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板块1运动专题1-1特殊方法测长度(含答案)初中物理尖子生自主招生培优讲义83讲专题1运动专题1-1特殊方法测长度知识·解读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如测量铜丝的直径)、化曲为直法(如利用滚轮法测量操场跑道长、利用软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等量代换法(如利用平移法、辅助工具法测量环形物体、圆柱体的直径)。方法一累积法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初中物理中,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等等都需要使用这种方法。积累法是一种科学计数的好方法,它好用,好算,还简单!方法二化曲为直法(滚轮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硬币、滚轮。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方法三等量代换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典例·解读类型一:累积法例1、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eq\f(L,n)。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答案】5.15;二【答案】5.15;二【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L=15.15cm-10.00cm=5.15cm;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取的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例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答案】1.85【答案】1.85【解析】图中4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cm,每枚硬币的直径D=7.40cm/4=1.85cm。例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填“A”或“B”)。A.eq\f(D2-D1,n)B.eq\f(D2-D1,2n)【答案】(1)1.54(2)B【答案】(1)1.54(2)B【解析】长度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因为纸带环绕了n圈,(D2-D1)是2n层纸带的总厚度。类型二:化曲为直法(滚轮法)例4、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答案】D【答案】D【解析】橡皮筋受力会伸长,不受力又会恢复原长,导致测得的圆柱体周长不准确。例5、为了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距离,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仔细地将白线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重合,用笔在白线上北京处标个记号A、上海处标个记号B,把线拉直,用________量出白线上________间的距离即要测的长度。【答案】刻度尺;【答案】刻度尺;AB【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化曲为直法。例6、学习了长度测量的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设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他们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c,然后让轮子沿着操场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n,则操场的周长l=________。【答案】cn【答案】cn【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滚轮法。类型三:等量代换法例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等量代换法【答案】C【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等量代换法。例8、给你同样的三块长方体的砖,要求用一把刻度尺测出砖内部斜对角线的长度。画图说明(不允许破坏实心砖,不能计算)。【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取三块砖,按下图排好,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即为长方体对角线的长度。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间的长度即为砖内对角线的长度。【点评】有些特殊形状的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类型五:误差与错误辨析例9、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答案】【答案】D【解析】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所以不符合题意;D、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符合题意。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周长B.在圆柱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处颜色之间的距离,即圆柱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橡皮筋的长度即圆柱的周长2、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的直径,下图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3、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指尖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人认真,设备精良,误差和错误都能够完全消除B、误差和错误都能减少,但不能避免C、错误是由于人造成的,而误差是由于设备造成的,与人无关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8mB、3.3mC、4.8mD、5.5m6、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在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种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在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二、填空题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2、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竹竿上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__,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3、某同学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经查资料知,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4、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为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假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为n;d.用eq\f(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为d。(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5、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一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专题1运动专题1-1特殊方法测长度知识·解读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如测量铜丝的直径)、化曲为直法(如利用滚轮法测量操场跑道长、利用软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等量代换法(如利用平移法、辅助工具法测量环形物体、圆柱体的直径)。方法一累积法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初中物理中,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等等都需要使用这种方法。积累法是一种科学计数的好方法,它好用,好算,还简单!方法二化曲为直法(滚轮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硬币、滚轮。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方法三等量代换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典例·解读类型一:累积法例1、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eq\f(L,n)。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答案】5.15;二【答案】5.15;二【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L=15.15cm-10.00cm=5.15cm;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取的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例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答案】1.85【答案】1.85【解析】图中4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cm,每枚硬币的直径D=7.40cm/4=1.85cm。例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填“A”或“B”)。A.eq\f(D2-D1,n)B.eq\f(D2-D1,2n)【答案】(1)1.54(2)B【答案】(1)1.54(2)B【解析】长度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因为纸带环绕了n圈,(D2-D1)是2n层纸带的总厚度。类型二:化曲为直法(滚轮法)例4、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答案】D【答案】D【解析】橡皮筋受力会伸长,不受力又会恢复原长,导致测得的圆柱体周长不准确。例5、为了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距离,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仔细地将白线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重合,用笔在白线上北京处标个记号A、上海处标个记号B,把线拉直,用________量出白线上________间的距离即要测的长度。【答案】刻度尺;【答案】刻度尺;AB【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化曲为直法。例6、学习了长度测量的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设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他们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c,然后让轮子沿着操场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n,则操场的周长l=________。【答案】cn【答案】cn【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滚轮法。类型三:等量代换法例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等量代换法【答案】C【解析】题中测量利用的是等量代换法。例8、给你同样的三块长方体的砖,要求用一把刻度尺测出砖内部斜对角线的长度。画图说明(不允许破坏实心砖,不能计算)。【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取三块砖,按下图排好,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即为长方体对角线的长度。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间的长度即为砖内对角线的长度。