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一、单选题(16道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公布:“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其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是()A.墓葬随葬品的差异B.打制石器与祭坛遗存C.用火的积灰层遗迹D.一些碳化谷物的出土2.县出现于春秋初期,原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到战国时期,秦、晋、楚等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防守力量,往往把新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县制的发展说明()A.是国家实力雄厚的象征B.冲破了分封制的壁垒C.稳定了周朝的统治根基D.实现国家制度的转型3.《秦律》规定:“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罪”。还规定:百姓向官府借债到期不能归还的,如同缴不出赎罪金一样,必须到官府服劳役抵偿,每服役一天折合八钱;吃官家饭而服役的,每天折合六钱。这一规定旨在()A.提高国家税收B.完善法律体系C.遏制借贷行为D.适应时代发展4.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 B.强化地方监察 C.保障平民权益 D.维护社会安定5.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6.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 B.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D.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7.北宋张择端奉旨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著名的风俗画。有学者仔细观察发现:画中有“惊马疯跑、望火楼虚设、船桥险情、商贾屯粮”等画面。从图像意蕴信息来看,这些画面体现出作者()A.创作的突发性与生活的偶然性B.深刻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怀C.意在开启讽刺与幽默表达方式D.致力描绘汴京繁盛市井风貌8.淳熙八年(1181)以朱熹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对岳飞的评价仍有一定的保留,如“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至嘉定十七年(1224),史学家李埴评论岳飞时,却已摆脱了上述评价模式,变为“更称其勇与义、才与德兼二长”。这一变化()A.反映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B.源于士大夫群体对岳飞认知深化C.体现了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教化功能 D.实质是学者对岳飞形象的政治评价9.在明代前期,各地乡村的民间习俗,基本上还是沿袭宋元时期较为安土重迁、淳朴节俭的,明代中期之后,财富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上下尊卑观念发生动摇,少可以犯长,贱亦可以“陵贵”,追求“个性解放”,提倡及时行乐,反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这一变化反映()A.致良知理论践行B.社会矛盾的尖锐C.重农抑商观念淡化D.西学东渐的影响10.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A.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B.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C.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D.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11.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

)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12.严复认为“今吾国之所以患者,非愚乎?非贫乎?非弱乎?……而三者之中,尤为愈愚为最急”,他严厉驳斥“政本而艺(科学)末”的观点,认为“滋所谓颠倒错乱者矣”。由此可知,严复()A.主张翻译西方著作救亡图存B.极力批判儒家伦理纲常C.强调通过科学提升国人智慧D.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3.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中说:“与土棉工业有关的一个最奇怪的现象是,和其他农产品相比,原棉价格高昂。”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西方商品倾销有所加剧 B.本土棉织生产陷入困境C.战争导致交通运输瘫痪 D.民族资本收购原料增多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纷纷兴办女学,甚至曾出现“兴女学”思潮。该思潮大致包括“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男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女性()A.竞相接受西方思想B.热衷爱国救亡运动C.以追求知识为时尚D.社会价值受到关注15.中国近代经济学家陈焕章(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同门)于1911年撰写的《孔门理财学》中提出,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据此可知,陈焕章的思想()A.表明了近代义利观念的淡化 B.折射出近代化下的理论探索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土思考16.据统计,1840—1911年直隶、山东、河南灾荒最为严重(如表2表示)。据表2推断,灾荒()表2晚清直隶、山东、河南灾情表时间直隶山东河南受灾州县受灾州县受灾州县1847—1868年4286463571870—1890年959104911761891—1911年8921098800A.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B.加剧了晚清社会的动荡不安C.导致了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D.成为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二、非选择题(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叙(评议)群吏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材料二中国古代审计史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至战国。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主要存在的是共主对其分封的诸侯、方国进行的贡赋审计这种形式。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摘编自张杨柳《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分期研究》材料三北宋前期,三司都设立三部勾院,主要负责勾稽账籍。南宋建炎元年,宋高宗下诏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为审计司,将以审查账簿为基本特征的行为概括为“审计”。明代建立了以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为主、户部为辅的审计监督体制。雍正元年,针对国家财政的诸多弊端专设会考府,此机构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审计结果。——杨飞《论<说文解字>中的古代审计文化》(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宰夫”的职责。(4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审计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史实依据。(6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4分)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旅店、饭馆大量出现,“驴马槽房、戏子寓所、密户曲房”无不从中受益。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创作出富有“导游手册”之称的《徐霞客游记》等作品。——摘编自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等材料二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据统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各国商民共计9755人,及至1902年,各国旅华人数已达19119人。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1880年,在中德《续修条约》中,中国政府首次以条约的形式取得了对无照洋人的经济制裁权,这对那些无照擅闯中国内地的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其实施效果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却促使近代中国以愈益主动、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靠拢。——摘编自付超《晚清对赴华内地游历外人的管理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并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晚清政府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加强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的背景。(4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晚清报人群体的演进时段概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外报在开放口岸相继创办,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报人。早期报人地位低下,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如王韬,秀才出身,因生计所迫,受雇于上海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及一年即停办。