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_第1页
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_第2页
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_第3页
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_第4页
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8、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9、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使用材料,注意安全与健康,养成16、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设计情景,提出用书》三本书;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5、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6、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7、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1233445778918-20复习、检测单元1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2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4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5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认识空气,教材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实验主要以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重点难点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课时1234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质量吗热空气和冷空气单元测试1112课型新授课型新授1认识空气的性质2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难点难点教法课时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具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等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二、学习新课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2)实验二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③你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2、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3、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三、巩固新课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2)他们是怎完成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2空气有质量吗2空气有质量吗2、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空气有质量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具气球、塑料袋、天平等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2、空气有质量吗?3、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2、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三、知识拓展拓展伽利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空气是有质量的。2空气有质量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课型新授课型新授3热空气和冷空气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难点难点课时理解风的成因小组合作探究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二、进入新课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三、巩固(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3热空气和冷空气板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课型考试课型考试1考查学生掌握认识空气的性质。2考查空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难点难点教法课时测验法测验法一、填空(24分)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二、判断(12分)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三、选择(12分)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2、深色物体升温;浅色物体降温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1)变大(2)变小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1)热水(2)冷水5、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1)0℃(2)0℃以上(3)0℃以下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2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至少三个例子)五、简答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引发学生展开关于土壤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土壤的已知情况和想知道些什么,引发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2、指导学生亲近土壤,发现土壤中的物质(如:植物的根、3、指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动物及其生活。4、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教材指导学生去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重点难点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3、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课时4567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保护土壤1111单元测试2课型新授课型新授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难点难点教法课时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作探究教具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一、导入新课导入: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说说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能多地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2、外出实地考察,观察校园绿地一角的土壤。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先观察表层的土壤(颜色\形状\湿润度等);然后注意观察土壤中有哪些动植物,思考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最后注意观察表层土下约2厘米处的土壤(颜色\形状\湿润度等)。3、回到教室,交流汇报分组交流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收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三、全课总结,课后延伸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也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4土壤的成分土壤里有:蚂蚁、蜗牛、蚯蚓……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重点难点教法课时5土壤的类型课型新授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合作探究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合作探究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一、导入新课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观察土壤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采用后者更方便,也与《雨下得有多大》中雨量器的使用方法相一致。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5土壤的类型由空气、水、沙、黏土、动植物残留物等构成。6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难点教法难点教法课时合作探究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合作探究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皮、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一、导入新课):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教师指出这是分别在三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某农田、某小区、某工地等。让学生将土壤样本与采集地点进行预测配对,并说说理由。教师公布答案,请学生将其和预测结果对照。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呢?你们认为二、探究活动提问:还记得上节课在校园里观察土壤时看到的情况吗?被落叶覆盖着的土学生作出假设,推测原因。出示一组落叶在土壤表面腐烂、分解的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落叶落到土壤表面后,会逐渐腐烂。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我们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激趣: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究竟会怎么变化?