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墨江县民族学校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有叶绿体的细胞能合成ATP,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D.某污染物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但对无氧呼吸无影响2.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各基因位置如图。关于细胞增殖中染色体及遗传物质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是AaBb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加倍3.下列关于蓝藻、绿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们都含有光合色素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绿藻和酵母菌的细胞中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研究表明,植物顶端优势状态下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別A组в组C组处理方式不作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赤霉素处理顶芽侧芽生长情况生长受抑制抑制作用解除抑制作用加强A.A、C组比较,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B.A组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C.A、B组比较,表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反D.A组侧芽受到抑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积累过多5.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关于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含量变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进化的角度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从基因表达来看是氧气含量变化调控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HIF的含量变化C.从细胞内信息传递来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D.从组织器官或个体水平来看使人体不仅能适应剧烈运动、胎儿生长发育、癌变组织等代谢旺盛需氧多的情况,还能适应高海拔地区活动、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等缺氧情况6.关于生物组织中相关物质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砖红色B.西瓜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C.用大豆磨成豆浆,加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变成紫色D.用苏丹Ⅲ染花生子叶时,显微镜下发现黄色充满整个细胞7.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步骤A组B组C组1每组选取长势一致的相同株数的小麦幼苗若干2施用适量的保水剂施用适量的氮肥施用适量的保水剂+氮肥3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4培养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的测定(单位:umol.m-2.s-1)实验结果10.6613.0415.91A.选取的叶片应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B.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为对照组C.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D.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可能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8.(10分)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清水、甘油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萝卜条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C.实验结果说明萝卜细胞膜上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二、非选择题9.(10分)羽毛的成分主要是角蛋白,是一类结构稳定、不溶于水的蛋白质。目前缺乏对其高效降解的处理方法。实验人员从废弃羽毛堆积处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筛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需从废弃羽毛堆积处的土壤中取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筛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适量的K2HPO4和KH2PO4,其作用是__________,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3)角蛋白酶是羽毛降解菌的一种分泌蛋白,为了获得角蛋白酶以测定其活性,应让羽毛降解菌发酵,然后将发酵液离心,再从__________(填“沉淀物”或“上清液”)取样。为了将角蛋白酶和其他蛋白质分离,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电泳法可以根据蛋白质分子__________的不同,将蛋白质分离。不同角蛋白酶活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我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下图为研究人员探索1mmol/LNaHSO3溶液对乳熟期温室水稻净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请分析回答:(1)当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

(2)由图可知,NaHSO3溶液对水稻呼吸作用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推测,1mmol/LNaHSO3溶液可能增加了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如何用实验证明此可能性,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在光下,根尖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是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____。(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1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氮源种类来看,一部分微生物是不需要利用氨基酸作为氮源的,它们能把_____(列举两例)等简单氮源用于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因而可称为“氨基酸自养型生物”。(2)伊红美蓝培养基可用于饮用水大肠杆菌数目的测定,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推测大肠菌的数量。但单位体积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相对较少,若直接将一定体积的自来水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后可能无法得到菌落或菌落数目太少,可通过“滤膜法”解决这个问题,其操作思路是:_____。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更常用的两种方法。(3)在固定化细胞实验中,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等物质能作为包埋细胞载体的原因是______。在工业生产中,细胞的固定化是在严格_____条件下进行的。(4)为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去污效能,研究小组进行了不同类型洗衣粉实验,结果如下图。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四类酶制剂除纤维素酶外,还有_____(至少答两类)。根据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能/否)得出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是因碱性纤维素酶所致,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真核生物细胞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这3个地方,A错误;B、叶绿体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细胞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的ATP必须通过细胞呼吸产生,B错误;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C正确;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一样的,污染物M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故对无氧呼吸也有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及场所,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B【解析】

A/a、B/b属于等位基因,但Ab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连锁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是AaBb,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AAbb、aaBB,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条数为2n,含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增加为2n,也含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未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由于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着丝点,故细胞中DNA加倍,但染色体数目均未加倍,D错误。故选B。3、C【解析】

