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万宁市第三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血流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2.对4种不同的活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核膜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甲√√╳√乙√√√√丙√╳√╳丁╳╳╳√A.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C.丁由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酵母菌的结构与丁最相似3.若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4.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5.已知一段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G+C)/(A+T)为∶3:2B.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一定占20%C.若该DNA含500个碱基对,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4次,其中第4次复制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0D.若该D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对应的DNA模板链至少含有3000个碱基6.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联系的一种形式,a、b、c表示刺激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右图表示通过3个突触相连接的4个神经元B.刺激a处,b、c处均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b处,a、c处均不发生电位变化D.刺激c处,a、b处均发生电位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来两个)。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_________。8.(10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了多种地雀,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岛屿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各个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使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_。这些环境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2)各个小岛之间的广阔海域,使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阻断了各种群间的__________。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造成基因库差异巨大,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由此可见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多种不同的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多样性。(4)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其原因是_________。9.(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到泡菜中的乳酸菌除了在发酵中产生乳酸,还可以降解亚硝酸盐,该小组利用泡菜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_____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取亚硝酸盐的过程中,要加入氢氧化铝,其作用是_____。(2)小组成员用改良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乳酸菌,该培养基成分如下: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葡萄糖CaCO3琼脂蒸馏水其他成分略10g10g10g20g20g20g1000mL①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分属于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能作为氮源的物质是_____②小组成员将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取0.1ml加入到50℃左右的培养基中摇匀,待凝固后,再在其上加盖一层固体培养基。在50℃左右操作的原因是_____,加盖一层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③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钙圈。②中接种泡菜液的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后,挑取溶钙圈较大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进一步纯化。若下图甲是纯化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图,对应的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为_____。④乳酸菌菌种在-20℃的冷冻箱中长期保存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10.(10分)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图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相应活动的调节过程,A~E表示结构,a~f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1)图中结构______为下丘脑。结构B是______(填内分泌器官名)(2)在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______的调节方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会释放[]______促进[D]______分泌e,e的受体位于E细胞的______。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又会通过______调节抑制A和D分泌相关激素。(3)人体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______会兴奋,引发[]______释放f,促进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4)若某人不吃早餐,______(填图中字母)会促进肝糖原分解,长此以往会出现习惯性低血糖症。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5)Ⅱ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免疫导致的。11.(15分)(一)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几种酶的活性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和_____。(2)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_____,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_____。(3)下图实线表示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二)请分析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并回答问题:试管号试管中的物质条件加碘液以后颜色变化1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5min变蓝2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5min不变蓝32mL淀粉溶液+2mL唾液95℃,5min变蓝42mL淀粉溶液+2mL唾液0℃,5min_____(4)加碘液后4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5)比较1和2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_____作用。(6)比较2、3、4号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_____影响酶的活性。(7)通过其他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其他物质水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性。(8)酶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_____,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A、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下降,A正确;B、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会使散热量增多,B错误;C、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正确;D、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增强,D正确故选B2、B【解析】分析表格:甲有核膜、叶绿体、细胞壁,无中心体,故为高等植物细胞;乙有核膜、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故为低等植物细胞;丙有核膜、中心体、无细胞壁和叶绿体,故为动物细胞;丁只有细胞壁,无核膜,可能是原核细胞。【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甲是高等植物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不是动物细胞,A错误;B、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B正确;C、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由于没有叶绿体,如果没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C错误;D、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细胞核,而丁无核膜,无细胞核,二者结构不同,D错误。故选B。3、C【解析】体液免疫的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将抗原进一步消灭。