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
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
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
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
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
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
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投影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
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耳《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
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
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投影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的白杨树,它
表现在。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一一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开垦外壳锤炼倦怠潜滋暗长旁逸斜出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一一西北高原?
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
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
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
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
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投影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
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②欲扬先抑。③北方农民、
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
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
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④“只觉得一一不想到一一竟一点也不联想到一一又不更远一
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⑤指导背诵。)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
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练习册》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并解释。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景美-------------------形美-----------------神美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课时
■—、导入
多媒体播放旋律高亢优美的歌曲《小白杨》,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中小白杨
有何象征意义。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
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
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
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学生交流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
强意志等。由此导入本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教学呈现
1.谈一谈
学生呈现并交流课下收集的背景资料。
2.读一读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然后进
行朗读交流。学生交流的句式为(投放大屏幕):我读出了一株的白杨树,它表
现在。
3.理一理:篇章结构。
4.品一品:写法、语言(培养学生质疑、品读、揣摩的能力)。
(1)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一西北高原?
(2)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5)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此环节中,师生探究出:
(1)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
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2)刻画白杨树
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义作铺垫。(3)4个排比句,由
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4)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
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
采用直说的方式改写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写法。)
5.想一想:探究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章该如何写。
6.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一百字以
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三、听朗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
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
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
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
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
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
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五、布置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三”
二、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1.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
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采用研读、反思、赏析、感悟、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
对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他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
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
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
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
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
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
篇散文是怎样传达这样一种追求的.
二、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1。)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2.试着给课文划分部分。
3.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5.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6.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7.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8.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2.试着给课文划分部分。
明确:(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第1一6段);忆花(第7~9段)和思
花(第10~11段)三部分组成。)
3.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
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
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4.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明确:(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
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明确:(“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
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
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6.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
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7.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
议。
明确:(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
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
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
认识。)
8.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
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像,探索创新。)
9.研读赏析课文第十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2。)
①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
了怎样的哲理?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
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②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
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开放性题目,意思对即可。)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
六、拓展训练
做《练习册》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1、做《练习册》中的“阅读理解”部分。2、抄写词语并解释。
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
看花-------繁花似锦-------花瀑花穗花朵
忆花-------思绪万千-------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永恒
三、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
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及背景: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③带有感情。读出韵
律。
四、结合注释讨论翻译课文:(先自学,然后师检查指导)
第一段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
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第2段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
一类事物。
第3段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
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
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第4段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
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第5段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五、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4.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六、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七、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
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
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八、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可用打印资料手段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
2.学生朗读该诗。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③表现手法不同。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2、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散文的一般常识
教学耳标了解散文的一般常识,明确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散文的一般常识。
2、散文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人提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你们知道是属于什么文体吗?
结合学生所说情况板书课题:散文的一般常识
二、自主学习:
1、什么叫散文?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各指什么?
2、根据表达方式,散文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3、散文有何特点?举例目本分析。
4、结合课文具体说一说散文的线索是指什么。
三、简查指导:
1、概念:古代的散文是指不求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现代所说的散文: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
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2、根据表达方式分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3、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1)形散:a\取材广范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B\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2)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
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
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4、散文的线索:
联系课文说一说。
5、小结。
四、探究合作学习第五课。
1、选材、表达方式。
2、托物言志。
五、课堂小结。
1、散文的概念。
2、散文集的分类。
3、散文的特点。
4,散文的线索。
六、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习题自学第五课。
板书设计:
散文的一般常识
概念:古代现代
分类:叙事抒情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
一、(16分)
1、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的运动技术和良
好的体育道德。
①高超②熟练③精湛④精巧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病句。(4分)
①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
②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注意了写读结合。
3、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①,尚思为国戊轮台,,铁马冰河入梦
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渭城朝雨邑轻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白
杨礼赞》)
4、请在下面“通知”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使它完整、正确。(5分)
通知
校舍唱队定于明日下午、排练节
目,希全体队员o
二、(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心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答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成分.(1分)
2.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2分)
3.“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解释下列词语意思:(4分)
妻子:-----------------------无论:----------------------
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
5.句译:(2分)
此人一一为具方所闻,皆叹惋。
6.本段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紫藤萝瀑布》的文字,按文后要求作答。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
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
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的小小的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凝望,觉得这一条紫滕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
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
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
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每一穗西一
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
的紫滕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1.给文中括号填上适当的词.
