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全新仿真模拟试题(五)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A.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朔(Ian)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水藻真绿,把终年烂(zhii)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如果出到十儿文,那就能买一样孽(kun)菜,但这些顾客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uo)»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情(nud)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啰型”是不忘初心,不被诱惑。哪怕是一路风光霁月,美不胜收,也莫就此须懑留恋,忘了终点。
B.周围一片漆黑,糕性疲惫的他抬起布满血丝的双眼,瓢巍巍地划了一根火柴……
C.一阕诗词歌赋,炖转悠扬,南手在古道西边;一首宋词元曲,缥缈古雅,流传于古城山间。
D.在苦难面前我们也要怀有静电的胞像,用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的酸苦。
3.名著填空题。(4分)
(1)观音菩萨保举玉帝外甥参与捉拿孙悟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比试变化的本
领时,悟空又多次被其识破。(《西游记》)
(2)《朝花夕拾》写到,是一个迎神赛会,在儿时的作者心目中是一件罕逢的盛事,所以,
他对之热切期盼。(《朝花夕拾》)
(3)简•爱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舅舅收养了她,一直视简•爱为一家人的沉重负担。十岁那年,
她被送到了慈善学校。(《简•爱》)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4分)
①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光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③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④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
⑤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光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A.④③①⑤②B.③④⑤②①C.②④⑤③①D.②③④⑤①
5.古诗文默写。(8分)
(1)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
(2),君子好逑。(《关雎》)
(3)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夜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4)爱国忧民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辛弃疾用诗句“,"(《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杀敌报国,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渴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中也发出,的呐喊,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
出来的。引喻做事是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材料二:那些浑然天成之作,其实是“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尽管放翁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
之。”但这偶一得之,是以丰厚的积累为条件的。我们今天仍然能从庄子的散文、陶潜的诗、李煜的词、
蒙田的随笔、托尔斯泰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不朽的文字中去感受作者的思想与情怀。既然文
字的奇迹可以变为生命的奇迹,那么,文字的永恒也就会变作精神的永恒。
材料三:漫画
(1)写出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探究出的结果。(4分)
(2)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材料三画面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冬夜木鱼声
①那年冬天,我根转到了安徽淮北,寄居在大学时一个同学家的闲置着的小屋里。那是一间在二楼的
小房间,十五六平方米,虽小,但朝阳,窗台上还有几盆花,算是给我苍白的生活添了些许色彩。
②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每天破晓时分和晚上子时后,耳畔总是准时地传来轻轻的木鱼声,每一次都要
持续一个多小时。
③那木鱼声,虽然不断地响一个多小时,但并不聒噪,而是像清泉流水,更像一个母亲用手抚摸过儿
子的面庞那样轻柔。黎明时,我感觉它像是禅音佛偈,唤我起床;而子夜时分,它像是安神的素琴,抚我
入梦。
④我在奇怪,这里是居民区,四面没有禅寺,哪来的木鱼声?直到有一晚,我才发现木鱼声就是对面
的住户家发出的。
⑤若不是她无意中开窗透气,若不是我正好无意中起身开窗抽烟,亦不能发现原来就是她敲击的木鱼
声。
⑥那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早已不能下床,生活起居都靠老伴料理。而她终日能做的,除了吃喝
拉撒和睡觉之外,就是敲击木鱼。
⑦我问朋友,她礼佛?朋友摇头,说她小儿子前不久出车祸离世,才40多岁。老太太听说后,当时就
晕死过去,好不容易醒了过来,硬是蒙了好久。从那以后,老太太就朝九晚五地敲拳木鱼——不为礼佛,
不为静心修身,只为死去的小儿子,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好一点!
⑧据说,很多人都曾劝慰她不要早上早早起来,晚上那么晚才睡,说敲了儿子也听不见。老太太不听,
仍执意如此。
⑨A我突然感动得要哭。我不想考虑是否有另一个世界之说,亦不想考虑她小儿子是否地下有知,我只
觉得这木鱼声声全然是一个母亲对已故儿子泣血的思念,也是她精神上寄托着的一个美好愿望。
⑩我的眼前,只呈现出这样一幕:在每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头发花白,满脸都是被岁月的犁锌耕耘
得千沟万壑的老太太,老得几乎不能动了,但仍然坚持佝偻着身体,甚至蜷缩着身体,用那犹如枯树皮般
的手,拿着木鱼槌一下又一下地轻轻敲击着黝黑的木鱼,让木鱼声声,从来不断。
⑪我在淮北住了整整三年,而那个老太太在第二年夏天离开了人世。
⑫我本以为,再也听不到那暖我心头、使我感动的木鱼声了。但老太太的后事刚办完,当日晚上,我
正躺在床上准备拥书入眠时,耳畔突然又传来了轻轻的熟悉的木鱼声。
⑬我一个激灵,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到窗前朝对面一看,B瞬间眼泪就哗哗砸在了地面上。
⑭对面的那间小房里,窗户再一次打开了,那个老太太的老伴手拿木鱼槌,正认真地一下又一下敲击
着木鱼。
⑮他脸上郑重的模样,像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庄严得让人不敢直视。我知道,老太太临死前,一定
有譬如这样的嘱托——为了小儿子,你得为我继续为他祝福祈祷!
