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丰山学部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B.运动过程中,内环境中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保持稳态时,机体就不会患病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2.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位于脑中的一种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持续长时间光照会导致褪黑素分泌不足B.假如褪黑素最终进入细胞内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受体本质不是糖蛋白C.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D.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类似3.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和体重 B.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C.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4.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流入甲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C.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C/B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5.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小鼠B细胞可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家兔的血清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B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6.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B.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C.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D.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_____。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kJ。(4)若干年后,该池塘形成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_____演替。8.(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48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4)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5)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增加入口密度。9.(10分)图1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3表示该草原中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物种是________(用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还有________。(2)从空中俯瞰图1湿地生态系统,发现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3)图2中的草原生态系统曾经发生火灾,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恢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发生的_______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4)图2中,假设鹰和蛇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鹰种群增加的能量为6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________kJ。(5)图2食物网中,鹰与蛇的关系是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6)图3中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________同化的能量,字母c的含义是指________。10.(10分)如图为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甲代表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是_________,其形成与细胞核中_________有关。(2)②是_________,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是_________,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在DNA分子中不转录此密码子的链(非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毛色红毛棕毛白毛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错误;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能量,故细胞呼吸速率加快,同时释放的热能增多,所以体温略有升高,B错误;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保持稳态时,机体也可能患病,例如遗传病,C错误;D、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物质,也会将代谢物和分泌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故选D。2、C【解析】分析题图:暗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途径对生物分泌褪黑素进行调控,该调控过程不能体现分级调节,但存在反馈调节过程。【详解】A、由图可知,褪黑素的分泌需要暗信号的刺激,因此持续长时间光照会导致褪黑素分泌不足,A正确;B、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表面,所以如果褪黑素最终进入细胞内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受体本质不是糖蛋白,B正确;C、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图中过程未体现分级调节,C错误;D、由图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时,其抑制下丘脑向松果体传递兴奋,即存在负反馈调节,这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类似,D正确。故选C。3、B【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B正确;C、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同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绵羊和山羊是两种生物,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4、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甲表示生产者,A表示其同化的能量,B表示其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乙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其同化的能量,F表示其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C表示其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丙表示次级消费者,C表示其同化的能量,D表示其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E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详解】A、图中甲是生产者,A是其同化的能量,是通过其光合作用实现的,A正确;B、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后者的数量是可能大于前者的,如虫的数量大于树,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正确;D、乙、丙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别为B、C,第二营养级输入的能量为F,则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B+F),D错误。故选D。5、D【解析】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兔体内,可引起家兔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得家兔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项正确;家兔的血清对小鼠来说是抗原,也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由前面分析和题意可知,已免疫的家兔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而该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又因为抗体与抗原之间具有特异性,所以可推知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C项正确;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细胞和家兔B细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项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学基础知识,即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知识,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由题意可知,已免疫家兔血清与未免疫家兔血清的区别就是是否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再根据抗体的专一性,可以推断出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6、C【解析】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特点、激素化学本质的理解程度。【详解】该图表示激素通过血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为激素调节,A项错误;细胞1分泌的,可能是蛋白质类激素,也可能是氨基酸类激素,还可能是固醇类激素,B项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项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其靶细胞是肝细胞和全身所有细胞,D项错误。【点睛】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因此在靶细胞上含有相关激素的受体。但这些受体不一定都在细胞膜上,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就在细胞内。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分解者(2).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b/y×100%(4).(5).次生【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1中,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少。

图2中,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Ⅱ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Ⅱ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

图3中,食物链两条:甲→丙、甲→乙→丙,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能量,至少能量按照20%计算。【详解】(1)图1中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还缺少分解者。(2)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以细胞呼吸散失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营养级传递效率是同化量之比,即b/y×100%。(3)图3中,食物链两条:甲→丙、甲→乙→丙,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能量,最少消耗按照最大的传递效率20%计算,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假设甲的能量是M,即1/5MX+4/5M(1-X)×20%=A,计算可得M=25A/(1+4X)。(4)如果池塘形成一片草地因为原有池塘中有繁殖体,这样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8、(1)抽样检测(2)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②.需要(3)①.稀释②.无色③.176(4)①.10②.C③.减少(5)年龄结构##年龄组成【解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根据曲线图分析,0-4年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10年后λ>1,种群数量增加。【小问1详解】调查酵母菌种群增长规律,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小问2详解】由于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所以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所以该实验需要重复实验。【小问3详解】培养后期,酵母菌数目较多,所以应该先稀释再计数;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将死细胞染色,而不能对活细胞染色,所以计数选择无色的酵母菌;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48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所以活菌数目为48-4=44个,1个中方格为44÷4=11个,计数室一共11×16=176个,因此1mL有176÷0.1mm3×103=176×104个,记为176万个。【小问4详解】图甲曲线所示种群在4~10年中种群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故在第1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点。第8年时种群数量在减少,故与图乙中的C衰退型相对应。8~10年间种群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仍然在减少。【小问5详解】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生都比较年前往,所以该措施是在最终改变年龄结构,提高出生率,进而增加入口密度。【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和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知识,需要掌握血细胞计数法的计算公式,理解曲线中λ的含义进行作答。9、①.B和F②.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或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③.水平④.直接⑤.次生演替⑥.8500⑦.①和②⑧.鼠和青蛙⑨.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净同化量)【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题图分析,图1中B和F位于第一营养级,故图中生产者为B和F;图2中,食物网中含有4条食物链,草属于生产者,其他属于消费者;图3中,a表示蛇的摄入量,b表示蛇的同化量,c表示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蛇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详解】(1)图1中的生产者是B和F,食物网中含有的生物类群是生产者和捕食者,没有体现的成分是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其中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镶嵌分布现象,该生态系统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发生的次生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4)图2中,共有四条食物链,假设鹰和蛇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鹰种群增加的能量为60kJ,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求得所需要草的最少量则需要用20%来计算,则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2×20÷20%÷20%+20÷20%÷2÷20%÷20%+20÷20%÷2÷20%÷20%÷20%=8500kJ。(5)图2食物网中,鹰与蛇有共同的食物,且鹰以蛇为食,因此鹰与蛇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对应与图中①和②。(6)图3表示该草原中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蛇的粪便,蛇的食物有青蛙和鼠,因此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青蛙和鼠同化的能量,结合分析可知,字母c的含义是指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净同化量)。【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图示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种间关系的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核糖体(2).核仁(3).tRNA(4).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参与翻译过程(5).mRNA(6).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7).GCU(8).GCT【解析】核仁的功能:合成某种RNA以及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的功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1)①为核糖体,其形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2)②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参与翻译过程。(3)③为mRNA,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4)由图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DNA分子中决定丙氨酸密码子的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CGA,不转录此密码子的链上相应的三个碱基的序列是GCT。【点睛】在转录过程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C与G配对。11、(1).4(2).AAbb和aa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