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_第1页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_第2页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_第3页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_第4页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主要内容桑代克的心理学思想三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3一卡特尔的心理学思想3二武德沃斯的心理学思想四教育心理学和心理测验五第一节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一、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不像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那样,具有独立的主张和自觉的派别意识。他们在反对构造主义脱离实际生活的偏颇方面,与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保持一致;但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却显得比较宽松和自由。他们强调要摆脱传统心理学的束缚,走自己的道路。重视个别差异的研究,重视心理活动作用的阐述,重视客观方法的使用,重视“为什么”的探讨。这四个特点显然是符合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总倾向的,所以便把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称作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是一个新开拓的国家,“适者生存”成了美国文化的基调,而实用主义就成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御用哲学,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也就迎合了这种社会历史的潮流,而以最典型的美国思想方式出现。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便极力摆脱传统心理学的束缚,走自己要走的道路,表现出与芝加哥机能主义相同的特点和自己的比较自由的研究方向。二、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特点特点一特点二特点四特点三2、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它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是没有多少功用的。3、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重视客观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以及统计法等。1、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4、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机能活动的“为什么”。第二节卡特尔的心理学思想一、传略卡特尔(J.M.Cattell,1860~1944),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伊斯顿,卒于兰开斯特。1880年毕业于伊斯顿的拉菲特学院,获学士学位。随后赴欧留学,先在哥丁根大学,后到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卡特尔具有大胆独立的精神,他见到冯特后就说:“教授先生,你需要一名助手,我将做你的助手。”这样,他果然成为冯特的助手。然而,他却没有追随冯特进行元素分析的研究,而坚持进行个别差异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1886年他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结识了著名的进化论者高尔顿,使他对个别差异的测量兴趣更加浓厚。1888年,卡特尔被任命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的职位。1890年,他在《心灵》杂志上发表文章,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后来他离开宾夕法尼亚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和系主任,并创建了心理实验室,主持该实验室的工作长达26年。卡特尔协同创办了6种以上的心理学杂志和一般科学杂志。189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0年成为美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心理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卡特尔因主张和平而被当局辞退。1924年,卡特尔创办了心理学社,对心理学在工业和教育领域的应用产生了持久的影响。1929年,卡特尔当选为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晚年他积极从事编辑工作,先后担任过《美国科学家》、《科学》、《学校与社会》和《科学月刊》的编辑。卡特尔本人没有撰写专著,他的研究结果散见于许多刊物之中。哥伦比亚学派领导人,全世界第一位正式脱离哲学范畴的纯心理学教授,最早将心理学研究结果统计量化,应用心理学先驱,第一位被选进美国科学院的心理学家。师从冯特、霍尔,自荐任冯特助手,研究反应时与个别差异。到剑桥大学任职受高尔顿影响。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6年。桑代克的老师。一战时因主张和平被大学解雇,上诉获四万美元赔偿。与鲍德温创办《心理学评论》、《通俗科学月刊》,曾任《科学》编辑。创立应用心理学。国际心理学会主席。1889年出席首届国际心理学会的APA会员中有704名博士,其中155名出自卡特尔门下,出自芝加哥大学有91人。波林:“我认为令尊对美国心理学的贡献不在詹姆斯之下。”二、主要学术成就学术成就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关于反应时的研究关于联想的研究关于等级评量法的研究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关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关于反应时的研究发现反应时间随感知和注意的强度而发生变化;刺激越强,反应时间越短。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结果显示,几个字母组成字时,比不组成字在瞬时内能看到更多的字母;几个字组成句子时,比不组成句子在瞬时内能看到更多的字。说明知识经验对知觉与阅读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TEACHER关于联想的研究研究数据表明,控制联想比自由联想所用的时间短,这就为后来精神病临床研究所用的联想测验奠定了基础。关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采用高尔顿的误差律,并用统计方法来改造传统的心理物理学。要求被试力求辨别每一个感受性的差别,直到差别太小辨别不出来为止,这时采用平均误差的大小来代替最小可觉差的大小。关于等级评量法的研究

该法是卡特尔1902年首创的。使用方法是:向被试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卡片,要求被试根据卡片的深浅颜色不同,有次序地进行排列。后来又用此法研究美国科学家的卓越程度。这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编制顺序量表的一种常用方法。

