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B41-T 2324-2022_第1页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B41-T 2324-2022_第2页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B41-T 2324-2022_第3页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B41-T 2324-2022_第4页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B41-T 2324-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1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24—2022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32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化肥农药减施原则...................................................................2

5小麦减施技术.......................................................................2

6玉米减施技术.......................................................................3

7其他配套措施.......................................................................5

附录A(资料性)砂姜黑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7

I

DB41/T23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禹州市植保植检站、遂平县农业科学试验站、

临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占平、杜君、和爱玲、苗进、郝俊杰、李铁庄、乔江方、张学林、杨焕焕、

张改平、张浩光、李国平、张美微、梁世强、仝允正、许纪东、张跃宗、任颖辉、景鑫鑫。

II

DB41/T2324—2022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原则、减施技术及其他配套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砂姜黑土小麦-玉米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17980.127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7部分:除草剂行间喷雾防治作物田杂草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23348缓释肥料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614小麦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615麦蜘蛛测报调查规范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则

NY/T2062.1天敌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1部分:赤眼蜂防治玉米田玉米螟

HG/T4215控释肥料

DB41/T1082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DB41/T1083中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DB41/T1250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41/T125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41/T1791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DB41/T1803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2015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砂姜黑土

1

DB41/T2324—2022

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上、经脱沼泽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黑土层”和“砂姜层”的半水成土壤,通常

具有质地黏重、结构紧实、团聚体稳定性差的特性。

3.2

缓释肥料

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

[来源:GB/T23348—2009,3.1]

3.3

控释肥料

能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d)来控制养分释放的肥料。

[来源:HG/T4215—2011,3.1]

4化肥农药减施原则

4.1化肥减施原则

依据砂姜黑土供肥特点、作物需肥规律,在保证目前产量水平与生态安全前提下,通过测土配方施

肥、新型肥料施用、种肥同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技术应用,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提高化肥利用

率,保障农作物增产增收。

4.2农药减施原则

依据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在保证主要病虫草害得到有效控制与生态安全

前提下,通过病虫草情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和利用率,

实现农药减施增效,保障农作物增产增收。

5小麦减施技术

5.1种子处理

用27%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进行包衣,防治金针虫、麦蚜和小麦纹枯病。其它

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将包衣种子与未包衣种子以4∶1比例充分混合后播种。

杀虫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杀菌剂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5.2整地与施肥

5.2.1前茬秸秆处理与整地

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后,每亩配施尿素3kg~5kg或符合GB20287规定的有机物料腐熟剂2kg~3kg,

结合基肥施用、整地等翻入土壤。前茬秸秆处理应符合DB41/T1251的规定。

整地应隔年交替进行旋耕与深耕,深耕25cm~30cm,耕后耙磨两遍,深度12cm~15cm;旋耕深度

15cm以上,旋耕2遍,旋后镇压或耙磨。

5.2.2基肥施用

根据土壤基础地力和产量水平,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kg~300kg或商品有机

肥50kg~100kg,肥料养分总用量宜为氮肥(N)12kg~15kg、磷肥(P2O5)5kg~7kg、钾肥(K2O)

2

DB41/T2324—2022

5kg~6kg。高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下限,低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上限。磷肥、钾肥宜做底肥一次性施

入,氮肥50%~60%作基肥,基肥应在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播种机机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5.2.3诱集植物种植

宜在麦田周边种植油菜或豌豆等显花作物,诱集和保育瓢虫等天敌,控制小麦中后期麦蚜危害。小

麦与油菜或豌豆的种植面积比例10∶1。

5.3生长期管理

5.3.1追肥

视苗情进行追肥,弱苗田于返青期追肥,壮苗田于拔节期追肥,旺苗田于拔节中后期追肥,每亩追

施尿素10kg~15kg。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施肥后应适时灌水,每亩灌水30m3~50m3,灌溉水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3.2病虫害防治

5.3.2.1返青~拔节期

纹枯病病株率达10%以上时选用杀菌剂(见表A.1)防治,隔7d~10d施1次药,连喷2~3次,重点

为茎基部。纹枯病调查应符合NY/T614的规定。

田间1m单行麦圆蜘蛛达1500头或麦长腿蜘蛛300头以上时选用杀虫剂(见表A.1)防治。麦蜘蛛调

查应符合NY/T615的规定。

杀菌剂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杀虫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3.2.2孕穗~扬花期

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兼治锈病、白粉病、吸浆虫、麦蚜等。在扬花期选择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加入飞防专用助剂,或选择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混合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使用植保无

人机喷施。

杀菌剂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杀虫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3.2.3灌浆期