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到结果的,要持续几个星期才行,能坚持下来吗?教师结合课本P10插图,讲解做肥料袋的方法。注意提醒学生:选择容易腐烂的植物,如:香蕉皮、韭菜叶等。要记住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物品,以便今后查寻、对照。可在袋中放入一两条蚯蚓。每隔几天要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三、学生分组制作肥料袋,填写第一阶段实验报告。2、了解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出示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阅读资料。学生阅读谈话:经过你这段时间的观察,你认为蚯蚓能担当起这个称号吗?理由是什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你是否能肯定植物对土壤的肥力有影响?3、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出示图给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知道:图中有两层内容:一、土壤是分层的;二、表层土的形成是各种土壤动物工作的结果。另外,图中甲虫等小生物的图片使用的是逐一放大的效果,本身并没6、肥沃的土壤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土壤的肥力不同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统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肥力越强。课型新授课型新授2研究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3认识植被的破坏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4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难点教法难点教法课时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合作探究教具泥土、草皮、水壶(一)导入新课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研究了土壤,你知道土壤和我们人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二)谈话交流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2)重点讨论:土壤里生长的哪些物体直接提供给人类?土壤里的哪些物体(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课本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了解植物对土壤蓄水功能的影响素: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等)分组实验、观察水流冲过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经过的痕迹。5、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除了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不乱扔废电池等)做起之外,我们小学生还应该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7、保护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人类和动植物共有的家园每个人都应关心、爱护它二、研究土壤单元测试课型考试考查学生掌握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以及如何保护土壤等难点教法难点教法课时试卷测验法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2、土壤按含沙和黏土量的不同可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3、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1.腐殖质是由(B)变成的。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2.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C)。A.蜗牛B.蚂蚁C.蚯蚓3.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B)A.挖土烧砖B.植树造林C.过量喷洒农药三、判断题.1.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水的杯子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壤的水,然后静置,),3.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会4.把土壤放在火上加热,会看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发白同时会闻到),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备注2知识与技能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教材指导学生去能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那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重点难点2课时单元测试8认识固体课型新授难点难点课时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你们想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许多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事情,出示固体和液体。放入面粉后要不停地搅拌)3、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制定目标4、提醒学生组好记录填在活动记录表上。5、组织汇总,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研究的项目最多。8、让我们想办法把混合的固体分离。怎样把黄豆、绿豆、玉米面分离?设定时间9、老师拿出筛子大家想想。9认识液体课型新授知道液体的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等性质难点难点教法课时合作探究小天平、量杯或同样的小烧杯,水、蜂蜜、油等,记录表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1、刚才有几位同学给大家猜了个谜语,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谜语,想不想(二)谈话交流③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几种液体,你能辨认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液体吗?8、揭题。1、你们打算怎样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来进行研究呢?请各组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每一组选择一个或两个研究主题,然后考虑一下需要用到哪些材4、学生实验研究。7、谈话: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你猜,我猜,大家猜”。3、本课总结4.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对液体作更深入的研究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制作彩色树枝的乐趣*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性质难点难点课时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合作探究教具记录表(一)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说说液体有哪些相同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的性质。(二)探索和调查1.现在请同学们把带来的固体集中在组内,先预测它们放在水中的状况,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上。2.把高锰酸钾放入水里,并不断的搅拌。3.小结: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4.分组实验开始7.(出示五颜六色的树枝)这是老师亲手做的,你们想知道这么漂亮的树枝是怎10、请各小组进行实验,注意实验步骤科学、规范。12、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或分离的例子。11把盐放到水里课型新授通过水溶解盐或糖的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盐或糖等实验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难点教法课时合作探究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质教具盐、糖、记录单等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板书:把盐放到水里(二)认识水的溶解2出示实验步骤:把沙子、盐分别放入两杯冷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看看有什么三、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1)把你知道的填写在课本上。(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1)小组交流: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水4、请学生思考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三、固体和液体单元测试课型考试考查学生掌握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等方面知识。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测验法教具试卷()()()()4、小木块中混有铁钉可以用分离。1、啤酒瓶盖放倒水里会沉到水底。()2、把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可以使用沉淀分离的方法。()3、食用盐可以溶解在水中。()4、牙膏属于固体。()5、同样多的水和果汁一样重。()6、所有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7、向水中加盐,可以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三、选择题1、下面()是固体。①洗发剂②钢笔水③橡皮()①牛奶②塑料杯③玻璃球3、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①香油②铁钉③卵石4、下列物体在水中下沉的是①塑料瓶盖②蜂蜜③木块①面粉②盐③沙子6、能溶解的液体是①花生油②洗洁精③蜂蜜7、测量物体重量用①天平②烧杯③试管2、请解释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原理。