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市监发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7号市政大厦;邮政编码:100 1 2 3 4 5 5 5 6 7 8 8 10 10 10 15 17 17 17 19 19 20 20 21 21 21 22 24 24 24 25 26 28 28 29 34 36 36 36 38 38 40 41 41 41 44 46 48 49 49 52 52 53 54 55 56 56 59 59 59 60 61 63 63 63 64 65 65 65 65 66 68 69 70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34Constructionpreparation 45Constructionsurvey 55.1Generalrequirements 55.2Connectionsurvey 55.3Undergroundcontrolsurvey 65.4Constructionsurvey 75.5Breakthroughsurvey 85.6Finishconstructionsurvey 86Groundwatercontrol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Dewateranddrainage 106.3Deepboringgroutingforstoppingupwater 116.4Horizontalwhirlingjetgroutingforstoppi 15 177.1Generalrequirements 177.2Leadingconduitsupport 177.3Pipeshedsupport 7.4Pipeproofsupport 7.5Deepboringgroutingreinforcement 207.6Horizontalwhirlingjetgroutingreinforcement 208ShaftConstruction 218.1Generalrequirements 218.2Primaryreinforcement 21 22 9.1Generalrequirements 24 249.3IgateofJointbetweensecondarystructurean 9.4Igateofconnectiontunnel 26 28 29 3411Primaryreinforcement 3611.1Generalrequirements 36 36 11.4Shotcreteconstruction 3811.5Backfillinggrou 40 4112.1Generalrequirements 41 41 44 46 4812.6Backfillinggroutingofsecondarylining 49 4913Waterproof 5213.1Generalrequirements 5213.2Membranewaterproofinglayer 53 5413.4Cementmotarwaterproofinglayer 5513.5Coatingwaterproofinglayer 5613.6Waterproofingprojectsofdetailstructure 5614Monitoringmeasurement 5914.1Generalrequirements 5914.2Monitoringitemsandcontrolindex 5914.3Monitoringmethods 6014.4Feedbackandtreatmentofmonitoringdata 6115Horizontalandverticaltransportat 15.1Generalrequirements 63 63 64 65 65 65 6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 11.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22.0.1浅埋暗挖法shallowtunnellingmethod/miningmethodwithshallowcovera2.0.2管棚支护pipe-roofprotection2.0.3管幕支护pipe-curtainprotec2.0.4小导管注浆smallpipe-roofprotection2.0.5锁脚锚管(杆)rockb33.0.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勘察、设计文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发现问题3.0.2施工单位应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程序经相关单位3.0.4工程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3.0.5工程测量、监测、试验、检查、检测所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应在计量检定校3.0.6当水文地质条件或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重新进行安全3.0.7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的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铁杂散电流腐3.0.8施工完成后的土建结构不应侵入限界,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案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进行监测,并应满足施工和3.0.11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44施工运输道路、水源、排水、通信、供电等条件;4.0.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重点、难点部位、危险性较大4.0.3施工单位应合理划分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4.0.4应对施工测量的控制桩点进行复测,4.0.6施工现场场地应结合不同施工阶段要求与特点,分期布置,现场临时设施、材料贮存4.0.8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构配件进场计划。