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900字】_第1页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900字】_第2页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900字】_第3页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900字】_第4页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28年提出,而后随着时代发展和研究技术不断地进步,国外学者从社会供求、市场结构、政府行为、公司治理、企业家特征等多方面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其中,在公司治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于从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权力、股权结构这三个维度探究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1.1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不同的董事会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公司治理效果,国内外均有学者深入研究了董事会结构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公司治理效应。董事会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而言,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外部董事能够代表股东的利益,从而消除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Fama&Jensen,1983)。Chung&Wright(2003)通过研究发现,外部董事比例与企业研发创新投入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外部董事的参与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等决策的实施。王跃堂等(2006)通过大样本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外部董事比例和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在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仍然成立。叶康涛等(2007)在控制外部董事内生性后实证发现,上市公司的外部董事比例与大股东占用资金之间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冯根福和温军(2008)以中国2005-2007年3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叶志强和赵炎(2017)从委托代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4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的研发强度呈正向关系,并且在研发投入比重较大的高科技行业中,结果仍然成立。黄海杰等(2016)研究认为,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能够勉励其保持独立性身份,并且有着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声誉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也有学者对外部董事和企业创新的关系提出质疑。Zahraetal.(2000)认为外部董事占比不会影响企业创新,而内部董事却能促进企业创新。严武和谢海东(2004)以我国2001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否存在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这两个绩效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间接说明了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缺乏明显的关联性。王永明和刘铁民(2010)从公司内部治理的独立董事制度的视角出发,采用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独立董事所占比重与研发投入不存在相关关系。李前兵(2010)利用上市A股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创新与企业董事会独立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的独立程度与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刘胜强和刘星(2010)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并不能明显改善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罗进辉等(2014)指出,明星独立董事的存在加剧了国有企业中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也恶化了民营企业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明星独董对企业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Chenetal.(2020)从董事会友好性视角出发,认为董事会与CEO的关系友好的企业,其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会比其他企业高,董事会与CEO的关联性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监督与咨询行为,在此基础上质疑了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英美国家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化,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之间差异性不大。但与国外股权结构不同,鉴于我国企业的历史特殊性,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化,存在着许多由“一股独大”的国企转型的上市公司。因此依据独立性,董事会成员可分为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三大类,各部分成员与股东、管理层有着不同程度的利益及权力联系。非执行董事通常是由企业是由企业上级单位、大股东或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小股东直接委派。作为董事会成员,非执行董事是独立于管理层和股东的第三方人员。且与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相比,非执行董事与管理层利害关联较弱,从而能更好地监督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并行使投票决策权。Thomas(1998)研究了非执行董事的角色和制度,认可了非执行董事作为外部人士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并且预测非执行董事今后会对现代公司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有关非执行董事治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自身职能履行、管理者行为约束、企业业绩及企业投资效率方面。在非执行董事的职能履行方面,部分学者认为非执行董事主要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祝继高等(2015)基于强制披露的董事会投票数据提出,独立董事有着风险规避倾向较强的监督行为,而非执行董事能够更为客观地监督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与之相反的是,万伟(2014)以2003-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公司治理上独立董事主要发挥监督作用,而非执行董事主要扮演着咨询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在管理者行为约束方面,陆正飞和胡诗阳(2015)提出,非执行董事对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非执行董事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章卫东(2015)研究发现,由于非执行董事大部分是由大股东委派,所以通常情况下独立于管理层,因此可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和盈余管理程度。宋常等(2019)研究发现,相比管理层权力较强的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对公司股票期权草案公告前和首次行权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层权力较弱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申琪(2019)基于2014-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对管理层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由大股东委派的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督效果也不显著,而由非大股东委派的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可以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邵佳颖(2020)研究提出,非执行董事可以充分体现控股股东的抑制,有效地实施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胡珺等(2020)认为,非执行董事能够通过制约管理层的负面信息管理,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公司股价崩盘的风险。在企业业绩方面,吴淑琨等(2001)认为,非执行董事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并提高企业绩效。辛清泉等(2013)认为非控股股东派驻董事的比例越高,公司总经理变更与业绩的敏感性就越强,从而有利于改善“弱董事会”的现状。刘恒(2019)认为非执行董事对企业内部交易及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负面影响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彭博等(2020)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可以提高会计稳健性,进而抑制股价同步性,且具有财务背景的非执行董事的抑制作用更强。在企业投资效率方面,胡诗阳和陆正飞(2015)提出,非执行董事能够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的行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桂荷发和黄节根(2016)基于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视角,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及管理层在职消费,而管理层权力会削弱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赵宜一和吕长江(2017)对比了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发现非执行董事比执行董事在企业投资效率和会计绩效上均有更好的作用表现。齐萱和毋茜茜(2018)认为,非执行董事可以有效抑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盛明泉等(2020)以我国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非执行董事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股权制衡会削弱两者的正向关系。1.2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企业管理层作为公司关键事项的最高决策者,管理层权力越大,其意愿、能力和动机对企业的影响就越重要。理想情况下,公司管理层与股东目标一致,共同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然而伴随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层很可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从而引发过度投资或“经理帝国主义”行为(Jensen&Meckling,1976)。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越显著。当前,理论界对管理层权力的研究,本质上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即讨论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保护股东利益,减少管理层的私人收益问题。