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器仪表制造业智能制造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TOC\o"1-2"\h\u23880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 3317481.1发展背景 3236411.1.1国家政策 3317851.1.2市场需求 4140761.1.3国际竞争 4250071.2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446761.2.1信息化 4266001.2.2自动化 411591.2.3网络化 469011.2.4智能化 410181.3智能制造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 4123961.3.1智能设计 5284881.3.2智能生产 5138361.3.3智能服务 5102211.3.4智能供应链 520275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5133992.1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5161202.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205062.3质量管理体系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重要性 611283第3章智能制造系统设计 6170833.1系统架构设计 6135583.1.1总体架构 6230063.1.2数据采集层 6240073.1.3数据处理层 725253.1.4控制决策层 7284433.1.5执行层 741083.1.6系统集成层 7214153.2硬件系统设计 731333.2.1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选型 7133693.2.2控制器及执行机构设计 7295023.2.3通信网络设计 7196393.2.4智能物流系统设计 726603.3软件系统设计 725623.3.1数据处理与分析 8236563.3.2控制策略与算法 8163553.3.3信息集成与管理 8230663.3.4用户界面设计 8326243.3.5系统安全与防护 811699第4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865374.1传感器技术 8158324.1.1传感器概述 8303084.1.2传感器类型及选型 814164.1.3传感器布局与安装 8292404.2数据采集系统 8206084.2.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9124294.2.2数据采集模块 9102184.2.3数据传输模块 988884.2.4数据存储模块 9228604.3数据处理与分析 990994.3.1数据预处理 946184.3.2数据分析方法 9228584.3.3数据可视化 971724.3.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22612第5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9276695.1生产过程管理 951685.1.1生产调度与优化 10310935.1.2在线监测与质量控制 10229995.1.3生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0197935.2设备维护与管理 1095845.2.1设备状态监测 10297265.2.2预防性维护 10304325.2.3设备管理系统 1016405.3仓储物流管理 1091745.3.1仓库管理系统 10279485.3.2物流调度与优化 10233565.3.3智能搬运设备 1126116第6章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11279606.1工业互联网概述 11116896.2工业互联网平台 11174376.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 1111163第7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276777.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240807.1.1确立质量管理原则 12214407.1.2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1273097.1.3构建质量管理框架 1286727.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 12239087.2.1文件化管理 12185087.2.2培训与教育 12285247.2.3操作规程与作业指导 12168827.2.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2134097.3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与改进 1366547.3.1监控质量指标 134107.3.2不合格品控制 13214707.3.3数据分析与改进 1326757.3.4持续改进机制 1317539第8章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融合 1328428.1智能制造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3282738.1.1智能制造概述 1378788.1.2智能制造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3162938.2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13175688.2.1质量数据采集 13182668.2.2质量数据分析 14288948.3智能化质量管理与决策 14274348.3.1智能化质量管理 14132908.3.2智能化质量决策 147726第9章案例分析 1539769.1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5291779.1.1国内发展现状 1546919.1.2国外发展现状 15227039.2仪器仪表制造业典型应用案例 15215219.2.1案例一:某大型仪器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 15267519.2.2案例二:某小型仪器公司采用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 154229.3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实践案例 15133899.3.1案例一:某大型仪器仪表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15239899.3.2案例二:某小型仪器公司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1610833第10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681610.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61252510.2质量管理体系变革与创新 162492210.3仪器仪表制造业未来发展展望 16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1.1发展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制造业竞争的加剧,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制造成为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节将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等方面,阐述仪器仪表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背景。1.1.1国家政策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1.1.2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仪器仪表产品的功能、功能、可靠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对仪器仪表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1.1.3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需要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1.2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本节将从这四个方面,介绍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1.2.1信息化信息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主要包括产品研发信息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市场营销信息化等。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1.2.2自动化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等。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1.2.3网络化网络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特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网络化、产业链网络化、全球化网络化等。通过网络化技术,实现企业间、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2.4智能化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主要包括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决策与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1.3智能制造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精度要求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点,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行业的发展。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智能制造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1.3.1智能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软件,实现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需求,指导产品设计。1.3.2智能生产运用自动化设备、智能传感器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通过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等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1.3.3智能服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产品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维护保养等智能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企业市场竞争力。1.3.4智能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物流管理系统(WMS)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和灵活性。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2.1质量管理体系概念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组织内部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它涵盖了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流程和资源等各个方面,旨在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相关方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强调持续改进,通过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2.