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维修技术指导手册TOC\o"1-2"\h\u24593第一章机械维修基础知识 2271131.1机械维修概述 2303301.2常用工具与设备 228332第二章机械故障诊断 361052.1故障诊断方法 3257842.2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327611第三章零部件拆装与更换 4308163.1零部件拆装技巧 4275133.2零部件更换原则 53297第四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5108784.1零件修复方法 5139134.2零件修复工艺 626147第五章传动系统维修 762425.1传动系统常见故障 7188745.2传动系统维修方法 730374第六章液压系统维修 885716.1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8283846.2液压系统维修技巧 813553第七章电气系统维修 9205257.1电气系统故障分析 934847.2电气系统维修方法 924985第八章机械加工设备维修 10214328.1加工设备常见故障 10149158.2加工设备维修策略 1131323第九章设备润滑与保养 1280909.1润滑系统维护 12320569.1.1润滑系统的组成 12170189.1.2润滑系统的作用 12178719.1.3润滑系统的维护方法 12148989.2设备保养方法 12150609.2.1设备保养的分类 12216909.2.2设备保养的方法 1321521第十章安全防护与处理 131987810.1安全防护措施 13769310.1.1安全教育与培训 131883610.1.2安全设施与设备 131337610.1.3安全标识与警示 13874210.1.4安全操作规程 131168210.1.5应急预案与救援 141198610.2处理流程 14583210.2.1报告 142278410.2.2现场保护 141177110.2.3调查 143233910.2.4处理 143094810.2.5整改措施 143125210.2.6总结 1418631第十一章机械维修管理 141410211.1维修计划与组织 141059411.2维修成本控制 1530088第十二章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 162250112.1维修技术创新 16322012.2维修行业发展趋势 16第一章机械维修基础知识1.1机械维修概述机械维修是指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功能下降时,对其进行检查、诊断、维修和恢复的工作。机械维修是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机械维修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1)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发觉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2)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设备的维修和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更新换代频率。(3)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修方法,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4)提高设备功能:通过维修和改造,使设备达到更高的功能指标,满足生产需求。1.2常用工具与设备在机械维修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与设备有以下几种:(1)扳手:扳手是维修工作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等连接件。常见的扳手有活动扳手、固定扳手、套筒扳手等。(2)螺丝刀:螺丝刀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是维修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螺丝刀分为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梅花螺丝刀等。(3)钳子:钳子用于夹持、旋转和拆卸零件,常见的有鲤鱼钳、尖嘴钳、斜嘴钳等。(4)扳手类工具:如扭力扳手、扭矩扳手等,用于测量和控制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5)千斤顶:千斤顶用于支撑和升降设备,便于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6)磨光机:磨光机用于打磨、修整零件表面,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7)电焊机:电焊机用于焊接金属零件,是维修工作中常用的焊接设备。(8)气割机:气割机用于切割金属零件,是维修工作中常用的切割设备。(9)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用于清洗零件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提高维修质量。(10)维修平台:维修平台用于放置维修工具、设备、零件等,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操作。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常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维修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维修工作。第二章机械故障诊断2.1故障诊断方法机械故障诊断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和判断,找出潜在的故障因素,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1)振动监测:通过分析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振动监测主要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2)温度监测:通过测量机械设备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温度监测方法包括热像仪监测、红外测温等。(3)油液分析:通过检测机械设备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油液分析主要包括光谱分析、铁谱分析等方法。(4)声音监测:通过分析机械设备的运行声音,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声音监测方法包括声音信号处理、声谱分析等。(5)电气信号监测:通过检测机械设备的电气信号,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电气信号监测方法包括电流信号分析、电压信号分析等。2.2故障诊断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故障诊断实例分析:(1)轴承故障诊断:通过振动监测发觉轴承振动异常,进一步分析轴承的频谱特征,确定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针对轴承故障,可能的原因有轴承磨损、润滑不良、安装不当等。(2)齿轮故障诊断:通过振动监测和声音监测发觉齿轮运行异常,分析齿轮的频谱特征和声音信号,确定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针对齿轮故障,可能的原因有齿轮磨损、断齿、齿轮啮合不良等。(3)旋转机械轴不对中故障诊断:通过轴心轨迹分析发觉轴不对中现象,进一步分析轴不对中的原因,如联轴器对中超差、轴承磨损等。(4)电机故障诊断:通过电气信号监测发觉电机运行异常,分析电机的电流、电压信号,确定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针对电机故障,可能的原因有电机绕组短路、轴承故障、电机转子不平衡等。(5)CNC加工中心故障诊断:通过观察法、排除法和振动监测等方法,发觉CNC加工中心的手轮故障、轴故障等。针对这些故障,可能的原因有手轮轴选择开关接触不良、轴承损坏、伺服参数不匹配等。