合策略 9162565.1.1优化资源配置 956355.1.2共享资源 9163735.1.3互补资源 986685.1.4联合开发 9257005.2能力协同机制 935225.2.1建立信任机制 104445.2.2协同决策机制 10196495.2.3人才培养与交流 10208055.2.4知识共享机制 10173255.3联盟核心竞争力打造 1067965.3.1技术创新 10168555.3.2品牌建设 10260295.3.3服务优化 1053055.3.4管理提升 10166055.3.5市场拓展 1013769第6章联盟风险识别与管理 11152096.1风险类型与识别 11194706.1.1市场风险 1124346.1.2技术风险 11182206.1.3合作风险 1180776.1.4管理风险 11184326.1.5法律风险 11186416.2风险评估与控制 11274076.2.1风险评估 1173526.2.2风险控制 12274586.3风险应对策略 1238436.3.1风险规避 1220036.3.2风险分散 12313856.3.3风险转移 12118626.3.4风险承受 12173746.3.5风险监控 1212861第7章联盟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 12221947.1合同条款设计 12259287.1.1定义与解释 1296177.1.2合同主体与客体 13165857.1.3合作目标与范围 13149407.1.4投资与收益分配 1334847.1.5保密条款 13119997.1.6争议解决机制 13105617.1.7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3210047.2法律风险识别与评估 13144697.2.1法律法规变化风险 13103677.2.2合同履行风险 13236957.2.3知识产权风险 13107087.2.4人才流动风险 13259447.2.5合规风险 14270757.3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1453287.3.1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1449097.3.2加强法律培训与宣传 14246397.3.3建立合规体系 1431937.3.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4188577.3.5完善争议解决机制 1461317.3.6定期评估与调整 1431026第8章联盟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1461598.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4160948.1.1财务指标 1478578.1.2非财务指标 15100198.2绩效评价方法 15266188.2.1平衡计分卡法 15248648.2.2数据包络分析法 1592478.2.3模糊综合评价法 15275138.3激励机制设计 15208238.3.1利润分配机制 15258958.3.2期权激励机制 15117538.3.3专项奖励机制 1624968.3.4合作伙伴评价与激励机制 16194118.3.5知识共享与交流机制 1623809第9章联盟案例分析与最佳实践 16232189.1国内外成功案例 16265279.1.1国内案例 1686499.1.2国外案例 16142509.2失败案例分析 16131459.2.1国内案例 17105069.2.2国外案例 17275639.3最佳实践总结 1724284第10章联盟的未来发展展望 17857110.1新时代背景下的联盟发展趋势 172373610.2创新技术与联盟结合 182320310.3联盟生态圈的构建与拓展 18第1章企业战略联盟概述1.1联盟的定义与分类企业战略联盟,简称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方式,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联盟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性质、合作内容和目标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1)按照合作企业的性质分类,联盟可分为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横向联盟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盟,如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纵向联盟是指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盟,如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合作。(2)按照合作内容分类,联盟可分为技术联盟、市场联盟、生产联盟等。技术联盟主要是指企业间在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市场联盟是指企业间在市场拓展、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生产联盟是指企业间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合作。1.2联盟的优势与挑战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资源整合。联盟有助于企业整合各自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降低风险。通过联盟,企业可以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共同承担风险,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压力。(3)提高竞争力。联盟有助于企业共同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4)促进创新。联盟可以促进企业间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学习,激发创新活力。但是联盟也面临一定的挑战:(1)信任问题。联盟企业之间需要建立高度的信任关系,否则可能导致合作失败。(2)利益分配。如何合理分配合作成果,保证各方的利益均衡,是联盟面临的难题。(3)组织协调。联盟企业需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协调,以实现高效运作。1.3联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联盟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以技术合作为主。(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联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合作内容逐渐多元化,市场联盟和生产联盟逐渐兴起。(3)21世纪初至今,联盟发展更加成熟,呈现出以下趋势:跨国联盟日益增多,国际市场份额争夺加剧;联盟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如虚拟联盟、平台联盟等;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联盟关注的焦点,企业间在环保、节能等方面展开合作;联盟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加紧密,竞争性联盟和合作性竞争成为常态。第2章联盟伙伴选择与评估2.1伙伴选择的原则与标准在组建企业战略联盟的过程中,伙伴的选择是的环节。合理的选择标准与原则有助于提高联盟的成功率。以下是伙伴选择的原则与标准:2.1.1原则(1)互惠互利:保证联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2)优势互补:选择具备不同优势的伙伴,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3)共同目标:合作伙伴应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增强合作动力。(4)信誉良好:选择信誉良好、有良好合作历史的伙伴,降低合作风险。(5)文化契合: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应与我国企业相契合,以便于沟通与协作。2.1.2标准(1)企业规模:选择与企业规模相当的伙伴,以利于资源整合与能力互补。(2)技术实力:评估伙伴的技术水平,保证其能满足合作需求。(3)市场地位:选择在目标市场具有较高地位的伙伴,以提高合作的影响力。(4)财务状况:评估伙伴的财务状况,保证其具备稳定的合作基础。(5)管理团队:了解伙伴的管理团队,评估其管理能力与合作意愿。2.2伙伴评估的方法与流程为了保证选择的伙伴能够满足企业战略联盟的需求,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与流程。2.2.1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潜在伙伴的基本信息,为评估提供数据支持。