【详解】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均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C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对于体液免疫的过程及体液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C是生产者,A和B都是消费者,且B的数量先于A的数量减少和增加,说明B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根据ABC三个曲线可知,种群B在5到7年期间,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导致数量下降;A和B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群落是指这一个地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对应的食物链为C→B→A,故A正确;B、种群B在3~7年数量下降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有关,故B正确;C、由于B和A都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C正确;D、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而A、B、C三个种群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故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C【解析】题意分析,双链DNA中碱基G占全部碱基的20%,则G=C=20%,A=T=30%,因此该基因中(C+G)∶(A+T)=2∶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该比值与双链DNA分子中该比值相同。【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2∶3,,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双链DNA中G占20%,但无法得知每条链中G的比例,因此无法得知该段DNA转录形成的mRNA中C占的比例,B错误;C、第4次复制时DNA分子由8个变成16个,DNA分子增加8个,若该DNA含500个碱基对,则1个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个,因此共消耗8×300=2400个,C正确;D、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存在的比例关系如下: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该D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该DNA至少含有500×6=3000个碱基,对应的DNA模板链至少含有1500个碱基,D错误。故选C。6、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涉及3个神经元,3个突触。【详解】A、图中有3个神经元,A错误;B、刺激a处,兴奋可以传到b和c,故b、c均会发生电位变化,B正确;C、刺激b处,c处会发生电位变化,C错误;D、刺激c处,a处不会发生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②.无氧呼吸(2)①.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②.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3)①.温度、食用盐、腌制时间等②.比色法③.亚硝胺【解析】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小问1详解】成品红酸汤本身含量的乳酸菌等微生物,在坛中加入红酸汤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乳酸发酵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小问2详解】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红酸汤腌制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初期会有气泡冒出。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气泡的产生会逐渐停止。【小问3详解】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亚硝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与运用。选修三8、(1).朝不同方向改变(2).(自然)选择(3).地理隔离(4).基因交流(5).隔离(6).物种(7).捕食者通过捕食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1)不同的小岛上的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对分布在不同小岛上的鸟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改变,从而使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发生的变异和面临的自然选择不同,使各自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逐渐积累后,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形成了新物种,即(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地雀属于不同的物种,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4)捕食者通过捕食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故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题图信息分析作答。9、①.比色②.对氨基苯磺酸③.玫瑰红色染料④.吸附滤液中的色素等杂质,使滤液澄清⑤.固体⑥.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⑦.此时培养基为液态且不烫手⑧.隔绝空气(氧气),确保无氧环境⑨.丙⑩.甘油【解析】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2、培养基的类型,按物理性质分:名称特征功能固体培养基外观显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3、运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时,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4、菌种保存临时保存法甘油管藏法适用对象频繁使用的菌种长期保存的菌种培养及类型固体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温度4℃-20℃方法菌落长成后于冰箱中保存,每3~6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缺点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详解】(1)制作泡菜需要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取亚硝酸盐的过程中,要加入氢氧化铝,作用是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2)①表中培养基成分有琼脂,所以是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中能作为氮源的物质有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②小组成员将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取0.1ml加入到50℃左右的培养基中摇匀,待凝固后,再在其上加盖一层固体培养基。在50℃左右操作的原因是此时培养基为液态且不烫手,加盖一层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隔绝空气(氧气),确保无氧环境。③使用平板划线法时,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如图丙所示。④长期保存菌种应该用甘油管藏法,因此乳酸菌在-20℃的冷冻箱中长期保存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识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图中和表中信息准确答题。10、(1)①.A②.胰岛(2)①.神经—体液②.[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垂体④.细胞膜上⑤.反馈(3)①.渗透压感受器②.[D]垂体③.肾小管和集合管(4)①.b和c②.神经-体液③.细胞膜上(5)①.遗传(基因)②.自身免疫③.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解析】据图示可知,A为内分泌腺的枢纽,故为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B分泌的两种激素可调节血糖,故为胰岛;c能调节体温和血糖浓度,故为肾上腺素,C为肾上腺;D可分泌e促激素调节甲状腺,故为垂体;E为甲状腺;f激素由垂体释放,可调节血浆渗透压,故为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由题图分析可知,图中结构A为内分泌腺的枢纽,故为下丘脑。B分泌的两种激素可调节血糖,故为胰岛。【小问2详解】在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方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会释放[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D垂体分泌e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e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E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又会通过反馈调节,调节抑制A和D分泌的相关激素。【小问3详解】人体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引发[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小问4详解】若某人不吃早餐,血糖降低,通过调节分泌胰高血糖素b和肾上腺素c,这两种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长此以往会出现习惯性低血糖症。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在血糖调节中枢的突触间隙中,信号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小问5详解】Ⅱ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过强,引起了自身免疫病;其中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则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点睛】本题内环境调节模式图为载体,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