第三章零部件拆装与更换3.1零部件拆装技巧在进行零部件拆装时,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零部件拆装技巧:(1)了解零部件结构与功能:在拆装前,首先要了解零部件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以便正确、高效地进行拆装。(2)使用合适的工具:根据零部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拆装。如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等。使用专业工具可以提高拆装效率,降低损坏零部件的风险。(3)按照拆装顺序进行:在拆装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先拆外部附件,再拆内部零件。对于复杂的零部件,可以先绘制拆装图,以便在安装时能够快速找到对应位置。(4)注意保护零部件:在拆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零部件,避免划伤、变形等。对于易损件,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5)轻拿轻放:拆装时,要轻拿轻放零部件,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损坏。(6)记录拆装过程:在拆装过程中,记录重要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安装时参考。3.2零部件更换原则零部件更换是汽车维修过程中常见的工作,以下是一些零部件更换的原则:(1)确定更换零部件的型号和规格:在更换零部件前,要确定更换零部件的型号和规格,保证与原车零部件相匹配。(2)选用优质零部件:在更换零部件时,要选用质量可靠、功能稳定的零部件,以保证汽车正常运行。(3)更换前进行清洁:在更换零部件前,要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清洁,以便发觉潜在的故障和问题。(4)按照拆装顺序进行更换:在更换零部件时,要遵循拆装顺序,先拆下旧零部件,再安装新零部件。(5)检查更换后的零部件:更换完毕后,要对新零部件进行检查,保证安装正确、牢固,无遗漏。(6)进行试运行:更换零部件后,要进行试运行,检查汽车各项功能是否恢复正常,保证更换效果。(7)建立更换记录:在更换零部件过程中,要建立更换记录,包括更换日期、更换零部件型号、更换原因等,以便日后查阅。第四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4.1零件修复方法机械零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磨损、疲劳、断裂等现象,导致其功能下降甚至失效。为了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机械零件进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零件修复方法:(1)焊接修复法:焊接修复法是通过焊接技术将磨损或断裂的零件焊接在一起,恢复其原有尺寸和形状。焊接修复法适用于金属零件的修复,具有修复速度快、成本较低等优点。(2)热喷涂修复法:热喷涂修复法是利用高温火焰将金属粉末喷射到磨损或断裂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涂层,从而恢复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热喷涂修复法具有涂层结合强度高、耐磨损、抗腐蚀等优点。(3)电刷镀修复法:电刷镀修复法是利用电解原理,在磨损或断裂的零件表面刷镀一层金属,以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电刷镀修复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镀层质量好等优点。(4)粘接修复法:粘接修复法是利用粘接剂将磨损或断裂的零件粘接在一起,恢复其原有尺寸和形状。粘接修复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的修复,具有粘接强度高、耐磨损、抗腐蚀等优点。(5)机械加工修复法:机械加工修复法是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如铣、车、磨等,对磨损或断裂的零件进行加工,恢复其尺寸和形状。机械加工修复法具有加工精度高、修复效果好等优点。4.2零件修复工艺零件修复工艺是根据零件的材质、磨损程度、修复方法等因素,制定的一系列修复操作步骤。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零件修复工艺:(1)清洗:在修复前,首先将零件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清洗干净,保证修复效果。(2)检查:检查零件的磨损、断裂情况,确定修复方法。(3)预处理:根据修复方法,对零件进行预处理,如焊接前的除锈、热喷涂前的粗化处理等。(4)修复操作:按照选定的修复方法,进行焊接、热喷涂、电刷镀等操作。(5)检查与验收:修复完成后,对修复质量进行检查,保证达到预定的修复要求。(6)后处理:对修复后的零件进行去应力、表面处理等后续处理,提高修复效果。(7)装配与调试:将修复后的零件重新装配到设备上,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通过以上修复工艺,可以有效地恢复机械零件的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和工艺。第五章传动系统维修5.1传动系统常见故障传动系统是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和运动。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系统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1)传动带磨损或断裂:传动带是传动系统中常见的部件,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或断裂,导致传动失效。(2)齿轮损坏:齿轮是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由于齿轮啮合不良、磨损、断齿等原因,可能导致齿轮损坏。(3)传动轴弯曲或断裂:传动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弯曲或断裂导致传动失效。(4)传动箱轴承磨损:轴承是传动箱中的重要部件,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磨损,导致传动箱运行不稳定。(5)传动系统异响:传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可能是由于部件磨损、松动等原因引起的。(6)传动效率降低:传动系统长时间使用后,由于部件磨损、油液变质等原因,可能导致传动效率降低。(7)传动系统过热:长时间运行或负荷过大,可能导致传动系统过热,影响设备正常运行。5.2传动系统维修方法针对传动系统常见故障,以下是一些维修方法:(1)更换传动带:对于磨损或断裂的传动带,应及时更换新的传动带,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2)更换齿轮:对于损坏的齿轮,应更换为同型号、同规格的新齿轮。(3)校正或更换传动轴:对于弯曲或断裂的传动轴,可以进行校正或更换新的传动轴。(4)更换轴承:对于磨损严重的轴承,应及时更换新的轴承。(5)检查并消除异响:检查传动系统各部件,消除磨损、松动等问题,降低异响。(6)更换传动箱油液:定期检查传动箱油液,发觉变质应及时更换,以提高传动效率。(7)改善散热条件:对于传动系统过热问题,可以采取改善散热条件、降低负荷等措施。通过以上维修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动系统常见故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第六章液压系统维修6.1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几个关键步骤:(1)询问与观察:与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沟通,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现象。观察液压系统的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出现异常。(2)简易故障诊断法: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检查油液是否变色、是否有气泡,听液压系统是否有异常声音,摸液压元件是否有过热现象等。(3)专业诊断方法:铁谱记录法:通过分析铁粉图谱,判断液压系统的磨损与腐蚀程度。震动诊断法:利用振动分析仪器,检测液压系统的振动信号,确定故障部位。