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应4.0.9施工机械配置应满足施工要求,进场后应对机械进行检查,特种设备应经有关部门依4.0.10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分专业和工种进行人员配置,对现场作业人员应进55.1.1轨道交通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测量应包括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贯通5.1.2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办理桩点交接手续,施工单位应5.1.3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周边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等条件编制施工测量方5.1.4应对施工所需的卫星定位控制点、精密导线点和一、二等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5.1.5施工段的测量控制网应与相邻隧道、车站控制网进行联测,发现与相邻隧道、车站的5.1.6施工测量放样前,应熟悉设计图纸测量前应对所使用的起算点进行检核,确认其稳定可靠后方5.1.7结构施工完成后应恢复地下测量控制点,以其为起算点进行结构限界测量,并提供结5.2.1联系测量应包括近井导线测量、5.2.2地面平面近井导线点应利用精密导线点测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5.2.3地面高程近井点应利用一、二等水准控制点测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65.2.5定向测量宜根据现场情况选用联系三角形一井定向、两井定向、陀螺全站仪和铅垂仪5.2.6高程传递测量可采用悬挂钢尺、水准测",高程点高程较差应小于3mm,符合要求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误差不应超过±8″,地下近井高程点高程中误差不应5.2.9相邻竖井、车站之间的隧道贯通后,应进行两井定5.3.1地下控制测量应包括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和高程5.3.2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标志宜埋设在隧道底板、顶板和侧墙上,并应随隧道掘5.3.3地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前,应对地下平面和高程起算点进行5.3.6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5.3.7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75.4.1浅埋暗挖隧道和车站施工测量应以地下平面控制点或施工导线点测设线路中线或结构5.4.2施工中,应定期对线路中线或隧1应测设隧道结构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每掘进30m~50m预留段贯通后,应以平差后的控制点为依据进行二次衬砌施3用台车浇筑隧道二次衬砌边墙结构时,台车两端的中心线与中线的允许偏差应为±5.4.5车站分层开挖施工时,各层、各导洞间应进行控制点联测。各层导洞掘进完成后,应5.4.6导洞内施作桩、梁等结构时,应利用施工导线测设壁、桩或梁柱的位置;车站钢管柱85.5.1隧道和车站结构贯通后,应进行贯通误差测量,贯通误差测量应包括平面贯通误差测坐标和方位角不符值计算隧道和车站的纵向、横向和方位角贯通1高程贯通误差测量应测定隧道和车站贯通面上同一临5.5.4浅埋暗挖隧道、车站结构贯通测量中误差、贯通测量极限误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5.6.1浅埋暗挖法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测量应包括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和区间、车站和附属建筑5.6.2对区间隧道、车站及附属设施应测量结构内侧平面位置、高程和结构尺寸,并调查结车站出入口、通道和区间风道应测量结构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结5.6.4竣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一致,竣工测量成果精5.6.5对已有的区间隧道、车站等结构断面测量成果进行外业抽检测量时,应以铺轨基标为96.1.1浅埋暗挖法施工地下水控制宜采用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回灌和冻结等方法,可单2不危害周边环境,不得污染地下水;璃、水泥浆—水玻璃等化学浆液,浆液配合比、注浆参数应符合本规6.1.4深孔注浆、旋喷注浆施工前,应根据注浆目的、设计文件和周边环境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施工6.1.5深孔注浆、旋喷注浆宜与洞内排水措施相结合;有降水井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注浆可6.1.7喷锚逆筑竖井、导洞内施作的截水帷幕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6.1.8冻结法施工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冻结法施工技术规范》DB11∕T6.1.9地下水控制施工、运行、维护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和周边环境要求进行监测,做到信1降水井与隧道初期支护之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m,与竖2宜采用轻型井点真空降水、排水方法,井点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井点可采用射水法、钻孔法或冲孔法成孔,井孔用高压水反冲洗后,采用黏土进行封孔;投入滤料的数量不应小于计算值的85%,黏土封6.2.3辐射井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平井应分层布设,成孔工艺应根据地层特性确定,6.2.4当隧道内出现渗水时,宜设置导水管、排水沟或盲沟等明排系统。盲沟内宜采用级配碎石填充或设置排水管。排水沟宜布置在隧6.2.5降水过程中应采取防土颗粒流失、井点堵塞的措施;降水后的地下水位应在底板以下6.2.6排水管路应连接严密,抽取的地下水应经沉淀处理方可排出,含砂量符合现行6.2.8浅埋暗挖隧道、车站应在二次衬砌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停止降水;竖井应在主体结6.3.1深孔注浆止水包括洞内超前止水加固注浆、地表垂直(包括斜向)止水加固注浆等类6.3.2注浆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根据工程地6.3.3注浆浆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1改性水玻璃单液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不宜在永久性的止水或加6.3.4注浆施工前应对设计浆液配比、参数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应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通过试验验证注浆工艺及参数,并应包括下列主要试验项2凝胶时间试验:通过调整凝胶时间确定浆液扩散半径和注浆效果;4抗压强度试验:确定适宜的材料品种和使用范围;6.3.6深孔注浆孔位应根据注浆范围和隧道、竖井开挖形式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1注浆孔可采用单排、双排或多排方式,双排孔应交错布置,多排孔4注浆孔布设应根据现场注浆试验和上一注:浆液扩散半径取值应遵循的原则为1)地层孔隙大,浆液扩散半径宜取高值2)地层水压6.3.8止浆墙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其厚度应经强度验6.3.9深孔注浆可采用全孔一次性、分段前进式、钻杆后退式和袖阀管后退式等工艺。