(2)实地考察:对潜在伙伴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文化等。(3)访谈:与潜在伙伴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合作意愿与战略规划。(4)第三方评估:委托专业机构对潜在伙伴进行评估,以获得客观、全面的评价。2.2.2流程(1)明确评估目标:根据企业战略需求,确定评估目标。(2)制定评估方案:根据评估目标,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3)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潜在伙伴的相关信息。(4)评估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潜在伙伴的符合度。(5)制定评估报告:整理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6)决策:根据评估报告,选择合适的伙伴。2.3伙伴关系的管理与维护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后,伙伴关系的管理与维护是保证联盟稳定运行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2)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联盟日常事务的处理,协调双方合作关系。(3)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降低合作风险。(4)定期评估伙伴关系:对伙伴关系进行定期评估,发觉问题及时解决。(5)加强培训与交流: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双方的合作能力。(6)积极应对变化:面对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变化,双方应共同应对,保证联盟的稳定发展。第3章联盟目标设定与战略规划3.1联盟目标的确定联盟目标的设定是构建企业战略联盟的基础,对于联盟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确定联盟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1)市场拓展:分析双方企业在市场覆盖、客户群体、渠道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互补性,制定市场拓展目标,以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2)技术创新:结合双方企业在技术研发、专利等方面的优势,确定技术创新目标,共同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技术。(3)成本降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共享生产设施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4)品牌提升:借助双方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制定品牌提升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5)管理优化:借鉴双方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运营效率。3.2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战略规划是保证联盟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1)联盟定位:明确联盟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保证双方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2)合作模式:根据联盟目标,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如合资、合作研发、市场共享等。(3)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双方企业的资源,保证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4)风险管理:识别联盟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5)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保持积极性和创新性。3.3联盟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联盟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保证联盟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具体步骤:(1)战略分析:对双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联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2)战略制定:根据战略分析结果,制定联盟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合作领域和关键举措。(3)战略实施:将联盟战略分解为可操作的任务,分配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保证战略落地。(4)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检查战略实施情况,发觉问题及时调整。(5)沟通与协调: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协同性。通过以上步骤,企业战略联盟可以更好地设定目标、制定战略,并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第4章联盟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4.1联盟组织结构设计联盟的组织结构设计是保证战略联盟高效运作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明确联盟成员的职责与权益,提高决策效率,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4.1.1联盟层级设计联盟层级设计应根据联盟成员的数量、业务领域及合作紧密程度等因素进行。常见的联盟层级包括: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4.1.2联盟职能分配联盟职能分配应遵循优势互补、专业分工的原则,将各成员的优势资源整合到合适的职能领域。主要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职能。4.1.3联盟决策机制联盟决策机制应保证各成员在决策过程中的权益,提高决策效率。常见的决策机制包括:共识决策、加权投票、领导决策等。4.2治理机制构建治理机制是保证联盟稳定、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治理机制能够降低联盟风险,促进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4.2.1权益分配机制权益分配机制应根据联盟成员的贡献程度、风险承担等因素制定。公平、合理的权益分配有利于激发成员的积极性,促进联盟的稳定发展。4.2.2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联盟可以降低合作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4.2.3争议解决机制争议解决机制应保证在联盟合作过程中出现争议时,能够及时、公正地解决问题。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4.3联盟协调与沟通联盟协调与沟通是保证联盟成员间信息畅通、协作顺畅的重要手段。4.3.1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证联盟成员在关键信息方面实现实时、对称的共享。这有助于提高联盟的协同效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4.3.2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包括联盟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主要解决联盟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障碍;外部协调主要应对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4.3.3沟通机制沟通机制应保证联盟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项目协调小组等,有助于提高联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第5章资源整合与能力协同5.1资源整合策略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一环。