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节教案_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节教案_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节教案_第3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节教案_第4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天体

的图片、阅读图文等资料掌握相关知识;行为动词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可以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地球存在于怎样的宇宙环境中。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地理的开

篇。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表格等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很大的信息量,有利于

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同时,教材还通过自学窗介绍了人类探测宇宙的内容,通过活动

让学生学会观察月相等。既兼顾了知识的完整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

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己经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对地球

的运动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球宇宙环境没有系统的认识,并未形成完

备的地理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以引导,通过软件操作提升学生对地理

的学习兴趣,上好高中地理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

人地协调观

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认识到地球拥有生命的特殊性。

能够通过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

宇宙环境,归纳总结八大行星的共性与差异;能够运用资料、

综合思维

图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

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区域认知/

学会搜集地理资料,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

地理实践力取知识;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

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第1页共42页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操作、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Stellarium>Celestia>教材、图片、投影、黑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

和一位朋友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Celestia

导航视频中地球部分)

»*«<Mb*it,*•»■«««

通过学生主动

学生回答:

发言,探讨自己

地球是蓝色的;

眼中的地球,引

是一个球体;

发学生兴趣,让

一.

srurarrT地球不仅有蓝

学生积极、主动

新课导入【提问】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色,它还有很多

地进入学习;

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高山、森林、沙

运用Celistia^

【总结】好,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棒。我们知漠,是五颜六色

Stellarium两个

道,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人类的

软件,让学生充

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范围也越来越大,今天,

分认识地球。

我们就一起通过两个朋友来学习,地球的宇

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操作】打开Stellarium软件。学生回答火星属通过Stellarium

探究新知【展示】通过软件,搜索天体,并放大火星、于行星、仙女座软件,让学生领

仙女座星云等天体。星云属于星略天体的奥妙,

第2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云...欣赏天体的美

•观性,对宇宙充

满好奇与探索;

通过学生自行

阅读,区分不同

天体的区别,了

解相关概念。

【提问】a同学们阅读课本P2文字,回答这

些天体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总结】教师总结天体的类型,帮助学生了

解各自的定义。

【板书】1、天体

【过渡】我们了解了天体,知道它们是在不

合作探究利用Celestia软

断运动之中,而这些不断运转着的天体,构

件,直观了解不

成了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同层次天体系

【活动】现在,我们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共

统的特点;

同阅读教材P3・4页内容,分别介绍不同层次

三个小组分别对

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

【板书】2、天体系统

银河系进行介

【总结】刚刚各个小组带领大家认识了地月

绍。

系、太阳系以及银河系,其实还有一个河外

星系。现在,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和最开

始认识的朋友Celestia软件遨游星空。

【展示】教师对天体系统按层次展示,并进

行讲解,补充学生之前介绍的不足。

第3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

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方

式,增强学生的

参与,培养学生

的总结归纳能

力,提高学生合

>7.作交流水平。

•二T氤

,一岭V二t

•4

【作业】同学们翻开课本P4,我们一起看书

上的天文现象观测活动。接下的一个月,请学生跟随教师,

借助Stellarium

同学们每日观察地球的卫星一一月球,看月提前领会月球的

软件,让学生

相是如何变化的。变化过程,在接

“未卜先知”,

实践活动【展示】在同学们观察之前,我们先用下来的时间中,

领会现代地理

Stellarium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观察月自己按课本要求

信息技术的先

相变化。观察记录,总结

进,感受地理学

【操作】调整Stellarium的日期与时间,带月相变化规律。

习的趣味性;

领同学们观察月球变化。

第4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NT

S3**•••,

*<**«%*«•*•,

««**»»**

MMMM

)

M•«**•«»*M«MMMIM»M

MT!•”“

•«***

■aMMAW

设置实践活动

验证,提升学生

3”■M•IM*n*«MIM»U的地理实践力,

培养地理探究

兴趣。

【过渡】我们刚刚了解到,太阳系拥有八大

行星。现在,我们具体来了解,八大行星拥

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

【操作】现在,我将操作Celestia软件,大

归纳探究

家一起来归纳,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什么通过跟随教师

共同点。学生随着教师的的操作展示八

操作,共同归纳大行星运转的

回答:共同点,让学生

1、同向性学会自行寻找

2、共面性规律,提升学生

第5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93、近圆形的归纳总结能

力,锻炼学生的

j''

思维。

I

【提问】首先,我们加快时间流逝,看它们

的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3.Hh

-------------<--------

【提问】我们看,现在八大行星的轨道是

在……?

【提问】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看现在它们的

形状是……?