卡特尔虽不热衷于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树,但他重视个别差异研究和心理测验方法,从应用心理学方面推动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为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学派奠定了基础。由于他不重视内省也不重视意识,在测验时只着重测定能力及其变异的表现,而不去探究这些个别差异所涉及的意识内容或生理原因,因此,为机能主义向行为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三、简评积极意义:卡特尔的研究集中在个别差异方面,他的研究不仅对美国的心理测验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心理测验运动的策源地和推动者,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在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因而有人评价卡特尔是一位心理学的“全权大使”,在提高心理学在科学社团和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不足或局限:卡特尔忙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所以留给后人的理论著述不多,仅有的一部两卷本著作,还是他的同事与学生将其研究成果和讲演汇编而成的,这显然是卡特尔心理学生涯中的一种缺憾。简评第三节桑代克的心理学思想一、传略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威廉斯堡。其父原来是一名律师,后改做牧师。1891年,桑代克进入威斯莱大学学习,在大学三年级时读了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开始对心理学发生兴趣。1895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第二年获得了又一个学士学位,1897年获得硕士学位。当时詹姆斯已经不再搞实验心理学。看到桑代克对动物的学习实验很感兴趣,詹姆斯就让桑代克把实验用的小鸡带到了家里的地下室里,结果给詹姆斯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由于桑代克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遇到感情生活中的挫折,他便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跟随卡特尔继续进行动物的学习实验研究。1898年,桑代克的论文《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顺利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从1899年开始到1939年退休,桑代克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任教,退休后仍然留在这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领域从动物学习扩展到人类学习和心理测验,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出了贡献。桑代克是个多产的学者,据统计,他的论著合计达507项,其中一些是大部头的专著。有人认为,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在多产方面与桑代克媲美。桑代克的代表作有《心理学纲要》(1905)、《动物的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1903,1914)、《成人的学习》(1918)、《人类的学习》(1931)等。二、主要学术成就主要学术01采用实验法对动物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03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一独立的学科02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采用实验法对动物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在桑代克之前,罗曼尼斯和摩尔根曾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过动物的学习问题。桑代克创造了迷津、迷笼(见右图)等实验设备,以猫、狗、鸡等动物为实验对象,观察动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学习行为。例如,将饿猫送进迷笼里,笼外放着鱼,饿猫经过多次无效的抓咬冲撞之后,偶然碰到开门的装置,跑到笼外吃到了食物。经过多次实验,饿猫开门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桑代克把动物这种通过尝试错误偶然获得成功的现象界定为动物的学习,简称“尝试错误学习”(trial-and-errorlearning)。桑代克的箱子好想吃。。。吃到了!刺激-反应联结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

桑代克是动物实验的首创者《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过程。动物的学习是这样,人类的学习也是如此。2桑代克把动物和人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应趋势或联结叫做“习惯”,而把不需要学习先天就有的反应趋势或联结称为“本能”,认为用本能和以本能为基础形成的习惯,就可以说明动物和人的全部行为。3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两条学习定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前者是说学习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够完成,后者是说对成功学习的奖赏或惩罚可以增强学习的成效,其中奖赏比惩罚效果更好。后来桑代克以人作为被试进行实验研究,对上述学习定律做了一些修改。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1、桑代克发现的尝试错误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我们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和一种途径。2、在效果率中,桑代克增强“好处”对学习的刺激作用。3、桑代克的练习率,即机械识记在学习中并不是毫无功效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缺点1、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和机械化。2、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3、将动物和人类的学习完全等同起来。◆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一独立的学科2他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效果的迁移是由于前后活动中存在着共同因素引起的;在对成年人学习的研究中,发现25~40岁之间学习能力并不下降,从而否定了25岁后学习能力开始下降的传统结论;对学科心理学如算术、代数等,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设计了一些心理与教育测验,对推动心理测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起到积极作用。134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经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开始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新的交叉性应用学科。拓展:桑代克关于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研究背景:形式训练说沃尔夫的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情境中自动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效应。应把古典语法和深奥的数学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不必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重在形式训练以提高官能。詹姆斯于1890年进行的记忆实验。关于《森林女神》记忆的结果表明训练并不能促进迁移。桑代克关于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实验一:先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再用90个10-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每一被试进行充分训练。测验阶段;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矩形面积,判断27个预测中用过的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结果:只有对矩形的面积判断成绩提高。短期和特殊的训练对智力改善无效?实验二:1924年和1927年,1300名学生。选修几何、拉丁语汇、戏剧等一年。测验他们在学习前后智商的变化。主张:迁移是具体和有限的,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中的迁移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间存在着共同的要素。影响:学校的教学内容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重视应用学科。三、简评不足或局限:以动物学习的研究结果推论人类的学习规律,抹杀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其刺激反应的机械研究模式,为行为主义拒绝研究人的意识创造了方法论的条件,因而被后人看作“行为主义的先驱”。积极意义: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个采用实验法对动物心理进行研究,为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虽然具有较大局限,但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框架奠定了基础;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不仅促成了该学科的独立,而且对整个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简评