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联盟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以下是资源整合的几种策略:5.1.1优化资源配置联盟企业应结合各自优势,合理分配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资源。5.1.2共享资源联盟企业间应积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享资源包括研发成果、生产设施、销售渠道等。5.1.3互补资源联盟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资源。例如,一家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而另一家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渠道,双方可以通过互补资源,实现共同发展。5.1.4联合开发联盟企业可共同投资、共同研发,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联合开发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5.2能力协同机制能力协同是战略联盟的核心优势之一。以下为能力协同的几种机制:5.2.1建立信任机制联盟企业之间需建立信任机制,以促进信息共享、降低合作风险。信任机制包括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违约责任等。5.2.2协同决策机制联盟企业应在关键决策上实现协同,保证各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协同决策机制包括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建立决策协调机制等。5.2.3人才培养与交流联盟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提高员工素质,促进能力协同。具体措施包括开展联合培训、人才互访等。5.2.4知识共享机制联盟企业间应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促进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经验交流。知识共享有助于提高联盟整体的竞争力。5.3联盟核心竞争力打造战略联盟的核心竞争力是联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以下为打造联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5.3.1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技术创新是提升联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5.3.2品牌建设联盟企业应共同打造强势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联盟产品的信任度。5.3.3服务优化联盟企业应优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优质服务有助于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5.3.4管理提升联盟企业应加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提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5.3.5市场拓展联盟企业应共同拓展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市场拓展有助于提高联盟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增强竞争力。第6章联盟风险识别与管理6.1风险类型与识别企业在建立和运营战略联盟过程中,将面临多种风险。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首先需了解风险类型,并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6.1.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行为、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分析市场趋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6.1.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涉及技术创新、技术保护、技术替代等方面。企业需关注技术发展动态,评估自身技术实力,保证在联盟中保持竞争优势。6.1.3合作风险合作风险主要包括合作伙伴信誉、合作能力、利益分配等方面。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全面评估对方的信誉、实力和合作意愿,保证合作关系的稳定。6.1.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涉及企业内部管理、联盟协调、信息沟通等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降低管理风险。6.1.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变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企业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联盟合作合法合规,防范法律风险。6.2风险评估与控制在识别风险类型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6.2.1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风险概率: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对企业及联盟的影响;(3)风险关联性:分析不同风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6.2.2风险控制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控制:(1)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和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2)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3)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降低风险发生概率;(4)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抗风险能力;(5)建立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企业及联盟的稳定运行。6.3风险应对策略针对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对联盟的影响。6.3.1风险规避对于高风险且影响较大的事件,企业可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如退出相关市场、调整合作模式等。6.3.2风险分散通过多元化合作、拓展业务领域等方式,降低单一风险对联盟的影响。6.3.3风险转移利用保险、合同条款等手段,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降低自身承担风险的压力。6.3.4风险承受对于低风险或不可避免的风险,企业可采取风险承受策略,通过内部消化、风险储备等方式应对。6.3.5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持续关注风险变化,为风险应对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加强联盟内信息沟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第7章联盟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7.1合同条款设计7.1.1定义与解释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对联盟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定义与解释,保证各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致。7.1.2合同主体与客体明确合同主体与客体的资格、权利和义务,保证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7.1.3合作目标与范围详细阐述联盟的合作目标、业务范围、合作期限等内容,为联盟各方提供清晰的合作方向。