⑯这世间还有哪种爱能让一个人一生挂念,而且是“死而不已”的挂念,直到生命消逝,亦不忘挂念
他人?除了母爱,我很难找到其他答案。我一直难忘她的木鱼声,敲击着一个个爱的箴言,给我以感动和
力量,让我知晓在尘世间,背后始终有温暖的东西在支撑我,让我前行。
(作者:葛闪)
7.请用简练的语言,围绕木鱼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4分)
8.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语句进行简要赏析。(4分)
那木鱼声,虽然不断地响一个多小时,但并不聒噪,而是像清泉流水,更像一个母亲用手抚摸过儿子
的面庞那样轻柔.黎明时,我感觉它像是禅音佛偈,唤我起床;而子夜时分,它像是安神的素琴,抚我入
梦。
9.根据全文请你说说标题“冬夜木鱼声”的妙处。(4分)
10.结合具体内容,请你说说文中两处划线句子中哭的原因。(4分)
A.
B.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毛笔的源流
①毛笔是华夏独有的文化发明,中国文人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笔为锄,
以纸为田,为我们留下的“笔下春秋”,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一笔一画,美妙而优雅。
②南朝大书法家智永禅师曾客居湖州善琏,他把习字用秃的毛笔埋在蒙公祠南面的晓园内,在石碑上
亲题“退笔冢”三字,此处至今还供人瞻仰。草书高手张芝幼时即勤练书法,家门前的一池清水因他每天
反复洗笔而变黑,后人称之为“墨池”。苏东坡有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
书也。”毛笔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情趣。
③关于毛笔始于何时,众说纷纭。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了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从出土
的彩陶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
④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
毛笔实物。湖南长沙出土的那支笔,笔杆粗0.4厘米,长18.5厘米,笔头为兔箭毛制成,长2.5厘米,
笔头夹在劈开的竹杆头上,用丝线缠捆,外涂一层生漆。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毛笔在战
国时已被广泛使用,只是没有统一的名称。
⑤东汉蔡邕所著《笔赋》是中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汉
代官员为了奏事之便,常把毛笔的尾部削尖,插在头发里或帽子上,以备随时取用,称为''簪白笔",就
是今天的“便携式”。
⑥湖州:豆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以善琏镇为最。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隋朝有名的书法家)
游善琏镇,住在镇上蒙恬祠侧的永欣寺,经常与当地制笔工匠切磋制笔技术。
⑦至元、明代,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如冯应科、陆文宝、张天锡等,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
风行于世,世称“湖笔”。
⑧清代,因康熙喜欢董其昌书法,朝野竞相仿效,到了清中期,羊毫笔一度鼎盛,有大羊毫、短锋羊
毫、长锋羊毫,书法家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用笔,对笔毫并无过多的讲究。此外,明清时期,毛笔除了讲
究实用性,还在笔的装饰上翻陈出新,很是下功夫。
⑨而今,毛笔时代渐渐远去,一支柔软的毛笔,伴随着上下五千年,写就了坚强的中国,传承着文明
的血脉,也凝聚着中国精神。
(作者:佚名,《人民周刊》2018年第23期,有删改)
1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我国毛笔的发展过程。(4分)
12.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湖南长沙出土的那支笔,笔杆粗0.4厘米,长18.5厘米,笔头为兔箭毛制成,长2.5厘米,笔头
夹在劈开的竹杆头上,用丝线缠捆,外涂一层生漆。
13.请分析第⑥段划波浪线句子中的“一直”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湖州[直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以善琏镇为最。
14.下面这则材料放在那一段最合适?请简要阐明理由。(2分)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
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蒙恬有君命在外,嫌
以刀刻字太慢,于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毛笔。(4段后)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10分)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
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
(选自《道德经》)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具答之鸡犬之声相闻
B.丹中往来种作乐募俗
C.”行数十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D.设酒杀鸡作食甘其管,美其服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7.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出的理想社会,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18.结合两个文段,简要概括你理想中和谐社会的特征。(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9—20题。(共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朱自清春教案课件
- 医疗纠纷应对
- 室外定位技术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 《选房方式小结》课件
- 《光学工艺与测量》课件
- 系统详细设计流程及范畴
- 微课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财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
- 外科手术饮食
- 《汽车驾驶虚拟现实》课件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学课件
- 国开成本会计第14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二
- 外观检查记录表
- GB∕T 13171.1-2022 洗衣粉 第1部分:技术要求
-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完整版课件
-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完整版课件
- 中小学古诗词首
- DB11T 1411-2017 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 外科学教案-心脏疾病
- 白内障手术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