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广泛采用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提出了以下核心要求:(1)领导作用与承诺:明确组织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和承诺,为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2)风险管理:识别和分析组织内外部的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3)过程方法:将活动、资源和支持过程有机结合,实现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4)顾客导向:关注顾客需求和期望,保证顾客满意度。(5)持续改进: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等手段,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2.3质量管理体系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重要性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产过程,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2)满足顾客需求: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顾客导向,有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3)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过程的有效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4)提升组织竞争力: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5)合规性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要求,有利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组织持续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重要保障。第3章智能制造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1.1总体架构智能制造系统的总体架构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原则。本章节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决策、执行层以及系统集成五个层面进行详细设计。3.1.2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仪器仪表等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本层设计需考虑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3.1.3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传输和分析。本层设计应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3.1.4控制决策层控制决策层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本层设计应注重控制策略的优化和自适应能力。3.1.5执行层执行层主要包括各类执行机构、智能物流设备等,负责完成生产任务。本层设计需关注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协同作业和安全性。3.1.6系统集成层系统集成层负责将各层次、各模块进行有效集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本层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现有资源,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3.2硬件系统设计3.2.1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选型根据生产过程需求,选用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故障率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同时考虑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性。3.2.2控制器及执行机构设计选择具有良好功能、高可靠性的控制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执行机构设计应考虑负载特性、动态响应和稳定性等因素。3.2.3通信网络设计采用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信等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网络设计应满足数据传输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3.2.4智能物流系统设计智能物流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库、搬运、输送设备等。设计时应关注物流系统的柔性、高效性和节能性。3.3软件系统设计3.3.1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3.2控制策略与算法开发适用于不同生产场景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与自适应调整。3.3.3信息集成与管理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质量管理等信息的集成与共享。3.3.4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易于操作,满足用户在生产管理、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需求。3.3.5系统安全与防护采取网络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同时关注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恢复能力。第4章数据采集与处理4.1传感器技术4.1.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作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将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传感器技术发挥着的作用。4.1.2传感器类型及选型根据不同的被测物理量,传感器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指标、精度、稳定性等因素,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4.1.3传感器布局与安装合理的传感器布局与安装对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传感器覆盖关键监测点;避免相互干扰;便于维护和更换;符合现场环境要求。4.2数据采集系统4.2.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等。4.2.2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主要包括模拟量采集、数字量采集、脉冲量采集等。采集模块应具备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4.2.3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根据传输距离和实时性要求,可选择有线传输(如以太网、串行通信等)或无线传输(如WiFi、蓝牙、ZigBee等)。4.2.4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临时或永久存储。根据存储容量、读写速度和可靠性等需求,可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内存等。4.3数据处理与分析4.3.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归一化等,目的是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噪声和缺失值,提高数据质量。4.3.2数据分析方法针对采集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为制造过程优化、质量控制和安全预警等提供数据支持。4.3.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通过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便于用户快速理解和掌握数据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4.3.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应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采取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安全;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第5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5.1生产过程管理5.1.1生产调度与优化生产过程管理是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的核心环节。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调度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自动与优化。结合生产资源、工艺路线及交货期等因素,动态调整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及产能利用率。5.1.2在线监测与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仪器仪表对关键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与质量标准进行比对。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指导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产品质量。5.1.3生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挖掘,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2设备维护与管理5.2.1设备状态监测利用传感器、仪器仪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潜在的故障风险。提前制定维修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5.2.2预防性维护基于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制定预防性维护策略。通过定期检查、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2.3设备管理系统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5.3仓储物流管理5.3.1仓库管理系统运用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物料、成品的自动存储、检索、出库等功能。通过合理规划仓库布局,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降低库存成本。5.3.2物流调度与优化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对物料、成品的运输、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通过优化物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5.3.3智能搬运设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搬运设备,如无人搬运车、自动输送线等,实现物料的快速、准确搬运,提高仓储物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第6章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6.1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为仪器仪表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它通过连接人、机器和资源,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为制造业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提供支持。