7.1.4投资与收益分配合理设定联盟各方的投资额度、收益分配方式及比例,保证各方权益得到保障。7.1.5保密条款规定联盟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保密义务,保护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7.1.6争议解决机制建立联盟内部的争议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为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提供依据。7.1.7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明确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为联盟各方在必要时提供操作指南。7.2法律风险识别与评估7.2.1法律法规变化风险分析合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法律法规变化影响,包括税收、环保、产业政策等方面。7.2.2合同履行风险评估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合同解除等情况,保证联盟各方的合法权益。7.2.3知识产权风险识别合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防范侵权风险。7.2.4人才流动风险分析联盟各方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商业秘密泄露、竞业禁止等。7.2.5合规风险评估联盟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如反垄断、反洗钱、反贿赂等。7.3法律风险防控措施7.3.1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签订、审批、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的操作流程。7.3.2加强法律培训与宣传提高联盟各方员工的法律意识,定期开展法律培训与宣传活动,防范法律风险。7.3.3建立合规体系建立合规体系,保证联盟各方在合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范合规风险。7.3.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7.3.5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完善联盟内部的争议解决机制,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和效果。7.3.6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联盟合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同条款和防控措施。第8章联盟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8.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联盟绩效评价是保证企业战略联盟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全面地评价联盟绩效。以下为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8.1.1财务指标(1)投资回报率:反映联盟投资效益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联盟净利润/投资总额)×100%。(2)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联盟业务增长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3)成本节约率:反映联盟成本控制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联盟成本节约额/联盟总成本)×100%。8.1.2非财务指标(1)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研发成功率等指标衡量。(2)市场占有率:反映联盟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3)客户满意度: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得分来衡量。(4)合作伙伴关系:从合作伙伴的信任度、合作意愿等方面进行评价。8.2绩效评价方法8.2.1平衡计分卡法平衡计分卡法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联盟绩效进行评价。8.2.2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基于相对效率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联盟内部各合作伙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出联盟的相对效率。8.2.3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联盟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和权重向量,计算出联盟绩效的综合评分。8.3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是保证联盟合作伙伴积极履行职责、共同实现联盟目标的重要手段。以下为激励机制设计的主要内容:8.3.1利润分配机制根据联盟合作协议,制定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保证各合作伙伴在联盟运营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8.3.2期权激励机制为联盟核心团队成员提供期权激励,将个人利益与联盟长期发展紧密绑定,提高团队凝聚力。8.3.3专项奖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联盟合作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合作伙伴进行奖励。8.3.4合作伙伴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合作伙伴评价体系,对合作伙伴在联盟中的表现进行定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激励措施,如增加合作机会、优惠政策等。8.3.5知识共享与交流机制鼓励联盟内合作伙伴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提高联盟整体竞争力,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第9章联盟案例分析与最佳实践9.1国内外成功案例在本节,我们将分析一系列国内外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案例,以展示联盟在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类型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带来的益处。9.1.1国内案例(1)巴巴与苏宁云商的战略合作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于2015年达成战略联盟,通过资源整合、线上线下融合,共同打造全新的零售商业模式。此次联盟有助于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2)中化集团与中石油的化工业务合作中化集团与中石油在化工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此次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9.1.2国外案例(1)苹果与三星的供应链合作苹果公司在其产品生产过程中与三星建立战略联盟,双方在供应链管理、零部件采购等方面展开合作。此次联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宝马与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合作宝马与丰田在2013年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混合动力技术。此次合作充分发挥了两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9.2失败案例分析以下案例展示了企业战略联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联盟的建立提供借鉴。9.2.1国内案例(1)中兴通讯与的技术合作纠纷中兴通讯与曾签订技术合作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