声学诊断法:通过听取液压系统运行的声音,判断故障的性质和位置。热力学诊断法:通过检测液压系统的温度变化,分析故障原因。(4)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油液质量、液压元件的磨损情况等,以预防潜在故障的发生。6.2液压系统维修技巧液压系统的维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专业知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维修技巧:(1)正确选择液压油: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选择合适的液压油牌号和等级。保证液压油的清洁,防止污染。(2)定期更换液压油: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油液的质量,定期更换液压油。在更换新油液前,先清洗整个系统。(3)检查与更换密封件: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件是否磨损或老化,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防止漏油。(4)清洗液压系统:定期清洗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管道、液压缸等,去除油液中的杂质和污染物。(5)检查液压元件:对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关键元件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如有磨损或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6)排除空气和气泡:检查液压系统中是否存在空气和气泡,及时排除,防止液压冲击和系统不稳定。(7)监测系统压力和温度:定期监测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工作。(8)定期培训与学习: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液压系统知识培训,提高其诊断和维修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故障情况。第七章电气系统维修7.1电气系统故障分析电气系统故障分析是电气系统维修的第一步,准确的故障分析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提高维修效率。以下是电气系统故障分析的主要内容:(1)故障现象观察:对故障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包括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声音、气味、温度变化等。了解故障发生的部位、时间以及伴随的异常现象。(2)操作者询问:与操作者沟通,了解故障发生时设备的工作状态、故障前操作过的按钮、开关等,以及是否有过类似的故障历史。(3)故障原因分析:结合故障现象和操作者提供的信息,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常见的电气系统故障原因有:短路、过载、断线、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4)故障部位定位:根据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如电源、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5)故障性质判断:分析故障性质,判断是暂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以及是否涉及安全风险。7.2电气系统维修方法以下是电气系统维修的常用方法:(1)断电检查:在进行维修前,首先要保证设备断电,以防止触电。检查电源线、开关、熔断器等,确认设备无电压。(2)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查找明显的故障迹象,如烧毁、损坏、变形等。(3)测量检查:使用万用表、绝缘测试仪等工具,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进行测量,以判断故障部位。(4)替换法:对于难以确诊的故障,可以采用替换法,即用正常的部件替换疑似故障的部件,观察设备是否恢复正常运行。(5)控制电路检查:针对控制电路的故障,应对照电气图纸,逐个检查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元件的接线是否正确,以及工作电压、电流是否正常。(6)信号传输检查:对于涉及信号传输的故障,应检查信号线的连接是否牢固,信号是否丢失或失真。(7)软件检查:对于具有软件控制的设备,应对软件进行检查,确认程序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异常代码或参数设置错误。(8)预防性维护: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及时更换磨损、老化的部件,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9)故障记录:在维修过程中,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原因、维修方法等,为今后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第八章机械加工设备维修8.1加工设备常见故障机械加工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工设备故障类型及其原因:(1)传动系统故障传动带磨损、断裂或松弛齿轮啮合不良、磨损或断齿轴承磨损、损坏或间隙过大(2)液压系统故障油缸泄漏或损坏油泵磨损或损坏油液变质或污染(3)电气系统故障电机损坏或短路控制线路故障传感器损坏或失效(4)导轨系统故障导轨磨损或损坏导轨间隙过大导轨润滑不良(5)刀具故障刀具磨损或损坏刀具安装不稳定刀具选择不当8.2加工设备维修策略为了保证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以下是一些加工设备维修策略:(1)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定严格的设备检查和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定期检查设备的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导轨系统等关键部件,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故障诊断与分析建立故障诊断体系,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故障原因。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如红外测温、振动分析等,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3)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备件管理制度,保证备件的供应。对关键备件进行储备,以备不时之需。(4)技术培训与交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水平。开展维修技术交流,分享维修经验,提升团队整体实力。(5)预防性维修根据设备运行状态,提前进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进一步恶化。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6)改进设备功能针对设备存在的不足,进行技术改进,提高设备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提升设备管理水平。通过以上维修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加工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九章设备润滑与保养9.1润滑系统维护9.1.1润滑系统的组成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润滑油、润滑脂、润滑装置和润滑器具等部分。其中,润滑油和润滑脂是润滑系统的核心,它们能够减少设备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9.1.2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少摩擦和磨损:在运动部件之间形成油膜,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2)冷却散热:润滑油能够带走运动部件产生的热量,降低设备温度。