2.给加点字注意:
沉淀()琼桨()
3.“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焦虑和悲痛”指什么?
5.“我浸在这繁密……喜悦。”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节选部分写了紫藤萝花的哪些方面的内
容?-----------------------------------------------------------------------答:
(三)阅读选自《白杨礼赞》的文字,按文后要求作答。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
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
斜出。它的宽大的叶于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
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雨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
那样精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洋白菜西北风。
1、选文《白杨礼赞》的作者是。(2分)
2、“力争上游”一般用于写人,文中却用于写树,其作用是什么?(4分)
3、本段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
A、记叙、描写、议论B、描写、议论、抒情
C、记叙、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抒情
4、选段文字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四)阅读《礼物》全文,按文后要求作答。
她不停地朝候机室门口张望.飞机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起飞,她希望出现的人还没有出现。
她望着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脸上漾着幸福的红潮。她太幸运了,23岁,成了公费留学生,
眼下正要去异国学习西方工业经济.啊,“天之骄子!”在我们这个不富的国家里,又有多少人能得
到这种特殊待遇呢?
临行,人们在为她干杯后,又送来了各种礼物。然而,这些礼物没有一件能打动她的心,因不
其中没有他送来的礼物。
她接到通知书那会儿,他正忙于一项设计,没时间和他多谈。这一别就是四年,临别前该有多
少话要说呀,可他只说:“我送你一件礼物
“也许,这会儿他正为我挑选礼物哩!他会买什么呢?一只小毛狗,他知道我是属狗的,一支
金笔?不,他几乎每年送我一支。一条漂亮的裙子?没多大意思……”她心神不定地瞎猜。
他来了。离飞机起飞只有五分钟。
“让我好等!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J她有些委屈地涨红了脸。
“我……在家里找一样东西J
“找什么?”
“送给你的礼物J说着他递给她一封信。
她接过信,要打开。“上飞机再看吧。或者,等飞离中国的时候J他深情地看她。
飞机离开了地面,送行的人和他都变成了小点.她拿出信慢慢打开一一她有些发愣;信封里装
的竟是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
倏然间,她浑身涌起一般热流,不禁侧过身子,透过飞机的圆型舷窗,用刚才他看她的那种目
光,望着即将离别的广袤的大地……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1分)
2、本文记叙的顺序是,其标志性的句子是①
②③.
3、“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作“礼物”意味着什么?(2分)
4、她收到这样的礼物后“浑身涌起一股热流”,这是因为?(2分)
A、恋人间炽热情感的呼唤B、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感
一下课,同学们便涌出教室,于是,走廊边,花圃旁,操场上,两人一堆,三五成
群,或低声交谈,或引吭高歌,或欢蹦狂跳……真是龙腾虎跃,多姿多彩。请你以课后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下列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秀顽qi惊吓xid莺飞戾天yudn忍俊不禁jing
B.芳酚:chUn差使chdi黄发垂髯tido含辛茹苦rd
C.祈求qi外壳qiGo短褐穿结他卷帙浩繁shi
D.跻身qi幢顶chudng藻存交横xing敝帚自珍bi
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奇葩(花)心旷神怡(开阔、舒畅)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B.环拱(围绕)潜滋暗长(生长)环堵萧然(堵塞)
C.反诘(责问)坦荡如砥(磨刀石)月色入户(门户)
D.未果(实现)洗耳恭听(恭敬地)急湍甚箭(急流的水)
3.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填在田字格内。)
下车伊始离经判道炉火纯青挑拨离间
纵横绝荡叹为观止盘根错结接风洗尘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填写下列诗文的名句名言,
(1),志在千里,(曹操《龟呈寿》)
(2)仰手接飞猱,。(曹植《白马篇》)
(3),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在天愿为比翼鸟,.(白居易《长恨歌》)
(5),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6),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吴均《与朱元思书》)
(7)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一
o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
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作适当删减填入上联,使之
构成对偶句式。
6.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此人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7.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书”为内容写••句话。)
例句: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展开联想,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将“朝(zhdo)阳”、“长江”、“少年”这三个词语扩
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语言要凝炼,修辞要恰当,画面意境要优美,60字以内)
二、阅读理解
(-)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8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子贫贱,”极其言,兹若人之傅乎?衔觞赋诗,以
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在原文横线上应填的一句话是o
2.解释加黑的字词。(4分)
(1)造饮辄尽()(2)亦不详其姓字()
(3)以乐其志()(4)曾不吝情去留()
3.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黔娄之妻有言
B.或置酒而招之
C.其言兹若人之俗乎
D.尤怀氏之民欤
4.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6.文中与“被褐欣有得,屡空常晏如”的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7.试分析五柳先生的为人。)
8.你还了解哪些读书方法?选择其中一种,用简明的语言写在下面横线上。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分,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
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
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
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股脑儿放在
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
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父子情B.父亲的背影C.惜别D.买橘送别
2.文中用哪些词语具体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它
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抱了橘子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
B.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铁道
C.用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
D.蹒跚探身爬上
3.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原因是什么?