【总结】没错,八大行星都在绕着太阳转,

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

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形。

【过渡】我们通过八大行星的学习,知道地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引导,

探究新知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然而它又(1)特殊的条让学生总结地

是太阳系乃至宇宙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件:水、光照、球的特殊性。并

第6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2、特殊的行星一一地球温度、湿度、大重点掌握地球

【提问】为什么说它特殊?现在请同学们阅气等上有生命的原

读教材P6,回答老师的问题。(2)生命存在因,学会透过现

【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而地球之所象看本质。

以存在这些适宜的条件,则是有三方面的原

因: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

度,还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因为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

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

形成了地球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特别是

氧气;

③同时,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昼夜温

差不大,保护了地面生命有机体的存在。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教师引导学生从

培养学生归纳

结。人地协调观、综

总结知识的能

归纳总结【自评】出示自我总结提纲,学生对照提纲合思维、地理实

力,并对所学知

认真反思。最后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践力三个维度谈

识加以巩固。

己的想法。谈自己的收获。

我们学完这一课,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充通过课后思考,

学生预习下一课

分的了解。我们知道,地球有生命的原因之让学生提前预

“太阳对地球的

一就是日地距离适中。那么太阳究竟对地球习了解下节课

提出新知影响”,同时进

有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内容,打下基

行月相观察活

行思考。同时,大家也别忘了,接下来的时础;

动。

间认真观察月相,我们下个月进行总结交流布置实践活动,

第7页共42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分享。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八、板书设计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

2、特殊的行星一一地球

九、设计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Sellarium、Celestia两个软件对地球的宇宙环境进行学习,体现现代地理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趣味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宇宙之大,认识了构成宇宙的

各种天体及它们之间因相互联系、相互运动构成的天体系统;知道了地球是银河系、太阳系

的普通一员,地球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别,最显著的差别是地球上有高

级智慧生物一一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兴趣更浓,对自身的了解和对宇

宙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提高。

但是,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环节设置不够精细,同时对是否让全体学生参与小

组活动的考虑不够,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我修养,做出更好的教学设计。

第8页共42页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课标要求“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本课标要求“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不必详细分析,但需明确太阳辐射

以及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在分析过程中就辩证地看待“影响”,既包括有利的方面,也包括和

太阳黑子等,加深对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内容,它以前一切“宇宙中的

地球”为基础,以太阳为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它也是

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的最终能量来源;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扰动地球大气

层(主要是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短波通讯,它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周期性影响,它还会引起地球两极地区

产生“极光”现象。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学生整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比较弱,对资料进行分析有一定

难度;学生刚进入高中,尚未习惯从理性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另外,初中地理没有宇宙相关内容,

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逐渐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注重分析与

综合的能力的培养;本节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运用实例分析,逐步学生运

用地理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且在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对探索地理事物的热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太阳能量的来源并运用实例总结其对地球环境的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

运用给出的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指出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3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

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几个方面;能够运用探究的方式分析生活

中存在的其它现象和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太阳活动为地球的影响,学会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9页共42页

难点: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

六、教法与教具

教法:以问题探究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事例分析

教具:PPT、视频、图片集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并初步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我们的地球母亲特殊在哪里又普通在哪儿呢?

(同学回答,老师评说)

[2时事导入]相信有很多同学会联想起“2012”,联想到玛雅人的预言,联想到世界末日的恐慌。事实真是

这样吗?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近太阳,全面系统地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兴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日食

没错,这就是日全食时光彩夺目的贝利珠。2009年7月22日上午,举世瞩目的日全食完美地出现在我们

的天空,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没有错过当时的天籁美景,可是你们知道吗?太阳的美可远远不止这个啊!接

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太阳,进一步发现太阳之美。

【新课学习】

一、描述太阳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恒星?什么是恒星?(回顾知识: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

球状天体。)当然太阳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了解它:

130万倍: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的主宰,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130万倍:如果把地

球比作一个篮球,那么太阳就是以篮球场地长边为直径的球),另外补充一点: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5%,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可见太阳是巨大的。

6000K:六千开尔文,这个温度足以使一块钢板瞬间化为气体,足见太阳是“炽热”的。

1.5亿千米: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速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以这样的速度,太阳

光到达地球还需要大约八分钟,太阳距离地球是不是很远啊!

组成太阳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氨,这里请大家做上记号,这两种气体成分有什么意义呢?

综合上面这几个数字我们怎么样来描述太阳呢?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它距地球十分遥远,却又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第10页共42页

二、为地球提供热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6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缙云山上参天的大

树、我们学校不起眼的小黄花、南山植物园里簇拥的金琥,自然界中一切绿色植物都有赖于太阳提供的光

以及能量进行光合作用,是太阳为地球营造了一层绿色的被子,使得我们的周围总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刚刚我们观察的是我们周围相对安静的事物,"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接下来,我们看

水,希望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考太阳如何影响了水呢?(教师引导其从温度的角度思考)

正是有了流动的水,我们周围才有了小溪、河流、湖泊、大海,看太阳是不是又塑造的地球的形态呀!其

实太阳不仅影响水,它对大气、土壤、岩石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太阳

为地球提供了能量,它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引出生物链,河流地貌,说明太阳对地理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以上我们了解了太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是它对我们人类有没有影响呢?