分段注浆长度应根据地层条件、地下水状态和设备的工作能力确定,宜为8m~1成孔角度允许偏差应为2%;3注浆宜采取先定量、后定压的方法进行控制;6.3.12施工中应检查注浆质量和止水加固效果,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区域应补充注浆。QVn(6.3.14)式中:Q——设计注浆量(m3——土体填充系数,宜取0.6~1.0;应根据记录的注浆压力(P)、注浆流量(q)、注浆时间(t)关系,绘制);6.4.2水平旋喷注浆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宜的喷浆量、水灰比。水泥浆的水灰6.4.3水平旋喷注浆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地层条件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和施选用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等工艺,喷嘴直径宜6.4.4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数量不宜少于3根;通过现场试桩确定适宜的合比、水泥掺量、浆液压力、喷浆量、喷射流量、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等工艺参6.4.5隧道内水平旋喷注浆施工前,应对隧道进行扩挖,隧道侧墙、拱顶扩挖宽度每侧不宜6.4.7旋喷钻机安装应牢固、平稳;钻杆与钻孔6.4.8水平、仰角施工时,孔口应安装带有导流器的止浆器进行浆液溢流控制,管路接口应6.4.9钻进过程中应保持钻杆平稳,匀速钻入。钻进泥浆压力宜为1MPa求。桩体搭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桩体搭接20MPa;回退速度可选择为0.05m/min~0.25m/min,旋转速度可取10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在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6.4.16设计喷浆量宜采用体积法和喷量法计算,应取较大值作为设计喷浆QKL(6.4.16-1)式中:Q——设计喷浆量(m3K——填充率,按设计要求取值,宜取0.75~0.9;L——旋喷长度(m);7地层超前支护和加固7.1.1地层超前支护和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地下水控制统7.1.2地层超前支护和加固措施应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状况、施工方法和周围环境条件等3不应使用有毒性的化学浆液或分解、降解后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浆液;7.1.4地层超前支护和加固施工中,应对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进行7.2.1超前小导管支护可采用单层、双层小导管。小导管应按设计要求沿隧道拱部外侧环向布置,孔位允许偏差应为±50mm,环向间距允许偏差应为±50mm,外插角允许偏差应为7.2.2超前小导管应根据地层条件选择适宜的成孔方法,钻(吹)孔施工时,孔深应大于小7.2.3超前小导管的材质、管径和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端头应封闭并制成锥状,尾端应设7.2.4超前小导管应从格栅钢架腹部穿过,端部应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前、后相邻两排小7.2.5超前小导管应根据地层条件合理选择注浆材料,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应经现场试验2注浆压力应根据地层条件合理确定;3注浆结束后,管口应封填密实;7.2.9单根小导管设计注浆量可按下式qd2L(7.2.9)R—浆液扩散半径;根据现场试验和小导管间距确定,R0.6~0.7L0,L0n—土体孔隙率,宜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值,当无资料时,可参考本规程表7.2.10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结束单量大小,判断是否可以终止单孔注浆,必要时应补孔7.3.1管棚宜在洞口实施。在洞内施工时,应根据钻机操作空间要求设置隧道加高7.3.3管棚钻孔应根据地层条件、设计要求和周边环境选用适宜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7.3.4管棚钢管宜在隧道外侧、纵向近水平方向或按纵坡设置,钢管宜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为7.3.5管棚钢管安装前应逐孔、逐根编号,按顺序接管推进、不得混接。在顶进过程中,应用测斜仪控制上仰角度。顶进完毕后应对每根管进行2宜分段注浆,管棚尾部应采用粘性材料封堵;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周围空隙。7.4.1管幕支护钢管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管应采用焊接连接,相邻钢管焊7.4.2管幕支护钢管应按顺序、分节顶进就位,顶进与出土应同步进行,钢管之间应通过锁7.4.3首根钢管定位和轴线应准确,顶进过程应采用自动测量设备,勤测勤纠,孔位允许偏7.4.5钢管锁扣应涂刷止水润滑剂,钢管左右侧锁扣高差不应7.4.6钢管锁扣止水剂宜通过预埋注浆管在钢管接头处注入,浆液应充满锁口处进过程中出土过多时,可通过预埋注浆管补偿3锁扣密封所用的油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充填密实。7.4.8钢管内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填充饱满,注浆压力宜为0.4MPa~0.6MPa。7.5.1深孔注浆加固应依据设计文件、地下水、地层条件等因素在地面或隧道内进行,并应7.5.2深孔注浆加固后的工作面应稳定,浆液充填饱满,应符合本规程8.1.1竖井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条件和周边环境采取适宜的地下水控制、地层超前支护8.1.2锚喷逆作竖井初期支护应随挖随支护,尽快封闭成环,及时安装内支撑,并应采取防8.1.3井内提升土斗、通风管、供水管、排水管、供风管、混凝土输送管及安全梯等应合理8.1.4井周边应做好排水、防汛和安全防护措施,宜设置截水沟、防汛挡墙,地面应进行硬8.1.5井口周围应设置护栏和安全8.1.6竖井起重吊装设备安装、拆除应8.1.8竖井封闭式罩棚应满足施工要求,噪声、扬尘排放等应符合北京市现行标准的规护、内支撑、地下水、地下管线和周边环境8.1.11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SM3锁口圈梁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8.2.2竖井开挖应在锁口圈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4对松散、含地下水地层,应经地层加固、地下水处治后方可开挖。