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5/30/wKhkGWckFceAILlyAAHVB5ouTIs869.jpg)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5/30/wKhkGWckFceAILlyAAHVB5ouTIs8692.jpg)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5/30/wKhkGWckFceAILlyAAHVB5ouTIs8693.jpg)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5/30/wKhkGWckFceAILlyAAHVB5ouTIs8694.jpg)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5/30/wKhkGWckFceAILlyAAHVB5ouTIs8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题解读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间,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边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介绍【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代表作】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等;史学名著《石匮书》。背景介绍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文本介绍山水小品是散文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可议论抒情,随性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偏重于即兴书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在中国盛行于明清时期。初读文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的划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ú)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初读文章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公元1632年撑(船)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晚上八时左右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全,都初读文章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客居此地三大杯酒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初读文章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初读文章古今异义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初读文章一词多义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赏赐百千强副词,尽力、竭力形容词,有余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一怒而诸侯惧副词,全、都数词,一副词,一旦初读文章一词多义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既更刮目相待量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副词,还见余大喜曰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副词,很、非常形容词,大,跟“小”相对副词,另、另外初读文章一词多义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形容词,白色的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代词,这判断词初读文章特殊句式问其姓氏,是(表判断)金陵人判断句省略句:(他们)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倒装句: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更有似相公痴者”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定语后置,“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分别是“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提前再读感悟再次朗读全文,并思考一下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两件事情?分别是哪些事情?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作者是怎样描写雪景的?分析其特点及作者的感情。再读感悟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偶遇佳客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两件事情?分别是哪些事情?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再读感悟第一段:点明看雪的年月、地点、环境。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段:①看雪的具体时间,描写所见西湖雪景;②亭中会客经过;③借舟子之口,抒发感慨。再读感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景远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具体近景)3.作者是怎样描写雪景的?分析其特点及作者的感情。镜头远近角度: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听觉)天下一白,湖下影子。(视觉)描写角度:听觉、视觉特点:用白描手法,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精读探究作者写雪景,却着力描写堤、亭、舟、人,属于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由亭及人,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换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视角的自然变化,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使读者感受到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精读探究这样写,既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也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应该是写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只小船是作者租用的,小船上的两三人,可能是两个舟子,他们靠出租小船为生,并无心观雪。真正想观雪的只有作者,因此作者用了一个“独”字,舟子只是陪同而已。。2.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孤独。精读探究(2)“痴”于景:“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3.如何理解文中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精读探究4.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精读探究5.舟子不懂张岱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别的人懂吗?两个金陵人精读探究6.作者在介绍两位金陵人的时候有何特别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精读探究7.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①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②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精读探究8.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精读探究9.文章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为何要写遇人喝酒的情景呢?作者写此内容有何作用?
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在作者心中,湖中的雪景固然令人陶醉,令人回忆,但是自己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巧遇知音的喜悦之情更令人难忘。这样写既突出了雪景,又突出了自己高洁的志趣,令人回味无穷。课外拓展比较《江雪》和《湖心亭看雪》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销售拜访技巧培训课件
- 环境监测技术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课件
- 《工法样板策划》课件
- 公司股份制改革合同文本解析
- Unit 3 Where did you go?(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初中生励志电影观后感当幸福来敲门
- 阿甘正传的成长故事解读与感悟
- 企业项目发展调研报告分析
- 合同股权担保合同
- 垒球教案完整版本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第11课课件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课件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医保物价管理培训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电气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小足球(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