主要防治麦蚜、小麦白粉病和预防干热风。每百穗蚜量达500头以上时,选择晴天下午4时以后,酸

性农药加入到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中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d~10d,连喷2遍。

5.3.3杂草防控

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见表A.1)进行防控,具体操作应按DB41/T2015规定执行。

6玉米减施技术

6.1播前准备

6.1.1前茬处理

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应符合DB41/T1250的规定。

3

DB41/T2324—2022

6.1.2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或包衣。防治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及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在内

的多种咀嚼式口器害虫,使用溴氰虫酰胺•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种子包衣应符合GB/T15671的

规定。其他针对性药剂见表A.2。

6.1.3基肥施用

6.1.3.1肥料品种

宜选用普通复合肥、腐殖酸复合肥、黄腐酸复合肥、缓(控)释肥等肥料。缓释肥料应符合GB/T23348

的规定,控释肥料应符合HG/T4215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其中,缓(控)释肥应

以缓控释氮素占30%~40%为宜。

6.1.3.2施用量

依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肥料养分总用量:氮肥(N)12kg~15kg、磷肥(P2O5)3kg~

4kg、钾肥(K2O)3kg~4kg。高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下限,低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上限。其中,普通

肥料推荐施肥总量中氮肥(N)50%~60%基施,40%~50%追施。

6.1.3.3施肥方式

采用种肥同播,具体操作应按DB41/T1791规定执行。

6.1.4苗期虫害防治

防治苗期蓟马、蚜虫、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可使用氯

虫•噻虫嗪兑水均匀喷雾。其他可用药剂见表A.2。

6.2化学除草

6.2.1播后苗前

播种后至出苗前,灌水或雨后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宜使用喷杆喷雾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时确

保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除草剂主要种类及施用方法见表A.2。

6.2.23叶~5叶期

在玉米3叶~5叶期,杂草2叶~3叶期,选用除草剂(见表A.2)进行全田茎叶处理。

香附子发生严重时,可在推荐除草剂中添加氯吡嘧磺隆;鸭跖草等恶性杂草发生严重的,可在推荐

除草剂中添加氯氟吡氧乙酸。

茎叶处理宜使用喷杆喷雾机进行化学除草,确保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6.2.38叶~10叶期

对于前期杂草防除不理想,草害严重田块,在玉米8叶~10叶期可用草铵膦兑水进行行间定向喷雾,

具体操作按GB/T17980.127的规定执行。

定向喷雾除草宜使用电动喷雾器人工施药喷雾,确保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6.3中后期管理

6.3.1肥水管理

4

DB41/T2324—2022

采用分次施肥的,应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采用沟(穴)施进行追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的规定。

中后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遇洪涝应及时排水。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6.3.2主要害虫理化诱控

6.3.2.1性信息素诱杀

在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成虫羽化初期,选用性信息素诱芯及配套诱捕器

诱杀成虫。每亩放置2~3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装1个性信息素诱芯,每隔6~8周更换一次诱芯。诱捕

器底部应高出玉米植株顶端0.2m~0.5m,随玉米生长应及时调整诱捕器高度。在成虫高发期,每3d~

5d检查一次诱捕器并及时清除死虫。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且不应将不同害虫的诱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6.3.2.2食诱剂诱杀

宜选用商品生物食诱剂或配制糖醋液诱杀棉铃虫、地老虎、甜菜夜蛾、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体

操作应按DB41/T1803的规定执行。诱捕器诱集到的虫量较多时,应及时清除虫体,添加药液。

6.3.2.3灯光诱杀

玉米播种后至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螟、棉铃虫、铜绿丽金龟等害虫成虫发生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

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杀虫灯应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间活跃时段使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

平衡。诱虫灯具的选用和使用应按GB/T24689.2的规定执行。

6.3.3生物防控

在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成虫始发期,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具体操作应按NY/T2062.1

的规定执行。

6.3.4主要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

6.3.4.1防治指标

参见附录A。

6.3.4.2化学农药

依据当年当地发布的监测预警及品种抗性,及时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虫害重点防治玉米螟、

棉铃虫、黏虫、桃蛀螟、草地贪夜蛾等,病害重点防治南方锈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等。宜选择广谱

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可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合丙环唑•嘧菌酯,兑水均匀喷雾。大喇叭口期

至吐丝散粉期,宜选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飞防作业。

杀虫剂和杀菌剂按制剂推荐用量经稀释混匀后倒入施药容器进行喷雾。用药种类见表A.2。

7其他配套措施

7.1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河南省南部砂姜黑土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倒能力强和养分高效兼具多抗性的品种。种