2安装应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节点应连接牢固,不应错位、扭曲。8.2.6格栅钢架节点连接螺栓应紧固;格栅钢架节点主筋采用同直径、同材质的钢筋帮焊连8.2.7竖向连接筋应沿格栅钢架内、外侧交错布置,并应与格栅钢架型钢、主筋焊接牢8.2.8钢筋网应沿格栅钢架密贴铺设,绑8.2.9隧道马头门两侧竖井初期支护内预设的钢筋暗柱、拱顶上部和底板下部的竖井格栅钢8.2.10设置锚管(杆)时,锚管(杆)应8.2.14开挖过程中,土层出现松软、坍塌时,宜在井壁埋设注浆管,进行背后回填注浆。2拆除马头门前,支撑体系受力转换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3马头门拆除应由上至下、分段、分部进行,9.2.1锚喷竖井马头门的暗梁、暗柱施工应9.2.2马头门开挖与支护步序应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及设计要求合理确定。采用台9.2.3大断面、多导洞隧道马头门开挖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各导洞马头门工作面错开9.2.4竖井开挖至马头门上部,可进行临时封底,施作马头门管幕、管棚、超前小导管及拱部加强环梁;拆除封底后竖井继续下挖,同时分段施作相应部位的4马头门格栅钢架主筋、纵向连接筋与支护结构主筋);9.2.6竖井二次衬砌结构已完成条件下进行马头门施工时,马头门拱部应逐步抬高,开挖断9.3.1从车站内开挖出入口、风道马头门,宜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9.3.2在车站围护桩施工时,可根据9.3.3拆除桩、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时应由上至下分部进行,混凝土结构拆除宜采用静力切割方法,并应保护相邻部位主体结构的防9.3.4车站内马头门开挖前,宜对洞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地面深孔注浆加固宜沿桩间对桩9.3.5车站内马头门加强环梁下部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并嵌入洞门两侧的桩体或地9.3.8横通道内马头门开挖应符合9.4.1联络通道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地层采取地面加固或隧道内加固措施。地面加固宜9.4.2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挖前,应对区间隧道进行加固,并应符合下列9.4.3盾构区间联络通道马头门开挖应符合下4管片拆除过程中应监测临时支撑和隧道结构变形。应土体,安装格栅钢架、连接筋,铺设钢筋网,并喷射混2联络通道马头门外侧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加强环梁;10.1.1浅埋暗挖隧道土方开挖应在地同强度的喷射混凝土回填;工作面的中心线和轮廓宜用10.1.4位于土层中的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2超前小导管注浆浆液和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一侧边墙支护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边墙开挖及10.1.11岩石地层宜采用铣挖机、挖掘机、液压冲击锤等设备进行开挖;爆破施工应经有关单位10.1.12施工前,宜对施工区域地层进行空洞探查;开挖工作面宜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应根据10.1.14穿越城市桥梁、铁路、输水设施等风险1全断面法开挖适用于I~Ⅲ级坚硬围岩;2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层超前支护和加固,工作面应稳定;4岩石地层宜采用光面爆破,一次成型1台阶法适用于Ⅲ~Ⅳ级围岩;6上台阶格栅钢架安装时,宜根据地质条件采取扩大拱脚、安装垫板和打设锁脚锚管(杆)→→→→112D12a开挖横断面图b开挖→→→测量放线→拱部地层支护→上台阶土方开挖→上部初期支护→下→→→4中隔壁法开挖顺序应符合图10.2.3-1的规定;施工工艺流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宜符合图24a开挖横断面图b开挖纵→→→→左侧上部初期支护、中隔壁,左侧下部土方开挖→右侧上部初期支护、中隔壁,右侧下部→→→→10.2.4交叉中隔壁(CRD)法→→324132412424a开挖横断面图b开→→→→→→→→左侧上部初期支护、中隔壁和临时仰拱,左侧下部土→→34334a开挖横断面图b→→→→→→→→→→→→→→→→→左、右侧洞下部初期支护、中隔壁和横撑→→→→→→→→→→→→→→→3柱洞初期支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柱洞内梁、柱和二次衬砌结构;上层边导洞内顶纵梁边导洞钢筋混凝土桩下层中导洞底梁测量放线→导洞超前支护→上层边导洞内顶纵梁边导洞钢筋混凝土桩下层中导洞底梁上层边导洞内拱边段及背后回填→→→→→→6车站边墙、底板和中板主体结构应在二次衬砌扣拱完成后进行,2盾构隧道扩挖车站应在盾构隧道内中墙、纵梁等结构完成后进行扩挖施工;4盾构管片拆除应分段、分区施工,并应进行监测。),4格栅钢架、型钢钢架间距宜为0.5m,洞口格栅钢架、型钢钢架应密排,遇到土质条件变5洞内仰挖工作面处应采取通风措施,工作面空气质量应符合有关规6传送带外侧应设通长防护网,防护网应高于皮带500mm,皮带下端应设1施工前,应按设计曲线进行格栅钢架排布,格栅钢架最大间距不得11.1.3隧道内的照明线路、动力线路、通风管、供风管、1加工平台应采用钢板,坚固平整;模具设计应满足格栅钢架尺寸控1格栅钢架主筋应冷弯成型,连接板螺5格栅钢架主筋应相互平行,允许偏差应为3m0200101格栅钢架应在每循环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格栅钢架间距2格栅钢架安装前应检查隧道开挖断面轮廓6格栅钢架底脚应支垫稳固,垫板底部应牢固、坚实,不应有虚11.2.10钢筋网应沿格栅钢架密贴铺设,并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钢筋网纵向和环向搭接长夹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拱部格栅钢架主筋5优良6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3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雨淋等措施,施工现场宜设置密闭储存罐。5喷射混凝土应控制水灰比,喷射过程中应无流淌、滑坠现11.4.10喷射混凝土施工地区温度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温度不应低于5℃。喷射混凝土低于设计变化处,初期支护表面应平顺。