当然有,刚刚我们说太阳的存在使得绿色植物得以进行光合作用,有了光合作用大气中才有了氧气,试想

如果没有了太阳……我们就没办法呼吸,想在地球上存在哪怕几分钟也不可能啊。另外没有了太阳我们也就

喝不了水,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吗?

——运用卡片,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回答。

【归纳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极其重要的一颗恒星c她为地球提供了巨大的

能量,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们说,太阳是不是很美呀?(外表美,心灵美)

那么太阳的能量是如何到达地球的呢?

老师告诉大家答案吧:太阳辐射

—讲述太阳辐射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太阳辐射,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22亿分之一: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了地球,但却将地球装扮地如此丰富多彩。太阳是怎么做

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课下自主学习课本第9页“阅读”部分。

400万吨、50亿年……0.03%,

就像我们一样,太阳目前正处于青年期,正是因为这个,它才能为我们地球提供稳定的环境。

分析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

【过渡】我们赖以生存的恒星太阳目前正处于青年时期,可就像我们人类会生病一样,我们身体强壮的太

阳也难免伤风感冒啊!

现在我们就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看一下太阳的庐山真面目吧!

第11页共42页

四、如何观察

要想深入认识太阳,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观察,如何观察?直接用眼睛看吗?

当然不行,除了早上日出及傍晚日落,其他时间直接观察都会被太阳刺眼的光线所阻挡,甚至被灼伤。因

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天文爱好者是怎样观察太阳的,大家在观看视频时要

注意他们用到的设备,并说出自己更喜欢哪种观测方式。

—观看视频,并请学生回答自己观察到的方式及自己喜欢、易行的方式。教师可再介绍几种方法(如胶

片法、水盆法、小孔成像法等)

好的,现在我们有了各自观察太阳的方式,开始观察太阳吧!

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的部分是太阳的大气层,大家观察这幅图,可以分为几层呢?

——同学回答,教师提问其分层依据,并要求其他同学提出不同意见

解释各分层、特点及观测时间

五、黑子

知道了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各层特点,我们就可以观察太阳,看它究竟哪个部位不舒服了。首先我们看一

下光球层,它是不是均匀一致,没有瑕疵呢?好像有一些斑点,我们把它放大一下,同学认真观察:在太

阳光球层,有一些区域相对周围温度较低,因此从我们的视角看,它呈现黑色,我们称这个区域为太阳黑

子。提到黑子,就不得不提我国对黑子的观测了,早在几千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对黑子的

观测。讲述《汉书・五行志》相关句子,引导同学们准确观察事物。

(注意强调黑子发生的特点:黑子的数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既然知道太阳光球层表面有这些东西,我现在就想拿起设备去观察一下,同学们觉得可行吗?…太阳黑子

是没有变化的吗?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对比几个时间的太阳光球层,观察其变化),从上面几张图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太阳黑子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都有一些改变,这些改变有没有规律呢?科学家们通

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这样的数据(引导学生读图,寻找规律:极大值点、极小值点,中间变化情况)从

这张图中我们好像能够看出太阳黑子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但是十来年,数据太少了,我们看一下十八世纪

以来太阳黑子的变化数据(引导学生计算太阳黑子数变化周期,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六、耀斑

好的,光球层有太阳黑子,接下来我们观察色球层。有个问题:怎么观察这一层呢?0好像也是斑块,

不同的是黑子相对周围较暗,而色球层上的比周围更亮、更耀眼。我们把它命名为“耀斑”,也称之为“色

球爆发”,它是太阳色球层上某些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些斑块,它可是太阳活动

最强烈的标志°耀斑爆发时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在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产生

第12页共42页

的能量,同时放出强烈的紫外线和其他射线。如果这些发生在地球上,足以把地球毁灭上亿次了。只是我

们不用担心,因为太阳距我们十分遥远。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期待着耀斑发生的时间或者周期了呢?其实太阳从内到外是一个整体,黑子数增多(也

就是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往往也会出现耀斑频繁爆发,而黑子所在的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

区域,因此我们可以说:黑子与耀斑是"同"时"同"地!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其实太阳活动还有很多种,如光斑、日珥、太阳风等,只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最重

要的标志。

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会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我们看几条消息,请同学们自己先总结一下:(引导学生说出对通讯、航

天、地球磁场等的影响)此外呢,太阳活动还会影响气候,我们还是看一组数据记录(释图,寻找规律)

了解了太阳活动变化的规律,现在我们来做一下预测,下一次太阳活动大约是什么时间?(回顾一下我们

刚刚了解到的资料:最近的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值是2002年,周期是11年,下一次大约是2012、2013。在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太阳风暴会再次光临地球,对地球造成影响。

另外,太阳活动也不是一无是处,拿气候来说,太阳活动会影响降雨量、很多地区太阳活动的极大年也是

农作物丰收的年份。

极光: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是什么吗?