【点评】有些特殊形状的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类型五:误差与错误辨析例9、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答案】【答案】D【解析】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所以不符合题意;D、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符合题意。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周长B.在圆柱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处颜色之间的距离,即圆柱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橡皮筋的长度即圆柱的周长2、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的直径,下图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3、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指尖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人认真,设备精良,误差和错误都能够完全消除B、误差和错误都能减少,但不能避免C、错误是由于人造成的,而误差是由于设备造成的,与人无关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8mB、3.3mC、4.8mD、5.5m6、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在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种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在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二、填空题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2、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竹竿上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__,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3、某同学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经查资料知,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4、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为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假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为n;d.用eq\f(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为d。(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5、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一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专题1-1特殊方法测长度例1.5.15;二点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L=15.15cm-10.00cm=5.15cm;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取的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例2.1.85点拨:图中4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cm,每枚硬币的直径D=7.40cm/4=1.85cm。例3.(1)1.54(2)B点拨:长度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因为纸带环绕了n圈,(D2-D1)是2n层纸带的总厚度。例4.D点拨:橡皮筋受力会伸长,不受力又会恢复原长,导致测得的圆柱体周长不准确。例5.刻度尺;AB方法规律:题中测量利用的是化曲为直法。例6.cn方法规律:题中测量利用的是滚轮法。例7.C方法规律:题中测量利用的是等量代换法。例8、【答案】见解析【解析】取三块砖,按下图排好,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即为长方体对角线的长度。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间的长度即为砖内对角线的长度。【点评】有些特殊形状的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例9、【答案】D【解析】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所以不符合题意;D、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符合题意。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D2、B3、A4、D5、B6、C【解析】由题意可知,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且l1>l2,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种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那么在30℃时,只有甲的材料膨胀程度要大于乙的,甲在30℃时测量乙的长度才会小于其在15℃时测量的乙的长度,故A错误,C正确,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降低温度后甲乙两种材料的变化情况,所以无法判断B选项是否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11.10~1.12均可2、5.00cm0.17cm3、1∶107695km4、(1)a、da.测得书内页的厚度,记录为L;d.用2L/n表示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为d(2)bacd8、(1)解:用刻度尺测出沿直线步行10步的距离,除以10即得步距.(答案不唯一)(2)解:教学楼的长度为s=0.5m×84=42m。专题1-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解读一、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图片是浩瀚的宇宙,整个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同的,都在运动,所以运动时绝对的。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的“运动”是一个广义概念,而说运动是相对的,是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图片中的猎豹以地面为参照物,猎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猎豹在运动,运动的很快;如果以与猎豹的速度相同的猎豹要捕捉的小动物为参照物,猎豹位置没有变化,猎豹是静止;则静止是相对的。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教室中的桌椅相对于黑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黑板为参照物,桌椅是静止的。相对静止。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赛车比赛中,赛车运动员以地面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赛车运动员是运动的,以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另一赛车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三、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在做任何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断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参照物!运行中的列车,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列车中坐在位置上的乘客是静止的。典例·解读例1、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静止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答案】【答案】B【解析】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例2、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答案】【答案】D【解析】(1)这种类型题要先找到较为容易判断的运动,此题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运动,树木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则乙车相对地面是向西运动的。(2)然后再来判断甲车上的乘客,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相对地面乙车是向西运动的,则说明甲车相对地面也是向西运动的,并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例3、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答案】【答案】B【解析】战斗机水平飞行时,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就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是因为飞机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在向上移动,发生了变化。反之飞机相对于地面可能在斜向下俯冲。例4、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A.24小时B.23小时56分C.24小时4分D.24小时56分。【答案】【答案】B【解析】地球的运动包括它绕太阳的转动(公转)和它绕地轴的转动(自转),地球上的人感受到一昼夜为24h,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同一位置的正上方所用的时间,这种时间我们称之为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不仅有自转,还有公转,所以实际上在这段时间内地球所转过的不是一整周(相当于角度360°。)而是比一整周多一些,而对应于地球真正只转一整周的时间,我们则称之为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的时间小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的时间为23h56min.例5、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答案】【答案】C【解析】方法一:甲球抛出时对他的速度为:v甲=2v0-v0=v0,方向向后;乙球抛出后对他的速度为:v乙=2v0+v0=3v0,方向向前,设两车相距s远,则甲球自抛出至击中乙所需的时间为:乙球自抛出至击中甲所需的时间为:可见t2=t1,说明两人同时被击中.方法二:本题可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来求解.由于A、B两车运动速度相同,即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故甲、乙两人间也没有相对运动.则甲以相对于自身速度为2v0的球射向乙,这个球相对于乙的速度也就是2v0,设甲、乙间的距离为s,则甲抛出的球至击中乙需用时间为:同理,乙以相对于自身速度为2v0的球射向甲,此球相对于甲的速度也就是2v0,则乙抛出的球至击中甲所需的时间为: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B、甲、乙都向北运动C、甲、乙都向南运动D、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2、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3、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A、白云B、梯队中的其他飞机C、地面上的观众D、天安门城楼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6、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7、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南运动,看到乙车向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9、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11、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12、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所示.天刚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并记录一次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半夜的时候,我们再次观察并记录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比较这两次的记录结果,我们会发现()A、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运动的B、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静止的C、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极星是静止的D、北斗星是静止的,北极星是运动的13、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14、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竹排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青山15、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二、填空题1、甲、乙两辆小车先后同地同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车的速度是