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性能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1.5.3初期支护背后回填注浆应跟随开挖工标牌应完整,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经现场2弯制成型的钢筋和钢筋弯钩应平整、无翘曲;3加工成型的钢筋半成品应按类别、直径、使用部1底板钢筋安装应在防水层验收合格、防水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4钢筋安装作业脚手架应搭设牢固,并经验收合格。12.2.10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相邻受力钢12.2.12钢筋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3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间隔绑扎;6绑扎点的铁丝应扣成八字型,所有绑丝的绑扣均应朝向内不得扭曲,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发现损坏应及时修补,经验收合格后1梁主筋应贯穿节点,接头应采用机械3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受力主筋绑扎,并错开设置;5底板角部放射筋、加强带钢筋应按设计要求绑扎,间距、位置应准花状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3钢筋机械接头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2.2.22钢筋安装完成后,宜铺设脚手板或搭设施工马道12.2.23结构预留洞、预埋件、预埋管等影响钢筋绑扎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不应随意切12.3.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有足够的强度12.3.3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应污染6顶板、中板满堂支架施工时,上下层立12.3.7后浇带模板支护应单独设置,拆除和支顶应符合施12.3.9仰拱拱脚吊模,安装前应测放2应满足移动和施工设备、材料、人员通过的需求;3台车长度应根据隧道曲线合理确定;4台车应根据隧道长度和浇筑方法合理设置灌注口和混凝土输送管接口装置;1安装前,应检查模板台车尺寸,其两端的结构尺寸相对偏差不大于3mm4模板台车应校正模板与设计文件给定的轮廓相吻合后,方可锁定台车。2人员作业处应设作业平台、防护栏杆,上下台车应走安全梯;3台车上不应堆放料具,非操作人员不应上车。2模板宜按拱顶、拱墙和下部模板的顺序组装;12.3.15异形断面或设计文件要求分两次以上浇筑二次衬砌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的范围拆除临3支架宜采用型钢支架,支架设计应预留混凝土输送通道和浇筑时检查通道。1变形缝及垂直施工缝的端头模板应垂直,支搭牢固,2变形缝端头的填缝板中心应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重合。12.3.18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板>2,≤8>8>8 12.3.19二次衬砌钢拱架、支架和模2承受围岩压力的拱、墙以及封顶、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2.3.20模板拆除时,不应对其他结构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堆放整齐,并及时清12.4.2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4拱部混凝土浇筑结束前,输送泵宜保压3min;宜在输送泵模板接口处设置挡板,及时封2受料斗内应保持足够数量的混凝土;3不应发生离析现象;4间歇时间不宜超过45min;出现堵管时,宜冲洗、清理管2顶、底板结构止水带下侧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将止水带压紧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4施工缝处浮浆、松动的石子应清理干净,浇筑前应保持湿润。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加强振捣,不漏振。站台板变形缝应与主体结构变形缝位置保持一致。混凝土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不应出现泌水、离析、分12.4.8车站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层厚不应1应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12.4.10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3养护期间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超过20℃;1钻机可根据设计导洞进行定制和改造,选择适宜的设备,1钢管的材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基础中心线允许偏差应为2mm,定位器标高与管底设计高程允许偏差应为+41浇筑前,钢管内部应清理干净,表面应净2与基础、纵梁结合部位应凿毛、并清理干净;12.6.3注浆宜从低处压注,注浆过程中应观察、记录注浆压力和流量;当注浆压2拆除部位与开挖工作面距离不应小于50m;支撑拆除应在底层导洞二次衬砌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进12.7.3双侧壁导洞法临时支撑拆除和受力体系转2侧洞中隔壁及临时仰拱应分段拆除,及时施工侧洞二次衬砌结构。2车站结构应在中洞拱部二次衬砌、车站中柱、边桩和纵横梁等结构受力1初期支护扣拱应在导洞二次衬砌拱部和梁、柱等结构支撑4拆除临时支撑过程中,应将拱顶沉降点、收敛点转移到钢管柱上;除应由上而下、分段对称进行,中隔壁拆除高度应满足施工需6拆除过程中,应对防水和拱顶预埋钢筋1地下车站开挖完成后,底板应分段施工,分段长度宜为30m;2边墙和中板(含立柱)宜在底板完成长度不少于60m3施工至中板以上时,应做好预留钢筋和防水层的衔接,分段与顶拱二次衬砌闭合。12.7.9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临时支撑拆除和受力体系转换应13.1.4多组分产品配制的成品应在规定4防水基面应无渗漏水、积水现象,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不2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防水层,发现损坏及时修补;3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损伤防水层,混凝土出料口和振捣棒不应直接接触塑料防水板。13.2.1卷材防水层应采用与卷材相适应的13.2.3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卷材4卷材应由平面到立面、由下向上铺贴,接缝应留置在平面内,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5卷材应随胶粘剂边涂边贴,展平压实,卷材之间、卷材与基层之间6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13.2.6铺贴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2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应辊压粘贴牢固,卷材表面不得有扭曲、皱折和起泡现象;4低温施工时,宜对卷材和基面适当加热,然后铺贴卷材。