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报人掀起晚清第一次报业高潮。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等维新志士兼报人声名鹊起,成为海内报界闻人。1896年8月,汪康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得到张之洞捐助;1897年10月,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支持下,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前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二次报业高潮,报人群体迅速壮大,并自居“中等社会”,自觉承担起启迪国民的历史责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新办报刊遍布海内外。如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林白水和黎元培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广州报界公会、北京报界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等报界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据付登舟、赵晨韵《晚清报人群体演进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报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演进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报人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内聚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客观条件。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相互交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形式与内涵。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儒家学说为骨干的意识形态,为文明成长繁荣创造了条件。独特的史学传统造就了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文明传承意识。同域外文化相互交流交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是中华文明丰富发展的不竭动力。历经长期发展,中华文明培育出以道为统,以儒为基,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理念,以民本为政治思想基底,以大一统为政治理想核心,以通变革新为鲜明品格,以天下大同为崇高理想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符合自己特点的道路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结合材料,围绕“中华文明”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一、单选题(16道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公布:“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其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是()A.墓葬随葬品的差异B.打制石器与祭坛遗存C.用火的积灰层遗迹D.一些碳化谷物的出土【答案】A【解析】据材料“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及所学可知,墓葬随葬品的差异,反映了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故选A项;打制石器与祭坛遗存,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分化,且“距今约5800年”是新时期时代,排除B项;用火的积灰层遗迹,只能证明人类能够使用火,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分化,排除C项;一些碳化谷物的出土,证明原始农业的出现,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分化,排除D项。2.县出现于春秋初期,原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到战国时期,秦、晋、楚等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防守力量,往往把新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县制的发展说明()A.是国家实力雄厚的象征B.冲破了分封制的壁垒C.稳定了周朝的统治根基D.实现国家制度的转型【答案】B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秦、晋、楚等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防守力量,往往把新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在封国内有很大的权力,是世袭的。而县制下,县的长官由国君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冲破了分封制下地方相对独立的壁垒,B项正确;县制的发展并不能直接说明是国家实力雄厚的象征,国家实力雄厚会有多种体现,如人口、土地、军事装备等方面,县制只是一种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县制的发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而周朝的统治根基是基于分封制的,县制的发展会冲击周朝的统治根基,而不是稳定,排除C项;战国时期虽然有县制等新的制度发展,但整个国家制度仍然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过程中,县制只是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不能说实现了国家制度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3.《秦律》规定:“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罪”。还规定:百姓向官府借债到期不能归还的,如同缴不出赎罪金一样,必须到官府服劳役抵偿,每服役一天折合八钱;吃官家饭而服役的,每天折合六钱。这一规定旨在()A.提高国家税收B.完善法律体系C.遏制借贷行为D.适应时代发展【答案】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题干,在秦朝“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罪”,而且“百姓向官府借债到期不能归还的”“必须到官府服劳役抵偿”,无论是公款私用还是百姓借债不还,都有严格的法律后果,这些举措有助于遏制了借贷行为,C项正确;该规定主要是关于借贷和债务的处理,并未直接体现提高税收的目的,排除A项;仅凭题干的法律条文,无法完善秦朝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适应时代发展”是该法规的作用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4.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 B.强化地方监察 C.保障平民权益 D.维护社会安定【答案】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录囚制度对于平反冤狱具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缓和社会矛盾,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D项正确;复核审录囚徒并不只由皇帝进行,因而无法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性,排除A项;强化地方监察是其中一个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囚徒中不仅有平民,还有官员,排除C项。故选D项。5.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根据材料“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六月庚午,禁杀牛马”“杀牛禁”可知,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禁杀牛马的措施,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经济的生产模式对游牧经济的影响,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直接表明少数民族牛耕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思想发生异变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属于政治方面的特征,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6.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 B.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D.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落入地方和节度使手中,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导致地方实力膨胀,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A项正确。“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的结论,排除C项。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归地方支配,但并未用于发展经济,排除D项。7.北宋张择端奉旨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著名的风俗画。有学者仔细观察发现:画中有“惊马疯跑、望火楼虚设、船桥险情、商贾屯粮”等画面。从图像意蕴信息来看,这些画面体现出作者()A.创作的突发性与生活的偶然性B.深刻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怀C.意在开启讽刺与幽默表达方式D.致力描绘汴京繁盛市井风貌【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通过《清明上河图》中的“惊马疯跑......