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为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6.2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核心,通过汇聚各类数据、应用和服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以下作用:(1)设备连接与数据采集:平台能够接入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设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2)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制造过程优化、设备维护等提供支持。(3)应用与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应用和服务,如设备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4)生态构建: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形成开放、共创的产业生态,推动仪器仪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6.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为仪器仪表制造业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1)生产过程智能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物流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2)产品与服务创新:工业互联网为仪器仪表企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助力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3)商业模式变革: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从单一产品销售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提升企业竞争力。(4)质量管理升级: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为仪器仪表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第7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7.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7.1.1确立质量管理原则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仪器仪表制造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所需遵循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导向、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事实依据的决策制定以及互惠的供应商关系。7.1.2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依据质量管理原则,企业需制定清晰的质量方针和具体可量化的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应体现企业对质量的承诺,而质量目标则应根据方针制定,保证在各个业务环节中得以实施。7.1.3构建质量管理框架本节将阐述如何建立适应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以及程序文件等方面的内容。7.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7.2.1文件化管理详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实施及维护流程。保证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均得到有效管理。7.2.2培训与教育论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7.2.3操作规程与作业指导针对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7.2.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本节主要阐述如何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7.3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与改进7.3.1监控质量指标介绍如何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觉潜在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7.3.2不合格品控制详细描述如何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理不合格品,防止其再次发生。7.3.3数据分析与改进分析质量数据,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7.3.4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全员参与,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第8章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融合8.1智能制造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8.1.1智能制造概述智能制造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对生产全过程中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与集成,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8.1.2智能制造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智能制造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为质量管理提供以下支持:(1)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2)提高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优化质量管理流程,降低质量成本;(4)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8.2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8.2.1质量数据采集质量数据采集是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融合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类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2)数据传输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质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对海量质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8.2.2质量数据分析质量数据分析是发觉质量问题、优化质量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规律和趋势;(2)机器学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3)数据挖掘:通过挖掘质量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为质量管理提供创新思路。8.3智能化质量管理与决策8.3.1智能化质量管理智能化质量管理是基于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预测和优化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实时监控: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2)预测预警:利用历史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3)自适应调整:根据实时质量数据,自动调整生产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8.3.2智能化质量决策智能化质量决策是通过对质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质量改进:根据质量数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2)质量成本控制:通过分析质量数据,优化质量成本结构,降低企业质量成本;(3)供应链优化:利用质量数据,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优化,提升整体质量水平。通过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的深度融合,企业可以实现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9章案例分析9.1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球工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节将分析国内外仪器仪表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9.1.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国内仪器仪表制造业领域,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9.1.2国外发展现状国外仪器仪表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较早,许多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例如,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计划等,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9.2仪器仪表制造业典型应用案例本节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仪器仪表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9.2.1案例一:某大型仪器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该企业通过引入工业、自动化装配线等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9.2.2案例二:某小型仪器公司采用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该公司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实时互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大学生抚养费支付合同
- 2024年度版权授权使用合同规范本
- 2024年度广告投放及媒体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标的和发布方式
- 手动食盐粉碎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全新装卸工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腹部护垫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及版权分配与发行条款
- 纸制床罩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抖音短视频制作外包合同
- 国开管理英语1学习行为表现的心得
- 糖尿病中医药知识健康讲座
- 钢结构框架厂房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挂篮验收记录表
- 加油站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五个专题作业
- 2022年贵州公安厅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 英语教师语法构造与转化分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