重点难点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备注2如何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与关系。3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4、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教材指导学生去引导学生认识到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储量、储存区域。知道海水的组成及成因,会设计淡化海置,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湖泊和河流与人的密切关系,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课时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海洋珍惜水资源1111单元测试21湖泊和河流与人的密切关系。2如何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与关系。湖泊和河流与人的密切关系如何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与关系合作探究教具河流、河口等特征的河流图一、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其中水资源就是我们身边比较重要的一种,那你对水资源了解多少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条件呢河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河流的知识。1.河流的形成(1)提问:河流是怎样形成的2)教师根据流示意图)进行讲解:一条河流的发源地,称为河源。(教师根据黄解,我国的大河流往往是从西部地势较高的山区发源而来的)河流最后流入海有些流入大海有些流入湖泊。(3)说说你知道的河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钱塘江等河流的分布图,请同学找到这些河流的位置。(4)从图上已经可以看出,河流有长有短,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河流的水量也有多有少,大部分河流里的水最后流入大海,有的流入湖泊。(5)人工河。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有时也开凿人工河。你知道我国最有名的人工河吗?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人工河。教师出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人工河。2.湖泊和湖泊的种类(1)我们生活的陆地表面,除了河流里流着大量的水外,另一个储水的地方是哪儿你知道吗湖泊2)湖泊是怎样形成的雨水、地下水和河流的水流入陆地表面低凹、深陷而它的周围又比较高的地方,水就在这些天(3)教师放映录象或出示自制的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青海湖分布图,讲解我国湖泊很多,主要的湖泊有这些。(4)千岛湖教师出示我省千岛湖情景图的投影片或挂图。提问:这个湖叫千岛湖,你们听说过它的名字吗?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千岛湖是人工筑坝把水拦蓄起来而成的,主要为了蓄水发电,所以称千岛湖水库。(5)湖泊的分类湖泊除了可以分天然湖和人工湖之外,还可以分为淡水湖和水含盐量高,叫咸水湖。其中的道理,我们以后还会学习。(6)湖泊的大小、深浅也各不相同。我们平常看到的池塘,也可以说下湖泊。4.河流、湖泊和人们的密切关系。(1)自古以来河流两岸就是人们最集中的活动场所之一。分组互说说河流和湖泊与人们生活、生产有着那些密切的发电、生活和生产用水等。(3)河流和湖泊会泛滥成灾。河、湖的水泛滥后会产生哪些危害4)想一想,千岛湖水库的建造对合理使用水资源有那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和我们关系十分密切的河流与湖泊,这堂课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完成课后的题目。5、组织汇总,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研究的项目最多。8、让我们想办法把混合的固体分离。怎样把黄豆、绿豆、玉米面分离?设定时间9、老师拿出筛子大家想想。引导学生认识到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储量、储存区域难点难点课时制作水井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到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储量、储存区域合作探究教具井水、泉水资料《三国演义》当中的一段话引出地下水。视频播放:介绍地下水的形成。描述井水、泉水的特点二、制作简易水井模型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筒竖直放入罐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厘米高的碎石。4、慢慢往沙子里倒水,观察圆筒里水位的变化。7、评价、小结三、大自然中地下水形成的原因3、本课总结知道海水的组成及成因,会设计淡化海水的装置。知道海水的组成及成因设计淡化海水的装置合作探究教具课件、海洋视频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你想象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并想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海洋世界介绍给大家听听好二、引导学生比较海水与淡水,了解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2、、学生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汇报,让他们在交流中能认识到自己三、设计淡化海水的装置(一)提出探究的问题:1、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些什么问题?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3、共同归纳出要探究的问题4、提问,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学习。18、请各小组进行实验,注意实验步骤科学、规范。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合作探究教具珍惜水资源视频一、导入新课1、老师很爱旅游,课前老师和几位同学也聊了聊,发现他们也很爱旅游,而且去过很多地方。省内的、省外的,国内的、国外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们去过吗?2、但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去过,这是他在“神州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课件)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1、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它们都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积雪……(教师帮着整理、并板书)2、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3、那谁来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不同地你们能给地球起个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水的星球)教师讲述:1、这个名字非常美!还有吗?(水球)2、好,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三、体验淡水资源的缺乏1、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2、咸水我们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水是什么水呢?(淡水)3、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是淡水呢?(河、湖泊、冰川、水蒸气、地下水)4、对,它们都是淡水,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能被人们直接利用呢?(不能,冰川中的淡水无法被人直接利用。水蒸气也无法直接利用。)师提问:1、那容易被我们开发利用的淡水究竟是多少呢?下面同学们请看资料中是怎么分2、通过看资料,我们了解了地下水的什么知识?(地下水又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3、这两种地下水有什么不同吗?都容易开发利用吗?难点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单元测试课型考试考查学生掌握湖泊和河流与人的密切关系,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与关系,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等方面知识。掌握湖泊和河流与人的密切关系,理解河流、湖泊的的概念与关系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等方面知识测验法教具试卷一、选择题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B.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洋流的运动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补给②是雨水补给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①②B6.能够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的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生物循环7、下列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是A、河流水B.内陆湖泊水C.深层地下水D.冰川二.综合题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大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填名称),图中B、D水量较大的是。(2)人类活动目前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字母)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 等。(3)增加F环节的措施主要有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单元测试重点难点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1.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知道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能用测量肺活量的简单装置进行测量。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4.