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5

DB41/T2324—2022

7.2栽培

小麦播期、播量、种植密度、水分管理及有关栽培技术应符合DB41/T1082、DB41/T1083的规定,

玉米播期、播量、种植密度、水分管理及有关栽培技术应符合DB41/T1791的规定。

6

DB41/T2324—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砂姜黑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

A.1砂姜黑土冬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

砂姜黑土冬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见表A.1。

表A.1砂姜黑土冬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

序号防治对象防治适期或防治指标推荐农药名称施药方法

蚜虫、地下虫、小麦纹

27%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枯病、茎基腐病和黑穗播种期包衣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病等

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2杂草苗期或返青期喷雾

56%二甲四氯纳盐可溶粉剂

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等

24%噻呋酰胺悬浮剂

返青期

3纹枯病30%己唑醇悬浮剂喷雾

病株率>10%

10%井冈霉素水剂等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返青期至拔节期5%阿维菌素悬浮剂

4麦蜘蛛喷雾

市尺行长>200头15%扫螨净乳油

20%螨克乳油等

80%戊唑醇可湿性粉

早春病叶率>3%12.5%烯唑醇可湿性粉

5条锈病拔节期病叶率>5%250g/L丙环唑乳油喷雾

扬花期病叶率>20%15%三唑酮可湿性粉

30%氟环唑悬浮剂等

15%三唑酮可湿性粉

返青期至灌浆期

6白粉病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喷雾

病叶率>10%

250g/L丙环唑乳油等

25%氰烯菌酯悬浮剂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

7赤霉病扬花期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

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

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等

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

苗期至灌浆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

8蚜虫喷雾

百株蚜量>500头50%抗蚜威可湿性粉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

注:具体用量和用法见产品标签或说明书。

7

DB41/T2324—2022

A.2砂姜黑土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

砂姜黑土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见表A.2。

表A.2砂姜黑土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

序号防治对象防治适期或防治指标推荐农药名称施药方法

丙环唑•嘧菌酯

1南方锈病病叶率≥10%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喷雾

三唑酮

戊唑醇•嘧菌酯

丙环唑•嘧菌酯

2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病叶率≥20%喷雾

肟菌•戊唑醇

吡唑醚菌酯•氟环唑

3粗缩病播种前噻虫嗪、吡虫啉种子包衣

咯菌腈•精甲霜灵

4茎腐病播种前甲霜•种菌唑种子包衣

戊唑醇等

苏云金杆菌

球孢白僵菌

高效氯氟氰菊酯

溴氰菊酯

一、二代花叶率≥10%氰戊菊酯

5玉米螟喷雾

三代百株虫量≥50头氟苯虫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噻虫嗪

阿维菌素

四氯虫酰胺

苏云金杆菌

球孢白僵菌

高效氯氟氰菊酯

溴氰菊酯

氰戊菊酯

6桃蛀螟百株卵量50粒喷雾

氟苯虫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噻虫嗪

阿维菌素

四氯虫酰胺

球孢白僵菌

苗期百株虫量≥10头

7黏虫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

成株期百株虫量≥120头

氯虫苯甲酰胺等

苗期至小喇叭口期,危害株率≥5%

氯虫苯甲酰胺

8草地贪夜蛾大喇叭口期,危害株率≥20%喷雾

苏云金杆菌等

雌穗形成期,危害株率≥10%

8

DB41/T2324—2022

表A.2砂姜黑土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续)

序号防治对象防治适期或防治指标推荐农药名称施药方法

吡虫啉

噻虫嗪

9蓟马被害株率≥10%喷雾

溴氰虫酰胺

氟虫腈等

吡虫啉

噻虫嗪

苗期虫株率≥30%~40%

10蚜虫氟虫腈喷雾

成株期百株蚜量≥5000头

溴氰菊酯

呋虫胺等

阿维菌素

11叶螨螨株率≥10%喷雾

唑螨酯等

噻虫嗪

溴氰虫酰胺

氟虫腈

12蝼蛄、蛴螬、金针虫每亩≥1000头顺式氯氰菊酯种子处理或灌根

氯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

硫双威等

13二点委夜蛾被害株率≥3%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

二甲戊灵

14杂草播后至苗前乙草胺喷雾

精异丙甲草胺

硝磺•烟•莠去津

烟嘧•莠去津

15杂草3叶~5叶期茎叶喷雾

氯吡嘧磺隆

氯氟吡氧乙酸

16杂草8叶~10叶期草铵膦定向喷雾

注:具体用量和用法见产品标签或说明书。

9

DB41/T232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