3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皱折等现象;2立墙施工上、下卷材之间搭接不应形成倒槎。2.0m。局部凹凸较大时,应在凹处加密固定2导洞内施工顶、底纵梁时,应纵向铺设;3应边铺边用压焊机将塑料防水板与暗钉圈焊接牢靠,不应有漏焊、假焊或焊穿等现象;4塑料防水板应采用热熔焊接,搭接缝应为热熔双焊缝,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每条5上下幅防水板搭接应为下部防水板压住上部防水板,隧道内防水板搭接应为底板压侧墙、13.3.6铺设塑料防水板时,应留有一定的松弛度,宜根据基面的平整度留13.4.4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分层铺抹或喷涂,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13.4.8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得在雨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冬期施13.4.10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冲刷,硬化后应采1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5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2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13.6.2变形缝处结构内侧的可卸式止水带,在转角处应做成45°折角,配件应齐全,安装牢固。3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并应粘结牢固。13.6.5在变形缝表面粘贴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3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预留槽内;4施工缝宜安装中埋式止水带、背(外)贴式止水带,止水带应位置准确,固定牢靠。4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时,应采用与二者均具备相容性的介质材料过渡,且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相同材料搭接保端部表面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清洁,埋设件不14.1.1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周边14.1.4监测所采用的监测仪器及元件应满足各类监测工作的要求,并应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14.1.6穿越重要建(构)筑物的浅埋暗挖隧道工程,14.2.2变形监测控制值应分为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监测项目及控制值应构内力控制值应为内力设计值。周边环境无要求时,隧道和车站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U0(mm)12522534132本表中区间隧道跨度为<8m;16m<车站跨度≤14.2.3工序复杂的工程宜根据施工工序制14.3.1沉降、变形的测量方法、精度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地铁14.3.3隧道内监测点应在土方开挖的注:1B为浅埋暗挖隧道或导洞开挖宽度(m),L为开挖面与监测点或监测断面3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有无剥落现象;8邻近其他工程施工、超载、振动等周边环境2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14.4.1应建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采集、整理监14.4.2应结合施工和现场状况定期对变形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拱顶下沉、地表沉降等监测项目的时态曲线3隧道变形、应变、应力等物理量随时间、荷载变化的时态曲线图;14.4.4监测数据及资料应完整、齐全和有效,记录应包括图表、曲线14.4.5应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15.1.4水平运输设备、线路及提升设备应2渣土运输车辆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封闭自卸汽车,卸渣时应有专人指挥;3施工场地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运输车辆应冲洗干净后方可进出场;15.2.1隧道内水平运输宜选用电力驱动的施15.2.2运输车辆应车况良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并经检查验收合15.2.5车辆设备应设置雷达探测报警装置,防止15.2.8隧道内的运输设备应满足隧道最小行车限界要求,不得对15.2.9在运输过程中,车辆不应15.2.10隧道内水平运输车辆和设备停车时,需加设15.3.3竖井口应设安全护栏和安全门,通向井口15.3.4竖井内吊装区域应设置隔离栏杆进行封闭,应悬挂安全警示标牌及15.3.5竖井垂直运输不应与井内施工同时作业,运输材料时,井平拉、骤然停车,速度升降应平稳,不应超速2设备的限位开关齐全,动作灵敏可靠。车挡和缓冲器齐全,动作性能可靠;16.1.2空气压缩机(站)应采取防水、降温、保温及防噪16.1.3空气压缩机(站)供风能力应根据同时工作的风动机具耗16.1.4供风管管径应根据风压力损失、作业要求的风压经计算确定,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1供风管的材质、壁厚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表面应无裂纹、创伤16.2.1暗挖隧道施工用水宜用自来水;管路应安装计量装置,16.2.2隧道供水管管径应按照施工最大需水量进行估算,供水压力宜16.3.2隧道施工供电应设置备用电源,1隧道内变压器、配电箱应设置在安全、干16.3.5竖井及隧道内应急照明装置的间距宜为50m~100m,交通要道、工作面和设备风机应采用防爆风机。抽出式风管端头与工作面的距离应满足排烟、降16.4.10隧道施工中,通风应连续进行。通风机宜采取消音措施,应设置专人定期测试风量、风16.4.11隧道降尘可采用通风除尘、湿式作业、棚屋降尘和个人防护等方法。