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百校大联考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甲、图乙和图丙分别是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三条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B.图乙对应的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图丙对应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t1时达到K值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取适量培养液高温灭菌后,立即加入酵母菌进行培养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C.若计数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酵母菌数量少的小方格计数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一直保持不变B.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第4年该种群数量和第13年种群数量相等D.第10年到第12年间,该种群数量一直下降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青菜虫为了适应有农药的环境,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C.农药的过量使用,使青菜虫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D.如果不使用农药,青菜虫种群中就不会出现抗药性个体5.生活中使用的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某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书注明“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A.有高效性 B.有专一性C.需要适宜的PH D.需要适宜的温度6.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该病是由于机体产生一种抗体,它可与B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与B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Grave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B.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C.激素A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到达靶细胞部位,然后进入靶细胞发挥其调节作用D.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7.以下关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插条形态学下端要斜切的目的是减少压强方便插入土中B.实验中保留部分叶片的目的是增强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水C.设置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较低浓度用浸泡法,高浓度用沾蘸法D.某同学在正式实验前做了预实验,那么正式实验时可不用设置对照组8.(10分)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为_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_细胞,⑦为_________细胞。(2)⑦与④在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所涉及到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依次为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4)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10.(14分)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4)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__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________的特点。(6)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7)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11.(14分)下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下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下图2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细胞⑤与被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细胞密切接触后,能激活组织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细胞⑤活化后分裂并分化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图2中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由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释放,咽拭子检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出抗体的存在。由图2可知,_______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而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3)注射第一针灭活疫苗后,至少间隔21天才能注射第二针疫苗。过早接种第二针疫苗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当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超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承受范围,引起神经节细胞凋亡,导致视觉的进行性不可逆损害,进而使人患青光眼。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节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关系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视觉的形成是感光细胞释放的物质到达双极细胞,引起双极细胞膜外____________内流,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从而产生兴奋,最终在________形成视觉。(2)上图中M为连接在神经节细胞轴突表面上的电流计,研究发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则刺激B点(AC=CD)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__的偏转。(3)临床上多采用降低眼压的手段治疗青光眼,但眼压恢复正常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数目增多,使损伤加剧,最终视力锐减。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①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视网膜。将正常小鼠进行升高眼压处理后,在小鼠的视网膜中找到了T细胞。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想进一步验证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造成的。实验材料:甲鼠: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乙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丙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请帮助科研人员写出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S型曲线(1)条件:自然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有限。(2)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K/2时达到最大。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详解】A、图甲曲线种群增长速率持续增加,对应“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环境条件无限充裕,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A正确;B、图乙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对应“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图丙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对应“S”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或者标志重捕法,D错误。故选A。2、B【解析】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解】A、将适量的培养液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否则高温会杀死酵母菌,A错误;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B正确;C、若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应适当稀释后再计数,C错误;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应计数上和左两条界线及这两条界线顶点上的酵母菌,D错误。故选B。3、D【解析】题图分析:前5年,由于λ>1,种群数量增加;5~9年,λ=1,种群数量不变;9~12年,λ<1,种群数量减少;12~13年,种群数量增加。即从第5年末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且一直保持到第9年。第10年到第12年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第13年种群数量增加。【详解】A、前4年间,由于λ>1,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B、第5年到第9年间,λ=1,种群数量不变,B错误;C、四年前种群数量一直增加,而9~12年,λ<1,种群数量减少,第4年该种群数量和第13年种群数量不相等,C错误;D、第10年到第12年λ<1,种群数量不断下降,D正确。故选D。4、C【解析】在使用农药之前青菜虫就产生了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选择了有利变异,AD错误;害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且产生于农药使用之前,B错误;农药的过量使用,使青菜虫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C正确。5、D【解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作用条件温和。【详解】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D正确。故选D。6、B【解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示意图.左图中下丘脑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详解】A、由图可知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Grave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低,A错误;B、由图可知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新陈代谢,故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B正确;C、激素A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到达靶细胞部位,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发挥其调节作用,不进入靶细胞内,C错误;D、由图可知B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同,D错误。故选B。7、C【解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详解】A、插条形态学下端要斜切的目的是增大枝条与生长素类似物的接触面积,A错误;B、扦插时,插条通常去除成熟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B错误;C、处理插条时,沾蘸法通常使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法通常使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正确;D、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在正式实验时仍需设置对照,D错误。故选C。8、B【解析】A.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①处插入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A错误;B.②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B正确;C.③处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C错误;D.④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D错误;二、非选择题9、(1)①.辅助性T细胞②.B③.浆(2)①.7可分泌抗体4不能②.mRNA③.翻译(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4)病菌直接刺激④【解析】据图分析,②表示辅助性T细胞,③表示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④表示B细胞,⑤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⑥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②表示辅助性T细胞,④表示B细胞,⑦为浆细胞。【小问2详解】⑦表示浆细胞,④表示B细胞,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细胞的分化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④分化为⑦时,细胞核内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为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提供模板。【小问3详解】抗体是分泌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场所)→内质网(初步加工)→高尔基体(成熟加工)→细胞膜→细胞外。【小问4详解】⑤表示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B细胞)的过程。【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免疫的过程,属于考纲分析比较层次。10、(1)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肾(3)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4)适宜的温度和pH等(5)通过体液运输(6)①.①③④②.氧气和营养物质等(7)3【解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小问1详解】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小问2详解】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高于正常值,说明肾小球滤过障碍,可推测该男子肾脏的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水(盐)平衡的失调。【小问3详解】由于饭后会引起血浆中组分和含量的变化,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小问4详解】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pH等。【小问5详解】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小问6详解】乙图中的④(血浆)、③(组织液)、①(淋巴)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肌肉细胞代谢旺盛,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氧气和营养物质等。【小问7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1层组织细胞膜,即至少要通过3层细胞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稳态、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点,考生的识记和理解内环境稳态和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①.溶酶体②.细胞凋亡③.细胞毒性T细胞④.记忆T细胞(2)①.③②.不能③.IgM④.IgG(3)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还比较多,抗体与第二次注射的疫苗结合,使机体无法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解析】分析图1,图中含有抗体和靶细胞,说明该图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的细胞及相关物质分别是:①为T细胞,②为B细胞,③为浆细胞,④为记忆B细胞,⑤为细胞毒性T细胞,⑥为记忆T细胞,物质a为受体物质,b为细胞因子,物质c为抗体。分析图2,感染病毒后有两周的潜伏期,之后检测抗体,IgG抗体的产生晚于IgM抗体,但在体内的持续存在时间长于IgM抗体。【小问1详解】图中细胞⑤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细胞密切接触后,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该过程是机体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⑤是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会分裂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小问2详解】特异性IgG和IgM抗体都由③浆细胞合成并释放;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位于内环境,不会出现在咽拭子中,因此咽拭子检测不能检测出抗体的存在,但能检测人体是否含有病毒RNA;由图2可知,IgG抗体的产生晚于IgM抗体,但在体内的持续存在时间长于IgM抗体。在感染的过程中lgM首先出现,但是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通常提示病情进入恢复期或存在既往感染。【小问3详解】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大量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