蓝藻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其中,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由于二者的生殖方式是裂殖,且无染色体,因此其可以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绿藻、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其中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是酿酒的重要菌种,真核生物可以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它们都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蓝藻和绿藻都含有光合色素,因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大肠杆菌只能发生基因突变,而酵母菌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D、绿藻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因此其细胞中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C。4、D【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植物在顶端优势状态下侧芽生长受抑制,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后,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被解除,说明细胞分裂素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用赤霉素处理顶芽,侧芽的抑制作用增强,说明赤霉素能加强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详解】A、C组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后,侧芽被抑制作用加强,顶端优势现象比A组更明显,A错误;BD、A组侧芽生长受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并不是侧芽不产生生长素,B错误;D正确;C、A组和B组比较,可说明细胞分裂素能缓解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但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反,C错误。故选D。5、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说明体内氧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从细胞内信息传递来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缓解缺氧症状。因此对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缺氧情况无缓解效果,D错误。故选D。6、C【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会变成砖红色,A错误;B、西瓜汁是红色的,会对还原糖鉴定结果(砖红色)的观察产生干扰,B错误;C、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变成紫色,C正确;D、苏丹Ⅲ与脂肪反应生成橘黄色,在细胞中呈颗粒状,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7、C【解析】

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酶数量、酶活性、色素量等,外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A、叶片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实验中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故选取的叶片应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A正确;B、实验的自变量的是是否施保水剂和氮肥,ABC为实验组,还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为对照组,B正确;C、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故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C错误;D、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可能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从而提高小麦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8、C【解析】

分析图示,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详解】A、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正确;B、在清水中,细胞液浓度大,发生渗透吸水,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变大,也发生了渗透吸水,B正确;C、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C错误;D、蔗糖使组织细胞失去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及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二、非选择题9、废弃羽毛堆积处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羽毛降解菌角蛋白提供无机盐,并调节pH高压蒸汽灭菌法上清液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等酶的空间结构不同【解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的分类:①按物理性质分物,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一般为琼脂;根据化学成分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者的区别是天然培养基成分不确定,合成培养基成分的含量是确定的;按培养目的分,分为选择确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主要是培养基主要是培养、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培养酵母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定不同的微生物。比如鉴别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可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说明含有大肠杆菌。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详解】(1)废弃羽毛堆积处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羽毛降解菌,因此需要从废弃羽毛堆积处的土壤中取样,以达到筛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的目的。(2)筛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角蛋白作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适量的K2HPO4和KH2PO4,起到提供无机盐,并调节pH的作用,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角蛋白酶是羽毛降解菌的一种分泌蛋白,羽毛降解菌将其分泌到培养液中,因此,为了获得角蛋白酶,应从羽毛降解菌的发酵液中获取,具体做法为:让羽毛降解菌发酵,然后将发酵液离心,获取上清液,从中取样再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电泳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等的不同,将蛋白质分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活性,因此不同角蛋白酶活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不同。【点睛】熟知分离微生物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利用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也是本题的考查点之一。10、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薄膜)、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无不同光照条件下,1mmol/L的NaHSO3溶液均能提高水稻光合速率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组(1mmol/LNaHSO3溶液处理)和对照组水稻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解析】

题图分析:图中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在增加,超过某一光照强度后,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此外还说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NaHSO3比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要高。【详解】(1)当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水稻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薄膜)、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在光照为0时,两条曲线重合,说明NaHSO3溶液对水稻呼吸作用没有影响,从图中看出不同光照条件下,1mmol/L的NaHSO3溶液均能提高水稻光合速率。(3)1mmol/LNaHSO3溶液可能增加了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可以提取和分离色素进行鉴定,实验思路: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组(1mmol/LNaHSO3溶液处理)和对照组水稻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点睛】本题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相关的知识,分析图中曲线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得出实验的结论。11、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叶绿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t2降低240降低【解析】

(1)植物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由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由于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在光下,根尖细胞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