隧道内应配备通风设施和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定期检测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施工环境应符合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条文说明 73 74 77 77 77 77 77 77 79 79 79 80 81 83 83 83 83 83 84 84 85 85 85 86 87 87 87 88 88 90 90 91 97 99 99 99 99 99 101 102 102 102 102 103 104 104 105 105 105 105 105 106 106 106 107 108 108 108 109 109 1.0.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及时提3.0.2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是以批准的设计文件为依据,变更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3.0.3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执行的国家标准有:《质量管3.0.4本条主要指浅埋暗挖法施工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结构所用的水泥、砂子、石子、外加3.0.6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基方法和措施,通常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向设计提出变3.0.7限制杂散电流措施是轨道交通工程一项重要内容,需要采取杂散电流防护措施的主要3.0.8轨道交通暗挖区间隧道、车站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预埋件安装等施工严格执行北3.0.9安装视频监视系统、通讯系统是轨道交通信息化施工的基本要求,做到不间断地对施《穿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检测评估及监测技术规范》D据评估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应急预4.0.2施工单位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环境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调查资料进行安全风4.0.3单位(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具体划分根据现行地方标准4.0.4施工测量的控制桩点复测由施4.0.5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一般由项目技4.0.6现场场地布置的主要内容有:办公、生产、生活用房(棚)搭设和设备一般有:抢险车、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4.0.7在竖井出入口搭设封闭式钢结构罩棚,主要是为了减少暗挖施工对周边的影响,也与4.0.8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作业面一般比较有限,需要按照工程实际进度安排每天的材料、格5.1.5测量控制网与相邻隧道、车站控制网进行联测主要是为了消除可能因为坐标系统不同5.2.5定向测量是通过竖井、隧道和钻孔将坐标传递到隧道,需要根据现场条件、施工要求站平面尺寸较大、深度较浅时,可采用导线直接传递测传递测量,其测量精度一般按照二等水准测快捷,操作简单,一般用于竖井较深时的高程5.2.8为保证隧道顺利贯通,隧道联系测量需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各施工阶段联系测量一5.3.1~5.3.3隧道施工初始阶段一般先布设施工导线和高程测量路线。当隧道掘进距离满足横向贯通测量误差;方位角贯通测量误差为与贯通面相邻的同一导线边的方位角较5.6.4竣工测量采用原施工测量体系,是为保证测量成果资料的准确性,便于验收和移6.1.1浅埋暗挖法施工根据现场条件状况、周边环境要求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的地下水6.1.2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6.1.4深孔注浆、旋喷注浆施工质量关系到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和止水效果,因此需要进行6.1.9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分析判断对工程环境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施工措施调整6.2.1本条降水井包括真空井点和管井井点等方法。降水井深度、间距对降水效果影响大,距,根据北京地区施工经验,一般真空井点间距宜为0.8m~2.0m,真空管井间距宜为4.2.6条的规定编制。降水井与初期支护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在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确定,当水位降深不满足要求时,可通过调6.2.2洞内工作面降水一般采用轻型井点,适用于降水井无法在地面布置,且地层为弱透水6.2.4对于弱透水地层中的隧道,当周边环境简单、含水层薄、水量小、降水深度小,且产6.2.6本条对排水中的含砂量控制主要是为控制地层颗粒流失,防止出现地面坍塌、6.3.2工程中使用环保型的注浆材料是基本要求,浆材需厂家提供合格证,成分检测合格。经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综合确定。常用浆液(mm)(cm/s)11液6.3.4注浆工艺参数包括注浆方式、注浆顺序、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压力、扩散半试验的基本内容,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和6.3.5深孔注浆有可能造成地面隆起、冒浆,有必要全过程监测周边环境情况,及时采取应6.3.6本条第2款,注浆孔扩散半径的重叠是止水效果的6.3.7止水注浆浆液扩散半径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施工中需要根据地层类别、地下6.3.8止浆墙对保证注浆效果有重要意6.3.9注浆止水段一次施工长度一般称为循环段,主要与土层条件有关,如在含水、富水砂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注浆技术规程》DB11/1444-20176.4.3水平旋喷注浆对施工设备要求较高,一般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方可满足施工质6.4.4旋喷直径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中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直接牵涉到其工艺适用性,还6.4.8在水平旋喷注浆施工中,止浆对旋喷注浆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如果水泥浆流出较多6.4.9水平旋喷注浆施工时往往具有一定的上倾角度,减小桩体错位、保证搭接宽度是保证6.4.12本条对回退旋喷施工提出要求,主要是为保证桩体成型连续完6.4.14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量较大,7.1.5加固效果检查包括取样试验、钻孔、渗水试验等方法。