评价

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研究动物与人类心理的连续性问题,特别是从发生心理学的层面开辟机能心理学的一条研究渠道,创建机能心理学的联结主义和教育心理学体系,推动以研究个别差异为导向的心理测验运动。既将学习理论上升导美国心理学的突出地位,又以客观精神为机能主义向行为主义过渡提供了重要前提。但他的联结主义心理学具有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第四节武德沃斯一、传略武德沃斯(R.S.Woodworth,旧译吴伟士,1869~1962),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尔彻顿,死于纽约。在阿默斯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中学当过两年理科教师,又在一所小学院里教了两年多数学。1895年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得到詹姆斯的教诲,获硕士学位。1897年到哥伦比亚大学跟随卡特尔学习,1899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市的一家医院教了3年生理学,又去英国利物浦大学跟随著名生理学家谢灵顿(C.S.Sherrington,1861~1952)学习1年。1903年,他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09年升任教授。1917年卡特尔退休后,继承卡特尔的职位,至1945年第一次退休。后又被哥伦比亚大学聘用,一直工作到89岁第二次退休。活跃在心理学界达70余年。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表彰他“对形成科学心理学的命运具有无可比拟的贡献”,是“心理学知识的综合者和组织者”。代表作有《动力心理学》(1918)、《心理学》(1921年第1版,1947年第5版)、《现代心理学派别》(1938,1948,1964年版改由与舍汉合著)、《实验心理学》(1938,1959)等。二、主要观点1对心理学对象与方法的阐述2把动力心理学思想引入机能心理学3关于心身关系的看法◆对心理学对象与方法的阐述第一,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第二,主张采用客观观察与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而用内省的方法研究人的意识。◆把动力心理学思想引入机能心理学内驱力是行为的发动者,回答行为的“为什么”问题机制是行为实现的条件或途径,回答行为的“怎样”问题;含义认为人的活动包括内驱力(drive)和机制(mechnism)两种成分两者的联系在于,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机制是使内驱力获得满足的外在行为方式,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如饥饿这种内驱力可以转化为求食机制,求食机制也可以转化为求食的动力;根据这一思想,传统的刺激反应公式即S—R,也就变成了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在条件即内驱力。◆关于心身关系的看法主张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的科学描述,而不是两种平行的过程;心理学描述的是较大的方面,生理学描述的是较细的环节,二者不能互相代替。三、简评不足或局限:武德沃斯的基本立场是折中调和,但他调和的是与机能主义相容的观点,而对与之不相容的观点是不调和的,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机能主义的固有局限;此外,武德沃斯缺乏明显的创新见解,即使是内驱力概念的引入,也不过是对詹姆斯和杜威有关动力心理学思想的继承而已。积极意义:采用综合态度处理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强调研究人的整体心理活动特别是重视动机问题的探讨,对于完整地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具有积极作用;S—O—R的主张被后来的新行为主义接受,成为今天认知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之一;其心身一体化的思想对于克服心身平行论的缺陷,也有一定价值。简评第五节教育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测验的发展高尔顿卡特尔比纳推孟等

非文字形式的智力测验123456桑代克(二)对于测验的质疑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或具有其他文化的人来说,测验常常是不公允的;测验并不一定能够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由桑代克建立起来的。荷尔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因而教育心理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个别差异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即人的先天反应趋势,主要指人的本能。也就是不学而能的先天联结。卡特尔研究的中心课题,夸大了遗传的作用,认为个别差异只是遗传上的差异。从联结主义的观点总结了他的学习的研究,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