________米/秒,甲、乙运动过程中如果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
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从甲车出发开始计时,经过10秒钟两车相距
________米.2、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_运动的,卡车向_______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4、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________,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________s.5、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6、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以________
为参照物的.专题1-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解读一、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图片是浩瀚的宇宙,整个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同的,都在运动,所以运动时绝对的。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的“运动”是一个广义概念,而说运动是相对的,是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图片中的猎豹以地面为参照物,猎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猎豹在运动,运动的很快;如果以与猎豹的速度相同的猎豹要捕捉的小动物为参照物,猎豹位置没有变化,猎豹是静止;则静止是相对的。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教室中的桌椅相对于黑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黑板为参照物,桌椅是静止的。相对静止。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赛车比赛中,赛车运动员以地面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赛车运动员是运动的,以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另一赛车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三、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在做任何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断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参照物!运行中的列车,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列车中坐在位置上的乘客是静止的。典例·解读例1、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静止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答案】【答案】B【解析】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例2、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答案】【答案】D【解析】(1)这种类型题要先找到较为容易判断的运动,此题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运动,树木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则乙车相对地面是向西运动的。(2)然后再来判断甲车上的乘客,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相对地面乙车是向西运动的,则说明甲车相对地面也是向西运动的,并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例3、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答案】【答案】B【解析】战斗机水平飞行时,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就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是因为飞机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在向上移动,发生了变化。反之飞机相对于地面可能在斜向下俯冲。例4、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A.24小时B.23小时56分C.24小时4分D.24小时56分。【答案】【答案】B【解析】地球的运动包括它绕太阳的转动(公转)和它绕地轴的转动(自转),地球上的人感受到一昼夜为24h,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同一位置的正上方所用的时间,这种时间我们称之为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不仅有自转,还有公转,所以实际上在这段时间内地球所转过的不是一整周(相当于角度360°。)而是比一整周多一些,而对应于地球真正只转一整周的时间,我们则称之为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的时间小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的时间为23h56min.例5、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答案】【答案】C【解析】方法一:甲球抛出时对他的速度为:v甲=2v0-v0=v0,方向向后;乙球抛出后对他的速度为:v乙=2v0+v0=3v0,方向向前,设两车相距s远,则甲球自抛出至击中乙所需的时间为:乙球自抛出至击中甲所需的时间为:可见t2=t1,说明两人同时被击中.方法二:本题可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来求解.由于A、B两车运动速度相同,即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故甲、乙两人间也没有相对运动.则甲以相对于自身速度为2v0的球射向乙,这个球相对于乙的速度也就是2v0,设甲、乙间的距离为s,则甲抛出的球至击中乙需用时间为:同理,乙以相对于自身速度为2v0的球射向甲,此球相对于甲的速度也就是2v0,则乙抛出的球至击中甲所需的时间为: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B、甲、乙都向北运动C、甲、乙都向南运动D、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2、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3、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A、白云B、梯队中的其他飞机C、地面上的观众D、天安门城楼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6、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7、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南运动,看到乙车向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9、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11、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12、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所示.天刚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并记录一次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半夜的时候,我们再次观察并记录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比较这两次的记录结果,我们会发现()A、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运动的B、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静止的C、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极星是静止的D、北斗星是静止的,北极星是运动的13、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14、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竹排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青山15、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二、填空题1、甲、乙两辆小车先后同地同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车的速度是
________米/秒,甲、乙运动过程中如果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
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从甲车出发开始计时,经过10秒钟两车相距
________米.2、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_运动的,卡车向_______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4、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________,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________s.5、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工程资料承包合同年
- 游戏电竞产业电竞战队管理与赛事组织方案设计
- 企业股权结构调整方案
- 高新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合同
-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导学(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文心兰种苗买卖合同8篇
- 药品质量保证协议新5篇
- 铝合金门窗砂浆施工方案
- 镇江住宅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 2025版农副产品定购合同5篇
- 2025春季学期少先队工作安排表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GB 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
- 10T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 艾琳歆日内交易2011-2月至4月份图表
- 中国民航国内航空汇编航路314系列航线
- 山西特色文化简介(课堂PPT)
- 工业厂房工程技术标(共93页)
-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 英国电子管代换
- 吉J93-238吉林省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