(3)防锈防腐蚀:润滑油和润滑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锈蚀。(4)清洁作用:润滑油能够带走运动部件产生的磨损颗粒和杂质,保持设备清洁。9.1.3润滑系统的维护方法(1)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保证润滑油清洁、充足。(2)定期更换润滑油,避免润滑油变质、乳化或污染。(3)检查润滑装置和润滑器具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4)定期清洗润滑系统,清除油路中的杂质和沉积物。(5)检查油管、接头和密封件等,防止漏油现象发生。9.2设备保养方法9.2.1设备保养的分类设备保养可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等几个等级。各级保养的内容和周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日常保养:主要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检查等,每日进行。(2)一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每季度进行一次。(3)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深入的检查、清洁、润滑、紧固和更换易损件,每年进行一次。(4)三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解体、清洗、润滑、紧固和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每三年进行一次。9.2.2设备保养的方法(1)严格执行设备保养计划,保证保养工作按时进行。(2)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觉问题及时解决。(3)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保证设备整洁。(4)润滑设备运动部件,降低摩擦和磨损。(5)紧固设备连接件,防止松动。(6)调整设备参数,保证设备运行正常。(7)更换易损件和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8)做好设备保养记录,为设备维修和管理提供依据。第十章安全防护与处理10.1安全防护措施10.1.1安全教育与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保证员工熟悉各种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10.1.2安全设施与设备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10.1.3安全标识与警示企业在危险区域和设备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预防发生。10.1.4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遵循规定,降低发生的风险。10.1.5应急预案与救援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10.2处理流程10.2.1报告发生后,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财产损失等。10.2.2现场保护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保护,防止扩大,保证现场安全。10.2.3调查企业应成立调查组,对原因、性质、损失等进行全面调查,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10.2.4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企业应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对涉及人员给予妥善安置。10.2.5整改措施企业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安全防护,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10.2.6总结企业应对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和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借鉴。第十一章机械维修管理11.1维修计划与组织维修计划与组织是机械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维修计划与组织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下是维修计划与组织的主要内容:(1)维修计划的制定维修计划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周期、维修内容等因素进行制定。具体包括:(1)设备检查: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发觉潜在故障。(2)维修周期:根据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故障规律,确定维修周期。(3)维修内容:根据设备检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维修内容。(4)维修人员:根据维修内容,安排具备相应技能的维修人员。(2)维修组织的建立维修组织应具备以下特点:(1)专业性:维修组织应具备专业的维修技能,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维修任务。(2)协同性:维修组织应具备良好的协同能力,保证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3)灵活性:维修组织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修计划。(4)信息化:维修组织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维修管理效率。11.2维修成本控制维修成本控制是机械维修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维修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是维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1)维修成本预算维修成本预算是维修成本控制的基础,应根据设备的维修计划、维修内容、维修周期等因素进行编制。具体包括:(1)维修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间活动》(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 2025年美容院会员协议模板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5年青海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游山西村》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文字素材的采集》教学设计
- 历史-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海口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儿童游乐场主题包装与品牌推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人公司资金走账专项管理合同协议
- 肠内营养考评标准终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安排活动设计word表格版
- 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门窗加工制作合同
- 项目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解析
- 四年级上册音乐《杨柳青》课件PPT
- 安徽省庐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全国2017年4月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