4.“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是()
A.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感激父亲亲自为我买橘子。
B.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
C.怕被人说不孝敬父亲;怕橘子散落地上。
D.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谢父亲,内心很过意不去。
5.“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表达父亲内心活动及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是
()
A.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B.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地体贴、关心的深挚的爱。
C.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行李丢失,表现父亲很小气。
D.父亲嘱咐儿子来信,怕儿子不孝敬老人。
6.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
理由:
(三)阅读下面两文,回答问题。
(-)吊在脖子上的钥匙给弄丢了,胖胖懊丧极了。门上的锁眼透不过一丝光亮,连妈妈上班前
留给他的馒头和香肠都没法看见。肚子饿得咕咕叫。太阳也在赶路,树影儿越来越短。
然而胖胖是个勇士,所以他决心咬着牙熬过去。他打定主意,索性蹲在地上,打开书包,用腊
笔在纸上画孙悟空。但是,尽管他将美猴王的金箍棒画成钥匙,饥饿仍在肚子里翻筋斗。他难过,
直想哭。
他毕竟是二年级小学生。他恨起门来,为什么门非得上锁不可?
有人上楼了,蓝色上衣一闪,那是六楼的蒋阿姨。她爬楼快极了,像她驾驶公共汽车一样。不
久,又听见楼梯丁丁儿响。那是四楼的柳医生,皮鞋后跟钉着铁掌。柳医生给胖胖拔过牙,一点儿
也不疼的。来了,他看见住一楼的胡子爷爷。爷爷照例吃罢午饭要爬三楼,他要和会钓鱼的老画家
下象棋,得胜回朝,下楼时袖儿老是甩得老高。
一切又归于沉寂。只听见楼外叫卖冰棍儿的声音。胖胖依然蹲在地上对着孙悟空发怔。
忽然面前一道耀眼的蓝光,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胖胖已被蒋阿姨挽住了“可不是嘛,我总觉
得有点不对头。孩子也不吭声。走上我家吃饺子。”说完,她像赶着小羊羔似地要胖胖上六楼。
这是一条狭窄的楼梯过道,一会儿,丁丁的声音从楼顶响起来。这回,柳医生手里不是拿着闪
光的拔牙钳,而是一双筷子:“可不是,我也感到奇怪。这孩子,平时中午是不出门的。瞧,丢了钥
匙,怕是饿坏了。”他到底是个男人,很快夺走了胖胖。
被饥饿折磨坏了的勇士给弄懵。楼梯口展开了一场争夺战。双方的理由都十分充分。一个说:
“我最先发现胖胖。”另一个说:“我住三楼,最近。”这里面有“顺序法”和“优选法”之争。猎物
是脖子上丢了钥匙的孩子。
就在这难解难分的时刻,楼上下来了胡爷爷。银须飘拂,威风凛凛,像一堵墙挡住了上楼的通
道。他威严地一把拧住胖胖的耳朵:“都只怪爷爷老了,眼睛不好使。跟我下楼去,俺叫奶奶先给胖
胖煎两个荷包蛋。”说也怪,爷爷拧的耳朵并不痛,胖胖倒真的哭了。
楼梯上,又多了一位老画家。手里拿着面包。这时候,二楼过道可真热闹非凡。
居民大楼的声音这么响亮,胖胖心里想,不知道妈妈和爸爸听到了没有。是的,胖胖不小心丢
了钥匙,家里的门是打不开了,但是,爷爷、伯伯、阿姨心上的门敞开着。
1.按照记叙文六要素,请细读全文,然后填空
①事情发生的时间:②事情发生的地点:
③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人物有:
④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本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A.脖子上的钥匙丢了B.邻里新风
C.胖胖的故事D.邻人们心上的门敞开着
3.“说也怪,爷爷拧的耳朵并不痛,胖胖倒真的哭了”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拧的耳朵虽然不痛,可让爷爷拧了耳朵,所以哭了。
B.胖胖饿得无法忍受,又让爷爷拧了耳朵,所以哭了。
C.胖胖深深地被邻里间友爱精神感动了,因而真的哭了。
D.胖胖被大家争来争去,又饿,又想妈妈,所以哭了。
4.对“爷爷、伯伯,阿姨心上的门敞开着”一句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一句是比喻的说法,表现爷爷、伯伯,阿姨的美好的心灵——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B.这一句写爷爷、伯伯,阿姨帮助胖胖解决了吃午饭的问题,他们心中有胖胖。
C.这一句用简短的议论,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表现了邻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风尚。
D.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赞扬了邻居爷爷、伯伯,阿姨热情关心一个吃不上午饭的孩子,
表现他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5.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项
①太阳也在赶路,树影儿越来越短。()
②银须飘拂,威风凛凛,像一堵墙挡住了上楼的通道。()
③他恨起门来,为什么门非得上锁不可?(
A.比喻B.拟人C.反问
6.为下列短语选择正确的项
A.偏正短语B.并列短语C.动补短语D.主谓短语E.动宾短语
①他是小学生()②双方的理由()③丢了钥匙()
④丢了钥匙的孩子()⑤银须飘拂()⑥爷爷、伯伯、阿姨()
⑦饿坏了()⑧蹲在地上()⑨煎两个荷包蛋()
(二)爷爷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
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
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爬在地上呻吟,等待医
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痛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
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
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
“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
的表情却未置可否。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
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当铁