商贾屯粮”等北宋都市的生活场景,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忧患意识,故选B项;《清明上河图》是作者经过精心构思和创作而成的,并非突发性作品,且画面所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非偶然现象,排除A项;风俗画具有写实的特点,画面所表达的是对现实的关注并非以讽刺与幽默为主,排除C项;《清明上河图》整体上描绘了汴京的市井风貌,透过特定画面反映社会问题,描绘汴京繁盛市井风貌是画作的表层信息,未能表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排除D项。8.淳熙八年(1181)以朱熹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对岳飞的评价仍有一定的保留,如“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至嘉定十七年(1224),史学家李埴评论岳飞时,却已摆脱了上述评价模式,变为“更称其勇与义、才与德兼二长”。这一变化()A.反映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 B.源于士大夫群体对岳飞认知深化C.体现了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教化功能 D.实质是学者对岳飞形象的政治评价C【解析】材料展现了南宋时期士大夫群体对岳飞的评价变化,由批评其作战方式到赞扬其才德兼备,更关注与塑造其义、德等精神,反映了士大夫群体因重视理学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对岳飞形象的改造,故选C项。材料中后期对岳飞赞扬为主,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变化,是由“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变到“更称其勇与义、才与德兼二长”,这种变化反映了“士大夫群体对岳飞认知的深化”,而这种认知深化是源于“已摆脱了上述评价模式”,排除B项。材料所呈现的全都是士大夫群体对岳飞形象的评价,不涉及政治评价,排除D项。9.在明代前期,各地乡村的民间习俗,基本上还是沿袭宋元时期较为安土重迁、淳朴节俭的,明代中期之后,财富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上下尊卑观念发生动摇,少可以犯长,贱亦可以“陵贵”,追求“个性解放”,提倡及时行乐,反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这一变化反映()A.致良知理论践行B.社会矛盾的尖锐C.重农抑商观念淡化D.西学东渐的影响【答案】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平明代中期之后,财富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上下尊卑观念发生动摇,少可以犯长......反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之后,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近代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促使中国的一些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上下尊卑观念发生动摇,少可以犯长,贱亦可以“陵贵”,追求个性解放,提倡及时行乐,反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与重农抑商观念淡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A.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B.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C.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D.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疆域扩展......”“疆界......不许......越境”可知,体现了对国家疆界的重视,有利于边疆稳定和中国版图的奠定,故选B项;材料涉及边疆观念,和君主专制无关,且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排除A项;“华夷之辨”是用于区别华夏与蛮夷衡量标准,材料体现的是在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里的华夏认同观念,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该疆界观有利于边疆稳定,排除D项。11.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

)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答案】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倡导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反映出他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来促进纺织业的工业化进程。从织布局的迁移和多地设局的计划,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布局工业发展时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可见,张之洞的这些举措表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改革精神,努力为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自强寻求出路,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效果,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排除B项;张之洞这些设想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2.严复认为“今吾国之所以患者,非愚乎?非贫乎?非弱乎?……而三者之中,尤为愈愚为最急”,他严厉驳斥“政本而艺(科学)末”的观点,认为“滋所谓颠倒错乱者矣”。由此可知,严复()A.主张翻译西方著作救亡图存B.极力批判儒家伦理纲常C.强调通过科学提升国人智慧D.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严复认为我国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国民愚昧,所以最紧急的是提升国民智慧,而提升智慧需要通过科学,故选C项;严复是维新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救亡图存,但材料中没有体现通过翻译西方著作来实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儒家伦理纲常的批判,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极力批判儒家伦理纲常,排除B项;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人士,主张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排除D项。13.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中说:“与土棉工业有关的一个最奇怪的现象是,和其他农产品相比,原棉价格高昂。”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西方商品倾销有所加剧 B.本土棉织生产陷入困境C.战争导致交通运输瘫痪 D.民族资本收购原料增多D【解析】由题意可知,原棉价格相比其他农副产品较高,说明市场销售理想。结合1896—1897年的时间看,必须考虑1895年《马关条约》的影响。利用所学可推断,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最符合题意。A项中“商品倾销”是商品输出,与原棉价格关系较小;B项与史实不符,也与题意相悖;C项“瘫痪”不符合史实,关联度也较低,均排除。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纷纷兴办女学,甚至曾出现“兴女学”思潮。该思潮大致包括“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男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女性()A.竞相接受西方思想B.热衷爱国救亡运动C.以追求知识为时尚D.社会价值受到关注【答案】D【解析】根据“该思潮大致包括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男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可知,这股思潮是重视女性的表现,说明女性的社会价值受到关注,故D项正确。“贤妻良母”的思想并不是西方思想,所以不能体现竞相接受西方思想,排除A项;这股思潮主要体现了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关注,不能体现爱国救亡,排除B项;这股思潮中并不仅仅是追求知识,所以不能说明以追求知识为时尚,排除C项。15.中国近代经济学家陈焕章(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同门)于1911年撰写的《孔门理财学》中提出,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据此可知,陈焕章的思想()A.表明了近代义利观念的淡化 B.折射出近代化下的理论探索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土思考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焕章的思想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经济理论进行解释解读,体现的是面对中国近代化大潮下的理论探索,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义利观的淡化,相反试图去解释和思考义利之辨,排除A项;陈焕章的理论是中西方经济学结合的表现,并非中体西用,排除C项;材料更未涉及社会主义的本土化,排除D项。16.据统计,1840—1911年直隶、山东、河南灾荒最为严重(如表2表示)。据表2推断,灾荒()表2晚清直隶、山东、河南灾情表时间直隶山东河南受灾州县受灾州县受灾州县1847—1868年4286463571870—1890年959104911761891—1911年8921098800A.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B.加剧了晚清社会的动荡不安C.导致了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D.