薪酬契约理论认为,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能够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Jensen&Meckling,1976)。然而,学者们发现于管理层权力越大,其利用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的能力就越强,管理层权力过大会加剧企业内委托代理问题。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机制下,管理层权力越大会倾向于实施机会主义,为自身谋求利益,导致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凸显,抑制企业创新水平。Mikeetal.(1996)提出,委托代理机制下,管理者主要追求个人财富、职位、权力等内容以期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会严重阻碍企业对创新的追求。Fama&Jensen(1983)研究指出,董事长与总经理代表着企业经营决策控制权与管理权的执行情况,两职分离有助于最大程度发挥董事会监督治理作用。Donaldson&Davis(1991)认为,两职合一将会严重弱化董事会的监督治理职能,从而使得董事会难以真正站在股东与企业利益角度来监督制衡经理层,从而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Zahra(1996)以美国大型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与企业创新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Zahraetal.(2000)关于中等规模企业的研究却发现: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与企业创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傅颀等(2014)研究认为,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不受董事会的监管和制约。权利大的管理者更有动机和能力运用其权力制约并干预董事会,使得管理层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以此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谢佩洪、汪春霞,2017),股东利益在这场博弈中受损(周美华等,2016)。刘晓光等(2020)在研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显著削弱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管理层权力越大会倾向于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绩效以展现自己的管理才能。Holzeretal.(2006)的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权力的増大,管理层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投资偏好,会倾向于通过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来凸显其管理才能,即管理层权力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胡明霞(2015)认为管理层为实现其事业上的抱负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强度,利用新产品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绩效表现,即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可能越大。张琳(2018)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管理层权力与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管理层权力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绩效产出均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1.3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分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在股权集中度方面,部分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化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Hill&Snell(1989)研究认为,股权越集中,单个股东之间就越容易协调并运用其投票权影响管理层的决策,使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做出对股东利益有益的决策。Francis&Smith(1995)的研究指出,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很小,监督收益不足弥补监督成本,“搭便车”行为成为了最优选择,凸显了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委托代理问题。Dimitris&Maria(2010)研究法国制造业公司发现,股权结构分散的公司在创新上面临着相对较高的代理成本,股权集中化可以降低这一状况。张西征(2013)认为,集中化的股权结构意味着大股东对企业有较大的控制权,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治理和监督,并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第一类委托代理成本。也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白艺昕(2008)基于对国内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数据的关系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与研发投入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非线性关系。截然不同的是,冯根福和温军(2008)以中国2005-2007年3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同样,Chen(2004)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股权集中度提高,起初研发投入强度也随之提高,当股权集中度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研发投入强度便会出现下降趋势,不再随之而增加。许玲玲(2015)研究发现,由于地区环境差异,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低股权集中度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反而会产生抑制效果。顾露露和张凯歌(2020)认为在信息技术企业中,绝对集权式股权结构导致企业创新投入较低而产出较高,相对集权式股权结构导致企业创新投入较高而产出较低。在股权制衡方面,Maury&Pajuste(2005)认为公司股权制衡度提高,使得股东之间能够相互制衡以及相互监督,从而有助于抑制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由此对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Belloc(2012)认为,股权制衡度低的企业所需要的研发成本可能会更高,不利于研发活动进行,因此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肖利平(2016)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有正向的影响,当提高公司的股权制衡度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陈志军等(2016)基于2008-2013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够有效缓解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降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杨位留和杨金磊(2019)研究认为股权制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上述研究不同,倪德锋(2017)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同时市场化进程过高会加剧他们的负向相关关系。白艺昕(2008)却认为,股权制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4文献评述纵观国内外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外针对于非执行董事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文献较少。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企业技术创新以及非执行董事有着丰富的研究,但也存在着不同的角度与观点。随着近几年我国学者对非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上的重视,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众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拓宽了董事会治理的研究思路。非执行董事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董事会中与管理层利益关联最少的成员。同时,绝大部分的非执行董事受股东的推荐、委任,在监督管理层的各项投资决策时,可以站在股东的立场上较为客观地监督并表决。现阶段有关研究的局限性如下:(1)外部董事分为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两类,而国内学者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外部董事或是独立董事等特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缺乏全面性地考量非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2)以往学者对非执行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机制分析、隧道效应及产权性质等方面鲜有研究,这也是作者研究这些变量关系的契机之一。非执行董事的提名、聘任以及薪资主要由控股大股东或具有影响力的中小股东负责,这样的背景赋予了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特殊性,因此非执行董事制度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主要从管理者行为、代理成本、企业绩效、企业投资效率等角度对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肯定了非执行董事的治理能力,也有部分学者对非执行董事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天然的风险性、长期性、收益不确定性等特征,短视的管理层倾向于规避风险、提高眼前的企业绩效而忽视对企业具有长期收益的技术创新决策。非执行董事可以站在企业股东的角度,以企业长期利益为导向对管理层的行为决策实施客观的监督管理。因此,作者认为探究非执行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针对性地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非执行董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治理效果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董事会的组织结构,完善公司的治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参考文献白艺昕,刘星,安灵.所有权结构对R&D投资决策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24(5):131~134.蔡卫星,倪骁然,赵盼,杨亭亭.企业集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9,12(1):137~155.陈险峰,陈志强,李佳宾,胡珺.非执行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9,16(8):1188~1196.陈志军,赵月皎,刘洋.不同制衡股东类型下股权制衡与研发投入——基于双重代理成本视角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6,38(3):57~66.冯根福,温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7):91~101.傅颀,汪祥耀,路军.管理层权力、高管薪酬变动与公司并购行为分析[J].会计研究.2014,(11):30~37+96.顾露露,张凯歌.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