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地迎接者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
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
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十万元也治不好。”
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
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3.简要说说爷爷怎样三次“错过良机”。
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5.文中写到奶奶和妈妈的表现,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以“我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填“渴望”、害怕”、“已经”、“尚未”、“拒绝”等),然
后再作文;(2)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试题答案】
二.
(二).1.D
2.C
3.A
4.B
5.B
6.从结构方面说: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照应前文。
从内容方面说: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依恋,感激和敬爱的感情。
(三)
1.①吃中午饭时②居民楼二楼的楼道③蒋阿姨、柳医生、老画家、胡子爷爷,胖胖
④胖胖丢了钥匙,妈妈又上班去了,他进不了家,不能吃午饭。
⑤当大家发现胖胖无法回家吃饭时,都热情地帮助他。
⑥胖胖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2.A或B3.C4.C
5.①B②A③C
6.①D⑵A③E④A⑤D⑥B⑦C⑧C⑨E
1.起因: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
结果:铁路上发给爷爷5000元钱。
2.家境贫寒:作用: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种衬托作用,家境虽贫寒,爷爷却不贪财。
3.第一次是:没有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却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痛一拐地走了三个小时回
到家。
第二次是: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来家,爷爷未置可否。
第三次是:铁路要做善后处理,派调查人员到家,爷爷说自己一切全好。
4.爷爷的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不占公家便宜。
5.意图是:想借此得到•些钱,以改善贫困的生活。
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反衬爷爷的优秀品质。
总第课时
十一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1.介绍时代背景和有关的历史事件。
2.解释词语。
3、领会课文表达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重点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解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板书课题及作者)。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阅读题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介绍时代背景).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
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
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
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可联系曲啸、蔡朝东的讲
演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加以说明)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课堂讨论。
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
案。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
制造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
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
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
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
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献
身四化,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法语视听说ll》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原理(雷诺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电子商务法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生课件网页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子免疫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函数图像课件
- 安全直线管理培训课件
- 2022年上海海洋 大学自考英语(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山里的夜(2022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
- 基于PLC的食品包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 2023北师大版新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考前必背
- 保密协议简单合同范本
- 机械设计作业集
-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要求
- 冬季心血管病预防知识
- DB36-T 720-2013 汽车加油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