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使学生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教材指导学生去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知道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物中得到的,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认识呼吸的意义,知道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课时人的呼吸运动和呼吸食物的旅行食物与营养1111单元测试3难点2.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合作探究教具人的呼吸器官的模型,挂图一、导入新课谈话:人每天都要吃食物,是因为要从食物中获得长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获得热量。二、学习新课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请同学们取出保鲜袋罩住口和鼻,不要留缝隙。这时你的呼吸有什么感觉过一会儿又有什么感觉当你感到呼吸困难时,抓紧袋口,不能漏气,左手把保鲜袋取下来,并扎紧袋口备用。②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③师生小结:保鲜袋刚刚罩在口和鼻上时,呼吸还正常,过一会儿,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保鲜袋内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了,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2)推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①谈话:开始时保鲜袋里是什么气体现在保鲜袋里还有气体吗它的成分有没有变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②学生讨论。③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开始时保鲜袋里的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现在保鲜袋内空气中氧气可能变少了,二氧化碳可能多了。我们可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袋中,火柴立刻熄灭了,说明缺氧;再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袋中,变浑浊,说明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①分组实报实验结果。②师生小结:实验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所以燃着的火柴会熄灭。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袋中晃动后,变浑浊了,说明袋中的二氧化碳较多。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2.指导学生测量每分呼吸的次数,认识静坐时,活动后每分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1)测量静坐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呼吸,你知道你1分钟呼吸多少次吗每人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默数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作记录。②学生活动:学生实验(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2)测量做操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谈话:我们做操以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的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做室内操。③提问:请同学们用手摸胸部,与活动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学生随率在每分20~25次左右。运动时,因为需要用力,呼吸肌加快收缩,胸腔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呼吸深度急剧增加,呼吸次数同时急剧增加。3.指导学生认识人在呼吸中有最大的通气能力(肺活量),但各人不同。(1)谈话: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吹气球,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全吹进一个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深深吸一口气,再全吹进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这说明什么(2)学生实验,汇报。(3)师生小结:深吸气比轻吸气吹的气球大。因为深呼吸时,能使胸腔进一步扩大,身体内气体的容量随呼吸的加深而增大。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是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4)提问:全班同学都用最大的力气吸一口气吹气球,比一比,每个人吹起的气球有什么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5)学生讨论。(6)师生小结:人吹的气球有的大,有的小。说明各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各人身体内呼吸气体的容量就不一样。那么是哪些器官能够容纳气体呢现在我们一道研究人的呼吸器官。4.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的过程(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①谈话:人时刻都在呼吸,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它们是什么样的②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呼吸器官课件,挂图后再讨论,汇报。③师生小结: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咽,喉在人的头部,气管在人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气管从上往下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和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肺很有弹性,由很多很多小肺泡构成。肺泡内是空的,可以容纳气体,与小支气管相通,表面包着很多很细的血管。④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出各个呼吸器官所在的部位。(2)认识呼吸的过程。①讲述:观看空气在呼吸器官中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自身呼吸的情况,说说人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②学生讨论,归纳,汇报。1、知道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2、能用测量肺活量的简单装置进行测量。3、能运用合理方法对人呼吸时的特点进行研究。4、善于用搜集到的数据及其他事实阐述自己的观点。难点难点教法课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合作探究肺活量测量仪器、音乐、秒表、为每组合作探究肺活量测量仪器、音乐、秒表、为每组(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真高兴!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我们的课,你我不紧张了,你们呢?2、我们平时是这样呼吸吗?我们像平时一样呼吸呼吸,感觉一下与深呼吸有什么不同?找一位同学演完成了一次呼吸)(二)实验探讨1、你一分钟大概呼吸多少次?估计一下。我们来测量一下,看估计得怎么样。测量时,既不要放慢呼吸,也不要加快呼吸,保持自然状态。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自己的呼吸次数。准备,我来记时,三二一,开始!时间到,多少次?请小组长把组员的数据记录剧烈运动,要注意安全,每个同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别碰到桌子了。大家跟着我一起跳跃,跟着节奏,看谁跳得高,可不要偷懒哦!准备,三二一,开始!测测进行了剧烈的运动,现在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把心情放松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刚才你运动时的一些感受。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到了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真实地反应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上和小组5、我们都做一样的运动,为什么运动后有的呼吸变化剧烈,有的呼吸变化平缓一些呢?小组讨论。5、大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的推测正确,有的推测不一定正确。其实,身体素质不同,肺活量也不相同,肺活量大小与呼吸变化有着直接关系。在科学里有个名(三)延伸拓展看大家都喜欢这个装置,想不想也做一个?要找哪些材料?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做一做,测一测。这节课我们发现了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简单了解每个消化器官的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建立联系合作探究教具课件、视频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大家肚子饿了吗?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小豆豆给大家品尝分发小豆子让学生们品尝。师:希望大家吃完小小豆豆后可以充满能量,4.它是如何到达这些地方的呢?把你的推测画到活动记录单上的活动一。5.学生自行画图,教师巡视并做简单提示。6.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成果,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三、动手实验,深入探究1.在学生有一个初步感知之后,进行实验来验组员们将器官贴纸贴到你认为正确的位置。(3)完成实验记录单活动二(画出食物在体内旅行的路线)。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实验结果交流:请一组学生派代表上来说一下你们认为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先后经过了哪些位置?讨论,引出食物在体内经过各器官的顺序。6.那么各消化器官是怎么让食物变成糊状的东西呢?你觉得它们的功能是什么?7.学生推测各器官的功能,教师,(同时简要的记录下人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特点。9.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口腔:搅碎食物食道:输送食物光滑且湿袋小肠:吸收营养5-7米大肠:吸收水分10.请学生上来拉一拉老师老师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