太阳活动时放射的高能粒子流进入大气产生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在两极的漫漫长夜,神奇美丽的景象带

给人们如临仙境的视觉感受。

我们这节课内容已经结束了,我希望大家在了解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同时,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理

解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最后我们就以美丽的极光结束本节课学习吧。

九、板书设计(纲目式板书)

十、教学反思

H"一、练习

一.选择题

2013年n月18日,美国再次发射了一个火星探测器,旨在调查火星的上层大气,帮助了解火星大气

第13页共42页

层中部分气体逃逸到太空对火星气候演变所产生的影响。读下

表,完成1〜2题。0.45

0.4。•一.七:方电清油文

0.25Z?

d

0,2%':'6•li'3'1*5'1*7"1‘9北京时间

火星地球

直径4220英里(1英里Q1.609km)7926英里

与太阳的距离1.521

公转周期687个地球日365.25日

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钟23小时56分钟4秒

大气主要二氧化碳,及部分水蒸气氮、氧、氮及其他

大气密度0.071

表面平均气温(℃)一23(固体表面)15

1.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

①火星的自转周期和地球相近②火星的体积和地球非常接近③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④火

星有适宜而且充足的大气

A.①@B.②④C.①@D.③④

2.探测器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B.山脉和平原

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D.液态水和有机物

光合有效辐射为特定波段的太阳辐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其在太阳总辐射中所占比例

(R)受太阳高度影响,且一般阴天大于晴天。读华北某地(39°N)冬夏季节晴天和阴天R值日变化示意图,

完成3〜4题。

3.图中()

A.a为冬季晴天,b为冬季阴天

B.c为冬季阴天,d为冬季晴天

C.a为夏季晴天,b为夏季阴天

D.c为夏季阴天,d为夏季晴天

4.据图可知春分日前后,R值最大地区是()

A.巴西高原B.刚果盆地C,里海沿岸平原D.西欧平原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

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资料回答5〜6题。

第14页共42页

5.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D.耀斑和太阳风

6.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右图为太阳系(部分)示意图,图中a、b、c、d为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甲、乙、丙、丁四点

将c天体的运行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属于卫星的天体(字母代号)和天体系统层次的个数组合正确的是()

A.a—1个B.b-2个C.c—3个D.d—2个

8.a、b、c天体在许多特征上相似,但只有c天体上存在生命,其具备的使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

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右图为太阳辐射量在不同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有效总辐射量是指受大

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完成9〜10题。

9.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地区B.20°N地区C.40°N地区D.60°N地区

10.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纬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2900千米

12.该地可能位于()

A.116°E,40°NB.90°E,30°N

C.南极点D.经度180。,纬度0°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四川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第15页共42页

14.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

读右图,回答15〜16题。

15.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③有卫星绕转④不停绕日公转

A.①@B.①③C.(2X3)D.②④

16.M与N组成一个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

射损耗少

A.②④B.①③C.①0D.③©

18.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B.耀斑C.黑子D.极光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

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

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北读表,回答19〜20题。

质量(地体积(地平均密度公转

行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

球为1)球为1)(g/cm3)周期⑸

地球1.001.005.521.023小时56分有

火星0.110.153.961.924小时37分有

19.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0.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第16页共42页

C.有昼夜交替D.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2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km处可以表示()

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D.古登堡界面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图为某地区各月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

23〜24题。

23.该地区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4.导致图中4月份数值高于10月份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和昼长B.地表状况和昼长

C.太阳高度和纬度D.地表状况和纬度

第17页共42页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A.银川B.拉萨

C.成都D.呼和浩特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第18页共42页

(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4)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1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刚刚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

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

离为4.58X10"km,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X10,km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读右图

(1)图中所示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O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③、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

星”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小的特点。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

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其意义是

⑷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19页共42页

材料一下图是“嫦娥二号”探测卫星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一一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建成并投入使用。文昌

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3°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

南、北三面临海。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中的天体进行分类。

(2)材料一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的天体类型是—

(3)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4)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第20页共42页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的落点是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但前置条件是“运用地质年代表”。为了引导学

生使用地质年代表,先要讲明''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即通过岩石信息建立有时间序列的地球历史资料。

这里的岩石信息主要包括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新老关系、古生物化石种类以及大地构造运动信息等。地

质学正是从化石和地层的角度来构建地球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方案一一地质年代表。在地质年代表的构建

过程中,地球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逐渐被科学家所认识。

“描述”是指运用文字或言语说出,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描述”的机会。“地球演化过程”指“界

(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生物情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