成为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晚清时期直隶、山东、河南的灾情十分严重,且呈上升趋势,这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故选B项;西方列强的侵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但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的是自然灾害,并未直接体现外来侵略的影响,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与晚清时期不符,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非单一的灾荒因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叙(评议)群吏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材料二中国古代审计史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至战国。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主要存在的是共主对其分封的诸侯、方国进行的贡赋审计这种形式。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摘编自张杨柳《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分期研究》材料三北宋前期,三司都设立三部勾院,主要负责勾稽账籍。南宋建炎元年,宋高宗下诏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为审计司,将以审查账簿为基本特征的行为概括为“审计”。明代建立了以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为主、户部为辅的审计监督体制。雍正元年,针对国家财政的诸多弊端专设会考府,此机构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审计结果。——杨飞《论<说文解字>中的古代审计文化》(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宰夫”的职责。(4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审计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史实依据。(6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4分)【答案】(1)职责:监察、考核群臣;审计财政收支。(每点2分,共4分)(2)史实依据:阶段一: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下国家对地方诸侯的控制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收入以实物为主。阶段二: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广郡县制编户齐民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秦朝统一度量衡汉朝汉武帝进行了均输平准和盐铁官营等措施,经济进一步发展。阶段三:宋至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管理更加严密。商品经济发展,税制改革和货币地租盛行推动审计制度完善。(每一阶段2分,共6;须从同一角度叙述三个阶段的史实依据)(3)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对官员考核和监督,减少政治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完善了国家政治制度。(任答2点给4分)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旅店、饭馆大量出现,“驴马槽房、戏子寓所、密户曲房”无不从中受益。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创作出富有“导游手册”之称的《徐霞客游记》等作品。——摘编自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等材料二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据统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各国商民共计9755人,及至1902年,各国旅华人数已达19119人。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1880年,在中德《续修条约》中,中国政府首次以条约的形式取得了对无照洋人的经济制裁权,这对那些无照擅闯中国内地的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其实施效果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却促使近代中国以愈益主动、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靠拢。——摘编自付超《晚清对赴华内地游历外人的管理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并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晚清政府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加强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的背景。(4分)【答案】(1)变化: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3分)积极作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3分)(2)评价: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4分)(3)背景: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4分)【详解】(1)本题为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汉、明朝时期的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秦汉时期……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可知,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根据“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和“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可知,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根据“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可知,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上看,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文化上看,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从社会生活上看,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从社会风气上看,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评价: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和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相关知识可知,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二中“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可知,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根据“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和所学可知,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特征相关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根据“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可知,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晚清报人群体的演进时段概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外报在开放口岸相继创办,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报人。早期报人地位低下,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如王韬,秀才出身,因生计所迫,受雇于上海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及一年即停办。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报人掀起晚清第一次报业高潮。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等维新志士兼报人声名鹊起,成为海内报界闻人。1896年8月,汪康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得到张之洞捐助;1897年10月,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支持下,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前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二次报业高潮,报人群体迅速壮大,并自居“中等社会”,自觉承担起启迪国民的历史责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新办报刊遍布海内外。如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林白水和黎元培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广州报界公会、北京报界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等报界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据付登舟、赵晨韵《晚清报人群体演进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报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演进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报人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答案】(1)趋势:晚清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开明官僚的支持。(6分)(2)(6分)从改变社会结构的角度作答,如: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群体结构等;从促进思想解放的角度作答,如:传播西学,开阔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