注浆结束后应检查其效7.2.1超前小导管的技术参数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层特性确定。双层小导管注浆措施主要针对7.2.2根据地层选择成孔方法主要是尽可能减少对地层的扰动,防止塌孔,提高成孔效7.2.4超前小导管应在格栅钢架安装完成、并固定好的情况下安装,超前小导管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前端嵌固在地层中,能够形成牢固、稳定的支护结构,稳定工作面土层。7.2.8注浆压力由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控制要求确定,7.3.1管棚支护主要适用于松散卵砾石层、砂层、膨胀性地层、软土、流砂层、塌方体以及周边建(构)筑物或地下管线需要保护、周边环境变形要求严格7.3.3钻孔过程中方向控制影响支护的成败,需在施工中控制钻杆角度的变化,并采取措施7.3.4管棚钢管间距一般为300mm~500mm7.3.6连接部位需要做到牢固,管箍与原材强度相同,接口连接采用丝扣较多,施工较为方7.3.7通过管棚向地层注浆,主要是填充空隙,增加管棚刚度,控制地面沉降,注浆压力一7.4.1管幕支护可利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或其他材质的管子,7.4.2管幕支护要求较高的精度,可采用微型顶管机顶进就位。锁扣接头需在设计文件中明面面7.4.3首根钢管具有定位和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后续管幕施工轴线,最终影响整体管幕的走7.4.4锁扣外露管节会增加顶进施工的阻力。若遇到硬土或较硬异物会造成锁扣前端变形影7.4.5钢管锁口处涂刷止水润滑剂,钢管顶进时有润滑作用,后期成为有止水作用的凝胶。7.4.6通过预埋注浆管在钢管接头处注入止水剂,使浆液纵向流动填充间隙,防止开挖时地7.6水平旋喷注浆加固7.6.1水平旋喷注浆是浆液在高压作用下(20MPa以上)剪切置换地层,在隧道前方形成浆土8.1.1竖井可采取深孔注浆止水和井内明排降水措施。竖井进行注浆止水加固,注浆加固深8.1.2竖井初期支护包括格栅钢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内支撑安装8.1.4防汛挡墙高度一般考虑汛期最高水位8.1.9本章仅对竖井初期支护进行规定,竖井内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执8.1.10开挖过程中,对竖井和周边环境进裂缝或支撑出现较大变形等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固8.1.11竖井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SM8.2.1井壁格栅钢架的竖向连接筋锚入锁口圈梁内,是竖井初期支护连接筋搭接长度的基本要求,连接钢筋下部的预留长度需满足初期支护连接长度要求,一般长度不小于20d(d为8.2.3为保证施工安全,竖井的开挖不应采用大面积开挖,断面较小时,竖井宜人工开挖,8.2.9拱顶、底板位置的格栅钢架一般需要加密、保持完整,两侧通过连接筋加密形成加密9.1.2马头门按部位可包括:竖井马头门、车站与出入口(含通风道)等附属结构连接部位9.1.3开挖马头门时,需要根据条件增加监控量测频率,如竖井、隧道的净空收敛、地表沉9.2.2台阶法施工可有效控制初期支护结构变形,保证开挖稳定、安全。施工方式主要指人9.2.3本条工作面错开距离是指同向开挖的各导洞工作面之间的安全9.2.5本条主要针对混凝土灌注桩第1款一般从围护桩桩间对隧道地层进行预支护和注浆加固。对围护桩桩后土体的加固可采用长导管,在围护桩间可以向上15°~20°的角度沿结构9.2.6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马头门施工,通常洞口处的初期支护不能一次到位,需要进洞一9.3.1本节适用于车站出入口、风道与车站主体结构、区间隧道的连接,也适用于分离式洞9.3.6分部拆除围护结构,保证洞口开挖安全是施工技术控制的重点,每次拆除半桩的施工9.3.9横通道内多个马头门,群洞效应比较显著,9.4.1联络通道是设置在两条区间隧道中间的通道,主要起到联通、排水和防火作9.4.2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挖前对开挖区域管片采用临时支撑完成区间隧道受力体系转换。第1款对管片背后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采用钻孔和利用原有注浆孔等方式。盾构隧道道侧搭设工作平台和坡道,便于材料运输;另一侧宜搭设材料设备平台,存放应急物资。9.4.4在盾构隧道内进行联络通道施工中,存在开口尺寸较小的情况,开口后,联络通道初返扩施工工艺,通过两次开挖,达到扩大洞口范围断面地质条件等因素,由设计单位确定。台阶法、中隔壁(CD)法、交叉中隔壁(CRD)法、挖工作面间距,主要减少隧道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保证施工安10.1.9工作面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第2款超前小导管注浆一般选择改性水玻璃、水玻璃浆液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等早10.1.12地质超前预报包括地质雷达探测、人工探测等方法。人工探测主要用洛阳铲在上台10.1.13监测是暗挖隧道施工基本要求,包括隧道开挖过程对隧道侧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10.2.2台阶法一般适用于Ⅲ~Ⅳ级围岩,IV、V级围岩在采取超前支护措施稳定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学园成长游戏课程设计
- 综采工作面课程设计
- 船舶课程设计体会
- 电子cab课程设计总结
- 媒体行业客服工作总结
- 自然观察社团的生态探讨计划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能力提升)
- 印染行业安全工作总结
- 社区外部关系的构建计划
- 激光医疗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报告
- 2024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完整)北京版小学英语1至6年级词汇(带音标)
- 《朝花夕拾》阅读推进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项目驻场服务合同协议书
- 终止合同告知函 委婉
- 11SG102-3 钢吊车梁系统设计图平面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三年级上册100道口算练习题(各类齐全)
- 电动叉车充电区安全规程
- 全球与中国电动旋转夹爪市场格局分析及前景深度研究报告2024-2030年
- 宋代学者邵康节名著《渔樵问答》译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